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知先生》原文及翻译,秦原览古原文及翻译

1.雁/陆龟蒙《37》《227》

南北路何长,中间万弋张。不知烟雾里,几只到衡阳。

【作者简介】陆龟蒙(?-881),江苏苏州人。隐士不就官。与范蠡、张翰并称吴中千古三高。

【主题】以大雁南飞路途艰险,抒发人生坎坷,世途险恶的感慨。

【注释】弋:用来射鸟的带有绳子的箭。2.筑城词/陆龟蒙《42》《162》《219》城上一掊土,手中千万杵。筑城畏不坚,坚城在何处。

莫叹将军逼,将军要却敌。城高功亦高,尔命何足惜。

【主题】讥讽不恤下属的将军。

【注释】掊(póu):把。

3.别离/陆龟蒙《4》《81》《162》《219》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主题】议论为主,把离别愁绪写得气势充沛,感情浓烈。

【注释】杖剑通仗剑:持剑。游子颜:游子去国怀乡心情欠佳,面带愁容。螫(shì)。解腕:斩断手腕,形容遇事果断。志:志向。

4.晚渡/陆龟蒙《32》《112》《441》

半波风雨半波晴,渔曲飘秋野调清。各样莲船逗村去,笠檐蓑袂有残声。

【主题】晚渡所见所闻。

【注释】野调:村野曲调。逗:停。笠檐:笠帽周围下覆冒出的部分。袂:衣袖。

5.丁香/陆龟蒙《32》《112》《227》《441》

江上悠悠人不问,十年云外醉中身。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背景】陆龟蒙落榜告终,过起隐居生活,人称“甫里先生”。【主题】以丁香自比,抒发情怀。【注释】江上句:丁香生长江边,远离尘俗,无人欣赏暗寓自己隐居的生活。诞:放荡,自由自在。远离尘俗,借春风催放丁香结绽放,成就一片春色来,抒写自己渴望被赏识而施展才华的心志。6.忆白菊/陆龟蒙《148》《227》

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相滞未容回。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

【主题】想象菊花盛开的动人景象,又极其传神的传达出了忆菊时美妙的享受。【注释】西成:秋季庄稼成熟,庄稼告成。《尚书》“平秩西成”即秋位在西,于时万物成熟。7.和袭美春夕酒醒/陆龟蒙《37》《4》《46》《111》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

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主题】写酒醉月下花丛的闲适之情。【注释】倩(qìng):借助。黄公酒垆:为竹林七贤饮酒处。《75》《书扇》作者李之仪。8.白莲/陆龟蒙《26》《34》《35》《32》《46》《111》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主题】咏白莲洁身自好、默默无闻。【注释】端合:真应该。欲堕时:指白莲将要凋谢的时候。《227》端作真。9.新沙/陆龟蒙《37》《10》《46》《4》《94》《111》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主题】讽刺统治阶级无孔不入的剥削。【注释】新沙:指海边新涨成的沙洲。渤澥(xiè):渤海的别称。官家:旧指官府,朝廷。蓬莱句:如果蓬莱岛有路的。教:使。紫芝:紫色灵芝。10.春草/唐彦谦《130》《162》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作者简介】唐彦谦(?-893),山西太原人,官至壁州刺史,晚年隐居鹿门,人称鹿门先生。

【主题】诗人借着春草又绿,抒发自己客居思归的情绪。

【注释】托:依赖。

11.垂柳/唐彦谦《5》《162》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主题】咏柳之作,寄托诗人对迎合谄媚者的愤慨。【注释】绊惹:撩拨。楚江:指长安附近的曲江。楚王句:楚灵王种柳让世人学习而不得。12.无题/唐彦谦《138》《441》

