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诗歌欣赏(欣赏诗歌的方法有什么方法呢?)

诗歌欣赏(欣赏诗歌的方法有什么方法呢?)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欣赏诗歌的方法有什么方法呢?
  • 2、现代诗歌怎么鉴赏?
  • 3、四种欣赏诗歌的方法?
  • 4、怎么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 5、名家诗词欣赏?
  • 6、如何赏析诗歌?
  • 7、如何鉴赏古诗?
  • 正文

    1、欣赏诗歌的方法有什么方法呢?

    欣赏诗歌的方法就是要:格物澄怀

    1、格物:

    格物是指观察和研究天下万物。如果你想读出一首诗的意境,就应该不抱任何偏见地去观察社会和生活。

    如何不抱偏见?就是对于过去的人或事,要具有同情包容的心态看待,看他怎么选择怎么行事?欣赏诗歌作品就像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一样,很多时候表达一种希望。一部作品表现了很多你觉得不现实的问题,也许就是不现实,也许只是你没见过,但它总在表达一种愿望。

    所谓“才子心清如水,故物来毕照”心清如水,才能照见别的东西的影子。具体到读诗来说,格物强调的是通过研究历史、社会背景、以及人物形象来认识形形色色的人。

    仔细想想,诗歌里写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物,是不是都是观察和认识的体现?把这个人或者物写得引起读者共鸣和赞叹,就是通过观察社会生活而达到的程度。

    2、澄怀:

    澄怀就是摆脱一切俗念,保持宁静的心境,也可说专心致志。我不相信速成之类的阅读,那根本不可能,读一首诗一定要先端正态度,以忠恕为门方能渐入佳境。

    忠,就是忠于自己内心,用自己的内心体谅事物、人物。忠指忠实诚恳,尽心尽意;恕,指付己度物,将心比心。忠恕,设身处地去推想他人的行为,对人的个性也是从主观出发而走向客观的分析。客观的分析,分析出来的心得就是你自己的,别人抢不走。

    依照“忠恕”的原则进行澄怀,这样才能由表入里,有艺术思维,洞达诗歌中人、物内在的规律性,并以此为根据,读出各种人、物本然的性情、动作和状态,从而使艺术形象人各其人,物各其物,各臻其妙。

    2、现代诗歌怎么鉴赏?

    现代诗鉴赏的方法

    1、抓诗眼 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诗歌意境的关键词句,是能使诗歌生辉的聚光点。

    诗眼的锤炼和设置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诗评家无不从这点出发赏析诗歌。

    2、析意象。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和外界客观物象撞击的产物,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艺术形象。诗歌中,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思考和感受,还要用意象进行表达。

    3、四种欣赏诗歌的方法?

    第一个方面,我们欣赏古典诗词就要欣赏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从领略、把握诗词的意境入手,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诗词那种深邃的、优美的境界,那种优美的艺术魅力。

    意境美是中国古代诗歌所追求的最高的艺术标准,也是欣赏诗歌首先应当注意的。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第二个切入点,应该是语言美。因为中国古典诗词也是语言的艺术,是最精粹的、最精练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诗歌欣赏的第三个切入点就是形式美。中国古代诗词是最讲究形式的,在长期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各种规律、各种体制,再结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使得古代诗歌在形式上具有一种音乐美和建筑美,诗读起来很好听,抑扬顿挫;也有一种建筑美,诗很规整、很整齐,就像我们现在盖的楼房一样,上上下下都是方的。这里更详细 http://cul.shangdu.com/explaining/20080723-5002/

    4、怎么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诗歌鉴赏作为中高考必考项,向来深受学生和老师们的关注。

    诗歌鉴赏主要考察学生“鉴赏评价”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考试中诗歌的选取主要来自唐宋的诗词(注意:不是唐诗宋词,范围不同),偶尔也会有元明清时的作品。

    一【先谈中考】

    综合全国中考卷来看,中考诗歌鉴赏得出如下结论:

    1.平均分值在6分左右;

    2.题目数量2到3题;

    3.题型以主观题为主,也有部分地区采用“选择题+主观题”的形式。

    4.考点。具体的考点稍后和高考合在一起讲述,因为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难度有深浅。

    二【再谈高考】

    说到高考,穆老师就以江苏高考为底板,综合全国各地高考卷,得出如下数据:

    1.平均分值在10分左右;

    2.题目数量2到3题;

    3.题型以主观题为主,但全国1卷、全国2卷、北京卷等地区则采用“选择题+主观题”的形式。

    三【诗歌鉴赏考点】

    (1)鉴赏文学作品形象;

    a.人物形象;

    b.景物形象;

    c.事物形象。

    (2)鉴赏文学作品语言

    a.炼字;

    b.赏句。

    (3)鉴赏文学作品艺术技巧

    a.修辞手法;

    b.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手法);

    c.表现手法(狭义)

    d.结构手法

    (4)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5)评价文学作品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如图一所示:

    四【如何鉴赏?】

    至于如何去鉴赏诗歌,还是归结于如何去答题?关于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穆老师之前总结了很多,现再挖出来,给到大家!

