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玄奘之路观后感(《玄奘之路》观后感1500字?)

玄奘之路观后感(《玄奘之路》观后感1500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玄奘之路》观后感1500字?
  • 2、西天取经玄奘的故事读后感?
  • 3、我有一个想法,驾车重走一遍当年玄奘法师的路线。有没有什么建议的?
  • 4、《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路线是什么?你怎么看?
  • 5、唐玄奘西行取经读后感100字?
  • 正文

    1、《玄奘之路》观后感1500字?

    (一)

      用了4天时间看完《玄奘之路》这部12集纪录片,从开始的好奇到后来的震撼,已经不是简单能用一句两句话概括了,干脆为它写篇日志吧。知道这部纪录片是这次演出结识了着名朗诵艺术家徐涛,火车上他推荐我看这部他解说的这部纪录片,正巧这周值班,漫漫午后无事可做,便开始看了起来。

      整部纪录片以玄奘法师撰写的《大唐西域记》为主,从人文、地理、历史和现状4方面来述说这段历史行程,以玄奘西行取经的过程为重点叙述了他一生的同时,又简单概述了他一路的经历和见闻,还阐述了佛教的发展史,把人的思绪带入1000多年前的唐代,复原了当时西域的风土人情,还根据《大唐西域记》里当时的人文地理结合现状现况来讲解,使简单的一段西行取经又东归的行程变得生动、立体起来,无论是佛教徒还是喜欢地理、历史的观众来说都会有特别的意义!

      玄奘能够活着从大唐偷渡、走到印度那烂陀寺绝非偶然,也不是仅凭运气,还有自己的智慧和信仰。没有智慧,他就不会说服他的第一个胡人徒弟带他偷渡、说服他放过自己而没有被他灭口,没有智慧,他早就惨死在焉耆土匪的刀下,没有智慧,即使到了那烂陀寺也会因为辩经辩不赢对手而死去,没有智慧,即使取经返回大唐也会因为当年偷渡的行为而获死罪……每逢遇到困难,他都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地化解了,而又是因为他有坚定地信仰来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支撑着他,达到他的目的、获得他想获得的知识。从他28岁西行印度到回到大唐一共19年,19年他已从青壮年变成中年人,完成这一切得需要一个人有多么强大的内心?

      看片子的时候,我无数次想回到那个年代做一个唐朝人,无数次想跟随玄奘西行,哪怕受尽那九九八十一难也值得,玄奘法师,他身上一定有很强大的人格魅力和极其渊博的知识,我这个皈依弟子对于佛教的了解连皮毛都没有,惭愧至极。下次去西安,一定要再去大雁塔看看,此生要有机会,一定走下玄奘之路!

      (二)

      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在感性与理性之间进行着思考和生活,缺乏幻想和想象。我看东西经常会把故事情节与现实或历史对照起来读,也正因此春节期间看到央视在播《玄奘之路》的记录片时,激起了我极大的热情,毕竟《西游记》是植根于每个中国人内心的经典,通过与真实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联系,再看《西游记》或许能给自己一些现实的启发。

      玄奘所着的《大唐西域记》和其弟子所着的《三藏法师传》是本部纪录片所依据的重要史实资料。看这部片子,更多是被历史人物信仰驱使下的坚持所打动,不仅经受八百里大漠和雪山等险恶自然环境的考验,而且要与不同民族、身份和信仰的人交流沟通取得支持。

      《西游记》中的一些传说与《大唐西域记》中的描述不谋而合,白马驮经、经书落水的故事情节,石磐陀与孙悟空的人物形象。玄奘西游所行记录不仅启发了吴承恩,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影响了中外学术和历史界,带给后人巨大的精神感召。

      玄奘沿古丝绸之路踏上西行求经的道路,他是“运用语言的大师,描绘历史地理的能手”,是探险家,但他更重要的身份是文化使者,在“输送财富”的丝绸之路上“传播信仰”。古印度的历史因玄奘的记录得以重建,同时《大唐西域记》更加坚定了唐太宗重建丝绸之路新秩序的信念。

