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高考作文满分作文(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出自一个高中生之手是否合理?)

高考作文满分作文(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出自一个高中生之手是否合理?)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出自一个高中生之手是否合理?
  • 2、高考作文可以得满分吗?
  • 3、高考满分作文是怎么“炼”成的?难道就一丝破绽也没有么?
  • 4、历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是从哪里流出的,是”真满分“作文,还是”噱头“?
  • 5、如何评价浙江省写作协会发表的《关于这次高考作文“满分风暴”的几点说明》?
  • 6、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竟是阅卷组长的范文改编?你怎么看?
  • 7、为什么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明明十分难懂却得了如此高的分?
  • 8、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引争议,你会建议你孩子或学生高考这样写作吗?
  • 9、高考史上,有没有满分作文得出现?
  • 正文

    1、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出自一个高中生之手是否合理?

    奇葩提问。

    高考所有作文都是出自高中生手里,故其中的满分作文也必定出自高中生手里。

    层次不同的作文,有层次不同的给分要求。

    比如,中考的满分作文,其要求是应该低于高考的满分作分。

    所以,高中生的满分作文只是用高中生应有的水平未衡量的,并不是用一位大作家的要求来要求的。

    也就是说,尽管是高考满分作分,也不是说此作文就十分完美,亳无瑕疵。

    就如同高中数学打了满分,也只是用高中数学的知识要求在衡量它,绝不是说,在检测整个数学知识领域这个前提下此考生也能打个满分。

    2、高考作文可以得满分吗?

    实话告诉你,高考考场满分作文?理论上可以有,实际上并没有。

    原因一、高考阅卷小组长不会鼓励你打满分。

    阅卷的时候作文高分和低分最容易受到监测,你如果打一份49、50的作文,小组长也好,专家也好,基本不会关注你,如果打了58、59,专家们人人都要后台点击你这张作文看一看的,什么概念?你得万无一失,不然就被淘汰出阅卷组了。

    至于满分,还是算了吧,负责作文的组长会鼓励你打高分,但绝对不会鼓励你打满分,打满分更要一层一层申报,所有人通过才行。

    但是,一个阅卷老师坐电脑前8小时,要完成的任务量很大,压力也很大,没有人会这么玩儿的。

    原因二、阅卷5次,我并没有见过谁打过满分作文。

    哎,我就纳闷了,每年6月7号高考语文第一场考完就会有大量当面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在网络上疯传,我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还没有开始阅卷好不好。

    我就见过一个被网传的本地作文,号称满分作文,我一查字数,1500,怎么可能?,然而,所有人都信了,所有人都在转发,醉了。

    原因三、阅卷现场的图像材料文字材料压根不可能外露。

    高考阅卷资料是国家机密,有5年保密期,谁敢传?找刺激不是。

    除非官方漏出,作为新闻素材。或者后期加工过,高分作文挑出来推荐成满分作文,以备后来考生学习参考。

    最后给你几个作文高分技巧。题目简洁明快,让人一看就知道合题。开头不超过一竖排的1/2。文章结构清晰,脉络分明,最好有分论点。结尾短促,语言华美,最好抒情。卷面干净,字体美观是50分的基础。(我文章里专门有对高考高分作文字体的要求和写法指导,需要可查看)多引用,多对偶,多排比,是53以上的必杀技。

    以上,是我的感受,回答给您,您满意吗?

    3、高考满分作文是怎么“炼”成的?难道就一丝破绽也没有么?

    有破绽,破绽太多!

    其一:一个正常学习的高中生,绝对没时间去研究那些西方的所谓哲学家。也不会去专攻中国古文中,那些已经被大家丢在角落里的,晦涩难懂的文字。如非脑子里进水了。

    其二:一连串古怪文字,使人想起两个字:“密码”!几千万个考生中,能够写出这一长串“密码”的,仅此一人。如果考官大人认得这些“密码”。给个高分,那是必须的。因为“密码”就代表是那一个考生。

    其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篇作文根本不是临场发挥的。是考前出于他人之手,可能类似的文章不是一篇,大同小异,但基本手法不变,这一连串古怪文字和西方那些东西一样会出现。不过换个标题而已。

    为了体现公平竞争,杜绝考场作弊。希望有关部门介入,作深入的调查,给几千万学子一个明白的交代。

    4、历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是从哪里流出的,是”真满分“作文,还是”噱头“?

