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读后感(多少人对蔡崇达的《皮囊》很有感觉?读后感觉如何?)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多少人对蔡崇达的《皮囊》很有感觉?读后感觉如何?
您好谢邀!《皮囊》是一部有着小说质感的散文集,也是一本“认心又认人”的书。由青年作者蔡崇达编写、韩寒监制。文集风格沉稳,表达了作者这一代理想膨胀却又深感现实骨感而无处安身的青年人对自己命运的深切思考。《皮囊》是2014年10月1日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上市之初即广受好评,出版两个多月销量就突破20万册。
蔡崇达随笔集以人物肖像的方式描绘了福建渔业小镇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温情又残酷的故事讲述中,阐述了作者对父母、家乡的缅怀,对朋友命运的关切,用一种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里的故事,同时也回答了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这部特别的“新人新作”由韩寒监制,白岩松、阿来、阎连科等评价为当下写作中的一个惊喜。
书中收录有《皮囊》《母亲的房子》《残疾》《重症病房里的聖诞节》《我的神明朋友》《张美丽》《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海是藏不住的》《愿每个城市都不被阉割》《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回家》《火车伊要开往叨位》共14篇作品。每一篇内容都有深刻的内涵,颇值得我们去思考。
蔡崇达,1982年生人,闽南人。大隐隐于市的新生代媒体人,韩寒口中的“写作高手”。曾任职于《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24岁担任《周末画报》新闻版主编;27岁任《GQ》中国版报道总监,为全球17个国家版本的《GQ》最年轻的报道总监。现任《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南方国际文学周”联合发起人。
蔡崇达不断打破行业记录,被流传甚广的《媒体从业者装逼指南》称为必备的崇拜对象。在新闻特稿写作方面有独到贡献,作品多次获得“《南方周末》年度致敬”、亚洲出版协会特别大奖,被清华、北大、复旦博士生拿来做毕业论文研究对象。
谢谢!祝您生活愉快!
2、读完《皮囊》之后,你有哪些感悟?
我眼中的《皮囊》—阿太的皮囊
生活是否永远如此艰辛,还是只有童年如此?总是如此。
——题记
突然想起上面的话,这是在看《这个杀手不太冷》时,玛婷达和杀手里昂的一段对话。至于说为什么,我想跟《皮囊》第一个故事中阿太的“皮囊”有关。
蔡崇达这本《皮囊》,我读了三遍,可是,依然似懂非懂。书是好书,文是好文,只不过,有些触及内心的东西以及那些独特的感受,是具体而抽象的,于我而言,表达起来还是蛮困难的。但,我也说过,愿意一试。
《皮囊》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在读之前,我除了认为它是畅销书以外,还以为是一个揭示人性的长篇小说,类似于“空有一副好皮囊”这样的小说。看完目录,才发觉,这书只是以第一个故事的题目为名。作品的名字往往是“一斑”,多少人以它窥探“全豹”。“皮囊”一词内涵多么丰富广泛呀,仅以一个故事的题目就得了书名,我心里暗暗佩服蔡崇达,也好奇“皮囊”一词如何驾驭整部作品。
先入眼帘的是活到九十九岁的阿太—外婆的母亲。这是怎样一个小老太呢?白发人送黑发人,她一滴眼泪都没有,说她很舍得;将不会游泳的儿子两度扔进海里,得了一个“没良心”的骂名;自己切断了手指,家人手忙脚乱,她跟没事人一样;看见有人杀鸡没有割中动脉,将鸡狠狠摔死,说着不要让肉体折磨魂灵的话;会自己用缠过的小脚从村里走到曾孙的家里。
这样理解,也许阿太就是一个坚强,普通,狠心又怪异的人。说实话,开始读的时候,我也不理解阿太。不理解她明明很痛却为何说舍得;不理解她一个普通的农村老太太为何会对自己的儿子如此狠心;不理解什么让她养成的果断决绝……