      一个僧人不仅在弘扬佛学事业上起到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而且对国家、对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如此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感谢《西游记》,是它让我们有了与真实历史人物接触的冲动。

      而同时,当看到英国考古学者斯坦因自称是玄奘在天之灵,欺骗看守墩煌的王圆箓掠走莫高窟大量珍贵文物时,内心一阵悲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精神支柱。看今日中国之传统文化,反而在台湾、日本和韩国等地方得到了好的继承,我们身边好多传统和手工技艺等在逐渐丢失,如果这是经济社会转型必经之痛的话,我们希望这种阵痛之后是传统文化受尊崇。

      传承传统文化需要一个个像玄奘一样的坚守着。

      (三)

      用了两天的时间把《玄奘之路》这部纪录片看完了,(.)从开始的好奇变为震撼,心情五味陈杂,说不清、道不明。镜头第一个画面就是玄奘在广袤的沙漠上孤单的身影,让我不得不叹服他的伟大!

      整部纪录片以玄奘法师撰写的《大唐西域记》为主,以及他的弟子根据他的叙述编写的《三藏法师传》为辅,从人文、地理、历史、现状四方面来述说这段历史行程,以玄奘西行取经的过程为重点叙述他的一生及他一路的经历和见闻,还阐述了佛教的发展史,复原当时西域的风土人情,还根据《大唐西域记》里当时的人文地理结合现状来讲解,使简单的一段西行取经又东归的行程变得生动、立体!

      玄奘是充满智慧的!他能从大唐偷渡,通过丝绸之路,历经西域各国,到达印度,后又成功返回,靠的决不仅仅只是运气,而是他的智慧、勇气和毅力。如果没有智慧,他不会说服石盘陀助他偷渡,不会

      说服石盘陀放他一条生路,没有智慧,他早就死在了焉耆土匪的刀下,没有智慧,他即使到了那烂陀寺也会因辩经辩不过对方而死去,没有智慧,他取得真经回到大唐也会因为当年的偷渡行为而被判死刑当土匪杀人抢掠时他无畏、勇敢的身影让人折服,面对高昌王的威胁时他的绝食反抗的毅力让人敬佩,他从28岁开始西行印度取经之旅,到回到大唐一共经历了19年,从青年变成中年,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多么强大的内心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所以这位来自东土大唐的高僧才会先后受到凉州众僧侣的保护、大唐高官李昌的援助、高昌王的厚待及护送。突然想到了那些急于赶路而不与僧侣结伴同行的商人,他们一个不漏的死在了土匪的刀下。他们为了追求财富,急功近利,然而欲速则不达,最后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看完影片之后,一直有一个伟岸的身影立在我的心头,他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那大雁塔,走走玄奘之路。

    2、西天取经玄奘的故事读后感?