细草铺茵绿满堤,燕飞晴日正迟迟。

寻芳陌上花如锦,折得东风第一枝。

【主题】赞美春之绚烂。最后经春神的指点选择了最好的一枝。

【注释】东风第一枝:被后人用作词牌。

13.采桑女/唐彦谦《12》《81》《111》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主题】以一位勤劳采桑女所遭痛苦,揭露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注释】努:用力冒出。侵:接近。里胥:官吏。

14.焚书坑/章碣《34》《41》《42》《28》《111》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作者简介】章碣(836-905),浙江桐庐人,章孝标之子,屡次落第。【主题】讽刺秦始皇的愚民政策。【注释】竹帛:指书籍。虚:空虚。祖龙:秦始皇。山东:一般指崤山、函谷关之东。一说太行山之东。《32》《162》原为元。15.东都望幸/章碣《5》《111》《126》《162》

懒修珠翠上高台,眉月连娟恨不开。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

【主题】讥刺主考官高湘徇私舞弊的现象。【注释】连娟:弯曲细长。

16.宋汴道中/高蟾《37》《32》《228》《441》

平野有千里,居人无一家。

甲兵年正少,日久戍天涯。

【作者简介】高蟾,河北沧州进士,官至御史大夫。【主题】揭露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浩劫。【注释】甲兵:披甲的士兵。亦指军队。17.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主题】此诗写给主考官高骈(一说高湜)的抱怨诗,次年作者考中。

【注释】永崇:唐代长安的坊名。天上:指皇帝。和:带着。不向句:虽然开得较迟,但不向东风抱怨。秋江芙蓉:比喻出身贫寒。

《21》《50》《4》《37》《46》《111》《142》《162》《387》

18.长安旅怀/高蟾《32》《228》《441》

马嘶九陌年年苦,人语千门日日新。唯有终南寂无事,寒光不入帝乡尘。

【主题】多次落第消磨诗人的热情和锐气,使之心灰意冷向往隐居生活。

【注释】千门:指宫殿。日日新:指皇亲国戚的日子美好。

19.金陵晚望/高蟾《46》《32》《162》《441》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主题】想起过去逍遥恬淡而今登城见衰飒之气,引发无限感慨。

20.章台夜思/韦庄《50》《81》《84》《117》《122》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主题】一首身在外地思念家乡的诗。

【注释】章台:楚宫名,三休宫,细腰宫。监利县。清瑟:凄清瑟声。楚角:楚地号角。芳草:指春光。云:又,助词。暮:晚暮。喻年华已逝。殊:竟,尚。

21.金陵图/韦庄《37》《4》《46》《111》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作者简介】韦庄(836-910),陕西西安人,韦应物四世孙,官至蜀国宰相。其《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

【主题】见六幅描写六朝史事的彩绘后有感而写的吊古伤今之作,借六朝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

22.长安旧里/韦庄《32》《441》

满目墙匡春草深,伤时伤事更伤心。车轮马迹今何在,十二玉楼无处寻。

【主题】吊古伤今之作。

【注释】墙匡:围墙。玉楼:华丽的楼。

23.题许浑诗卷/韦庄《34》《228》《441》

江南才子许浑诗,字字清新句句奇。十斛明珠量不尽,惠休虚作碧云词。

【主题】对许浑诗词的推崇。

【注释】惠休:南朝诗僧。姓汤,善属文,辞采绮艳。江淹《拟休上人诗》“日暮碧云合”。

24.题《李斯传》/韦庄《53》《32》《441》

蜀魄湘魂万古悲,未悲秦相死秦时。临刑莫恨仓中鼠,上蔡东门自去迟。

【主题】对李斯功成不退的遗憾。

【注释】蜀魄:指杜宇号望帝,死化为鹃。湘魂:指屈原。

25.台城/韦庄《37》《34》《46》《58》《94》《111》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主题】凭吊古迹的诗歌。

