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逸周书(《逸周书》褒扬周公旦事迹略有20篇,弱化太公望,对于后世掌握大备的周道有指导意义吗?)

逸周书(《逸周书》褒扬周公旦事迹略有20篇,弱化太公望,对于后世掌握大备的周道有指导意义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逸周书》褒扬周公旦事迹略有20篇,弱化太公望,对于后世掌握大备的周道有指导意义吗?
  • 2、薛礼征东是现在的哪里?
  • 3、冒顿(mòdú)、月氏(ròuzhī)、阏氏(yānzhī)这样的特殊读音是如何流传下来的?
  • 4、逸周书与尚书哪个早?
  • 正文

    1、《逸周书》褒扬周公旦事迹略有20篇,弱化太公望,对于后世掌握大备的周道有指导意义吗?

    题主挺狠啊,连《周书》都搬上来了还要问点周家的事。

    先给其他人解释一下,周公旦就是我们常说的周公解梦那个周公,太公望就是姜子牙这个老头了。而《逸周书》一般也叫周书,周书成书于战国初期。要说明这个问题,就得先弄明白周家的那点家事。

    周武王在临终前,是指定让周公来辅助成王的。那个时候周公也是相当牛的人物,大家不要以为周公只是解梦(周公解梦据说是后人托周公之名写的,而并非周公本人,都是因为孔子说他好久没梦到周公了,所以大家就这么流传了。),周公实际上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奠基人。这可是了不得的人物,周朝打商朝的时候周公可是出力大大的。在周家的整个体系中,周公和姜子牙可谓是不分伯仲,都是文王左右!

    那为什么周武王指定周公来辅佐而不要姜子牙来呢?其实还是帝王家那点事嘛!

    姜子牙能力又强又賊长寿(姜老头活了139岁,现代科学家最讨厌的就是他,要是人人都像他那样,世界各国利益集团都要蒙圈),就是不赶紧去位列仙班,还在凡间折腾的不亦乐乎!

    周武王寻思,这姜老头莫不是留恋凡间不想上去了?姜老头虽然是周武王的岳父,可他毕竟是外人嘛。而且姜老头还有15个儿子,当时周朝为了褒奖姜老头的功绩,他的15个儿子个个都是高官,他女儿还是周武王的老婆,姜家的势力可谓是权倾朝野啊。

    你们说,换成你们是帝王,你们放心吗?那周武王自然心里是有一定的顾及的!说到这,他们周家人还真是不错,竟然后来也是一直重用姜子牙,不过人家姜老头人品也是可以的!但是,毕竟事关江山社稷嘛,武王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要周公来辅助他儿子。怎么说都是一家人,就算周公将来真的要夺位,天下也还是姓周嘛!

    其实武王考虑的周全,在历史上姜子虽然人品不差,可也不是什么善茬,挺心狠手辣的。武王也是要考虑万一,万一姜老头心里蒙了猪油夺了天下,保不齐他们周家得绝嗣啊!

    再说了,周公的能力比姜子牙是只高不低,周家的天下放到周公手里管着,他放心!而且以武王对这个弟弟的了解,周公对权位并不贪恋。《周易》那是文王写的卦辞,周公写的爻辞。周公还是对这些东西更感兴趣,说句不好听的,易经研究上瘾了的人,一个个都跟精神不太正常似的,这样的人还嫌权位耽误他研究学术呢!

    好了,说了一堆,最终结果就是周公旦辅政,带幼天子行权!

    到了后来效果周书成书了,其实当时政治家都看的明白,可是窗户纸总不能捅破嘛,儒家还在那天天盯着你看呢,咱们说话也要婉转含蓄嘛,而且人家周公可是你们儒家的大先驱、奠基人啊,所以借着周书来抬周公、下子牙,这儒家看着也没啥说的吧!这样呢,就是告诉大家,天下权利的交接可以放心的给自家人管,你看人家周公管的多好,辅佐少年天子成才,这是多美的佳话啊。

    其实,周书在历史上并不怎么出名,一直到清朝都没怎么重视。而且历史上不止周书抬周公,很多其他史书啊传记啊都抬周公。

    2、薛礼征东是现在的哪里?

