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全文阅读,刘慈欣全部小说打包下载

《带上她的眼睛》是作家刘慈欣创作的短篇科幻小说,首次发表于1999年。

该小说讲述了在一个太阳系内的各大行星以及小行星带的能源都已经被人类开采了的世界,一个航天专用装备的设计工程师,连续两个月之后总算盼来了两天休息,打算出去旅游一趟,临走的时候领导说,哎,你带上一双眼睛吧!他说行,主任就递过来一套眼镜设备,大家可以理解为类似于高清VR设备的那种眼镜。

因为当时的宇航员和小行星带的工人生活区域都是相对封闭的狭小空间加上茫茫太空,一走就好几年甚至10几年,很多人想回地球又不显示,费用很高,于是宇航局就发明了这么一个VR眼镜,因为可以采集佩戴者的脑神经元发出的包括视觉,听觉,乃至于味觉神经的所有的神经信号进行超高频传输的啊,然后和那边的脑神经信号对接,这也就意味着两个配戴眼镜的人之间的所有的感官是可以完美互通的。

设备那边的女孩叫沈静,刚拿到这双眼睛时张伟就感觉到她是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小姑娘,她的问候都显得特别拘谨啊,就战战兢兢的还给张伟鞠了个躬,张伟就觉得这肯定是那种平时傻呆呆的泡在图书馆,要毕业了一去太空发现跟他想象的是根本不一样,根本不是那种浪漫的环境,被广袤的太空给吓傻了的那种女孩,语气有点可怜兮兮的啊,女孩还说啊麻烦您了真是不好意思,毕竟这个也有点耽误人家度假,张伟休息一次也很难得吗还得伺候他,张伟倒是很慷慨的说啊没事,我正好也有个伴,你不也能跟我聊聊天吗? 就这样张伟和那名名叫沈静的女孩聊起天来,张伟也在沈静的指导下做了许多平时不会做的事,看到了许多平日里不会注意到的美景,虽然很细微但沈静却很感激他,用时下最热门的话题来说,就是在这段旅行里,沈静治好了他的精神内耗。

休假结束后,张伟回到了研究所里,慢慢地那段旅行被他淡忘了,生活又变成了灰色,过了很多天,张伟正准备拿着上次旅行去草原穿的衣服正打算洗,才发现裤腿上残留了3个草籽。 看着这3个小小的种子,他就想起来那天有过非常诗意的对话,以至于之后自己也开始留意黄昏的时候的夜幕,还有小鸟的鸣叫,他怎么也不可能像沈镜一样感受的那么美好。 无意识之中,他就想到在沈镜头上旋转的铅笔,还有几乎无延迟的信号,还有封闭狭小的指挥舱以及奇怪的隔热符。

突然一道闪电一样的念头就击中脑海,张伟就想起来了除了太空还有一个地方是失重的,他终于知道为什么跟她通讯没有延迟了,为什么她说并不在近地轨道上,这个念头让张伟几乎瞬间陷入癫狂,跑上楼猛砸主任办公室大门,发现主任不在,他就想到他应该在眼镜设备的存放室里,果然主任正盯着监视器画面里面的沈镜,沈镜虽然在显示器里,但是她的画面是静止的。 大屏幕上她的背景还是那个封闭的控制舱,还是穿着那个硕大太空服,他询问了主任,主任告诉了他沈镜是落日6号的领航员。

四年前国家启动了一个工程,叫做落日工程,原计划发送10艘飞船,从一号到10号,由于落日6号的失事被迫中断了计划,等于6号就是这个任务的最后一艘,这些飞船属于一种探险航行,但不是飞向太空的,而是潜入地下,目标是探测地层深处的结构,都是通过吐鲁番盆地的一片沿江湖泊航行进入地下,计划的前5个都顺利返航,而且创造了人类地航飞船的深度记录——-达到地下3,100公里处,6号也没打算突破这个深度。

但是落日六号还是遭遇了最危险的情况,他们被困在了地下,飞船无法返航,只能通过无线电进行短暂的交流。 一段时间过去,飞船上的人陆续因为各种危机牺牲了,只留下沈静一人,飞船也越来越靠近地心,与地面的通讯即将结束,为了完成沈静的愿望,于是就有了张伟这一段奇妙的旅行。 最后一段来自于沈静的语音信息,他的语音时断时续,因为信号已经很微弱了。

她说啊,我收到了地面中心最后一份补充建议,之后我还是会按照研究计划去工作,也许将来几代人之后会有更先进的地心飞船和落日6号对接,到时候进入这里的人员会发现我留下的资料,希望到时候对你们有用,你们放心,我会好好生活,因为我已经适应了这里,也不再害怕封闭空间了,毕竟整个世界都绕着我转呢不是吗,我闭上眼睛就能看到大草原,还有每一朵我起过名字的小花,那么再见了。

在张伟旅行结束的那一天的飞机上,也是沈静与这个世界的最后一面,或许他从未想过,自己每天都能看到的场景是他人眼里再也不会看到了。

文章写得很烂,只是突然联想到这段时间在网上很火的一个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同样的,在与沈静的这段旅行中,沈静的开朗,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那一双能发现细微之处的美丽的眼睛同样也治好了张伟的精神内耗。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1363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