26.寓言/韦庄《32》《34》

黄金日日销还铸,仙桂年年折又生。兔走乌飞如未息,路尘终见泰山平。

【主题】相信时间会销蚀一切。

【注释】路尘句:泰山终究会削平,变为路上的尘土。

27.虎迹/韦庄《34》《228》

白额频频夜到门,水边踪迹渐成群。我今避世栖岩穴,岩穴如何又见君。

【主题】形容恶势力的日益猖獗。

【注释】白额:指老虎。

28.江外思乡/韦庄《102》《32》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主题】写羁旅相思。

【主题】杜曲:西安市地名。被通披:遍及。

29.焦崖阁/韦庄《10》《94》《127》《137》

李白曾歌蜀道难,长闻白日上青天。今朝夜过焦崖阁,始信星河在马前。

【主题】写蜀道之难。

【注释】作者年近花甲,入蜀为使,心境悲凉。焦崖阁:在陕西洋县。上青天:李白《蜀道难》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句。

30.与小女/韦庄《32》《228》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主题】诗抓住小女孩学话、贪玩、爱漂亮、喜欢哭闹琐事描写,使小女孩的天真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

【注释】缕金华:用金线绣的花儿。华通花。

31.春愁/韦庄《32》《441》

自有春愁正断魂,不堪芳草思王孙。落花寂寂黄昏雨,深院无人独倚门。

【注释】黄昏春雨思人之作。

32.送日本国僧敬龙归/韦庄《34》《50》《4》《111》《162》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主题】祝福友人顺利抵乡。

【注释】扶桑:日本。

33.古离别/韦庄《34》《51》《58》《4》《111》《162》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主题】以优美的景色写离情别绪。

【注释】毵(sān):柳叶枝条下垂貌。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34.东阳酒家醉别/韦庄《34》《32》

天涯方叹异乡身,又向天涯别故人。

明日五更孤店月,醉醒何处泪沾巾。

【主题】一首羁旅别友诗。

35.与东吴生相遇/韦庄《4》《58》《81》《111》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主题】相遇时忆往事,加以劝慰,展望美好未来。

【注释】乱:指唐末战乱。泰阶:星座名。古人认为星现则国泰民安。

36.汴堤行/韦庄《228》《441》

欲上隋堤举步迟,隔云烽燧叫非时。

才闻破虏将休马,又道征辽再出师。

朝见西来为过客,暮看东去作浮尸。

绿杨千里无飞鸟,日落空投旧店基。

【主题】以怀古的意味,描写烽火连天,一片伤亡残破的现实图景。

【注释】烽燧:烽火。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非时:时常。杜甫“出入独非时”

37.忆昔/韦庄《4》《81》《111》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主题】讽刺豪门腐朽的生活,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注释】子夜:双关。一指半夜,二指南朝乐府民歌《子夜歌》。月:风月。满楼:形容极盛。露桃:比喻艳若桃花的美女。露:暗示好景不长。西园:宴饮之地,为曹操所筑。西园公子:本是指信陵君,此处指曹丕。无忌:本指信陵君魏无忌。此处指无所顾忌。《58》《18》《162》子作午,昼作画,号作字,是作作。

38.过扬州/韦庄《125》《228》

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

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

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

【主题】对扬州美好过去的回忆,对乱后的真实描写。

【注释】洞:?旧官河:指隋炀帝开凿之运河。

39.秋日早行/韦庄《441》

马上萧萧襟袖凉,路穿禾黍绕宫墙。半山残月露华冷,一岸野风莲萼香。烟外驿楼红隐隐,渚边云树暗苍苍。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

【主题】早行所见所感。

【注释】《441》认为马上、上马皆可。《51》作上马。

40.菩萨蛮/韦庄《4》《10》《50》《56》《88》《94》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主题】寓居洛阳所写,表面写行乐,其实饱含身经离乱有家难回的痛苦。

41.菩萨蛮/韦庄《50》《10》《77》《88》《94》《127》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绿,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主题】追忆往事,故国之思。