    薛仁贵一生有两次东征高丽的经历。首次,薛仁贵随唐太宗征辽东,脱颖而出,一战成名,深得太宗赏识。二次统兵为后援东征高丽,唐军大获全胜,灭高丽。

    薛仁贵(614—683)名礼,字仁贵,以字行,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市)人,贫苦农民出身。

    唐贞观十八年(644)唐太宗兴师征高丽,薛仁贵应募从军,随军征辽东。翌年四月,唐军渡过辽水,拔盖牟城(今辽宁盖县,一说辽宁抚顺市);五月拔卑沙城(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东大黑山);兵临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市)下,破城。六月,唐军破白岩城(在今辽阳市东北)。

    唐大军挺进至安市县(今辽宁海城市东南营城子),正赶上郎将刘君卬被高丽军围困厮杀,情势万分危机。薛仁贵驰马救援,手斩敌将,系其首级于马鞍,敌众慑服,仁贵由是知名。唐军攻安市,高丽派遣猛将率领二十五万大将赶来增援。薛仁贵自恃骁勇,急欲立奇功扬名,遂穿醒目的白战袍,腰间携带两副弓箭,手执长戟,高呼着跃马挺戟闯入敌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高丽士兵皆披靡溃退。唐军趁势出击,大破高丽军。太宗遥望,亲眼看到仁贵的骁勇,大喜,特召见之,擢授游击将军,并赏赐甚厚。此为征辽东。

    再说东征高丽。唐高宗乾封元年(666),高丽国大权臣莫离支泉盖苏文去世,子泉男生代父为莫离支,与弟男建、男产争权内讧。男生为男建驱逐而弃都出走,遣使求救于唐,请求内附。

    六月,高宗命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安抚大使,率军救援男生;左武卫将军薛仁贵等率军为后援。十二月,高宗复命英国公李勣为辽东道行台大总管,率六总管兵伐高丽。

    667年,李勣等渡辽水,九月,拔高丽新城(即今辽宁抚顺市北高尔山山城),随即又连下十六城。高丽军袭击唐军别部,薛仁贵大破之于金山(在今辽宁昌图县),拔三城,与泉男生会师。

    668年二月,薛仁贵拔高丽扶余城(今吉林四平市西一面城;一说在今农安县;或说在今昌图县西北四面城),扶余川中四十余城皆望风而降。李勣又破高丽兵于萨贺水(即今辽宁丹东市西南赵家沟河),拔大行城(即今丹东市西南娘娘庙山城)。契苾何力与李勣会师于鸭渌水(鸭绿江),拔辱夷城,悉师进围王都平壤。九月,高丽王即宝藏王高藏派遣男产率首领百人打着白旗投降;唐俘泉男建。立国242年的高氏高丽国灭亡。

    十二月,唐分高丽五部、六十九万余户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于平壤置安东都护府以统领之,并留兵二万戍守之。薛仁贵奉诏镇守平壤,仍授右威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兼检校安东都护。

    简括,薛仁贵首次随军东征,足迹踏辽东,今辽宁辽阳及辽南一带;二次统军征东,转战于辽东北、吉林中部一带,直至进驻平壤。

    需要说明的是,四世纪后至唐,朝鲜半岛天下三分:高丽、百济、新罗。高丽国占有半岛北部,与南面的百济国(位半岛西南部)、新罗国(位半岛东南部)鼎足争雄。

    3、冒顿(mòdú)、月氏(ròuzhī)、阏氏(yānzhī)这样的特殊读音是如何流传下来的?

    冒顿、月氏、阏氏的特殊读音是如何流传下来的,为什么要这样读?

