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韦应物)是什么意思?)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韦应物)是什么意思?
凄凄去亲爱,泛泛人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涸安得往
【注释】校书:校书郎,官名,掌校勘书籍。
棹:船桨,这里指船。
广陵:今江苏扬州。
沿:顺流而下。
洄:水流回旋。
【解释】凄然地辞别好友,泛舟人烟雾弥漫的江上。在这乘船返回洛阳之际,传至广陵树问的钟声,勾起了我无限惜别之情。今朝在此离别,以后不知在什么地方才能相逢。世间的事如同浪里行舟,不是顺流直下,就是回旋逆转。
【解析】离别之作免不了凄恻之情,然而此“情”的表达则深浅有异。韦应物是深情之人,离别好友而去的情感也被他写得真挚动人。“凄凄”二字即是他离别朋友的情感基调。自己乘舟向洛阳归去,已满怀离别之情;舟行渐远,钟响渐微,只有余音,但广陵树色犹可望见。想到友人也许正引领目送,更难禁离思。“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写出了多少动作,衬出了多少离情!两句虽不在字面上言情而情自见。诗的后半首慨叹离别容易会面困难。“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两句,既是对“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的情感补充,也是别情难禁的思绪延续,这是离别时几乎每人都会想到的问题,虽然普遍,但都会令人惆帐更何况世事飘浮不定有如波上之舟,前途未卜呢?因而对这一次离别格外伤感。是的,伤感。诗一开始“凄凄”二字已使全诗充满了伤感。此诗的动人之处在于以景衬情。如果说“凄凄去亲爱”还是述情的话,“泛泛入烟雾”、“残钟广陵树”则是以离别者眼中愁惨的风景来衬托、补充离别之情的。
2、“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中的“扬子”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意思是乘船离开扬子津时,寄了一封信给校书郎元大(人名),本诗作者为韦应物。全诗为: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3、有遇字的诗句?
“遇”开头的诗句
1、虚心应任道,遇赏遂成山。——出自唐·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2、大似贤臣扶社稷,遇明则见暗还藏。——出自唐·宋齐丘《句》
3、登山力犹在,遇酒兴时发。——出自唐·白居易《偶作二首》
4、等闲倒尽十分酒,遇兴高吟一百篇。——出自唐·吕岩《七言》
5、遇物尽欣欣,爱春非独我。——出自唐·白居易《立春后五日》
6、遇著唱名多不语,含羞走过御床前。——出自唐·花蕊夫人《宫词》
“遇”结尾的诗句
1、嘉会难再遇,欢乐殊未央。——出自两汉·佚名《别诗四首》
2、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出自唐·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3、定因词客遇,名字始风流。——出自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
4、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之类的短语?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莫道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飞花令,带“波”字的诗句有哪些?
严格按飞花令规则,首句首字带‘’波‘’,次句次字,依次类推到七句七字。然后首句七字,到七句首字。
先顺序轮七句:
1、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世事波上舟(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4、连山若波涛(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屠》)
5、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6、下有渌水之波澜(李白《长相思·其一》)
7、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一》)
再倒排七句:
1、清风吹空月舒波。(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2、春冰消尽碧波湖(元稹《杂忆五首 其五》
3、共下洞庭波(庾抱《和乐记室忆江水》)
4、滟滟随波千万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5、水深波浪阔(杜甫《梦李白一》)
6、风波万里行(白居易《吉祥寺见钱侍郎题名》)
7、波澜动远空。(王维《汉江临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