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万历十五年》怎么样?)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万历十五年》怎么样?
说实话,我至今不知道这本书好在什么地方,但这话说多了不是被骂无知,就是被骂别有用心。
第一次看《万历十五年》还是上大学的时候,总体感觉知识性有,但文笔太差,整本书罗里吧嗦,叙述毫无条理,几句话能说清楚的事写几页纸,简直不知所云。
第二次看是在头条写历史后,大家都说好搞的有点不好意思,怀疑自己当初年少无知不识货,于是专门买了一本,但看一半还是就放弃了,第一次看的内容早忘记了,感觉却异常依旧,依然不知所云。
说个不谦虚的话,我也算看过一些书,历史类更是心头好,但黄老师这本书实在不合我的口味,至于评价,我两次都没有看完,没有资格评价。
最后说说我对书的看法,个人浅见,大家拍砖。
首先,无论什么书,文笔第一,如果不具备一定文字水平,干脆就别写书了,这就好比是开餐馆,菜的口味卖相都很差,尽在那谈营养没用,如果下馆子只是为了营养,干脆去挂葡萄糖好了。据说《万历十五年》出版前还找人润过色,不知道是不是在拼多多找的。
其次,长篇数目,无论是历史类还是小说类,总要有些故事情节铺垫,不然几百页看下来,不困也的睡着。这点当年明月比黄老师强太多,既有内容也有故事,还能寓教于乐,当然,你可以认为我浅薄,拿网络小说和大师著作比,但这就是我的真情实感。
第三,叙事要清晰,万历十五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资料类书籍,更像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在日慕看来,这类书籍写作并不困难,只要抓住主线,堆积史料即可,但黄老师絮絮叨叨,线索极度模糊,我在许多评价中看到读者归纳的线索,实话实说,这些线索我在阅读过程中真的感受不到,可能是水平太差,不识货吧。
最后还是给黄老师的粉丝们道个歉,我真的不识货,给大家添堵了,欢迎批评!
2、怎么评价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记得还是大学时读了《万历十五年》,至今还有印象。当时这本书很火,只要对历史比较感兴趣的人,好像都读过,至少听说过。该怎么评价它呢?
首先,这本书通俗易懂,角度新奇,这也是它能流行的最大原因。
它主要内容是万历十五年,发生在万历皇帝、首辅张居正、申时行、清官海瑞、武将戚继光,以及乡绅李贽等人物身上的细碎事情。每个人物描写得性格分明,有血有肉,与一般历史书上的人物完全不同。它满足了人们一窥帝王将相“隐私”的心理,与秘史相类似。文笔通俗,大家都能看得懂,与之后大火的《明朝那些事儿》有些相似。
其次,黄仁宇在书里展现了其所谓的“大历史观”,也受到了一部分专业学者的认同,提升了本书的影响力。能够在研究中出一些成果容易,但是能够把握规律,形成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这本书在用讲故事的方式呈现严肃的历史研究,作者认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黄仁宇从他所专长的近代财政史的研究视野去看待明朝的各项制度,发现了很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许多看法。不管是不是赞成他的观点,但他的这本书为很多学者打开了新的研究思路,这才是本书最大贡献。
3、可以讲解一下《万历十五年》的精髓吗?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我两年多前看的,这本书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它融入了很多作者本人的人生体会和经历,并且用“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后还推出了英文版本。我看很多外文网站也是对这本书褒奖,并且还曾经获得过美国奖项的一些提名。真的是一本非常棒的历史书籍。
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读这本书过程中的笔记和总结,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万历皇帝:即位时不足九岁,到1587年也才是一位二十四岁的年轻人,但他注定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
正值幼年就已披上龙袍,他既没有玩伴,也没有娱乐。在十岁那年,他迷上了书法,但却被制止了。
他的老师、首辅张居正提醒他说,皇帝陛下的书法已经超过了所预想的程度。“张居正进一步说,书法毕竟是一种微不足道的艺术,它本身无益于帝国的福祉。万历十四岁结婚,十八岁时王恭妃给他生了第一个孩子。这时,他爱上了另一妃子,只有十四岁却很聪明的郑氏。
皇帝希望郑氏的儿子而不是长子来继承皇位,为此跟他的臣僚们疏远了数十年。他拒绝上朝会见大臣,拒绝任命官员,而大明帝国因之越来越滑向混乱无序的深渊。1588年,万历又一次拜谒了自己的陵墓,此后在皇宫大院里一呆就是三十多年,创下了皇帝怠政的空前记录。
首辅申时行成也中庸,败也中庸。
申时行取得状元,后来因为才干而被张居正加以重用。