在她九十二岁时,自己去补房顶的窟窿,不小心摔的动不了了。在曾孙去看她时,这个坚强又倔强的老太太却哭了。这便是一切转折点,原来,坚强如她,也会流泪,也会脆弱。她明明就是个普通的会害怕亦坚强的老太太啊。
突然就懂了,心就软了,就被感动了,眼睛里酸酸的。
失去自己的女儿,她很“舍得”,她舍得的是生命,她舍不得的是女儿呀。失去女儿,她心里空了一块,于是,她骂骂咧咧,一个人跑来跑去,一会儿看看女儿的样子,一会儿看看正在准备的祭品。这一系列动作,很好的掩饰了她心里的伤痛,原来,世间大痛都是无言。
她看着女儿进焚化炉,一声没哭,斜着眼,像是不屑,又似打盹,读到这里,泪水已经溢满眼眶。我记得,有人为了不让泪水留出来,就抬头看天,咽下委屈,吞下泪水。我知道,阿太斜着的眼睛里,盛着的都是她藏匿的悲伤。
阿太是一个对自己“狠”的人,切断了手指,都像没事人,任别人兵荒马乱;她还将不会游泳的儿子两度扔进大海。对于一般的人来讲,肯定不太理解阿太,这个“狠”字里,藏着她所有的爱与人生哲学。
阿太经常将“皮囊”二字挂在口头,仿佛这二字是她认识的人生的所有哲学。她将那未杀死的鸡摔死时说别让这肉体再折磨这魂灵;她将自己不会水的儿子扔进海里,面对骂她没良心的邻居时说肉体就是拿来用而不是用来伺候的;解答黑狗达的困惑时说整天伺候“皮囊”不会有出息,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会成材;阿太去世时给黑狗达留了一句话: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
读了三遍,我才有些许了解。当阿太摔伤不能动的时候,她哭喊着:我的乖曾孙,阿太动不了啦,阿太被困住了。灵魂自由的阿太,却被这皮囊,因这肉体被困住了。一生坚强的阿太,一生狠心的阿太,此时终于展现出脆弱的一面。这样的阿太,可以无惧生死,可以无谓病痛,唯一忍受不了的是因为这“皮囊”动弹不得,“皮囊”某些时候,真的会困住魂灵。
一遍又一遍,我越来越理解阿太了。她人生最大的哲学叫“自由”,正因为她拥有自由的灵魂,所以面对生离死别,面对肉体的疼痛,她都能挺过,唯一过不了的,是自己因“皮囊”的限制而失去的自由。她所谓的舍得,不过是她心里相信,失去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所以她留给黑狗达一句:没有了“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自由。
黑狗达说自己不明白以前阿太告诉他的话的意思,是阿太的遗言让他恍然大悟。原来,生命本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欲望的污浊给拖住了,所以才失去了自由,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我们对生的欲望,对权钱利的向往,对肉体的珍惜,将我们困在了自己营造的“皮囊”里,没有了自由。肉体本就不是用来伺候的,我们不能局限于这个“皮囊”,应该尽可能去追寻自由。
回到题记那句话:生活是否永远如此艰辛,还是只有童年如此?总是如此。现在看看,生活为什么艰辛,因为我们有欲望,对生命的欲望,对爱的欲望,对权力的欲望,对金钱的欲望,我们对一切美的、好的以及对的都有欲望。这些欲望就是牢笼,困住了向往自由的灵魂,困住了自己的心。对于肉体,我们太过爱惜,对于皮囊,我们太过珍惜,伺候着肉体,背着沉重的欲望的“皮囊”,我们终究不快乐,我们终究失去了自由。
人的一生,总是和“皮囊”相伴,所以纵使像阿太这样懂人生的人也会被肉体困住,因“皮囊”疲惫。当她离世,那一句:没有了“皮囊”,来去多自由。也恰巧使人明白,原来,她的“舍得”是因为女儿终于摆脱了“皮囊”,获得了永久的自由。
黑狗达很幸运,能遇见这么一个活得明白的阿太。我也有阿太,可她们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我不太了解。只是听奶奶讲起她婆婆,据说,当年阿太眼睛不好使,喂馒头给两岁的曾外孙女时,把馒头全塞进她鼻子里和耳朵里。她何曾不是受了这肉体的限制呢!而今,她早摆脱了皮囊,在天堂,一定是来去多自由吧。
现在,我明白了,蔡崇达以“皮囊”为书名,足够大气,这两个字足够驾驭全书,绝对的名副其实。
3、皮囊读书笔记1?
