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什么什么什么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是什么意思?)

什么什么什么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是什么意思?)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是什么意思?
  • 正文

    1、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是什么意思?

    孔子提出“仁、义、礼”,以“仁”为内在核心。以“礼”为外在核心。内“仁”的外在表现就是遵守“礼”法,所以不矛盾。最重要的还是仁,礼是外在体现。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礼”。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就是克制、约束自己,复礼是符合于礼。孔子所谓的“礼”是周礼。他一生的梦想就是要复兴这个周礼。礼与仁的关系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孔子要求复兴周礼,但不是完全因袭周礼。因为如果完全按照周礼,不能充分发挥周礼的作用,所以他对周礼有一定的补充和发展。

    什么是“仁”?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即“仁爱之心”。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还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把“仁”的思想治理国家,孔子关心民生疾苦,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

    孟子是儒家奠基人,思想核心是“仁政”。孟子延伸了孔子学说为“仁、义、礼、智、信”。义”是孟子学说的核心,是孟子一生追求的目标。后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称儒家五常。

    孟子之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每个人的“内在理性”,这种理性不仅是先天的,而且是具体的。

    孟子说仁,与孔子虽有层次上的不同,大体上还是继续孔子的意义。孟子对义,则比孔子有较多的发挥。

    “义”的意思是指应该、应当、合宜、适宜之意,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道义。“义”从广义上来说,有民族国家之大义,从局部范围说有社会高善之义,或江湖道义等。从狭义上来说,有祠堂、宗社之义、家族血缘骨肉手足亲情之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