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是什么节(农村农历七月十四日是什么节?)
![七月十四是什么节(农村农历七月十四日是什么节?)](img/jc_9387/187.jpg)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农村农历七月十四日是什么节?
历7月14/15日是阴间最大的节日——鬼节,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
七月十五 传说如下:
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节,又称中元节、麻姑节、七月半或鬼节,过去人们在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七月十五日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鬼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僧道俗三流合一。
道教有所谓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这三位是玉帝派驻人间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间的善恶,向上天汇报。三官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这三个日子也叫三元。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时,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勾勾画画,赦罪免刑。
民间在中元节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动,拯救那些孤魂野鬼,应当与地官的赦罪有关。
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兰盆节,传说是目莲救母的故事,源自佛教传说:目连(目连为佛教人物,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连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
目连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为他念《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以祭其母。
目连按佛组指点,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准备百味五果,各种用具,装入盆中,供养十方僧众,其母才脱离恶鬼界,升入天堂。佛祖有鉴于此,推而广之,要求佛门弟子尽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恩情。佛家盂兰盆会的意义与儒家的孝道合拍,这一天则成为民间祭祀已逝父母及先人的鬼节。
2、农历七月十四鬼节,都有哪些方面的禁忌?
按我国民俗说,一年中有三个鬼节:一是清明节,二是阴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三是阴历十月一日寒衣一节。阴历七月十五是一年中的三个“鬼节”之一。
提到"鬼节”有哪些禁忌?各地的习俗不同,在我们地区讲究并不是很多,从老辈上传下来的主要有下面几个禁忌亊项:
一,晚上尽量少出门,理由是鬼晚上出来活动,免得招鬼上身。
二,如果有急事非晚上出门不行,走路时不要回头,理由是鬼见人回头会认为是你和他打招呼,招引他一起走。走夜路回到家要跺跺脚,拍打拍打全身再进门,理由是这样可以把跟着的鬼赶走,以免带回家中。
三,中元节晚上相互不要直呼姓名,理由以免鬼听到你的名子找你。
鬼到底有没有谁也没见过,不过事碰巧了也让人挺疑惑,我举个例子:40多年前我堂嫂生了孩子刚出满月不久,正逢"鬼节","鬼节”到祖坟祭祖是必须的,但是我堂哥是一个什么鬼神都不信,嘴无遮拦的人,这天做了几盘祭菜摆在桌子上,烧上三柱香就说:"老爷老奶的来家吃吧,大老远的我就不去坟莹送了。"事也巧了,这天夜里婴儿哭了一宿,我大娘就直怨我堂哥把死去的老爷老奶请回家把孩子吓着了。再说这孩子哭是被"鬼”吓的倒未必是真的,但碰巧了两件事结合在了一起就让人不得不产生疑惑了。
3、农历七月十四有多少地方很注重这个节日的呢?都有哪些风俗?
谢邀!农历七月半,就是传统的“中元节”,我不知道有多少地方注重这个节日。中元节在我的湖北老家称“月半”,俗称“鬼节”。
家乡流行一句话“年小月半大,清明说白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每年的“月半”祭祀很重要。要比过年祭祖,或清明节扫墓都慎重。
每年只要快入“七月半”了,年长些的老人就互相提醒着,过两天就是“月半”了,大家都说,年年我们都要“打发爹爹婆婆”,还不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们,指望他们的在天之灵,保佑我们年年岁岁平平安安。他们说的“打发爹爹婆婆”就是过月半的祭祀活动。
为什么叫“打发爹爹婆婆”呢?因为一年中的祭祀活动,只有“月半”是必须封“纸壳”的。这“纸壳”里包的是细软的火纸,就是寄给亡人的现金,如今也有包印制的“冥币”。用白纸一包一包包好,然后按照规定的格式,写上接收者的姓名称呼,很有讲究。自己家里把格式称呼搞不清楚,又不会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那就请别人到家里帮写。月半封这种“纸壳”,涉及面广,家里儿媳妇娘家逝去的父母或别的亲人都要兼顾。各种亡灵根据身份辈份各寄几封,都要考虑周全。
这种纸壳封好写好了,都放在一个大的圆形的竹筛子里面。家里还得炒几样菜。据说韭菜、冬瓜、马齿苋这是必须有的。菜做好了,就等傍晚时分,用筛子端着写好的纸壳,放上菜,带一些干稻草。在附近找一处有十字路口的地方,把纸封摆在稻草上,菜也放上,然后就点燃了。看着烟雾升腾,一封一封厚厚的“钱财”就这样化成灰烬,寄往另一个世界了。送纸的人口中念念有词,依然是祈祷亡灵保佑家人平安吉祥之类。完了之后,拿手中的筛子等物件,在冒烟的余烬中晃晃,说一句“烟子一秋(音),万事无忧”,说着话,就回家去了。
4、古代人是怎样过七月十四节的?有故事吗?
农历七月十四俗称鬼节。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历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暂的自由,享受人间美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
每年七月十四/五称为中元节,盂兰节或鬼节。过去人们在这天晚上除祭祀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酒菜之类的到路口祭祀鬼神。
民间在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动,拯救那些孤魂野鬼,防止他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他们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家人平安。
据说当日阎王也会披着盛装和鬼众们共度佳节,并且让活着的人们一起为它们祝福,祝愿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们快乐享受这一刻。
现实生活中七月十四是我们祭祀自己祖先的日子,在这一天都在为自己的先人烧纸钱,送去祝福。今天活着的人一起思念过去的人,共同送去对先人的祝福,也是我们最基本的信仰。同时活着的人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不要愧对社会和朋友,更不要愧对了已经永远离开我们的亲人。
5、我们俗称的“鬼节",为什么有的地方是农历七月十四过节?
十四意恩,死去了的,称为鬼,七月晒鬼衣,山上有一种野果,我们乡下称姑捻,有五个耳朵,中间有一条心,成熟的时候是紫灰色,。味道很甜,这个时候最适而采摘了,不过有一些果子,好象是人用手指甲抓过,留下来的指甲印,就不要摘来食了,是老一辈说的,是鬼摘过的,是鬼在果子木上晒鬼衣弄到的。我们采摘的时候,看到那个大只就摘那个大的……
6、七月十四号是什么节日?
七月十四号是银色情人节,每年的7月14日是银色情人节是把意中人带回家给父母认识,或把对方介绍给其他自己所尊敬的长辈的节日。也是爱侣互赠银制礼品、饰物的日子。2月1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4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20天(闰年则还有321天)。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国家传统的情人节。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克劳迪乌斯二世在首都罗马宣布废弃所有的婚姻承诺,当时是出于战争的考虑,使更多无所牵挂的男人可以走上争战的疆场。一名叫瓦仑廷的神父没有遵照这个旨意而继续为相爱的年轻人举行教堂婚礼。事情被告发后,瓦仑廷神父先是被鞭打,然后被石头掷打,最后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这天被送上了绞架被绞死。14世纪以后,人们就开始纪念这个日子。中文译为“情人节”的这个日子,在西方国家里就被称为Valentine's Day,用以纪念那位为情人做主而牺牲的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