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学设计15篇,慈母情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何为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表现力。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通过一个男孩儿的口吻变现了母子深情,今天我们将接着学习另一首《荷叶·母亲》,看看它又是怎样表达母爱亲情的?

二、基础知识

1、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学家,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散文集《寄小读者》。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冰心体”散文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轻倩灵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丽,耐人寻味。

2、重点字词:

菡萏 姊妹 欹斜 徘徊 花瑞 荫蔽

三、整体感知

1、深情朗读,概括文章大意。

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借景写人,托物寄情,以花喻人,重点写自家院中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借此景赞颂母亲的爱、母女的情,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2、理清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2):写父亲的朋友送我们两缸莲花,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送莲、忆莲)

第二部分(3~7):描绘雨中荷叶护红莲的动人情景。(看莲)

第三部分(8~9):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与爱恋。(悟莲)

3、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呢?

线索即“一线串珠”,文中红莲就是线索,它贯串全文;深一点看,作者的心情也是一条线索,贯串在文章的主要部分。

四、精读细品

1、本文用什么方法引出对家庭往事的回忆?

文章的写作重点是对荷叶护卫红莲的描写,那么为什么还要提及九年前祖父和我的赏莲呢?

用触景生情的方法,引出家庭往事的回忆,引入自然。

提及九年前赏莲,可以在:

结构上:引出下文,为下文荷叶护卫红莲作铺垫

内容上:渲染气氛,花瑞人祥。插叙这一段来作铺垫,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2、文章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红莲呢?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表格呈现) 写作者的情绪变化有什么作用?

一看红莲:心情–烦闷;环境–繁杂的雨浓阴的天;红莲的样子—–开满,亭亭

二看红莲:心情–不适意,徘徊;环境–雷声作了,雨越下越大;红莲的样子–开满,亭亭

三看红莲: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环境–雨肆意地下着;红莲的样子–在大荷叶的覆盖下,不动摇。

课文中作者的情绪从“烦闷”到“不适意”,从“不适意”到“不宁的心绪散尽”,这样写表露了作者关注花的命运的感情。

3、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两朵莲花,二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4、文章表达作者心灵感悟,点明题旨(主旨句、文眼句)的句子是哪一句?其表达方式是什么?蕴含了怎样的感情,有何作用?

主旨句是结尾一段: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荫蔽?”

表达方式:抒情,议论

蕴含感情及作用:

运用比喻,红莲是“我”,荷叶是母亲,温馨感人,爱意浓浓,抒发了对母爱的赞美之情。结尾句直抒胸臆,自然界的雨点是可见的、有形的,“心中的雨点”却是无形的,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除了母亲,还有谁能荫蔽?就把母爱推向了高潮。母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可以使我们在痛苦中得到安慰,在孤独中得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卒章显志,升华主题。

5、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文中的母亲并未正面出场,只写到一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作者写母亲使用了象征手法,对雨中红莲和荷叶情态的细腻描写是作品的精彩之处,既表现出了母爱的动人,也表现出女儿对母亲的深厚依恋。“母亲”正是这样一个母爱的化身。

四、小结延伸:

1.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2.从文中找出两三幅画面,并为每一幅画取一名字,挑选出其中一幅画,把它画出来。

示例:怀乡忆莲图,雨打莲花图,白莲凋谢图,红莲飘摇图,荷叶护莲图。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3307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