【注释】洛阳才子:原指贾谊。此为作者。魏王堤:洛阳魏王池。《444》绿作渌。

42.菩萨蛮/韦庄《166》《179》《204》《231》《441》

劝君今夜须沉醉,樽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主题】异乡人无奈的排遣。

【注释】春漏:春天的时间。莫诉:不要推迟。呵呵:强作欢笑之声。

43.思帝乡/韦庄《88》《112》《177》《204》《444》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主题】大胆少女追求婚姻自由的表白。

44.女冠子/韦庄《50》《112》《177》《204》《231》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

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主题】以男子口吻通篇忆梦。

45.公子家/聂夷中《32》《46》《186》162》

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作者简介】聂夷中(837-884),山西永济人,官至华阴县尉。

【主题】讽刺荒淫的寄生虫。

46.田家/聂夷中《10》《32》《4》《46》《94》《127》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主题】揭露残酷剥削现象。

【注释】斸(zhú):大锄,作动词。掘。秀:谷物吐穗扬花。

47.古别离/聂夷中《32》《219》

欲别牵郎衣,问郎游何处?不恨归日迟,莫向临邛去。

【主题】刻画出女子在希求美满爱情生活的同时又隐含忧虑不安的心态。

【注释】临邛:《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邛富豪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以琴心挑之,因私奔相如。故古代诗文多以临邛为花花世界。

48.咏田家/聂夷中《4》《41》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主题】通过农家卖青破产,揭示统治者的昏庸。

【注释】二月句:提前把未产出的农产品贱卖抵押。

49.感事/武欢《46》

花开蝶满枝,花落蝶还稀。惟有旧巢燕,主人贫亦归。

【主题】比兴手法,贬蝶褒燕,对势利小人深恶痛绝的鲜明态度,并对贫贱故交的真诚情义深加赞赏。

50.退居漫题其三/司空图《5》《12》《32》《111》燕语曾来客,花催欲别人。莫愁春又过,看著又新春。

【作者简介】司空图(837-908),山西永济人。著有《诗品》。朱温代唐绝食而死。

【主题】写暮春光景。把春光渲染得来去匆匆,使人深感惋惜与忧心。

【注释】燕语句:听燕语只是客人来了。花催:花开花谢。欲别人:拟人手法,花亦有情。

51.杂言/司空图《34》《228》乌飞飞,兔蹶蹶,朝来暮去驱时节。女娲只解补青天,不解煎胶粘日月。

【主题】对时光飞逝又无法挽留的感叹。

【注释】蹶:疾行的样子。

52.有赠/司空图《32》《228》有诗有酒有高歌,春色年年奈我何。试问羲和能驻否,不劳频借鲁阳戈。

【主题】愿时光停滞,永享美好的愿望。

【注释】羲和:太阳神。鲁阳戈:谓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后以鲁阳戈力挽危局。

53.故乡杏花/司空图《32》《228》《441》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主题】与友共享好时光的愿望。

54.华下/司空图《39》《441》

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

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

【主题】写羁留华州时的思乡之作。

【注释】唐昭宗被军阀李茂贞逼迫在华州暂住,司空图时担任兵部侍郎,不久托足疾辞职。此为他在华州的怀归之作。华下:即华州。小栏高槛:小小的栏杆,高高的横槛。《26》自作有,照作伴。

55.重阳阻雨/司空图《112》《228》《441》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

【主题】重阳在家独饮胜过登高所见,眼不见心不烦。

【注释】《32》山家作家山。

56.乙丑人日/司空图《158》《225》《441》

自怪扶持七十身,归来又见故乡春。今朝人日逢人喜,不料偷生作老人。

【主题】人日赋诗咏怀。

【注释】扶持:搀扶。

57.河湟有感/司空图《55》《34》《125》《441》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汉儿学得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主题】悲叹河湟因长久失陷,致使汉蕃生聚,民不思归的局面。