    第一,这三个“称谓”,都与“虞夏”之“虞族”有关。

    第二,这三个“称谓”的发音,都是汉以前的古音。

    第三,这三个“称谓”之所以这样读,是历代“汉语音韵学”和“汉语语音学”研究并传承的结果。

    现在这样给这几个词注拼音,就是告诉人们,古人原来就是这样读的。

    “冒顿”,生年不详,卒于前174年,这一年是汉文帝七年。

    “冒顿”,是匈奴的“单(chán)于”,这是汉时对匈奴君长的称谓。

    公元前209年,冒顿杀其父“头曼”自立,号称有兵30万,东灭“东胡”,西破“月氏”,近占今河套地区,对新立国的西汉形成了威胁。

    “月氏”,亦称“禺氏”、“禺知”,先居于今甘肃敦煌与青海祁连之间。汉文帝时被“冒顿”攻破后,一部西迁至今伊犁河上游,或曰归附“大夏”或曰攻“大夏”,称“大月氏”;另一部入祁连山,称“小月氏”。

    “阏氏”,是汉时对匈奴君王妻妾的称谓。《史记.匈奴传》云:“单于有太子名冒顿。后有所爱阏氏,生少子,而单于欲废冒顿而立少子,乃使冒顿质于月氏。冒顿既质于月氏,而头曼急击月氏。”这就埋下了冒顿杀父的祸根。

    王国维有《月氏未西迁大夏时故地考》一文,依据古文献,详细讲述了商灭夏后,虞夏这两个部族联盟中的一部分向西迁徙的情况。

    《管子》中说到“西虞”,《国语》中说到“西吴”,应当都指与夏联盟的“虞族”部落或方国。

    《管子》和《国语》,又都说到“泰夏”或“拘夏”,当为西迁的“大夏”。

    以上古籍记述,说明虞夏两部是向北向西迁徙的。春秋时,齐桓公接触过的一部分,在山西太行山一带。

    秦始皇琅琊刻石和《吕氏春秋》,都说到秦之北方疆域“北过大夏”,这应该是“大夏”曾经之地望。

    《逸周书.王会解》说到“正北月氏”。“月氏”,在《管子》中称“禺氏”;在《穆天子传》中称“禺知”。

    “月氏”、“禺氏”、“禺知”,应该都是“虞氏”之转音。

    战国时,月氏大夏迁到中国河套的北边了。西汉初,匈奴冒顿单于兴起,迫使月氏大夏继续向西边迁徙。

    《汉书.西域传》曰:“大月氏本居敦煌祁连间,至冒顿单于攻破月氏,而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乃远去,西去大夏而臣之,都妫水北为王庭。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

    妫水,是汉时对今中亚阿姆河的称谓。

    没走的一部分留在南山,即祁连山,称“小月氏”。

    《汉书.地理志》记有陇西郡大夏县,即为夏人曾居住过的地方。

    汉代,称凡有“蛮夷”居住之地为“道”。《汉书.地理志》载,安定郡有月氏道。“道”,意为汉王朝要从道路交通上控制“蛮夷”。

    大夏,在夏朝灭亡后,逐渐由北向西迁徙。大夏留下的一部份为匈奴祖先。

    《史记.匈奴传》云,匈奴自称“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日淳维”。《索隐》:“张晏曰:淳维以殷时奔北边。”

    乐彦《括地谱》说:“夏桀无道,而放之鸣条,三年而死,其子獯粥妻桀之众妾,避居北也。”

