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掌童话》读后感范文,小巴掌童话读书心得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秋生先生

于2022年10月4日凌晨3点07分

在上海病逝,享年83岁

消息传来

文学圈出版界纷纷悼念缅怀

儿童阅读推广人、评论家王林感叹:“张秋生老师一路走好!您是入选小学语文教材课文最多的作家之一,感谢您给孩子带来的爱、美、思考……”

作家简平说:“他充满童趣、智慧、温暖的小巴掌童话影响了无数大小读者。”

提到“小巴掌童话”,这可是中国童书界一块响当当的招牌,创作出这一经典童话系列的“小巴掌童话之父”张秋生曾形容自己是一只地道的兔子,他对森林、自然、童话有天然的热爱。

张秋生,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静海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曾任宋庆龄创办的《儿童时代》杂志编辑,后调上海少年报社(现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任《少年日报》总编辑、《好儿童画报》主编等职(两报皆1967年创刊、荣获中国少儿报刊金奖)。毕业于上海第一师范学校。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张秋生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早年写诗,20世纪80年代开始创作集诗、童话、散文于一体的“小巴掌童话”。

张秋生创作的《青蛙写诗》《妈妈睡了》等作品,还被收录进了小学语文课本里。

张秋生回忆自己对音乐最初的启蒙,来自丰子恺先生的《世界十大音乐家的故事》,但那是书面的,有声有色的启蒙则来自上海小学。张秋生曾想当一个音乐家,后来他考到了上海第一师范学校,条件好了,有琴房,有很好的老师,但张秋生说自己念得一塌糊涂,因为那时他已经爱上了文学。

张秋生字迹

1985年,张秋生开始了“小巴掌童话”的创作。回顾成长历程,张秋生曾表示,喜欢音乐、写儿歌对他创作“小巴掌童话”来说很重要,因为“小巴掌童话”离不开诗,离不开散文,离不开音乐。他不写拗口的长句子,希望那些短句子小朋友能像唱歌一样把它唱出来。

“小巴掌童话”的特质表现为诗歌、散文和童话的融合,将深奥的哲理融合到天然的童趣中,新奇而灵动。虽然是短制,但“小巴掌童话”具有严格的文学体裁上的完整性,精彩得犹如电影短片。

“六十年来,阅读和写作成了我生命中的太阳和月亮,给我带来温暖、光明,带来沉醉和美丽的向往。”

张秋生曾在一篇回顾自己创作六十年的文章中如此写道。他感慨童年时期,遇上了诗与童话,爱上了阅读,自此与儿童文学结缘。2020年,张秋生获得陈伯吹国际儿童奖特殊贡献奖。

张秋生获2020年度陈伯吹国际儿童奖特殊贡献奖

如今,“秋天生的秋生

随着轻盈的秋风走了

留下树叶讲的童话”

会继续影响一代代孩子

2020年10月,张秋生参加首届“上海好童诗”颁奖典礼 张锦江提供

网友送别:

在《小巴掌童话》里

我们还能看到好多好多他的故事

综合 | 少年日报、上观新闻、上海新闻广播、新民晚报等

来源: 新闻坊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11914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