阅读完蔡崇达的《皮囊》,我似乎也脱离了肉体,只剩灵魂在思考。
皮也就是作者的外曾祖母。她活到九十九岁,从来不在乎自己的身体,认为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她每次切菜都很用力,有回生生切断一根手指,家人乱成一团,她却像没事人一样。看见一只从菜刀下逃生,洒着血到处乱跳的鸡,她一路小跑出来,抓住它,狠狠地摔死在地上,“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 这样的文字,无端让人惊心。这样的阿太,让人敬佩又陡生怜悯。在那副看似强悍的皮囊之下,她曾白发人送黑发人,挥别先她而去的女儿;也曾在摔伤腿之后,靠一把椅子一步步挪到门口,只为等待家中娃娃放学回来的身影。她有她独特的生活哲学,也有她命运里被坚实皮囊所遮蔽的巨大忧伤。也许正是受她的影响,作者把本书取名为《皮囊》。皮囊,无论再坚实,再怎么伪装,终究有朽败的时候。一旦被揭开,里面的人心可能脆弱无助到你不能想象。作者在书中回忆他的父亲,自中风瘫痪后,会突然号陶大哭,会像小孩一样耍赖,发脾气,也会因为绝望而整天跟家人嘀咕,要“抓紧死”。真正死了之后,他又跑到儿子的梦中,责怪儿子只给他烧小汽车,不烧摩托车,“小汽车我不会开”;跑到老伴的梦中,说他“想骑摩托车去海边逛逛”,要赶快给他。原本带着几许幽默的话,此刻却仿若一枚枚坚硬的钉子,要锲而不舍地楔进读者那柔软的心里去。除掉熟悉的亲人,作者也写了很多遇到的普通人。比如重症病房里的病号和小心翼翼陪伴的家属,敢爱敢恨却为世俗不容的小镇姑娘,以及离开家乡闯荡最终一事无成的天才少年。他们离当今社会上所描述的那种“成功人士”似乎相去甚远,生活里的失意与痛苦,他们一一尝尽。他们也许有过意气风发,有过拼搏与执着,但无常的命运最后还是把他们一股脑地裹进忧伤的洪流。评论家李敬泽在这本书的推荐语里说:“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心醒着的时候,就把皮囊从内部照亮。”我们也都该给自己一个清醒的时刻,让自己从纷扰的尘世中暂时释放出来,看见忧伤,看见人心。4、看过《皮囊》的朋友,能告诉一下是什么感受吗?
《皮囊》是蔡崇达的一本散文故事集。看到多处推荐,之前在kindle上阅读过电子版,最近又新买了纸质书在阅读第二遍。细究原因,主要还是迷恋于这本书中所写的人性。是那么接地气,看似写的是别人,但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呢?
作者蔡崇达是个媒体人,可能也是这一份工作经历,让他具备了深刻犀利的洞察力和力透纸背的文字功底。他将自己在闽南小镇生活的记忆和感受细细道来,毫不掩饰人的言语及言行的善与恶,却把人性写得深刻而让人动容。甚至也开始让我深思:作为一个平凡的小人物,该如何活着,才是值得的,不虚此行?
跟蔡崇达类似,我是从西北农村走出来的青年,与蔡崇达的好多经历相比,境况好不到那里去。虽然书中的故事吸引了我,但更吸引我的,其实是蔡崇达在《皮囊》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很多情绪,引发了我的共鸣,那分明就是我的成长里丝丝入扣的小情绪啊!