但也有很多后人评价他是个八面玲珑毫无主见的无作为之人,特别是他在文渊阁(文渊阁是许多文臣渴望的最高殿堂。只要入阁,就可以常伴皇帝左右,有机会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成为大明江山的总顾问,成为大殿之上的权力明星)的作为和张居正改革相比,简直波澜不惊,毫无作为。
张居正在其位,谋其政。
荣登首辅之位后,理政十年:整饬吏治,刷新颓风;整肃教育,延揽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
拯朱明王朝将倾之厦,使万历时期成为明王朝最为富庶的时代。虽然最后的结局很惨,被抄家。
张居正自己生活奢侈,官僚系统的腐化程度可想而知.再加上张居正和万历皇帝权力的交替问题让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尊敬依赖最后变成了疯一样的报复与憎恨。
海瑞:一个清廉严正的文官,敢于在一封公开的奏疏中批评嘉靖皇帝“虚荣、残忍、自私、多疑和愚蠢”,他提倡节约作风优良,拒绝一切浪费。
他有限制富户过多占用土地,缩小贫富差别的愿望,可惜他的改革热情让他与土地问题保守派发生冲突而被弹劾。“接近1587年年底亦即万历十五年丁亥的岁暮,海瑞的死讯传出,无疑使北京的朝廷大大地松了口气。
现在,没有人必须为罢免一个大众心目中的英雄而承担责任了。在同僚和皇帝的眼中,海瑞无聊可笑,又不合时宜。”
戚继光:一个天才将军,在万历十五年年底去世。
他曾经使外强中干的军队恢复了元气,独立编纂了军事操典,创新了新的战斗技术,随着张居正去世而被降职,他得不到文官们的信任。
任何肇基于帝国官僚政治之外的权力必须得到控制,而“随着戚继光的去世,我们的帝国失去了将它的军队施予最低程度的现代化以图在新时代里生存的最后一次机会”。
李贽:想冲破当时社会制度却无法找到出路的哲学家。他对神圣的儒家经典发表了大量的惊世骇俗之论,因其中包含有平等思想的迹象而受到当今中国统治者的喜爱。
不过,实际上李贽并没有完全摆脱精英分子和儒家的信条,正是这些信条养育了他。作者在文中评论道“李贽的著作是一份珍贵的记录,使我们得以了解这个时代所特有的知识界的挫败。没有这些著作,我们将可能无从探测这挫败的深度”。
我是@早安读书,每周读三本书的日更践行者,欢迎关注。
4、读过《万历十五年》的你们有何感想?
上大学时,我第一次读到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说实话,真本书对我的影响是震撼级的。在这本书里,黄仁宇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写法,让读者打开这本书,常有人物就鲜活地在眼前,欲罢不能的感觉。就像作者开卷后即向大家传达的一样:作为中国人,应对本国以往的历史有一种温情的敬意。至少不会对其抱有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的我们是站在以往历史的最高处,而将民族的种种罪恶与弱点委罪于古人。这种观念我是充分感受到了,也是在反复咀嚼中接受了。尤其体会到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历史中每一个人物都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只有充分了解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祖辈一代代传承后,才形成今天的现实,我们的心才能更踏实,我们出发做事业时才能更有力量。历史是照亮我们现实和未来的灯塔。
在研究这本书时,我也很赞叹作者一些好的叙事方法。首先,这本书的爆发与时代背景和作者本人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黄仁宇个人就是重要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是民国时期参加过抗日战争及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的,且见证了民国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我个人平时最新欢的一段历史就是中华民国时期史。
其次,这本书具有独特的叙事策略和结构,好像给沉闷的房子打开了一扇窗,让人不禁惊叹: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还可以这么有趣!
最后,就是黄仁宇不按照历史学者一般的方式出牌,记得有报道说:在一次国际明史研讨会上,他即兴发言,侃侃而谈,说到高兴时竟跳起来,蹲在沙发上,就像在和军队上的一群大兵侃大山。
还有,关键的是他的“大历史观”更出奇,他在该书中指出了历史“五百年的大循环”,书中展现的广阔的时间跨度(经常以50年,甚至一个世纪为单位),让人有“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之感。在空间上也是纵横驰骋,常以50万或100万平方公里为空间单位。但这些都不影响对人物心理、性格的细节描摹,算是“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吧!说了这么多,核心宗旨就是:我喜欢这种风格,我也要尝试这么写我的文章!