    桀之子妻其众妾,这讲的,是匈奴父死妻其后母、兄死妻嫂的收继婚。

    就是说,尽管大夏、月氏、匈奴分分合合,但按古籍所载,最早的祖先,皆为夏时虞夏族。

    冒顿(mòdú)、月氏(ròuzhī)、阏氏(yānzhī)的读音,第一,应该是这几个部族语言的“音译”;第二,使用这几个字,汉以前的发音就是如此。

    比如“冒”,现代汉语的发音是“mào”。据段玉裁说,“冒”的古音在“三部”,韵部是“幽”。他说,清代,“冒”的韵部是“号”。此时与现代汉语已无差别。

    照此以现在的汉语拼音拼读,将“冒”的古音标为“mò”,不错。

    王力先生说,先秦汉语共有三十三个声母。“冒”的声母,为“明母”,即【m】。

    王力先生还说,先秦汉语有二十九个韵部,战国时为三十个。他认为,段玉裁将古韵分为“十七部”很值得称道。段氏的“三部”中,有“尤幽有黝幼宥屋沃烛觉”等。

    汉代,声母与先秦一致,至少变化不大。

    但此时,韵部变化不小。

    比如,先秦“幽部”中的“暤咆曹皋牢陶嘈醪骚袍涛茅庖雕蜩聊萧条彫寥调保考道草抱稻阜宝造好导报奥老枣浩早扫巧爪卯饱鸟篠扰”等字转入“宵部”。同时,先秦“侯部”中的“侯投沤头厚後者口偶走斗垢后苟狗诟构偷候”等字,转入了幽部。

    但“冒”字没有变化,仍然属于“幽部”。

    本题目问,像“冒顿”这样的特殊读音是如何流传下来的。

    前面说到,这是历代“汉语音韵学”和“汉语语音学”研究并传承的结果。

    至少,中国的音韵学,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是从三国时最早的“韵书”《声类》算起的。其实,从“小学”训诂诞生,古人们就已经在研究音韵,即研究汉字“形音义”三者的关系。

    古人研究比自己更早的古韵,是从“韵部”也就是汉字的“韵母”开始的。

    各代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都应该从《诗经》何以“押韵”开始——诗要押韵,押韵即同韵,这就是最基本的共识。段玉裁说“冒”属“幽部”,即以《诗经.邶风.日月》为根据。

    对音韵比较系统化并上升为理论,应该从宋代算起。

    古人对声母的研究,始终比较薄弱。大致就五种办法——第一是谐声偏旁;第二是声训;第三是读若;第四是异文;第五是异切,即不同的反切。

    全世界有不少语言学、民族学、历史学等方面的学者,在努力研究古人是怎么说法发音的。这种研究,绝非毫无意义。中国的音韵学,历来被称为“绝学”,可见其难。但是,仍然涌现了许多大学者。我们对古代的和现代的这方面学者,都应该抱有足够的敬意。

    大致就是这样。

    4、逸周书与尚书哪个早?

    逸周书早《逸周书》,先秦史籍。本名《周书》,隋唐以后亦称《汲冢周书》。先秦典籍《左传》《国语》称引《周书》多次,考查文字,在今《尚书》之中。《墨子》《战国策》也称引《周书》多次,考查文字,与今《逸周书》同。《左传》引今《逸周书》之文,或曰“周志”或曰“书”。《逸周书》原名《周书》,晋代始称此名,《隋书·经籍志》又误题为《汲冢周书》(实际并非汲冢所出),相传乃孔子所删百篇之余,故不入六经。作者不详。此书经后代学者考定为先秦古籍,与《尚书》相类,是一部周时诰誓辞命的记言性史书。今本全书10卷,正文70篇,其叙事上起周文、武王,下至春秋后期的灵王、景王。内容庞杂,体例不一,性质各异,如前3篇皆以王者师的口吻,讲为政牧民之道;第5篇和第11篇讲救助灾荒的措施与制度;第6~10篇等均类兵家言;而自第11篇以下,各篇又多以“维(王)某祀(或某月)”的形式开头,记事或言。第30~50篇,主要记伐商前后事。第51、52篇是有关天文历法的文字等等。其中不少事实,可以和《史记》《礼记》《周礼》等典籍中的记载相互印证。如《克殷》篇所载周武王待首于太白事及《度邑》《作雒》篇所载周公营建洛邑事等,皆为研究周代历史的重要史料。然此书文字多误脱,还间杂有后人羼补、更动之作,尤须注意。《尚书》约成书于3000年前的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最早时它被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叫做《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汉代以后,《尚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所以又叫做《书经》。这部书的写作和编辑年代、作者已很难确定,但在汉代以前就已又了定本。据说孔子曾经编纂过《尚书》,而不少人认为这个说法不可靠。《尚书》所记载的历史,上起传说中的尧虞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历史约1500多年。它的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由此可以推断作者很可能是史官。《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记载了虞、夏商、周的许多重要史实,真实的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天文、地理、哲学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对后世产生过重要影响,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珍贵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