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全文及解释,朱子治家格言全文及译文完整版

原著:【清】朱柏庐

释义:杨旦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释义:黎明指太阳刚刚升起,这里实际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随大自然规律,早睡早起,人身之气本和大自然为一气,随大自然阳气升而升,降而降。人之气,该升不升,该降不降,逆势而动,损伤精气神,多病。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xiū)。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释义:这里主要讲的是节俭,俭以养德,节俭合道,顺乎自然规律,养德,有福;奢侈不合道,逆自然规律而行,失德,感召灾祸。李商隐在《咏史》中写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些是有如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这样的自然规律,也就是《道德经》里“不知常,妄作凶”,节俭就是“常道”,奢侈就是“妄作”,节俭为吉,奢侈为凶。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释义:朱子用这个作为治家训诫,是为避免后代起邪淫之心。文昌帝君说:天道祸淫,其报甚速,人之不畏,梦梦无知。世人如果放纵自己的行为不加检点,那么灾殃随时都会降临。这是往昔圣贤的明训。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释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祖宗的德行,对后代影响深远,所以后代要对祖辈感恩至诚,方能至诚感应、感天动地,上天护佑。这里有人之孝心、良心良知同天道天理感应的作用。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释义:四书五经要多读,经书多讲道,学道开智慧,趋吉避凶,行为处事不迷惑。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释义:要节俭身教,教后代以正道。道,自然规律,道路。这里主要指《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释义: 这里指不义之财不可取。《礼记.大学》 : “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意思是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物,就会被别人以不正当的手段夺去。用古语土话讲,就是凶财凶出。

饮过量之酒容易犯邪淫,容易打妄语。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释义:勿起贪心,对贫困之家起舍心。温暖慈悲,这是真正的伦常之道,顺应自然规律。

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lián)。

释义:这里讲的是儒家五伦常道的内容,五伦常道,人的道路,本分。离开这种本分道路,则凶。这是朱子在约束后代的家庭行为,要仁义礼智信孝。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释义:谄媚与骄态,皆为恶,感召灾祸。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释义:家和万事兴,吵架失和,让父母担心,亏孝,感召五灾。多言,容易出妄语,绮语,恶语,为失为恶,凶。

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xiá)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释义:此处教育后代修身,身口意里的身,约束行为。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释义:这里主要为了正心,要有感恩的心。骄傲心、嫉妒心、淫心、怨心,皆为恶心,感召灾祸,祸及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yōng sūn)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tuó)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释义:朱子讲这句话是让后代抛弃私心私欲,修身齐家治国,尽人之本分,无我利他,福禄自然会来,并与圣贤无别。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2822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