《皮囊》中还有一个点,也让我特别有体会,那就是蔡崇达离开福建到北京闯荡,同样是一个背井离乡的年轻人。当一个人跳离从前的生活环境,以一个离乡人的身份再来审视家长的生活,感受立马变得不一样。那就是:到不了的永远是远方,回不去的永远是故乡。我们都在背井离乡的路上,越走越远,却永远再也回不到当初温暖滋养过我们的那片土地。想想,无尽感慨……
《皮囊》中的第一个故事令人印象十分深刻:阿太在厨房将手指切断了,只是哎呀一声,说没事就是把手指切断了,而她当时说了一句话:身体是拿来使用的,不是用来伺候的。这也正是这本书之所以叫作《皮囊》的根本所在。
而书中写母亲对于修建房子的执着,写父亲对于正常行走的渴望,最令人触动的是这些人物身上的某种精神,后面的文章中也说到神灵时,再次提到:身体是灵魂的圣殿。
蔡崇达所写的父母辈们笃信菩萨,跟我的父母一样。读到后来我发现,他们并不是信仰神灵,而是在心中树立了一个信仰——这是精神上的动力,支撑他们走过人生风雨。
读完后,我觉得《皮囊》最想告诉我们的,大概是:什么样的生活并不重要,痛苦和幸福也都不那么重要,灵魂的清澈和满足,或许才是最重要的。哪怕身体伤痕累累,哪怕生活千疮百孔。
5、皮囊之愿每个城市都不被阉割读后感?
泉州和厦门刚好也构成这样的相对吧。我常这么比喻,厦门是泉州的整容版。在泉州你会看到乱闯的行人和车、粗糙的老建筑,甚至低陋的生活习俗。我是会喜欢环岛路上的精致风景,但绝不是被打动或者感动。感动我的,会是走在泉州石头巷子突然听到随便哪户人家里飘出的悲戚的南音,会是十五佛生日的时候,整个城市家家户户在门口摆上供品烧上香齐声祈祷平安。《皮囊》 想起我到潮州时会特意拐到静谧的小巷里,看那些斑驳破败的老房子,看那墙上的青苔和屋檐上的杂草,看那门槛边静静安坐的老人们和偶尔忽然嘻笑着跑过的三二小童。若是黄昏一缕阳光斜穿过来,日子幽幽仿佛回来从前。。。
6、王小波的《一支独立特行的猪》你的读后感是什么?
一个理想的社会是能够给与个人以不接受别人设置的自由,而尊重他们设置自己生活的权利。
7、请用一个四字成语表达你读书的心得?
受益匪浅!
8、“有趣,才是一辈子的春药”,看任嘉伦《国超文集》,你的读后感是什么?
《国超文集》读后感
最近因为《锦衣之下》的热播,好多人都喜欢上了陆大人(任嘉伦),太上头了!随着任嘉伦热度的上升《国超文集》又再一次“火”了起来。
起初在博客上记录这些,也只是为了抒发当时的感情,没想到被网友整理出来做了一本《国超文集》出来,感觉Tony老师(任嘉伦)真的是一个搞笑的亚子!参加比赛唱一首《扯》找找这个视频真的能够笑大半天,说自己的眼袋是卧蚕,真的是自己骗自己呀,曾经在3月8号被女友抛弃认为这一天对他来说不再是三八妇女节那么容易了……哈哈
《国超文集》各种接不住的梗,虽然现在看来感觉有些幼稚搞笑,但却是真正记录了任嘉伦在追梦道路上一路以来的艰辛。任嘉伦喜欢追星,热爱唱歌跳舞,也想成为舞台上的发光者。从机场地勤工作人员到成为现在大家喜欢的“国超”,他的热爱与努力坚持得到了回报,也收获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认可。
相信任嘉伦未来的发展越来越好,也期待他的新作品快快上映,祝福嘉伦事业顺心家庭美满!
9、这些年你读过的书哪些让你最有感慨,看完后也久久不能忘怀的?
