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诗(宋代汪洙《神童诗》里面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词,其真正意义应解释为什么?)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宋代汪洙《神童诗》里面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词,其真正意义应解释为什么?
汪洙,字德温,北宋鄞(yin)县(今浙江宁波)人。其幼颖异,九岁能诗,被佳称为“汪神童”。时见上官,即作诗“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竭相公”。可见其才华聪溢。在宋哲宗元符三年中进士,任明州府学教授。世人称文“汪先生”。后官至观文殿大学士。因其教授有方,声闻朝廷。去世被追赠“正奉大夫”(正四品)衔。其诗作,文词通俗易懂,善适儿童。当时塾师汇编诠补其诗成册,即为《神童诗》。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将相本无种,男几当自强”,”久旱逄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等妇孺皆知,传世至今。
观其一生,神童在世;闻其处世,教书先生。则不难理解《神童诗》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两句真意。今人每每邪解为职业分层,惟读书高,其他则低。此漏解也。虽时处封建皇朝年代,却也未必是“独抬读书而低其他也”。当时年代所限,读书确实为登堂入室,挥洒天下之捷径。但不能独解以此意。吾解之为,诗既然是教化学童,世故之意应少。而重于,读书是站在前人肩上,学习知识,锻炼思维。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确立正确价值观的捷径。如果无学而从业,或许能成功。可能要经过十几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把握住对的方向。读书属于方法论的范畴,进而才可运筹帷幄。如果但凭运气而成功一时,无学而不能守业也。当然只读书肯定不行,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必须付诸实际。做到“知行合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神童诗全文现代译文?
《神童诗》
作者:汪洙 (宋)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天子重视英雄豪杰,文字章法教给你们所有的都是下等,只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少年小儿要勤奋学习,有文化才可以安身立命,朝庭上下穿正红色的穿降紫色的权贵,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知识通过勤奋获得,借窗前萤火虫的微光也能读书破万卷,多年有努力到如今才够用,有谁会笑我腹中空?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从小努力博学多才的人,一生志气高,别人凭借腰间宝剑走遍江湖,我更有文笔如刀斩荆破棘。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早上还是农舍会中的男儿,晚上就登临在天子的朝堂,王侯将相本来就不是天生的,好男儿应当自强不息。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
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知识是自身的财宝,读书人是宴席上的贵客,你看那些做宰相的,必定选用的是读书人。
莫道儒冠误,读书不负人;
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
别说以读书为业是耽误时间,读书不会亏待有心的人,通达时可以辅助天下,贫穷时可以独善其身。
遗子满赢金,何如教一经;
姓名书锦轴,朱紫佐朝廷。
留给子孙满满的金银财宝,怎么比得上学好一部经书?不如百世留名在历史的卷轴上,身份显贵辅佐朝廷。
古有千文义,须知学后通;
圣贤俱间出,以此发蒙童。
历来文字的含义,一定要学习掌握通晓,圣贤的人都从这开始学习,以这个为启蒙童子。(解读:古有千文义,也可译作古时有《千字文》。)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
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我的衣服短,是怕袖子长又宽招惹了春风,还没去朝拜天子,先来拜见你。(解读:《通俗编》记载,一次上级官吏听说作者是神童就召他见面,作者穿一件很短的衫子。官吏问他衫子为什么这么短,他便以此四句作答。)
年纪虽然小,文章日渐多;
待看十五六,一举便登科。
年龄虽然小,写的东西渐渐的多了,到了十五六岁,参加科举考试便一举成名。
大比因时举,乡书以类升;
名题仙桂籍,天府快先登。
通过了乡级考试进入了晋升行列,在省级大考中成为了举人,参加天朝的殿试捷报传来,我金榜题名中状元。
喜中青钱选,才高压俊英;
萤窗新脱迹,雁塔早题名。
欣喜我能被选中,才华横溢压倒了众才子,萤窗苦读的人刚发迹,年纪青青就获得在大雁塔上题名的殊荣。
年小初登第,皇都得意回;
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
年少的我刚考上科举,从首都春风得意归来,父老乡亲听到这个信息,就像黄河禹门口的激山巨浪,平静的地面爆发出惊天的响雷。(禹门又可译为龙门,则有鲤鱼跃龙门之意。)
一举登科目,双亲未老时;
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在父母未老时,我一举登上科举的高峰,衣锦还故乡,果然是男子汉。
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
英雄三百辈,附我步瀛洲。
皇宫传来金榜名单,皇帝恩赐我为状元,多少英才,前来祝贺我独步天下。
慷慨丈夫志,生当忠孝门;
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
我有奋发向上的大志向,生来只为忠心报国、孝敬父母,当官要当宰相,考试就要争第一。
宫殿岧峣tiáo,yáo耸,街衢qú竞物华;
风云今际会,千古帝王家。
宫殿高大耸立,街道四通八达,各种物品竞相争华,风云人物当今聚会在千古帝王皇宫。
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太平无以报,愿上万年书。
日月的光辉撒播着天恩之德,山河的壮丽尽显在帝王之居,太平之时没有可以报答天恩的,只有奉上国家长治久安的执政之书。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土脉阳和动,韶华满眼新;
一支梅破腊,万象渐回春。
冰雪融化大地山脉显现出来,阳光温暖、春风浮动,美丽的春光,满眼的新绿,当一支雪梅破冰碇放时,各种景象渐渐的回归到春天。(解读:此四句其实紧随以上四句而来,以上四句暗指作者考取状元后与自己心爱的人结婚了,洞房花烛夜,春意阳动,面对着年轻美貌的妻子,后面自己想去......)