说到学习历史,要讲好一个历史故事,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历史人物,什么朝代或某个历史事件,经常会忽视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我在中学时学习历史,也是不太关心where的问题。但经过不断深入的学习、总结、思考,我发现:若把历史比作是过去演出过的一幕幕大戏的话,那么地理环境就是所有人物和事件的表演舞台。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你方唱罢我登场。无疑,舞台环境的约束条件或利弊因素在很长很长的历史年代中,对中国四五千年历史大戏的影响,将是根本的,决定性的。
对于世界历史上各主要大洲、文明或国家的考量,历史学界关于决定历史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决定论、人种决定论、文化决定论等不同学派。虽然地理决定论也是其中一派,然而我认为:地理因素是决定论中的决定论,我更倾向地理决定说。因为考量的时间短的时候,其他的因素可能很重要;但考量时间尺度越长,我们会发现地理因素越重要,甚至会影响到某个大区域的一切历史。以后我们可以在“中国大历史”的视角下,对中华文明所在的中国历史朝代疆域、东亚、亚欧大陆的地理环境展开分析,再慢慢地向大家娓娓道来。
5、《万历十五年》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万历十五年》,作者是美国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是一本极其畅销的历史专著。这本书的英文版书名叫做“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翻译过来就是“1587一个不怎么重要的年份”。
在书中第一章《万历皇帝》的开头,作者写道:“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纵是气候有点反常,夏季北京缺雨,五六月间时疫流行,旱情延及山东,南直隶却又因降雨过多而患水,入秋之后山西又有地震,但这种小灾小患,以我国幅员之大,似乎年年在所不免。只要小事未曾酿成大灾,也就无关宏旨。总之,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万历十五年这么平淡,这么无关紧要,为什么要将这一年当成一个主题来书写,而且还获得如此称赞呢?而这就是本书的精彩绝妙之处,也正是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启示。
1. 失败的拐点总是隐藏在平淡的细节中雪崩之前最后一片雪花,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都不是失败的原因。
《红楼梦》中贾府的衰败,从建造大观园的极尽奢华便开始显现出端倪。最后的结局,也并不是因为抄家,而是从抄检大观园时,贾府走向下沉失败的路便已然开始了。
事物兴盛衰亡的命运之路,都是在平淡的细节中,悄不声息地做出方向的改变,我们无法察觉,也必须随波逐流。
万历十五年,没有外部入侵,没有内部暴乱,排除一切干扰因素,依旧可以看到大明王朝政治管理体制的失能,庞大的朝廷体制逐渐走向停摆的边缘,成为一潭死水。33年后,1620年,万历帝病逝;再24年后,1644年,明朝灭亡。
2.少数个别人的努力,改变不了历史的流向
在《万历十五年中》,作者选取了六个人,作为这段历史的横截面,来看大明王朝衰败的大势所趋。行政首脑张居正和申时行,万历皇帝朱翊钧,军事将领戚继光,还有道德楷模海瑞和思想家李贽。这六个人来自不同领域,都身居高位,但最后都是悲剧性收场。
万历帝登基时,明朝已显现出颓势,财政倒退,经济赤字严重,农业税收急速下降。官员数量膨胀冗余。当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掌握最高行政权力后,便开始改革。主要是管控土地,还有整顿官吏。
清醒的人在一群装睡的人群中,总是显得格格不入。钱穆先生曾说过,张居正放在汉唐,那是一个好宰相。但明朝不需要宰相。
张居正在世时,改革还能取得些许成绩,但是人亡政息,张居正死后,家族被清算,儿子被迫自杀。
在他之后的申时行,充分看到了前任的教训,充当和事佬,佛系办事,但是夹在皇帝和文官集团之间,左右为难,进退维谷。最后千夫所指,黯然退场。
再来看,万历皇帝朱翊钧,既不能立自己喜欢的儿子为太子,也不能实现自己政治抱负,政治意识被文官集团绑架,最后不得不以28年不上朝作为反抗。
军事将领戚继光,在万历十五年末去世,他曾经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但因重文抑武,被文人排挤,后因为张居正被文官集团清算,而受到牵连,在贫病交迫中死去。最后对于他的去世,朝廷一点也没有反应,更没有记录。
当来自各个阶层的人都深感无力时,那说明朝廷政治体制腐坏了,历史的洪流朝着失败而去,而且奔流不回头。
3. 真正的大历史观要着眼于全局黄仁宇先生倡导“大历史观”,他认为真正的历史进程不是靠着偶然,具体,特殊,孤立的事件和人物,而是要发现事物和人物内在的规律和联系。
所以,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看似平淡,发生的也都是无足轻重的小事,但是如果这些小事放在大的历史空间下,联系起前因和后果,你会发现,当时的明朝已经陷入到了困境中。
黄仁宇先生在书中最后的一段话,更能体现出他的“大历史观”。
“我们的生命纵长也难过99岁,以短衡长,只是我们个人对历史的反应,不足成为大历史。将历史的基点退后三五百年才能摄入大历史的轮廓。《万历十五年》已经初步采取这种作法,所以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
以上。
6、《万历十五年》到底是本什么书,都讲了什么?