    高考满分作文,首先是参加高考学生作文,他们写作的话题就是考卷上的题目,所以,如果他们的写作分是满分,就是名副其实的满分作文啊。

    至于从何处流出,这个不会有第二个途径,一定从考试阅卷处流出来了的。开始是扫描件,然后转化为word文档,经过编辑,形成集册,经过策划出版,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满分作文。

    当然,也有部分所谓的满分作文可能接近满分,确切地说,应该是高分作文,甚至,是高考结束之后,写手或者学生依照高考作文题目重新创作的比较优秀的作文,对于应试写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实,所谓满分作文,有些质量真的不是那么满分,个人看法:提高写作能力,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注入真挚情感,创意表达,才是正途。

    5、如何评价浙江省写作协会发表的《关于这次高考作文“满分风暴”的几点说明》?

    这个夏天有点忙,先是一篇低得没有底线的《平安经》问世,满书的“XXX平安”连文盲几乎都能懂,绝大多数人认为是这种数羊头的文章平淡无味,侮辱人民智商。可有的专家却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大家欣赏水平不高,对这种大智若愚大音希声的经文欣赏不来。

    没几天,一篇高出天际线的神作文又石破天惊地出世了。一个神经兮兮的高考作文题目《生活在树上》,叫一般人真是有无从下手的感觉。且不说高中生,就是大学中文系的硕士博士拉来溜溜,十有八九估计都要铩羽而归。可是高考场上,出现了一个不世之才,不但洋洋洒洒,而且光引用外国哲学家的名言都多达四五处,而且“嚆矢,滥觞”之类的词语比比皆是。阅卷组长陈建新大赞特赞,捧为神文,给予满分。

    这篇作文与平安经不同,平安经就像皇帝的新装一样一旦戳破就迅速沦为笑柄,而这篇作文是“有料”的 ,有的字大多数人都不认识,再要说此文不好就容易被叫好者回怼。不过以老夫的浅陋之经验,这种看起来很唬人的文章,其实空无一物,就是假大空的纸老虎。

    事出反常必有妖,果然! 有人在网上实名举报,陈建新长期开办作文辅导班,并且兜售自己编的作文辅导书籍。那篇满分作文就是他的辅导班学生把他的辅导书籍上的某篇文章改了一些词句写成的。这样一来,这种作文无非就是土胎上贴金装成的神像,所有的“料”就是外面那层金光闪闪的东西,揭开来看里面就是一堆土坯稻草。据网友贴图,陈建新的书中还有数篇这类范文,以名人名言开始演绎成一篇假大空的文章,这种文风极不老实,有哗众取宠之意,无实事求是之心,文风极坏,真是教坏了学生。

    当然,对学生来说,无论是本身腹有诗书临场挥就,还是押题成功背诵默写,只要没有违反考试规则,给予相应的高分也说得过去,我们似乎不应太多苛责。但有了陈建新的考前考后的操作,那这事情就值得说道说道了。陈教授这种做法往轻里说就是利用自己阅卷组长的权利以自己的好恶来左右评分,往重里说就是从例文写作到高考出题再到评判都是他一手策划的,远不是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那么简单,很可能涉及犯罪。(他的学生比一般意义上押题又有很大的不同。)

    现在,浙江省写作协会所谓的说明其实并并不能打消大家的疑问,有一丘之貉的嫌疑。

    6、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竟是阅卷组长的范文改编?你怎么看?

    想到浙江满分的高考作文,这个人写的作文和阅卷索老师有一定的联系,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怪不得有的老师只给出了39分的成绩,而且老师给出了满分,难道这里面是有猫腻吗?