    玄奘法师过四川空惠寺时,听到里面有人在大声哭泣。他走近一看,发现是一个全身糜烂(就像现在的麻风病)的和尚在哭。虽然玄奘深知路途遥远、凶吉未卜,但看到这个和尚很可怜,他就没有继续赶路,而一直呆在寺院里为他治病。 后来,那个和尚的病基本上好了,玄奘才辞别前行。和尚知道玄奘法师发愿西行取经后,赞叹不已。和尚说“此土到天竺有十万里程,翻山越岭,诸多艰难险阻,极其不容易。我有三世诸佛心要法门,受持此法门,可保你往来西天一切平安。”玄奘闻此言,非常欢喜,请和尚传授。和尚梵语口授,此法门即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据说他从印度取经回来时,念及和尚所赐《心经》的恩德,准备好好报答一番。谁知当他到原来的地方,不仅是老和尚,连那个寺院也消失无踪了。后人说老和尚是观世音菩萨的化现。 玄奘所带眷属西去取经,以种种原因只剩下他一人。走到大戈壁沙漠时,因为打翻水袋,迷失方向,以致人与马均渴倒而不能前行,玄奘连续四夜五天滴水未进,只能倒卧在沙漠里,口念观世音名号,直到第五夜,老马从阵阵凉风中嗅到了水草的气味,玄奘大师才算逃得一条生路。且不必说这些九死一生的经历,仅仅从大戈壁到达犍陀罗,其间至少还要徒步翻越天山山脉的腾格里山,再翻越帕米尔高原个中艰辛,恐怕是鲜为人知的。万里孤征,经流沙,过火海,道路险阻,气候恶劣,土匪抢劫,受尽种种苦难,每遇到厄难玄奘将此经持诵四十九遍,每每都能化险为夷。 一天他来到恒河岸边,看见数千人聚集在一起,就好奇地上前去看,原来是婆罗门外道在祭拜河神。按照当地传统,为了供奉河神,每年都要选一个年轻男子扔进河里。当天正好选中了一个,他的家人特别伤心,与此男子哭作一团。正在依依不舍之际,他们忽然看见来了一个外国和尚(玄奘大师),当即笑逐颜开、欢喜若狂,立即将玄奘捆了起来,准备让他代替那个年轻男子。 玄奘告诉他们:“如果你们非要把我供神,我也没办法,但我作为一个出家人,可不可以把今天的经念完?等我念完经,你们怎样处置都可以。”那些人就同意了。玄奘随即开始念《心经》,三遍过后,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所有人都特别害怕,不敢得罪他,便把他给放了。 到印度后,奘师在菩提场停留近十天,圣迹已一一礼拜过。第十天时,那烂陀寺派了四位大德前来迎接他。隔天就到达里迦村。这是目犍连尊者的故里,中有二塔:一是阿育王所建,一是尊者圆寂地,舍利安奉于中。奘师在塔寺暂歇时,即有二百多名僧众和一千多名信众,手持香花、幢幡、宝盖前来迎请,赞叹围绕,一直送到那烂陀寺为止。 那烂陀寺在摩竭陀国,是一座大寺院。那里住了几千出家人,有几百位大德高僧,其中就有玄奘法师从学的戒贤法师。戒贤法师是那里修为最高,学问最渊博的一位法师 。玄奘法师到达此时寺时,那里已集合了寺众在门前等候欢迎,互相引见后,相随入寺。寺方特别预先安置了一个床座,请奘师升座。大众就座后,维那就击犍椎,宣告奘师住寺。 接着选出二十位善解经律,威仪整齐的中年僧徒陪同奘师参见正法藏,也就是寺主戒贤论师。在那烂陀寺最为人尊敬的就是戒贤法师,据说已经160岁了(一说106岁),大众由于尊重,不敢直称其名,但号为正法藏。奘师当然也是仰慕很久了,能够有缘晋见,百感交集,他依照印度拜见老师的大礼,膝行肘步、鸣足顶礼、问候赞叹,遵行弟子礼节完毕,戒贤论师令人广设床座,让奘师及众僧就座。 戒贤论师随即问奘师从哪里来的?奘师合掌恭敬回答:「从大唐国来依止师父学瑜伽论。」没想到戒贤论师听了之后,热泪盈眶,把弟子觉贤叫来,他是论师俗家的侄子,也已七十多岁,博通经论,擅于词令,吩咐他说:「你可以当着大家,略说我三年前患病的经过。」觉贤听了也忍不住热泪盈眶。边擦眼泪边述说这段希有的因缘: 正法藏原来患风湿病,每当发作时,手脚关节像火烧刀割一样的痛苦,时好时发,拖了二十多年。三年前病情加重,痛苦到已经不能忍受。因此对人生感到厌倦,企图绝食自杀。 没想到当夜就在梦中见到三位天人,一个黄金色,一个琉璃色,一个白银色,端正庄严,雍穆非凡。金色人说:『你想舍弃这个色身吗?经上只有说身是苦本,却没有教人自绝。你在过去世中曾经当过国王,使人民遭受许多痛苦,所以才会招感这样的苦报。现在你应该省察宿世的罪业,至心忏悔,甘心忍受,广宣经论,罪业自然消灭。如果只是厌世自杀,苦报还是不会了结。』正法藏听了,至诚礼拜。金色人指着琉璃色的人说:『你知道吗?这位是观世音菩萨。』又指着银白色的人说:『这位是弥勒菩萨。』正法藏马上顶礼弥勒菩萨说:『戒贤常想投生到菩萨旁边,不知能不能达成这个愿望?』弥勒菩萨回答:『假如你能弘扬佛法,就能在后世达到这个愿望。』金色人又自我介绍:『我是文殊师利菩萨,因见你不是为利益众生而舍身作无谓的牺牲,特地来劝你。现在应该听我的话,弘扬正法,将瑜伽论等普及到没有听过的地方,你的病自然会慢慢的好起来。三年后将有一位大唐僧人,因爱乐大法,前来拜你为师,你可以安心在这里等着教他。』正法藏再次顶礼,感激允诺,说完抬头,三个人已经不见了。醒来才知道是一场梦。从此以后,正法藏的病就慢慢好起来了,乃至痊愈。」 在座僧众听后,一致叹为希有,奘师更是悲喜交加,赶忙再度顶礼说:「果真如此,弟子当尽最大的努力学习,请慈悲摄受教诲。」《玄奘之路》的纪录片中,石磐陀是玄奘收的第一个徒弟,也就是孙悟空的原型,因怕玄奘过关口被抓牵连其全家(当时唐太宗并不同意玄奘西去取经),动了夜间杀玄奘的念头,后玄奘放他走了。白龙马的原型,是其实是一匹枣红色的马,老马识途,玄奘孤身一人过八百里流沙全凭它。而御弟的由来其实是高昌王曲文泰,他非常看重玄奘想把玄奘留下当国师,但玄奘决意西去印度取经,最后以绝食3天为代价奄奄一息,高昌王才决定放他走(如果真把高僧给饿死了,那造的业就大了,杀阿罗汉尚且要堕无间地狱),两人结拜为兄弟。高昌王举国之财力帮助玄奘西去,并让玄奘亲手剃度了4个徒弟,有两个冻死在天山上了,剩下2个。看纪录片中一路的惊险曲折,一次次神奇的化险为夷有佛力加持。一般但凡高僧要么是大菩萨再来,要么是古佛再来。说句题外话,《心经》最后四句秘咒,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去,去,去到生死的彼岸,与众生一起去到生死的彼岸”。流传的《心经》翻译一般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玄奘师翻译的,还有一个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我一般更偏爱前者。《心经》的讲记也看过几个版本,深浅不一,更喜欢元音老人的讲记。最后附上几个链接,《心经》如何正确读诵及读诵《心经》的功德,还有《心经》的讲记。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1/114562.html 心经:常诵心经的好处http://www.liaotuo.org/fojing/xinjing/bhwxs.html 心经白话文绪说 元音老人http://www.liaotuo.org/fojing/xinjing/ 心经 译文