柳色浸衣绿,桃花映酒红;
长安游冶子,日日醉春风。
青绿的柳色映在白衣上使白衣变绿,鲜红的桃花使清酒染红,长安城中的出游行乐追逐声色的男子,天天迷醉在春风里。
淑景余三月,莺花已半稀;
浴沂谁氏子,三叹咏而归。
好景不常在,几个月过去,莺啼花开就已经稀少了,那个谁家的品德高尚的男子,连连叹息咏春而回。(解读:对于长安城中的浪子,天天沉醉在春光里,作者只有叹息,他们的美好青春虚度。莺花也暗指歌妓、妓女。)
数点雨余雨,一番寒食寒;
杜鹃花发处,血泪染成丹。
几滴雨刚停,又飘洒下几滴。经过一番寒食节期间的寒冷,杜鹃花开的地方,是血泪染成的红色。
春到清明好,晴天锦绣纹;
年年当此节,底事雨纷纷。
春天到清明时节就晴好了,晴天开始变多山河锦绣如画,年年在清明当日,为何事雨纷纷呢?
雨声潺潺…… 像住在溪边…… 宁愿天天下雨…… 以为你是因为下雨而不来……
风阁黄昏夜,开轩内晚凉;
月华在户白,何处递荷香?
夏天四面开窗的小楼黄昏到夜里,打开窗户就能吸纳晚风清凉,月光洒落在房中显出白色的光,是谁从何处送来了荷花香?
一雨初收霁,金风特送凉;
书窗应自爽,灯火夜偏长。
一场暴雨刚停放晴时,秋风徐徐特地送来了凉爽,书房窗前的我已经感受到了舒畅,于是挑灯夜读的时间更长了。
庭下陈瓜果,云端闻彩车;
争如郝隆子,只晒腹中书。
七夕时庭院中摆放着瓜果,希望听见云间仙女的彩车飞来的声音,人们都争着晒衣物,我却和郝隆子一样只晒肚子里的书。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九月九日登龙山畅饮,黄菊爱我是受驱逐的臣子,醉中笑看风吹帽落却浑然不知,借着酒兴在月光下起舞,月光皓洁可爱,好似在挽留我这客人。(解读:这四句是李白的《九日龙山饮》)
桂花飘香。。。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荷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
为何菊花、荷花的命是那么的苦,这般遭遇两个重阳节?(解读:这四句是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两重阳,古时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九月十日为小重阳,所以称两重阳。)
北帝方行令,天晴爱日和;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
主管冬天的天神(冬至日)刚刚来到时,天气变得晴朗阳光和煦农民和工匠新建起土台祈求上天的赐福来年农业的丰收。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
屋檐外三竿时的太阳,又添加了一点,一天比一天高了,登上祭祀台看天象,天空中云气呈现出喜庆吉祥。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
冬天要过完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方时,就是立春了。除夕夜冷暧一夜相隔,游客在外一夜就经历了新旧两年。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
风起时,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吹入竹林时翠竹向一个方向歪斜。(解读:此四句是唐代李峤的《风》)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
(解读:此四句典出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原诗为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
庭院深深刚破晓,梨花如雪含清香,晨露如雨轻沾在花上,好似泪水沾湿了杨贵妃的脸。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
枝头点缀着色白如霜的花,相对无言应笑晓风无力,谁是李花和李花的伴侣,是花色中间杂的小桃红?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
牡丹花像倾国倾城的美人,其姿态、容貌与众不同。多开在富贵人家,也象征着富贵,到牡丹花园欣赏后,就看不起其它的花了。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墙角的那支梅花,冒着寒冷独自开放,远看似雪不是雪,只因暗香从此处来。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
枝茎干枯如金石,心意坚定忍受着寒冬,一生谁是它的朋友?适宜与竹、松齐观。(解读:松、竹、梅三种观赏植物为"岁寒三友"。)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
