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白鹭》教学设计,白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万物有灵”,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从教材编排体系来看,四年级在动物和写景的文章中就已经渗透过借物抒情的方式,在五下六下中也出现了要求如何体会情感的方式。

从单元整组编排来看,本单元共安排了4篇课文,描述了不同事物的特点,多角度多层次地抒发情感,在交流平台中也进行了学习方法的总结。

通过前后比照不难发现,统编教材中反复出现与“事物”和“感情”相关的语文要素,只是在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将“事物”与“情感”关联,则是本单元的新命题,需要教师从最初的指出方法,到搭建学习桥梁,再到运用方法体会,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深入学习。《白鹭》作为本单元的首篇精读课文,承担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学情分析

1.学生第一次接触散文诗,对于描写优美的文章,感知粗浅,提取信息能力不强;

2.对事物与情感的关联虽有接触,但敏感度不强,需搭建学习的桥梁;

3.这样具有中国意象审美的文章,对于学生而言理解难度较大,还需借助文白互译的方式,铺垫理解基础。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主掌握“鹭、宜、精巧”等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词,抄写喜欢的自然段,做到正确、整齐、美观;

2. 品读语言,通过对比勾连,想象品鉴,感受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白鹭的特点来抒发喜爱、赞美之情的;

3. 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初步体会散文诗的诗情画意之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完成预习单,准备《语文作业本》;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台、预习单、小组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诗情画意,初感白鹭印象

1.诵一诵。伴随着音乐朗诵有关白鹭的诗句。同学们,有那么一种鸟深受古代文人墨客的青睐,为它作诗赋词,为它笔绘丹青。来,我们一起边吟边欣赏!

2.说一说。请学生分享自己对白鹭的初步印象。教师相机点评。

3.新课导入:那么,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白鹭,又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白鹭》。(板书课题:白鹭)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感受白鹭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感受白鹭自古以来就深受文人雅士的赞美,是高洁美丽脱俗的象征。

二、朗朗书声,感知白鹭形象

1.个人“扫”读。读正确、读通顺,扫清文字的障碍。反馈预习单1、2部分(我大声朗读了课文几遍?我觉得容易读错写错的词语有哪些?)。

2.集体演读。出示课文的变式,通过齐读、领读、男女生合作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感知散文诗的韵律美与节奏美。

3.问题“带”读。(1)出示“在作者的笔下,白鹭是______。”请学生回答。几次阅读之后,在你的印象中,在作者的笔下,白鹭是什么?

(2)追问学生“为什么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一核心问题。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初知白鹭之美,厘清文章脉络。发现文章结构是“总分总”,分别从白鹭的外形、觅食、栖息、飞行这四方面进行了描写。【设计意图】语文需要读,散文诗更需要读,开篇就要读起来,层层递进,一遍有一遍的方法,一遍有一遍的目标。几次阅读之后,梳理出核心问题:为什么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三、物我相生,丰满白鹭意象

(一)对比勾连,体会诗般外形美1.你从哪里体会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品读第1-5自然段,圈画关键词,思考批注。全班交流。以第五自然段为例,学习过程如下:

(1)句式比较。通过有无4个“那”字的比较,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

(2)文白互译。(出示PPT)出示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原文片段,在对比的过程中突显语言美,进一步领略到在作者眼中,白鹭是一位绝代佳人,是一首精巧的诗。顺势朗读“增之一分则嫌多,减之一分则嫌少,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体会到散文的结构美。

(3)前后勾连。将“增之一分则嫌多”此句话勾连到“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再一次体会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4)想象画面,变式朗读。

(5)搭建支架,背诵积累。(课件提示关键词)

2.完成作业本第5题。【设计意图】这一板块我们紧紧抓住语言文字关键词,在多次对比中,体会用词的准确、精当、变化,在层层朗读推进中,感受白鹭的外形之美,感受作家的赞美、喜爱,白鹭就是一首精巧的诗。同时完成作业本练习,实现作业随堂化。

(二)小组合作,体会诗韵画面美围绕核心问题,根据小组学习任务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以第六自然段描写的第一个画面为例,分以下步骤深入交流:

1.充分交流,汇报画名学生会出现以白鹭的姿态为线索的画名如独立钓鱼图,以场景为线索的画名如水田觅食图,以白鹭的状态为线索的画名水田闲钓图等,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分享阅读思考的过程。

2.勾连画面,追溯画意在这一部分抓住“嵌”“钓鱼”等词语让学生想象画面,感受到用词的精准巧妙,感受到白鹭拟人化的独特,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感受到漠漠水田,白鹭闲钓的自由悠然。

3.想象意境,读出画情带着想象,进行朗读推进,读出画面美,读出喜爱情,读出白鹭不愧为一首精巧的诗。【设计意图】这一板块,以取名这一富有创意的文学任务,来撬动学生走进文本,提升对散文诗的阅读力、观察力、思维力、概括力、表达力,让命名跟意境关联,让散文诗的意境美跟学生的生活经验无缝对接,完美勾连。

四、积累拓展,固化白鹭影像

1.布置课后作业:完成课堂作业本第6题,抄写最喜欢的自然段。作者就是这样,用简单的语言描绘白鹭的精巧外形,用几个画面描绘白鹭的无尽韵味,就像诗一样。这么美的画面,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把它记录下来。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抄在图画下面。

2. 课外拓展延伸:摘录、诵读有关白鹭的古诗词。学有余力的孩子还可以课外拓展,摘录、诵读有关白鹭的古诗词,下节课我们可以一起来分享。【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的抄写自然段,契合作业本和课后题,实现轻负高效。在分层作业中,还实现了语言的积累。让白鹭永远留在学生的脑中心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散文诗的印象。

板书设计

(本教学设计来自嘉兴小语公众号)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8386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