【注释】萧关:古关塞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县北。

58.汴河怀古/皮日休《37》《4》《111》《227》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作者简介】皮日休(838-883),湖北襄阳人。被黄巢封为翰林学士。

【主题】假设句,真实意思在讽刺隋炀帝。

【注释】水殿:炀帝乘宫殿般龙船南巡。

59.牡丹/皮日休《120》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

【主题】对牡丹的赞美。

【注释】《46》《120》作竞。

60.金钱花/皮日休《34》《37》《106》《227》

阴阳为炭地为炉,铸出金钱不用模。

莫向人间逞颜色,不知还解济贫无。

【主题】批判有名无实者。

【注释】逞:卖弄。解:懂得。

61.咏蟹/皮日休《34》《4》《106》《210》《227》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

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主题】赞颂螃蟹不畏强权的叛逆性格。

62.橡媪叹/皮日休《10》《111》《45》《73》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主题】选自《正乐府十篇》,通过对一农妇因辛勤生产的粮米被官府搜刮盘剥殆尽,靠拾橡子充饥,揭露官租之重和官吏之法,对下层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注释】移时:过了好久。盈掬:满一捧。细获:仔细地收割、拣选。仓箱:装米的器具。作私债:指贪官狡吏把官仓的粮食放私债进行盘剥。吾闻句:这些人还不如假装仁义最后称王的田成。

63.过商山/黄滔《229》《441》

燕雁一来后,人人尽到关。如何冲腊雪,独自过商山。羸马高坡下,哀猿绝壁间。此心无处说,鬓向少年斑。

【作者简介】黄滔(840-911),福建莆田县人。56岁进士,晚唐著名诗人,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

【注释】写羁旅之苦。

64.雁/黄滔《229》《441》楚岸花晴塞柳衰,年年南北去来期。江城日暮见飞处,旅馆月明闻过时。万里风霜休更恨,满川烟草且须疑。洞庭云水潇湘雨,好把寒更一一知。

【主题】

【注释】楚岸花晴:春天北飞。塞柳衰:大雁南归。

65.乌江/胡曾《32》《228》《441》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作者简介】胡曾(840-?),湖南邵阳人,官至荆南节度使。

【主题】概括项羽乌江自刎的情景表达对其敬仰与同情。

【注释】图:图谋。倾:衰败。

66.南阳/胡曾《32》《228》

乱世英雄百战余,孔明方此乐耕锄。

蜀主不自垂三顾,安得先生出草庐?

【主题】对三顾茅庐孔明出山的感叹。

【注释】《162》乱世作世乱。《441》安作争。

67.真定怀古/胡曾《32》

光武经营业未兴,王郎兵革暂凭陵。

须知后汉功臣力,不及滹沱一片冰。

【主题】对滹沱连夜结冰救刘秀传说的肯定。

【注释】凭陵:即凭凌,欺侮。横行或猖獗。《292》《全宋诗》p2007作者石延年。《441》作《滹沱河》。

68.上蔡/胡曾《32》《228》《441》

上蔡东门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归。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云阳血染衣。

【主题】对李斯功成不退的慨叹。

【注释】云阳:陕西咸阳,韩非死于此。后以此借指刑场。

69.黄金台/胡曾《32》《228》《441》

北乘羸马到燕然,此地何人复礼贤。若问昭王无处所,黄金台上草连天。

【主题】对怀才不遇的慨叹。

70.关西/胡曾《34》《32》

杨震幽魂下北邙,关西踪迹遂荒凉。

四知美誉留人世,应与乾坤共久长。

【主题】在潼关西凭吊杨震所作,歌颂杨震拒金的清廉故事,对被诬自杀深表同情。

【注释】四知句:王密送十金,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杨震拒之,被誉“四知先生”。关西:潼关西面,指杨震年轻时活动的地方。

71.草书屏风/韩偓《34》《228》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作者简介】韩偓(842-923),陕西西安人,官至翰林承旨,李商隐连襟之子。擅写宫词,多写艳情,词藻华丽,人称香奁(lián)体。

