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猷居山阴》原文及译文,王子献居山阴全文翻译

hello!大家好,我是小编小末故事君,前面文章讲到的两则《世说》故事,大家还记得吗?那小编来考一考大家,知道答案的欢迎评论区留言哦。

1、《石崇宴客》体现了石崇怎样的性格?

2、《咏雪》中是谢朗的比喻恰当还是谢道韫的比喻更恰当?

那么,接下来咱们开始今天的《世说》故事。

一、《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shàn),即便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译文:王子猷(王羲之的儿子),居住在山阴,一次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打开窗户,命令仆人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做,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逵呢?"

从这篇简短的短文中,我们能看到王子猷个性率真,性情潇洒,也反映了当时士族知识分子任性放达的精神风貌。王子猷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行事,不拘泥于生活既定的规范,这其中就是任诞放浪、不拘于形迹的"魏晋风度。"

二、《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骂:"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美德

译文:陈太丘(陈寔shí)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在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的说到:"真是不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没礼貌。"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的走进了大门。

全文仅仅103个字,却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刻画了三个形象鲜明的人物。无论在古代或是现代,讲礼守信应该是每个人都要坚守的道理。友人的粗鲁无礼,不守信用,元方的据理力争,知书懂礼,巧妙应对刻画的入木三分。

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鲁迅先生说过:"诚信是为人之本",让我们一起传承发扬传统美德,立德为本。

棉花糖状的云朵

感谢朋友们的阅读,今天的《世说新语》故事就到这里了,感谢朋友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交流,我是小编小末故事君,欢迎大家的关注,我们回见!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2663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