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乎其上,适乎其中的哲理故事,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及寓意

#50岁的人,如何才能找到工作?#

文 / 张涔汐

前几天,有读者问我一个问题:

涔汐老师,你是怎么看待“ 躺平 ”的?

我的言辞非常有力度:

我不是一个为自己失败的人生找借口的人,哪怕没有机会,我也要为自己创造机会去逆袭,因为我的人生信条是天助自助者。

其实,我的回答,已经表明了对“躺平”的态度。

关于人生如何逆袭,我给大家分享半个圣人曾国藩的逆袭7步走。

坚韧不拔的精神,用“大拙”胜大巧

一提起这位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不管是政客商贾,还是文人墨客都会在只言片语间,流露出钦佩之情。

不了解曾公者,都以为他是一名天降奇才,都半个圣人了,还不得天赋秉异?

但事实却大相径庭,曾家祖上各个考取功名堪比唐僧取西经,曾国藩的父亲考了14次科举,才考了一个秀才。

曾国藩的叔叔考了一辈子只是一个老童生,一辈子连秀才都没有考上。再轮到曾国藩同样脑袋也不灵光,背书的时候前面忘被后面忘。

有个故事说小偷有一天晚上等着曾国藩就寝后准备偷东西,奈何一段文章曾国藩反反复复背诵到深夜也背不下来,小偷失去了耐心嫌弃他:

哥们,你这文章我在旁边听着都背会了,你还背不下来,就你这熊样还考科举啊?

结果连小偷都嫌弃他笨,丢不丢人。

但这样的一个脑袋不灵光的人,是如何在晚清成为一代名臣呢?

曾国藩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那就是坚韧不拔的精神。7次考科举,越败越勇,结果考上了秀才。

同样,这个笨功夫也用在平太平军上,两军对决,曾国藩统领的部队大部分打的败仗,于是他来了一个屡败屡战的策略。

脑子不灵光,就用笨功夫,用大拙胜大巧。

“结硬寨,打呆仗”的方法来专门对付太平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个人有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愿意下苦功夫,不成事儿都难。

爱读书,勤奋好学

曾国藩可谓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别看他脑子不灵光,但是他特别好学。

不管是儒家文化,还是道家文化,不管是唐代诗词,还是周文王的易经八卦,不管是王阳明的心学,还是程朱理学,不管是入庙堂之学问,还是排兵布阵带兵打仗,全部涉猎。

不怕笨,就怕懒。

曾国藩每天可谓书不离手,一个终身学习践行者,每天大量汲取前人智慧,再笨,就冲着勤奋好学劲儿,耳濡目染哪怕榆木疙瘩也能被开光了啊。

有了智慧,还怕人生不逆袭吗?

有自知之明,有改变自己的强大欲望

咱们普通人啥德行呢?

谁要是说我不行,谁想动我脑袋里的观念,我能刨你家祖坟。

但是曾国藩不一样,他能进行swot分析,自己几斤几两,比生养自己的爹妈都清楚。

曾国藩深知自己脑袋不灵光,这基因可没有吃到智商红利,第一个老师是自己的老爹,这老爹考了14次才考上秀才,教出考了7次才考上秀才的儿子。

这一细品,我老爹没啥大出息,如果我再随着我老爹的样子,那我岂不是复制了我老爹的人生啊。

夜深人静的时候,打了一个激灵。

不行不行,我得换老师了,老师智商不行啊。再一寻思打量自己,我这浑身都是一大堆恶习,老爹智商不在线,我不能指望老爹了,我得回炉重造,自我改造才行。

于是给自己起了小名“涤生”。

洗涤重生,也就是说我要重新改变命运,我的人生我做主了。

于是,曾国藩正式开启自我改变命运之路。

一个人只有从内心迸发出自我改变的强烈愿望,别人才能帮助你,这叫天助自助者。

以后特么谁都别跟我谈没有贵人了,如果再提,你先扇自己两耳光,你自己都不想改变自己,上帝来了也没有。

换圈子,入高频圈子

自从曾国藩摇旗呐喊:

我的人生我做主之后。

换老师,苦读书,自我雕琢,改变人生最快的方法就是换圈子。

于是曾国藩开启换圈子之路,这刻苦读书的功夫没有白费,人生直接开挂,这突然一下刹车没踩,后劲儿太猛了,一不留神考取了进士,进入翰林院。

翰林院是啥地呢?

