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2017年什么时候大暑(今日“大暑”节气,农村有什么说法,大暑过后会更热吗?)

2017年什么时候大暑(今日“大暑”节气,农村有什么说法,大暑过后会更热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今日“大暑”节气,农村有什么说法,大暑过后会更热吗?
  • 2、马上快大暑了,农村俗语“大暑凉飕飕,立冬笑死牛”是什么意思?
  • 3、大暑节气快到了,俗语: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小暑热还是大暑热?为什么?
  • 4、大暑遇上中伏,这样的情况很常见吗?是不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可怕,胆小,无助?
  • 5、2017年三伏天什么时候开始?
  • 正文

    1、今日“大暑”节气,农村有什么说法,大暑过后会更热吗?

    农村俗语:“最热三伏,最冷三九”。三伏还没有到来,所以大暑过后才是一年当中最热的天气!大暑到来气温高,防暑降温很重要,趁着早晚凉快加锻炼身体。冬病夏治,冬天的咳嗽、气管炎等,冬天难治愈,现在时机到了好好治疗。天气炎一定要注意身体多喝水,空调温度不要调得太低,一时的痛快,引来疾病上身!大暑到来,秋天也就不远了,我们一起加油吧!天气炎热容易上火,多吃瓜果蔬菜,少喝冰镇饮料,多喝吃凉茶(金银花、野菊花…),保持良好心态,心静自然凉,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2、马上快大暑了,农村俗语“大暑凉飕飕,立冬笑死牛”是什么意思?

    今天已经2020年7月21日,农历庚子年六月初一,在明天咱们就会迎来六月份的第一个节气——大暑。在农村有句老话说得好“大暑凉飕飕,立冬笑死牛”,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大暑这天如果天气凉飕飕的,那么到了立冬以后,家里养的耕牛就会很开心。

    说了这么多,相信很多朋友还不知道大暑和牛有啥关系,其实咱们首先要知道,“大暑凉飕飕,立冬笑死牛”这话出自农村,所以或多或少都和农业有些关系,尤其是节气相关的,大多关乎种植行业。

    那么问题来了,牛为啥喜欢?乐了?

    家里的耕牛干啥最开心?

    当然是和咱们人一样,不用干活,天天吃的饱饱的!

    那么答案自然就出来了,“大暑凉飕飕,立冬笑死牛”这句话的弦外之音应该是大暑如果天气不热,凉飕飕的,那么意味着今年地里种的粮食收成不行!

    这是因为以前农村家里养牛,冬天草都没了,所以每年秋天粮食收割了之后,就会把稻草收集、储藏起来,等到立冬以后给牛当饲料。

    但是正常情况下,大丰收年的话,水稻到了收割的时候,稻草里面的营养物质基本全被稻穗吸收完了,如果今年收成不好,稻草里面就会有更多营养物质保留在稻草里面,自然家里的耕牛会喜欢。

    3、大暑节气快到了,俗语: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小暑热还是大暑热?为什么?

    今天申时就交大暑了,小暑小热,大暑大热,当然是大暑比小暑热。暑就是炎热之意。顾名思义,就是小暑小热,大暑大热。每年有三暑:小暑、大暑、处暑,有三伏:初伏、中伏、末伏。伏是一年最炎热之时,在夏至后,处暑前这一段时间。夏至三庚数头伏,如此头伏必在小暑后,立秋见庚数未伏,如此末伏必在立秋后处暑前,而中伏必在大暑前后。热在三伏,中伏最热。

    小暑是六月之节,大暑是六月中气。小暑大暑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比小暑更热,是炎热达到至极,最热之时。正是中伏前后。有夏后小热之积,进一步形成“上蒸下煮”极热无处逃避之态。今年是大暑后几天才进入中伏,且中伏有二十天长,要是无雨水解,伏热酷暑会更难耐,更有上蒸下煮之味。

    俗语有,浇伏头,晒伏尾;晒伏头,淋伏尾之说。我地入伏那天无雨,是晒伏头,要是灵验,淋伏尾不太热就好。也有谚云,头伏有雨,伏伏有雨。在伏热酷暑之时,谁不盼有雨解暑?然而,这时我地却是少雨而旱情严重,但看电视新闻,长江中下游一带却是连续下雨有洪涝,要抗洪。在暑伏之时,一边要防热炎,一边又要做好防洪准备。都要有防患意识,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4、大暑遇上中伏,这样的情况很常见吗?是不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可怕,胆小,无助?