把以前写的文章拿来一用。
《人民的名义》里高育良书记最爱的书籍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早想给这本书做书评了,没有时间,所以,今天谈谈《人民的名义》里寓意深刻的《万历十五年》一书。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可以说是学术性和通俗性相结合的很好的书。最早看见很多人推荐这本书,有人觉得历史入门看此书很好。的确,书中的充满了各种相对严谨的历史考证,可读性又不差,而且本书受到了法国年鉴派的影响很深。我也看过批评这本书的人,历史圈子内的(明史研究会会长商传),圈子外的(王小波)都有。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并评价这本书呢?
一.学术上看本书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好像很多历史民科挺喜欢,中国历史学术界似乎没有多大关注,其实不然,商传先生就在讲座《谁误读了晚明史?》谈过黄仁宇先生。
商传先生对《万历十五年》学术评价是中肯的,肯定了这本书的价值,但是也隐晦的指出了黄仁宇的问题。商传先生说了一个故事,大致意思就是黄仁宇先生和大陆教授开会,结果,黄先生和大陆学者怼起来了,最后黄先生说自己当年是国民党的兵,大陆学者说自己当过共产党的兵,所以,最后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商传先生说这些话,也就是论证黄仁宇认识还是有不足的地方。
事实上,黄仁宇先生学术界最出名的不是他的《万历十五年》,而是他对于明代经济财政的研究。他的经济史的研究,我们这里不作深入探讨。
二.高育良与《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为什么让高育良如此热爱呢?我们看看《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的生平经历。黄仁宇先生的父亲黄震白曾加入同盟会当基金成员,但并不是核心人物。黄仁宇早年在家乡生活,在长沙市第一中学毕业后,1936年入读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1936年~1938年)。抗战时期弃笔从戎,在中国远征军当兵。后来来到美国学习历史。
从他的身份和经历,我们可以看出来,他对于国民党官场关系与传统管理那一套相当熟悉,可以说他本身就是民国历史的一部分。而他的作品又不是简简单单用理论做研究,而是用自己的经历去书写历史。历史其实很依赖研究者对于社会阅历,黄仁宇先生的阅历足够丰富,但黄仁宇的作品估计有种从历史角度反思国民党失败的历史吧!高育良书记也是精通官场的一个老油条,最后怎么能不失败?
我们大部分阅读《万历十五年》的读者多半不是明史研究者,黄仁宇把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结构比喻成 “潜水艇三明治”,上面是一块长面包,大而无当,乃文官集团;下面也是一块长面包,也没有有效组织,乃成千上万的农民。而基本的组织原则,即尊卑男女老幼,没有一个涉及经济及法治和人权。高育良书记代表的就是上面的文官,是一个有学识的学者,又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官僚。
我猜高育良书记对《万历十五年》里面最爱的人物一定是申时行,申时行打太极,揣摩上意,和稀泥都是一流的。高育良书记这些方面也是手段奇高,申时行喜欢用儒家那一套打太极,高育良则是用喜欢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打太极。这时候,总会想到一句话“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申时行在明代尚且没有一个很好的结局,高育良书记面对的是21世纪的新时代,所以高书记失败也是毫无疑问的。毕竟,我们的党不是旧官僚,党员也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老官僚岂能长久?