全国知识分子精英荟萃地,各个都是顶戴花翎,直接归皇帝监管,军机要臣都是从里面进行挑选,可谓是国之栋梁。

从小出生在乡村,没啥资质,只会下苦功夫的曾国藩,去了这地,那真是开了眼啊。

瞬间,把自己的胸怀、抱负、格局打开了。

这就是圈子的重要性,跟着精英们,视野、视角、思维、认知全部都上升了N个level。

以前是骑着除了铃铛不响哪里都响的脚踏车,现在是坐着火箭,一日千里。

立大志

进入精英圈子后,曾国藩一看妈呀,这人才济济。

在人精堆里,随着认知、视野、思维快速提高后,他一看不行啊,我得有点儿抱负,成为国之栋梁。

于是给自己起了一个大名叫“曾国藩”,原名叫“曾子诚”。

从“国藩”两个字便能看出他的雄才大略,成为国之栋梁。

《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一个人能走到多远,首先要看他的内心有多大的抱负,多大的愿力。

因为你只有有远大的抱负和目标,你才能用高要求高标准去要求自己,去向远大的目标迈进。

雄鹰之所以翱翔千里,是因为人家的梦想就是浩瀚的蓝天。

日日反省,改恶习

有了大志就行了吗?

一个人如果德行配不上自己的位置,迟早会是一场灾难。

曾国藩深知这个道理,对于个人,他给自己制定了圣贤教育,此生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如何成圣成贤呢?

那就从改过开始。

日日毫不保留地自我反省和批判,改恶习。

普通人是有恶则藏恶,起心动念或者是身口意做了恶事,藏起来甚至是用谎言和欺骗的方式,来给自己戴上高尚的伪善的“帽子”。

而曾国藩在日记里毫不保留地对自己批判,甚至是早上起床晚了就骂自己是禽兽;爱读闲杂书籍,不深研《易经》自我批判;做梦在梦中起了色心,梦醒之后在日记中也要痛骂自己。

倘若一个人要想自我改造,那就大刀阔斧自我雕琢,这种雕琢便是从起心动念反省,改恶习开始。

慎独、仁爱

曾国藩写给两个儿子的信中强调:慎独和仁爱两个字。

所谓的慎独,哪怕一个人呆在一个地方,也要守护好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

举头三次有神明,起心动念宇宙就开始记录。

而我们凡夫呢,别说慎独了,哪怕在众目睽睽之下,都抛弃了礼义廉耻之心。如果无人监视,那不得放纵自己人性中的洪水猛兽的恶行。

曾国藩在写给儿子恶信中写道,你们可以不当官,不发财,但是要做一个慎独、仁爱的人。

我们再回顾曾国藩的一生,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乡村,祖上没有背景,资质上天也没有垂怜,被父母教育成一个脾气暴躁,自以为是,满身恶习的“大烟鬼”,考了7次科举才考一个秀才。

就这么一个人跟咱们一样普通的人,通过自我改造成为半个圣人。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人生的七分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跟别人无关。

只要你想躺着,别人扶不起,只要你想站着,别人推不倒,你觉得呢?

看完分享,欢迎文末留言。

作者简介:我是涔汐,数篇文章全网千万阅读量,个人新书《你的努力,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个人公众号“涔汐”(id:zhangcenxi99)。欢迎关注:头条@我是涔汐,500万字的原创深度文章,快速让你增值。

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即可阅读:

当你计较的时候,“内耗”就开启了

你还在“情绪内耗”?5个方法帮你搞定

我是如何从一个“赌徒”,变成一个懂感恩的人

7年噩梦,我的成长“血泪史”

3年“抑郁症”,我的重生之路

不懂感恩,成为社交第一“杀手”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11245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