    3、我有一个想法,驾车重走一遍当年玄奘法师的路线。有没有什么建议的?

    题主你好,我是头条新人,去年才开始热衷于回答悟空问答,以往只是浏览现在也想更多的参与其中,因此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1,想法很好,可以去做。实施前多查阅下玄奘法师当年西去取经的路线,了解其取经路上重要的节点关溢、城市、国家现在所处地位置,名称,以及现时路线中各地的民俗、注意点、安全系数。路线上不同时间段的地理现状和天气情。避免走冤枉路也避免发生不可预知的麻烦。

    2,无论是学习玄奘法师当年取经不畏凶险、艰难刻苦学佛弘扬佛法的精神也好,还是作为一个旅行的经历也罢。一路走一路看,必然会有感想和心得,也必须会有旅途中的欢愉和苦闷,更有一路的不同风景和美食。建议你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没准会成为你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3,最后再提下,此印度非彼印度,早己今非夕比。古印度文明未有效传承,佛教也已没落,现在主流教是印度教。

    以上是我不成熟的几点小建议,希望能给予到你帮助。

    谢谢!

    4、《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路线是什么?你怎么看?

    如图所示,你就明白了。

    5、唐玄奘西行取经读后感100字?

    玄奘沿古丝绸之路踏上西行求经的道路,他是“运用语言的大师,描绘历史地理的能手”,是探险家,但他更重要的身份是文化使者,在“输送财富”的丝绸之路上“传播信仰”。古印度的历史因玄奘的记录得以重建。后人应该学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