【主题】表达对怀素草书遗墨的赞誉。

72.寒食夜/韩偓《4》《88》《107》《111》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主题】作者《香奁集》记载:诗人寒食节曾与一女有过一段情缘。此诗为怀念阔别三千里的情人而作。

【注释】恻(cè):凄恻,含主观感情色彩来写对天气冷暖的感受。翦翦:指春风砭人肌肤。《46》题目作《夜深》。

73.已凉/韩偓《4》《39》《107》《111》《117》《162》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主题】展示深闺思春的寂寞。

【注释】画折枝:只画花枝不画根。龙须:属灯心草科,茎可织席。这里指草席。方:刚刚挂上锦被。《441》认为多种版本皆可。

74.醉着/韩偓《35》《37》《64》《441》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渔翁醉着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

【主题】此诗写风云变化、朝野混乱之际,以渔翁之态表达洒脱的心态。

75.晓日/韩偓《32》《228》《441》

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主题】一幅泰山日出壮美图。

【注释】直:只要。须:等到。日观:泰山日观峰。

76.泉州军过后/韩偓《37》《50》《46》《51》《4》《88》《111》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主题】描写战后人民流离失所的社会现象。

【注释】《32》作《尤溪道中》。

77.寄恨/韩偓《32》《228》

秦钗枉断长条玉,蜀纸虚留小字红。死恨物情难会处,莲花不肯嫁春风。

【主题】写夫妻相思情。

【注释】秦钗:汉秦嘉赠其妇徐淑的宝钗。蜀纸:指薛涛笺。物情:世情。

78.三月/韩偓《34》《18》《81》《441》

辛夷才谢小桃发,踏青过后寒食前。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吴国地遥江接海,汉陵魂断草连天。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主题】表达对时光易逝,盛景不再的感慨,寄寓壮志难酬的无奈。

【注释】晚年寓居福建所写。

79.春尽/韩偓《4》《51》《18》《81》《111》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主题】抒写春日消逝的感慨。

【注释】人闲:朱全忠当权时被贬到濮州,后依附他人,终日无所事事。芳时恨:就是春归引起的怅恨。终日闲呆,不能有所作为,辜负了大好时光,故有“芳时恨”之感。芳时:指春天。地迥:地居偏远。古魂:故人的精魂,指老友已故化为精魂。流:鸣声婉转悦耳。厚意:深情厚意。《162》迥作胜。

80.韩冬郎为诗相送寄酬/李商隐《34》《369》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主题】李商隐为韩姨父,十岁为李赋诗赠别,语惊四座。李商隐将冬郎及其父谓之凤,表达对韩偓文采的赞誉。

【注释】《4》走马成:即快。冷:宴席接近尾声。丹山产凤凰,凤栖于梧桐。

81.乙亥岁/曹松《34》《35》《94》《111》《162》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作者简介】曹松(848-?),安徽潜山人。70岁老进士,授校书郎。

【主题】讥讽战争的结果百姓遭殃、少数人受益。

【注释】己亥:为公元879年。泽国:泛指江南各地。生民:人民。乐:乐于。樵苏:砍柴刈草,引申为农业生产。凭:请。将:指高骈杀人如麻。

82.乙亥岁其二/曹松《32》《229》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主题】揭露战争只会带来残酷和创伤。

83.中秋对月/曹松《34》《229》《441》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主题】以月比兴,体现天下大同、万物平等的博爱思想。

【注释】三五:农历十五。蟾盘:月亮。

84.霍山/曹松《34》《229》

七千七百七十丈,丈丈藤萝势入天。

未必展来空似翅,不妨开去也成莲。

月将河汉分岩转,僧与龙蛇共窟眠。

直是画工须阁笔,况无名画可流传。

【主题】对山高藤密霍山的赞美。

【注释】霍山:在广东龙川县。阁通搁。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1170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