    谢邀!自带表情包的题,值得认真答一下~

    首先,大暑必须遇上中伏!

    我不是说大暑和中伏一定会同一天来,但必须大部分重叠。稍微想一想就知道了嘛,都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这是说一年中中伏最热吧;而大暑的本意就是比小暑更热,而大暑之后就立秋了,气温由盛转衰,所以大暑就是一年当中最热的节气。一个节气15天,中伏10天或者20天,都是最热的时候,自然是要交叉重叠的。

    从近五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大暑和中伏重合度是非常高的。其中2015年7月23日、2016年和2017年7月22日,都是在同一天迎来大暑和中伏;2018年差距大一些,大暑是7月23日,中伏头一天是7月27日;2019年是相差一天,7月22日中伏头一天,23日迎大暑。

    其次,当然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刚才已经说了,“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另外,“大者,乃炎热之极也。”大暑本意就是指比小暑更热,而且是热到极点的意思。

    东汉的刘熙在《释名》中是这样解释“暑”的:暑是煮,火气在下,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气极脏,也就称"龌龊热"。

    可以发现东汉时代就已经用蒸笼来形容这种闷热的桑拿天儿了。不过这“气极脏”,大家不要理解为空气,而是描述那种因高湿度而粘糊糊的暑气腾腾的感受,所以才叫"龌龊热"呢。

    最后,大暑节气也是农作物生长最旺盛的时候哦!附赠大暑节气期间的高影响天气~

    5、2017年三伏天什么时候开始?

    最近这几天帝都真是要热到爆炸,大家在家里都热的坐不住,不过最热的三伏天还没来,小伙伴们要挺住啊!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期,因为三伏时期地面积蓄的热量达到最高峰,这时期的天气也是最热的。

    三伏天是由秦汉时期盛行的五行学说延伸而来,是二十四节气以外的杂节气。三伏的具体定义以每年“夏至”、“立秋”二节气为准,按赶制纪日,推算出三伏。根据《阴阳书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四庚为中伏,立秋后的初庚为末伏。由于每年夏至的日期不同(6月21日或6月22日),在天干(10个)地支(12个)纪日系统中每年夏至日的干支也不同,因而,从传统的三伏定义出发,可得出两个有意义的推论。第一,每年入伏的时间有早有晚,最早为7月11日,最晚为7月21日,可相差10天。第二,末伏在立秋之后的初庚开始,这导致中伏天数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是20天,故整个三伏也就有30天或40天之长。

    首先,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要像知道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初伏是哪天,就要先知道夏至日是天干中的哪个日子,然后往后面数。

    21世纪心算法——庚日公式:GR = (D - [Y/4]) MOD 10(GR庚日、D偶数年1单数年6、Y年、[ ]取整、MOD取余)

    初伏GR加10(2084年例外不加)、中伏GR+20、末伏GR大于7时减1小于8时加9(2096年例外减1)。

    2017年代入计算得,GR = (6- [17/4]) MOD 10 = 2 ,初伏7月12日、中伏22日、末伏8月11日。

    所以2017年三伏天的具体时间为:

    2017年7月12日~2017年7月21日 为初伏 10 天

    2017年7月22日~2017年8月10日 为中伏 20 天

    2017年8月11日~2017年8月20日 为末伏 10 天

    一切正在发生,思想陶熔鼓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