    实际上这里面真的有猫腻,阅卷组组长陈某某和这个考生之间实际上有一定的利益联系的。考生实际上是陈某某的学生,并且指导过考生。他写过相似的作文,而且陈某某老师的经典例文也是由这篇文章改编的。所以双方还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毕竟一个学生写出这样生僻的作文,在范围上和心理上都是超越了同龄人的,一方面说他写得好,写得非常好,但是它又好在哪各方面呢?就是因为我们不认识,不了解,不知道,才会说他的好嘛。让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通俗易懂,也更符合这个时代的现实。

    对于阅卷组长改的这篇作文和考生本身之间就是需要彻查的,不管有没有超纲?或者是他们之间的联系,既然有人提出了质疑,那我们就顺着这个去查一下根源。给其他考生一个公平,也是给广大社会一个公平。

    7、为什么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明明十分难懂却得了如此高的分?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明明十分难懂,却能得如此高的分,自然有其得高分的原因,试做以下分析。

    首先是运气好。据浙江教学月刊社微信公众号“教学月刊”介绍,该篇作文,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这彰显了高考作文阅卷的严谨与科学。

    高考作文都是双评,遇到双评落差大的,当然就要拿出来给作文审查组讨论。一般在讨论的时候,大家主要还是看优点,看亮点。

    所以就有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教授点评:“它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着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会的期待之间的落差和错位论说,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但点评专家同时也指出,写成这样需要考生阅读大量书籍,文字表达如此学术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

    然后说这好运气其实是拼出来的。你看看这位考生,人家看过法国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人家不仅有看过,而且还有深刻的印象和独特的思考。

    多年前我看了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我都被卡尔维诺惊艳到了!疫情期间,我又在喜马拉雅听书里重听了一遍,真的是让人心旌摇荡,身处密林,优哉游哉。

    现在有学生有感而发,写出来。我要是阅卷老师,我也会给他高分。

    尤其是开头的那句“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真的是于我心有戚戚焉。

    还有最后一句的点题,也是围绕《树上的男爵》有感而发,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还有一些在别人看来比较生僻的词语,但是语文老师是阅卷老师,应该不会生僻吧!

    比如“振翮”,我就想起了陶渊明的“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一句,我就喜欢陶渊明这种高远的追求,有超越四海的壮志,期望展翅高飞。这是鲁迅先生说的“金刚怒目”式的文章,豪迈大气,跟我们这个时代拼搏奋斗的精神多么契合。

    至于文章怎么提出观点,分析论证,最后收束全篇,就不说了。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教授已经点评得非常到位了。

    8、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引争议,你会建议你孩子或学生高考这样写作吗?

    首先,我觉得这篇作文不值满分。一方面作文立意不算高远;第二方面生僻词语堆砌令文辞生涩;第三方面为什么引用的全是外国文学的人物角色,是想模糊谁的眼睛吗?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当然不会建议我的孩子或学生在高考中这么去写作。

    一个翩翩少年,对生活、对未来看似有些消极,比如首段一句 “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的天空?”对于一个阳光少年来说,生活在和平时代,生活在和谐的、安全的社会,为什么在写作上还要在“无垠的未来的天空”前加上“看似”二字?这不是怀疑未来的意思么?

    再看“我想循卡尔维诺 树上的男爵 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振#”,作者是有崇拜树上的男爵早期的迷茫和叛逆吗?

    总体来说,让人感觉不到积极向上的因素,多少有些卡尔维诺式的半消极成分。

    当然,也有比较值得欣赏的地方,比如通篇大作文笔简洁犀利,其中也有不少引用,不难看出作者对外国文学的热爱。

    以上所述,仅是个人浅见,如若不对,可评可喷,本人均会一一笑纳。

    (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9、高考史上,有没有满分作文得出现?

    老妪一枚,文革以前是没满分作文的。1962年我们县城从有两个髙中学校并为一个,三个年级从四个增加五个班,人们生活困难,都是农家孩子,学校到64年下学期才有电灯,全班大家凑钱订一份中国青年报,没有其他信息来源。老师都是按教学大綱认真备课认真教。我们61年髙中录取比例20:1很难考的。语文课本中文言文很多,古诗词也多,各科没有一本辅导资料,一切以书本为是,作文得益于老师对语文开拓性的讲解,那时的老师真是集中精力,谆谆教导、、、后来恢复高考,再石来电脑批卷,我们消息也不多。最匹几年网上有时会出现所谓髙一考满分作文且题裁多种,现在学生们平吋视野相当开阔,各种信息无所不备、、、

    有满分作文不足为奇,希望今年的高考作文再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