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击鼓(诗经《击鼓》的内容是什么?)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诗经《击鼓》的内容是什么?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原诗的主题并不是要表达牵着手白头偕老的美好,而是一个极其绝望,极其悲伤的故事(甚至很可能是遗书)。
这首诗出自《诗经》,原诗如下: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译文(答主乱译,只求表达意思,莫怪,也有说这首诗是针对战友而不是恋人,但不影响情感和气氛的表达):
击鼓,北风,马鸣
有人修城筑墙,独我出征
带着对你的思念
征战了一个又一个地方
没有尽头
看不到回家的路
那天
我丢掉了自己的战马
惶恐的找寻
它就在那片林下
我曾向你许诺
生死不弃
紧握你的双手
和你一起慢慢老去
……
战争没有尽头
没有希望
看不到回家的路
千里沙场,生死无常
而我,终将死在这埋人的地方
无法兑现承诺
整首诗弥漫着令人痛心的绝望,美好的誓言因战争而无法兑现……
而这个美好的誓言也仅仅是牵着你的手,陪着你,和你慢慢老去……
最后不得不说,中国作为一个诗歌辉煌的国度,像这种以小见大,从个人角度表达反战思想的诗篇,在后来极少呈现,即使在唐诗时代。宋代之后反而有很多讴歌战争的英雄主义诗词作品,《诗经》时代人民的思想表达还是比较自由,也没有礼教和统一思想的束缚。
————————————————————————————————————
果然一提诗经便有不少争议,对诗经的各种解释也是《诗经》本身的特点之一,说白了它里面的一些字词表达乃至整首诗歌的主题,大家都不能确定其含义,汉代人没搞懂的,我们现在也一样搞不懂,有些我们自认为搞懂了,但或许是理解错了,各路大神大专家都在所难免,甚至包括朱熹在解注的时候也在好几首诗篇下面写的是“不知所谓不敢强解”。
本人曾参入过某版《诗经》的勘校译注工作,对诗经里涉及到的各种问题各种争议基本都门儿清,甚至不少重要阐释的出处也都能查的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文明讨论,还有一句话,不要从某个版本某个文献上看到某种解释,深以为然,然后就觉得只有自己的理解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而我只能说《诗经》里面的水深得很,我对诗经的理解,参考各家注释的时候也只有倾向性,而不能确定
2、《诗经·邶风·击鼓》全文是什么意思?
《诗经·邶风·击鼓》全文意思如下:
敲鼓声音响镗镗,鼓舞士兵上战场。人留国内筑漕城,唯独我却奔南方。
跟从将军孙子仲,要去调停陈和宋。长期不许我回家,使人愁苦心忡忡。
安营扎寨有了家,系马不牢走失马。叫我何处去寻找?原来马在树林下。
“无论聚散与死活”,我曾发誓对你说。拉着你手紧紧握,“白头到老与你过”。
叹息与你久离别,再难与你来会面。叹息相隔太遥远,不能实现那誓约。
一、原文: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二、赏析:
《国风·邶风·击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典型的战争诗。这是一位远征异国、长期不得归家的士兵唱的一首思乡之歌。全诗共五章,每章四句。前三章征人自叙出征情景,承接绵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后两章描写战士间的互相勉励、同生共死,令人感动。此诗描写士卒长期征战之悲,无以复加。其中,描写战士感情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后世也被用来形容夫妻情深。
三、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前人亦称“卫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伐郑。此说由《毛诗序》首倡:“《击鼓》,怨州吁也。”“卫州吁用兵暴乱,使公孙文仲将而平陈与宋,国人怨其勇而无礼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夏,卫联合陈、宋、蔡共同伐郑。许政伯认为是指同年秋,卫国再度伐郑,抢了郑国的庄稼。这两次战争间有兵士在陈、宋戍守(《诗探》)。另一种是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提出的“鲁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卫穆公出兵救陈”说:“此乃卫穆公北清北之盟,求陈为宋所伐,平陈、宋之难,数兴军旅,其下怨之而作此诗也。”姚际恒以为《毛诗序》所说“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而被晋所伐之事。清代学者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是“戍卒思归不得之诗也”。今人多以为姚说较为合理。
3、诗经当中击鼓理解击鼓如何表达思想感情?
一个卫国的士兵,远戍陈、宋,久役不得归,怀念妻子家室,心中充满忧郁伤感之情,失望之中写下了这首诗。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镗(tāng):象声词,敲鼓声。踊:平地跳起,操练武术时的战术动作。兵:武器。土,城:动词。孙子仲:卫国南征的领兵统帅。平:调解、平定。平陈与宋:调解了陈国和宋国间的纠纷。以:通“与”。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忡:即忡忡。爰(yuán):与“于何”、“于以”同义,在何处、在哪里。丧:丢失。于:在,以何。于以:在何处。?契(qì):聚、合。阔:离、远。契阔:偏义复词,偏用“契”义,指结合、不分离。成说:说定、成约、结誓。阔:辽远。活:“佸”的通假字,相聚。洵:“夐”(xiòng)的假借字,久远,一说“孤独”。信:动词,信守诺言。 译文 诗凡五章,前三章写入伍从军、远戍思归和征戍劳苦,四章回忆与妻子告别时的誓约,末章以哀叹失望作结。 诗以“击鼓其镗”开篇,一下子把读者带入了金鼓齐鸣的战争环境。“踊跃用兵”是对“击鼓”的响应:在战鼓的激励和指挥下,士兵们踊跃奋进操练刀枪。这是从正面写攻战练兵。接着作者变换角度写士卒从事的劳役——构筑工事,加固城池——这是从侧面写战事。 第二章,先写跟随统帅孙氏子仲平定了陈宋两国的纠纷,继写留驻南方,久戍不归引起的内心愁苦。 诗人在这一节中所要表现的是征戍之苦——南行的士兵们四处转战,没有固定的居处,在激烈的战斗中,他们的战马也丢失了,不知去向,最后好不容易在丛林深处找到了它。诗人匠心独运,不从正面实写战斗之残酷,行军之劳顿,而是以三个问句,巧妙地把这一切暗示了,举重若轻, 第四章突然出现了时空的转换,诗人把画面延伸到出征前与妻子诀别的场景:他们紧紧地握着手,相互起誓,“死生契阔”,“与子偕老”。 最后一章:诗人的回忆突然中断了,画面又拉回到远戍的现实中来——相隔遥远,我们无法相见!别离太久,我们又怎能实现誓言!4、诗经关于草木的诗句?
我来回答 !
草木秋死,松柏独存。出自诗经小雅。
大意是: 草木到秋天都枯死了,只有松柏在寒冷的时候依然郁郁葱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出自诗经蒹葭。
大意是: 成片的芦苇有些泛黄,清晨的露水已经变成霜了。
5、诗经击鼓中的古代文化?
hir意 :你好。
诗经 国风 邶风《击鼓》 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 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国风·邶风·击鼓》全诗共五章:前三章征人自叙出征情景,承接绵密,已经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后两章描写战士间的互相勉励、同生共死,令人感动。此诗描写士卒长期征战之悲,无以复加。其中,描写战士感情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后世也被用来形容夫妻情深。6、诗经击鼓作者是?
《国风·邶风·击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典型的战争诗。
这是一位远征异国、长期不得归家的士兵唱的一首思乡之歌。
全诗共五章,每章四句。
前三章征人自叙出征情景,承接绵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后两章描写战士间的互相勉励、同生共死,令人感动。
此诗描写士卒长期征战之悲,无以复加。
其中,描写战士感情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后世也被用来形容夫妻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