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原文,背影原文电子书

前不久手机刷新闻时,无意间刷到念初中时朱自清的文章《背影》,记得当时需要全文背诵,太长了,我怎么也背不下来。二十年后的今天再次读起时,不禁几度哽咽,眼泪泛滥。全文简单的叙事回忆,无华丽的词藻,却几番打动我,为何?那是因为书中有很多情节感想和我的生活产生共鸣。

2021年春节是回老家江西过的,快乐是无言以表。过完春节返广州时,本是计划初六早上五点出门,那天初五晚上就早早睡觉,不知怎么,硬是从晚上九点在床上躺到零点还是毫无睡意。没办法,与其睁眼躺倒天亮还不如现在出发。叫起家人,准备好行李,出发。

父亲不去广州,直接从家回大连,他后走。这么多年了都是我和母亲送他外出打工,这次反过来,他送我们,我很是感伤。记忆中,离别父亲的场景充满了我整个童年。每年过完年父亲要出门务工时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吃完晚饭都会不约而同的坐在一起聊天,不会早早睡去,听听父亲的教诲,又或是母亲讲讲我们家以前生活上的艰难,又或是父亲说说外面的奇闻轶事。总之那晚很漫长,但是我希望时间过得更慢点。

过年看节的礼品还有菜什么的很快就装上了车,与父亲寒暄了几句道了别,车子再驶出房子时,我再后视镜看到门前的灯光把父亲的影子拉的很长,很是伟岸。路线是从油店街走,走的是大路,所以绕了很大的一个弯。在经过我同学家时,也快到桥了,我习惯性望一眼家的方向,灯光还亮着,父亲还站在家门口,突然父亲晃了晃他手中的电筒,是那种很大幅度的晃动,生怕我们没看见,农村的夜里太安静了,我没按喇叭,闪了闪大灯示意了下,也不知道父亲有没看见我的回应,此时的我早已泪如雨落。

如今的我也已为人父,我们家在南沙了住了几年,而后又在番禺住了几年,现因小孩大了读小学了,不得已回到中山读小学。我的工作还在广州,这样的话我就一个星期回一次中山。记得我第一个星期回中山时,我是周六回来的,周日下午走,吃完饭小睡了下,吃饭期间儿子就不停的问你啥时候走,是不是还有几个小时,然后我睡醒他也不停的问你是不是还有十分钟就走,我从床上坐起,说我现在就要走了,他神情恍惚,嘴唇微颤,最终憋不住了在我怀里大哭,说再睡下,晚点走。。我想当年父亲背包离家时应该跟我此时的内心是一样的吧。他们这代人跟我们这代人不一样,可能是环境因素接受的教育也不同,他们会更大胆表达一点,而那时的我们很木纳,嘴也很笨,但内心都是一样的。

那你们的父亲又是怎么样的呢?

记得正月阳光正好,爷爷那年已卧床了,大家一伙把爷爷搬到外面晒太阳。不多久戴着眼睛,面目可亲的人回来了,爷爷望着他,想起身迎他,不禁未语泪先流,大颗大颗的泪珠从眼眶顺着脸颊滴在他颤颤巍巍的手上。我惊呆了,从小至今也未见过爷爷流过泪,这种无声的思念胜过千言万语,对,这就是俺叔的父亲。。。四代人爱的羁绊,爷爷和父亲那一辈是无声的,我们这一辈是腼腆的,儿子那一辈是直白的。

短短的几行字,我却花了半个月之久,因为我的大部分时间得应付生活,我是把鲁迅海绵里的水挤了又挤。人生的每一程都有不同的风景,感悟生活,领悟生命才能开心的活着。岁月以相同的方式经过了每个人,每个人却以不同的方式经过了岁月,我心向阳,便是花开,人生短暂,不负年华。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3469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