居住的地方不可没有君子,君子的交情是可以经受严寒的考验,春风吹拂着,日日相互报着平安。(解读:君子的居处宜种松、竹、梅,时刻提醒自己要耐得住冷风冷雨。)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春天的水满江河,夏天的云状如奇峰,秋天的月高洁明亮,冬天的松一株独秀。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
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
弹琴、下棋、作诗、饮酒的朋友,是夏天的风、春天的花、冬天的雪、秋天的月,悠闲富贵又声名远扬,不是神仙也赛过神仙。
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有道之士所居住的院落迎来像仙人一样高雅脱俗的宾客。书堂中隐藏着将是未来宰相的读书人。庭院中栽培是凤凰栖身的竹子,池中放养的是将来会化身成龙的鱼。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
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3、《神童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你怎么看?
有文化不一定能行,但没文化就更难能行。古今都注重文化,尊重知识,将科学技术视为第一生产力,这个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一味追求教条,猛啃书本,不惜做书呆子的奴隶,甘愿崇拜酸秀才为荣,也会被人嗤之以鼻。
4、神童诗的意思?
《神童诗》一卷,旧传宋代汪洙撰。后人以汪洙的部分诗为基础,再加进其他人的诗,而编成《神童诗》。实际上传世的《神童诗》并非尽是少年神童之作,也不全出于汪洙一人之手,而是经历代编补修订,增入了隋唐乃至南北朝时期的诗歌。篇名也大多是另行添加的。诗体皆为格律工整的五言绝句,文字浅显易懂,是适合少年学诗的范本。
5、神童诗《冬初》?
《冬初》: 帘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登台观气象,云物望中详。
6、你怎样理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内涵?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出自北宋间著名学者汪洙的《神童诗》,是一篇影响广泛的启蒙读物。这句话的意思:所有行业都是低贱的,只有读书入仕途才是正途。具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
现在人们对孩子要求,从学前班到幼儿园开始学起,多学习文化知识,就是基于对多读书好处的认识。当然不完全是为了步于仕途,可也是为了解决就业。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吃苦求学,为了能够考取学校,然后再考取自己比较理想的职业。确实通过读书这条途径改变了不少学子的命运,有的由农民的孩子,变成了有学问有技能的知识分子;有的由贫寒家庭的孩子,变成了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总之,通过读书,是实现人生美好愿望最便捷有效的途径。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读书的意义,通过勤奋好学,认真读书,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做出正确人生选择。
7、赞美小孩子的诗句?
小从多爬滚,
三顿有规训。
作习定时间,
该学必完成。
不能随梨粟,
不要任其性。
做得踏时在,
玩得就痛快。
从事讲礼貌,
尊师能成人!
8、《神童诗》出处故事?
《神童诗》一卷,旧传宋代汪洙撰。 汪洙,字德温,鄞县人。元符三年(1100)进士,官至观文殿大学士。其幼颖异,九岁能诗,号称汪神童。《通俗编》卷七文学类载,一次上级官吏听说他是神童而召见他,他穿一件很短的衫子去应见。官吏便问他为什么衫子这么,他当即做诗回答:“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为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这一故事表现了他的聪明和才华。 后人以汪洙的部分诗为基础,再加进其他人的诗,而编成《神童诗》。 全书辑诗34首,皆为五言绝句,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前14首,都是劝学诗,极力宣扬读书可以做馆;第二部分为从《状远》到《四喜》5首,表现科举及第的得意;第三部分为从《早春》到《除夜》,通过的四时景致的描写,表达读书人的喜悦心情。 学习和读书无论是古是今,都是应大力提倡的。但书中标榜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恐犹待商榷,及诗中所洋溢的春风得意而自以为是的思想,则是今天所不取,或者要批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