其实不仅仅高书记爱《万历十五年》,很多人也谈过《万历十五年》, 而黄仁宇真正擅长的是经济史,学术界对他的大历史评价不高。更多喜欢黄仁宇的恰恰是学术圈外的人,这一点很有趣。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语言白话文,而且通俗易懂,用一个个故事来分析中国明代社会与中国式管理,带着探讨问题的角度深入。一方面西方学者汉学家史景迁的作品也是立足于大量的研究资料与史料,用人物命运经历剖析社会,也就是说西方有不少这样的作品,但是中国很少有人这么创作,而黄仁宇又是一个有西方教育经历与中国社会经验的人。所以,这本书当年在中国火起来也实属正常。普通人也会看的下去,高书记爱读也很正常。
高书记与其说是爱历史,倒不如说是对于旧官僚的生活状态心有所感,而且高书记深知权力高高在上的人反而不好做,哪怕你是万历皇帝,当文官集团抱成团,你去应付很棘手。李达康为例子,他在京州一个人说了算,搞一言堂,独断专行,为什么京州还会有丁义珍,陈清泉这些的官员存在呢?说到底有些人抱成团,不好对付。
三.《万历十五年》本书
万历十五年用了七个人的故事,串起来了万历朝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社会思潮等等。而且背后还有作者查阅史料与考证的功底,不能不说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这七个人结局无一例外都是失败的,这一点不禁让人深思原因。而我联想到了孔飞力《叫魂》也是用故事展开一个社会的面貌。
与其说这本书是写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倒不如说在还原一个,明代官僚体系与一个复杂的社会。这个年份本身没有意义,重要的是普通的一切背后反映的东西。黄仁宇就是带着解密的心态,解答“李约瑟的疑问”,解答“中国为什么近代落后于西方”这些问题,所以黄仁宇先生所选取的历史上面的例子有取舍,这种取舍是好是坏不好说,但是至少做到了最基本的有明确的出处。
真正想学习历史,入门阶段看看这本书还是可以的,深入研究还是需要自己去阅读一手史料和学术著作,但是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则是非学术性的,即使距离明代已经有了几百年, 我们会看见一些精英阶层的文人官吏如何治理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
7、《万历十五年》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值得一读吗?
大学的时候读了《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总体来说,还是很值得一读的。
本书以一个不甚引人注目的历史年份(1587年)为切入点,发散开去,分述主要代表人物在道德主义极盛的明朝的悲惨历史命运。论证中国传统的以道德代替法律的社会结构和运行模式,因缺乏数目字管理,导致中国迟迟未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有如“潜水艇夹肉面包”。文官集团如上层长面包,大而无当。成千上万的农民如下层面包,缺乏有效组织。中间夹肉,是以科举为表现形式的体现尊卑男女长幼秩序的道德规约。这种传统社会无法局部改造,但恰恰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大失败,就可以保证冲突既开,恢复故态决无可能”,“给中国留下了一个翻天覆地、彻底创造历史的机缘”。
本书贡献有二:
一是运用传记体例方式构建历史断面,独具一格。
二是提出“大历史观”,即从技术或数目字管理角度看历史。
全书结构安排,形散神聚。全书用1587年前后看似琐碎的历史事件,把六个人物串联起来,以此来阐述中心论点。全书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章是第一部分。作者开篇点题,通过介绍万历皇帝成长过程,论证皇帝及官僚体系已被道德主义捆缚,作为道德的衍生品及表现形式——礼仪,充斥整个国家治理体系。
第二至四章是第二部分。通过对两个性格、能力各异的首辅的介绍,进一步阐释明朝的道德治国。作者认为,文官的精神支柱是道德,以自我牺牲自许。但“体制上又存在那么多罅隙,给这些人以那么强烈的引诱”。因此,官僚行政体系不能为道德所完全统一,始终存有双重性格,其治国弊端亦显而易见。
第五至七章是第三部分。该部分以文官、武将和思想家三个人物为代表,进一步论证道德治国的局限。三人的历史结局证明,“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作者通篇认为,封建中国更替至明朝,整个社会,上至帝王,下至黎庶,人的主体性已被道德主义所吞没,人的行为已被道德主义所束缚。这种异化,不仅迟滞中国向资本主义发展,更严重扭曲人性。而这种道德主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
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读下来肯定也会有不同的收获。一般有非历史学专业的让我推荐历史学通识方面的书的话,我就会推荐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这种大历史观的视角和叙事方式,确实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