    (1)语言篇

    A.炼字

    B.赏句

    (2)形象篇

    A.人物形象

    B.景物形象

    C.事物形象(3)艺术技巧篇(4)思想感情篇

    鉴有方,赏有法,鉴赏有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

    希望穆老师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5、名家诗词欣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仅以此文纪念毛主席逝世44周年

    昆明湖位于北京颐和园,著名的十七桥,就横跨在桥上,桥与湖相映成趣。我曾于十多年前游览颐和园,想起毛主席这首诗,感慨良多。

    毛主席非常关心其他党派和民主人士,尤其是国民党左派人士柳亚子先生,彼此唱和,传为佳话。

    建国之前,百废待兴,毛主席日理万机。一日,毛主席和程潜先生先生一起游颐和园,泛舟湖上,毛主席兴致很高,并亲自摇桨,一起畅谈四海风云,共商国是。

    因为柳亚子先生年事已高,在筹备政协会议时,没有通知他参加,他有些误解,给毛主席写了一首诗,表达了自己的“退隐”之意,这就是有名的《感事呈毛主席》:

    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

    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

    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毛主席日理万机筹备开国大典,但还是给他回信,写下了《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毛主席的这首诗,可以看到他宽广的胸怀和容人的雅量,和卓越的才华!

    云南滇池也叫昆明湖,而西安也有一个湖叫昆明池。

    2000多年前,汉武帝为了开疆拓土,需要攻打西南昆明国一带。特地命人筑建了这座人工湖,用来练习水上作战,成为历史最大人工湖!这里供奉着牛郎织女的一对石像,汉武帝元狩三立于昆明池畔,俗称“石爷石婆”

    乾隆皇帝,特别钦佩汉武帝的威名,所以当年他修建清漪园(后改名颐和园)时就在当时瓮山泊的基础上,扩大开凿建成了现在的昆明湖。

    6、如何赏析诗歌?

    唐诗十新诗(第17期)

    唐诗《蓝桥驿见元九诗》白居易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新诗《春天走了》根言木语

    春风吹又生的

    那股风不见了

    远看却有近却无的

    诗句被绿草掩埋了

    人面不见笑春风的

    桃花们也打工去了

    春天走了,我很想春天

    我翻箱倒柜 寻找

    衣物上的春天味道

    我走街窜巷 寻找

    人心里的春天颜色

    我翻山越岭 寻找

    春天留下的脚痕手印

    春天走了,我很想春天

    春天就是人生的童年少年

    立夏如同成人宣誓大会庄严

    齐刷刷的青枝举起手臂

    绚丽多彩的花朵就是誓言

    我爱春天就像爱童年

    春天呀请答应我的小心愿

    也是我诗歌的小心愿

    我想变成你的影子

    我的小诗都是你崭新的

    绿叶与花朵的小玩伴

    7、如何鉴赏古诗?

    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学中,可以主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诗眼题眼

    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眼"或"题眼",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全词"诗眼"是"绿肥红瘦",极富表现力。其表现力既体现在鲜明贴切,如用"肥"字写叶,不仅有多,大之意,还可以联想到润泽鲜亮之状,非常准确、凝练;又体现在感情溶注,如用"瘦"字写花,不仅有少、小之状,还可以感受到惋惜怜悯之情,配合全词情调,表达出感伤哀婉情调。

    可见,要品读诗词,抓住"诗眼","题眼"是关键。

    典故引用

    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古诗词常引用典故,化用诗句,以丰富的内涵,引人联想。鉴赏古诗词,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诗句的来源和含义,发掘典故及诗句在古诗词中的妙用。如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即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此处化用,使扬州城昔日繁华与眼前萧条形成鲜明对比,伤今怀古更深一层。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是准确领悟古诗词的基础。

    修辞手法

    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古诗词中,因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兴、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等,把握了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诗词的形象,领悟作者的感情。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摒弃简单直观的描写方法,打破传统的咏物言志的思路,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比喻,末两句一问一答,再次用巧妙的比喻赞美春柳。一"细"一"裁",把新柳嫩叶的细长柔软、清新可爱加以精心传神的描绘,透露出作者惊喜赞美之情。"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喻为碧玉巧手中的剪刀,变虚为实,想象奇特。贺知章把柳树比作一个袅娜多姿的女郎,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流露了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因此,鉴赏古诗词,必须弄清修辞手法及其所指的具体形象,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诗句的深刻内涵。

    深化理解

    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意境是作品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是鉴赏的最高层级,可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创造、拓宽古诗词的艺术境界。领悟意境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联想创新。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与范成大《霜天晓角·梅》两首咏梅都偏重于虚写,以梅喻人,借梅抒怀,但意境不同。从环境看,陆词选了一个风雨黄昏,突出环境的凄苦,奠定了梅花的"寂寞"形象;范词为笔下的梅花选择了一个雪后月夜的环境,烘托了梅花的幽独形象。范词中的梅花没有陆词梅花的多层次品格,诗人用"胜绝",愁亦绝"来表现梅花的神韵:美到极点,而忧愁也到极点,并以独倚画楼之人的形象来与梅花互相映衬,渲染了愁思,梅花的形象是幽怨动人的。一经比较,两词意境深浅尽出。

    古诗词鉴赏是富于创造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不仅作家在创作,读者也在创作,他们是创作中的伙伴,而且往往读者比诗人更象诗人。"(易卜生语)所以,真正的领悟,必须建立在对古诗词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般人对这首诗的理解,只停留在成功地描画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上,这当然谈不上鉴赏。有的读者能进一步看到这首诗不限于壮丽景色的描绘,而是注进了诗人昂扬向上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