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回族有什么节日(回族春节习俗,回族过年有什么习俗?)

回族有什么节日(回族春节习俗,回族过年有什么习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回族春节习俗,回族过年有什么习俗?
  • 2、回族都有哪些节日?
  • 3、回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 4、回族有哪些节日?
  • 5、苗族,回族,壮族,彝族分别有哪些节日?
  • 正文

    1、回族春节习俗,回族过年有什么习俗?

    回族的年是开斋节

    回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其他民族称其为“回民过年”。开斋节要过三天,第一天从拂晓开始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打扫院内院外、巷道厕所,给人以清洁、舒适、愉快的感觉。成年回族个个都要洗大净、沐浴净身。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新衣服,小孩子也都个个把脸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光光亮亮的。回族群众聚会和活动的场所--清真寺,节日前该维修的维修,节日里也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有的地方还专门布置一番,悬挂“庆祝开斋节”的巨幅标语和彩灯。

    早晨八点以后,回族群众腋下夹一个小毯子或小拜毡,从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汇集到清真寺。有的地方因参加会礼的回民达万人之多,清真寺容纳不下,就另选择一个地势平坦、宽敞干净的场地。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回族群众铺下毯子或小拜毡,脱下鞋子,立即面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方向叩拜。

    回族过年习俗

    这一月,回族的生活安排得比往常要好得多。一般都备有白米、白面、羊肉、油茶、白糖、茶叶等有营养的食品。

    对回族来说最重要的节日是开斋节,但春节仍然是回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非常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回民依然保留了很多属于自己的春节习俗。

    扫尘

    “扫尘”也在这个时候拉开序幕。扫尘就是打扫家里的尘土。选个晴好的天气,把家里的每个角落都要打扫一遍。每到这个时候,就要起个大早,把家具该搬得搬出来,该遮的遮上。把炕上的被褥都拿出来。让屋里空徒四壁,好拿着大扫帚在墙上,屋顶挥来挥去,把一年的尘土都打扫干净。

    吃饺子

    年三十晚上包饺子,这一天要把素日里喜欢搬弄是非的小人的“嘴”捏上。端上热腾腾的饺子,打开预先做好的腊八醋,一家人团坐在桌前,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孩子们却对桌上摆的各种零食更感兴趣,果壳可以随便扔满一地,三十晚上不能扫,叫“踩碎(岁)”。

    请阿訇

    回民大年三十不贴春联,除夕夜也不放鞭炮,请阿訇则是大多数家庭必做的事情,由于一个村里一般只有一所清真寺一个阿訇,很多人也会选择把请阿訇的事情放到年后。(阿訇,意为“教师”、“学者”,回族穆斯林对主持清真寺宗教事务人员的称呼,是全面执掌清真寺教务工作的穆斯林,重大节日有的回民会请阿訇到家里诵经祈祷,回民家中红白喜事常邀请阿訇来主持料理,也负责屠宰回族各家反刍动物等。)

    年初一吃小米蒸饭和炖合菜

    回族人正月初一的早晨吃小米蒸饭米饭和炖合菜,所谓的炖合菜就是将前一日炖好的牛肉,再加上白菜、粉条、木耳等等放入锅中炖熟,有点类似于东北的酸菜炖粉条。大年初一的中午蒸包子,一般有肉馅儿和素馅儿两种,晚上要吃面条或是合子,象征新的一年和顺、团圆、美满。

    汉民初一拜年初二回娘家,回民这两天的习俗是守在家里不出门,从初三才开始出门拜年走亲戚。

    2、回族都有哪些节日?

    3、回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回族传统节日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斋月里,回族穆斯林的生活安排得比平时要丰盛得多。一般都备有牛羊肉、白米、白面、油茶、白糖、茶叶等有营养的食品。除了炸油香、馓子、会礼外,还要宰牛、羊、骆驼。

    4、回族有哪些节日?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回族的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莱麦丹月)。回族为什么要封斋呢?据《古兰经》载,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40岁那年(伊斯兰教历九月),安拉开始把《古兰经》的启示给他。因此,回族视斋月为最尊贵、最吉庆、最快乐的月份。为了表示纪念,就在每年伊斯兰教九月封斋一个月。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现的日期而定。

    斋月里,回族的生活安排得比平时要丰盛得多。一般都备有牛羊肉、白米、白面、油茶、白糖、茶叶、水果等有营养的食品。

    封斋的人,在东方发白前要吃饱饭。东方发晓后,至太阳落山前,要禁止行房事,断绝一切饮食。封斋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体验饥饿和干渴的痛苦,让有钱的人真心救济穷人。通过封斋,回族逐步养成坚忍、刚强、廉洁的美德。

    开斋节要过三天,第一天从拂晓开始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打扫院子巷道,给人以清洁、舒适、愉快的感觉。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新衣服。回族群众聚会和活动的场所——清真寺,节日里也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悬挂起“庆祝开斋节”的巨幅标语和彩灯。

    节日中,家家户户炸馓子、油香等富有民族风味的传统食品。同时,还宰鸡、羊,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

    新疆地区的回族,在节前要扫尘,粉刷房屋。男人要理发,男女都要沐浴、换新衣。全家吃“粉汤”。这种习俗,在全国各地都大体相同。 有许多回族青年在开斋节举行婚礼,使节日更加热闹,展示出绚丽迷人的色彩。

    古尔邦节,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宰牲典礼,这就是节日里,除了炸油香、馓子、会礼外,还要宰牛、羊、骆驼。一般经济条件较好的,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宰牲时还有许多讲究,不允许宰不满两岁的小羊羔和不满三岁的小牛犊、骆驼,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选体壮健美的宰。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

    圣纪节,是纪念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由于穆罕默德的诞辰与逝世恰巧都在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因此,回民一般合称“圣纪”。

    节日这天首先到清真寺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之后,穆斯林自愿捐赠粮、油、肉和钱物,并邀约若干人具体负责磨面、采购东西、炸油香、煮肉、做菜等,勤杂活都是回族群众自愿来干的。回民把圣纪节这一天义务劳动视为是行善做好事,因此,争先恐后,不亦乐乎。

    仪式结束后,开始会餐。有的地方经济条件较好,地方也宽敞,摆上十几桌乃至几十桌饭菜,大家欢欢喜喜,一起进餐;有的地方是吃份儿饭,回族群众叫“份碗子”,即每人一份。对于节前散了“乜贴”,捐散了东西,而没来进餐的,要托亲友、邻居给带一份“油香”去品尝。

    5、苗族,回族,壮族,彝族分别有哪些节日?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回族-开斋节藏族-雪顿节维吾尔族-古尔邦节苗族-踩花山节壮族-三月三歌节傣族-泼水节满族-颁金节朝鲜族-岁首节彝族-火把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