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看《中曰甲午战争》观后感500字?)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看《中曰甲午战争》观后感500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看《中曰甲午战争》观后感500字?
  • 2、观《甲午战争》有感?
  • 3、中日甲午战争的感想?
  • 4、《甲午风云》的观后感?
  • 正文

    1、看《中曰甲午战争》观后感500字?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

    熟悉甲午战争的人并不是很多,最起码我已经淡忘了那段历史,说起来有点惭愧。这场战役,它太沉重太悲哀,且并未遥远到让我们足以淡然以对,遥望海天之交,似乎总有淡淡的血色蔓延,对于这个民族它是一次惨剧,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它是一道伤痕,大部分人都不喜欢被逼着去审视伤痕,即使这样的审视很有必要。

    在看《中日甲午战争》之前,我就想,我并不期待场面可以拍到像泰坦尼克那样绚丽,画面那么柔情,我只期待它会产生多大多深广的影响。有些电影,也许当你出了电影院便会忘记;而有些电影却在某一个片段里触及到了你的某根神经,叫你没有办法轻易地忘记。有人说,看电影是放松心情的,不是看一部这么沉重这么虐的电影。

    但是,就那个年代而言,背负的只有“沉痛”二字,给我们留下的只有心碎的声音。如果想了解历史,知道中国的痛点,就必须选择这样一部能涤荡自我灵魂的电影,它至少让我知道一个叫“甲午战争”的故事,至少让我坐在荧幕前,贴近那个时代,一个叫中国人不愿回首不愿提及的时代。也许以我的资格,根本没有办法去评价影片中的某些真实,但是简明的叙事手法足以支撑起整部影片的骨架。

    剩下的便是填充。

    将爱国的信仰作为它的大脑,将不降的坚守作为它的心脏,将那些被流传在人们口中的被写进教课书被迎奉进祠堂里的英雄人物作为它的四肢手足。那么其实我们看到的,便是活生生的历史。

    在叙事方面,大东沟海战之后和电影前半部分相比显得急促了,略感凌乱。但是前期的重重铺垫、邓世昌的壮烈殉国,以及刘公岛海战中刘步蟾、杨用霖的自杀,已将整部电影的情感带至高潮。所以即使凌乱,也毫不破坏观感,无损电影的激情。光绪皇帝在风雪中面对颐和园的石舫哀呼“一千八百里江山”,李鸿章在病床上含泪概叹“千古骂名”,算是给这段历史以苍凉的结笔。我们经常会因为它过于沉重而不去面对,可是这段历史远远没有结束,它注定深深的影响着国家的进程,当电影结尾处,解说人在海上回忆往昔,解说一百年后中国以三千五百万人的牺牲为代价,取得抗日的胜利,夺回因甲午之败、马关条约而失去的澎湖列岛和台湾;镜头中,碧蓝的大海深处,是沉入海底的北洋舰艇锈迹斑斑的船体,海面上人们在和平的阳光下尽情欢笑。这是一段属于我们自己的历史和现实,钓鱼岛-黄岩岛,从黄海到南海,那些沉淀在海下的遗骸是有着和自己相同的血脉。此时,他国的军舰还在本国海疆巡游之时,作为后人有何面目去反感甚至讥讽一个老人的忧愤?!

    或许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在看着邓世昌开着致远舰破釜沉舟的冲向敌人的时候,我不住的擦着眼泪,在看着他明明有机会生存下来却义无反顾的选择牺牲的时候,我已经心痛的无法自制。在这场战争面前,连一条狗都选择了忠义,那些朝廷吃着俸禄克扣军饷的负义之人又有何颜面面对北洋水师的牺牲?!用血液去警醒国人,这是影片中邓世昌说的。用自己的鲜血去警醒有着中国血脉却还在醉生梦死的人。邓世昌并非是甲午海战中英雄的个例,也并非是整个大海战中中国方面的总指挥人。但他的在这段历史中所展现出的是一个中华民族定义下的英雄的所有层面的美。这种美,好苍凉,让我心痛。

    历史不应该只用来歌颂英雄,更应该用来警醒世人。

    很高兴,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中国的崛起和昌盛是前辈们用鲜血浇筑而成的。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奔腾向前,浩浩荡荡,势不可挡。然而在这背后,依然有坚毅却无奈的部分,在面对黄岩岛、钓鱼岛这种中国主权问题时,铁铮铮的中国人是绝对不会让步的!甲午大海战给我们的不仅是历史的回放,伤痛的怀念,更应该是激励和奋进,否则,会不会有点商女犹唱后庭花的感觉呢?

    2、观《甲午战争》有感?

    随着镜头带着我们到一处一处充满历史记忆的地方,看着一座座腐锈的炮台、古老的遗迹,屏幕前的我们体会了属于民族的耻辱,属于两岸的哀伤。 电视机里一个一个学者教授都在述说那段用士兵、人民血肉堆起的往事,我们难过、愤恨,但是我们手中却拿着印有”MADEINJAPEN”字样的0.38记下我们的感想。经过了一世纪这么漫长的岁月,现在的我们能说伤痛吗?或许在那40分钟,我们是吧。 军国主义像是一头疯狂的野兽咬噬着中国的人民,但是我们祖先流的泪流的血,终将被时间冲淡。我们可以伤痛,但那不是重点。「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侵略者固然可恶,但在动乱的时代理,落后者若不能记取教训、迎头追赶而只是裹足不前,总免不了背侵略瓜分的结局。看完这卷影片,我认为历史教训提醒我们的不是短暂的惊心动魄,自立自强才是真正避免侵略和残害的方法。

    3、中日甲午战争的感想?

    日本胜了 从政治军事上彻底胜利了 甚至完成了民族的“复仇“ 以弱胜强 以少胜多 他们把一向自视甚高的清军打得一溃千里 东亚第一要塞 远东第一舰队 跨越了所有障碍 倾举国之力 以不到清国十分之一的实力击败了大清帝国 同样的民族危机 同样的西风渐进 也是同样的改革 亚洲的最东的国家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强国败了 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弱国胜利 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从长崎事件开始 当日本天皇把私房钱都拿出来发展海军的时候 李鸿章在因为太后把海军军费用于修缮颐和园而头痛 当日本民众都为海军踊跃捐款的时候 大清国民的心中依旧是”远东第一舰队“ 当日本海军一遍又一遍地发狠:“一定要打胜‘定远’的时候 刘公岛上赌场,妓院数十家 于是乎 十年之后 一场战争彻底改变了东亚的形势

    并不是为日本歌功颂德 而是日本确实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必须记得 曾经有这么一个岛国击败过我们 也是这么一个岛国曾经占领了一半的土地甚至同时挑战着当时世界上最强的两个国家(英美) 我们不能再让历史重演

    4、《甲午风云》的观后感?

    《甲午风云》是一部故事片。希侬、叶楠、陈颖、李雄飞,编剧;林农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1962年出品。影片取材于中日甲午战争史实,对近代史上这一复杂的历史事件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以民族矛盾为主线,围绕主战、主和两派代表人物间的矛盾斗争展开激烈的戏剧冲突,着力刻画北洋水师“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视死如归、英勇抗敌的英雄气概,深刻揭露了清政府腐败无能和以方伯谦为代表的主和派妥协投降的丑恶面目。影片获1963年葡萄牙十二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评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