在这些年中,曾读过不少部书。最让人留下感慨,久久难于忘怀的书恐怕要算《布登勃洛克一家》这一部,已经看过多遍了,今天就此介绍一下。
《布登勃洛克一家》是德国著名作家托马斯,曼(1875一1955)写的一部长篇小说。或许提起德国文学,大家自然想起伟大的歌德和他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这个影响很大,在中国读者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托马斯,曼的长篇《布登勃洛克一家》和《魔山》等长篇在中国读者中所产生的影响同样也不低。
《布登勃洛克一家》的副标题是《一个家庭的没落》。可见这部书是写一个大家族家庭的兴衰存亡的历史。小说通过大粮商布登勃洛克祖孙四代的发展过程,展示了近代商业资本的演变史。小说故事发生在1835至1876年的德国商业城市吕贝克。此时正是经营粮食生意而发了财的布登勃洛克家庭兴旺鼎盛期,全家搬进了新购置的孟街一座宽畅而富丽大住宅。风景壁毯织的是十八世纪风景田园,薄绒地毯同样是柔和的风景,相嵌着金线的细腿的圆桌,精巧华美的沙发,摆放着古玩的书桌…风景厅里的一切均显摆着一派志满意得的气象。也可见这个家族在社会上的地位,其经济实力在当时也可称得上数一数二。
在搬进新居的那天,前来庆贺的也是亲朋好友满座。作者用许多生动而浓厚的笔墨,细致地描绘了这个家庭婚丧喜庆的生活场面,宴席上的庄重喜庆,丧事上的隆重礼节,礼义道德举止,各个人物上的服饰打扮,无一不历历在目,重重叠叠,交差纷呈的场面情节,人貌背影,应酬交际等写得丝丝入扣,毫不凌乱拖沓。
但老布登创办的事业,传到儿子约翰手中时,由于激烈的商业竞争,时局动荡,生意开始清淡,在商业竞争中,约翰又保守旧的传家信条:“白日精心于事务,勿作有愧于良心之事,夜间能坦然就寝"。这就使得他在生意场上连遭失败,使得对手暴犮户哈根斯特罗姆成了赢得了地盘。约翰死后,第三代人托马斯继续了祖业。
托马斯上台的时候,家庭事业虽然由盛而衰,但表面看去,还算牢固的。托马斯甚至表现出比祖父和父亲更具魄力,在活动能力上,积极进取,稳步前进,他在社会事业和市政建设方面兴趣广,野心大,因而在竞选中击败了劲敌哈根施特罗姆,他以全付精力投入经商活动,凡事以家业为重,他的激昂和振奋,心境的忧虑和沮丧,都是和家庭利益有关。但客观情况的发展使他思考,为什么对手哈根公司欣欣向荣,而自己的公司日见萧条?他准备放弃他的“商业道德",企图适应新环境,他举棋不定地冒险去做了一笔"暴利"生意,但终因错失良机,而导致失败。
托马斯的这一失败,使得家庭内部矛盾尖锐化。不但托马斯的个人幸福幻灭了,弟弟也成了败家子。而儿子汉诺体弱多病,胆小怕事,耽于幻想,没有希望能继承家业,托马斯这才深切体会到他一生活动的理想是彻底破灭了。托马斯在这一连串的打击下死去,老祖父购置的那座大房子也落到了哈根特罗姆手里。而小汉诺也一病不起,他的死,宣告了曾显耀一时布登勃洛克家族的消亡。
这部小说以从容不迫的手法,写出了一个家族消亡的必然趋势。作者从现实主义的立场出发,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包括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感情都是由金钱决定的。其中小约翰的女儿安冬妮的几次婚姻的离散及为争夺遗产的矛盾纠葛,就是为了金钱利益而丑态毕露,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产阶级家族兴衰存亡的本质意义!
托马斯,曼以高度的艺术技巧,从典型人物的变换中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真正达到了疏密有度,情景交融的场景再现,小说语言优美抒情,结构严谨,对话生动富有幽雅风趣情调。描写海滨景色,天朗气清,平静开阔,使人心旷神怡…一切又都是那么地融合着人的心情气质,生动酣畅的文字,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之,这是部世界文学中的一流作品,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