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绿肥红瘦什么意思(如何理解宋词“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什么意思(如何理解宋词“绿肥红瘦”?)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如何理解宋词“绿肥红瘦”?
  • 2、“绿肥红瘦”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 3、《如梦令》中“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
  • 4、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
  • 5、绿肥红瘦和红肥绿瘦的区别是什么?
  • 6、李清照的(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
  • 正文

    1、如何理解宋词“绿肥红瘦”?

    宋词中的“绿肥红瘦”指的是春末夏初的时候,也就是暮春时节。这个时节正是绿叶茂盛,而花朵开始消瘦的季节,代表着春天归去和夏日降临。“绿肥红瘦”这个词语,出现在宋词中的频度较高,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最为知名,其中“绿”指的是绿叶,而“红”指的是花朵,这是一种诗词中常用的借代修辞手法。另外“肥”与“瘦”还有通感、拟人的修辞手法在内。

    李清照在词中这样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其中“绿肥红瘦”一语,是全词的精华所在,历来为世人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色彩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更加茂盛,绿意盎然,“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雨打而凋谢变少,是状态对比。这四个字搭配组合之后,显得色彩鲜明、形象生动,从而让读者联想到“红瘦”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指绿叶繁茂的夏日即将来临,令人赞叹。

    “绿肥红瘦”一语,还频出现在其它宋词之中,均表相同意境,如宋赵长卿在其《鹧鸪天》一词中有“绿肥红瘦春归去,恨逼愁侵酒怎宽”。宋魏了翁在其《水龙吟》一词中有“记曾犯雪,重来已是,绿肥红瘦”。宋赵善括在其《满江红》一词中有“谁忍见、绿肥红瘦,鲜欢多感”。宋黄机在其《谒金门》一词中有“风雨後,枝上绿肥红瘦”。

    另外,宋人吴礼之在其《桃源忆故人》一词中有“柳外斜风细雨,红瘦绿肥春暮,肠断桃源路”。将“绿肥红瘦”一词颠倒用之,亦不失其本意。答主十分喜爱宋词,曾填过《渔家傲》一词,其中用到了“红瘦绿肥”一语。原词如下:

    渔家傲·春暮

    已是东风吹落絮,檐头昨夜潇潇雨。

    红瘦绿肥知几许,回首处,

    林深忽送流莺语。

    我欲往寻疑旧路,徘徊烟里天将暮。

    但觉年华流水去,无从诉,

    如何留得青春住。

    2、“绿肥红瘦”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绿肥红瘦”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小词《如梦令》,全词如下: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

    要明白“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就得先明白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借代。借代就是借一个事物的某一个部分或某个特征等来指代这个事物。

    比如,借帆来指代船,比如,我们现在常用白领这个词来指代职场人士。

    “绿肥红瘦”这个词,就是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绿,是指海棠花的绿叶,红,是指海棠花的红花。绿肥红瘦的意思,就是海棠花已逐渐开败,而绿叶却逐渐繁盛。

    用红绿来代指花叶,让小词中的视觉形象更鲜明。

    我们再品读一下这首小词,这是一首写李清照惜花之情的小词,妙在李清照将这种惜花之情写得曲折委婉、摇曳多姿。

    词人早晨醒来,一夜的死睡,依然没有让昨夜酒后的醉意完全消散,在残存的酒意中,她想起了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于是她问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显然不关心海棠花的状况,她只是敷衍地答道,海棠花还是老样子。

    但是,内心敏感的词人知道,暮春时节,经历雨打风吹,海棠花肯定已经渐渐开败,不过绿叶却更加繁盛了。

    绿肥红瘦,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红瘦”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好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3、《如梦令》中“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

    解说是绿叶繁茂,而红花凋残了的意思。

    4、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

    绿肥红瘦的意思是: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出自】宋·李清照《如梦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例子】花却又是美丽的战士,风雨中尽管渐渐绿肥红瘦,终究不曾低头。【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1、《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白话译文: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2、《如梦令》创作背景《如梦令》一词,是一篇追忆旧游之作。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出游归来的少女词人,泛舟于清溪之上,观赏到藕花绽开、鸥鹭惊飞的美好景色,心中洋溢着青春的愉悦。这一情节,犹如青春溪水里一朵可爱的浪花,在词人的记忆中不息地跳动着。从其明快的色彩和欢乐的格调来看,此词当是词人回忆青年之作。

    5、绿肥红瘦和红肥绿瘦的区别是什么?

    绿叶红花不会变,之所以有语句的区别,关键在于心情的差异。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年轻时的李清照,家境优渥,生活悠闲。春来花红柳绿,对景感怀,小酌怡情,力不胜酒,不觉微醺,在乱花馨香中酣然入梦。早晨醒来,唯恐错过了春光,也担心疏风狅雨摧残了春色,急不可耐的让人去看。把真的红肥绿瘦,想成了绿肥红瘦。此人的热爱生活,眷恋春天的小女儿情态跃然而出。

    而杜甫的的《绝句漫兴九首_》表达的情绪和李清照相差许多,可以作为真的“绿肥红瘦”的感伤。岁然春天乍到,但在作者眼里心里,已经零落,触目惊心。

    绝句漫兴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觉莺语太丁宁。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恰逢春色已尽,触景生情,作了一首小诗,请方家评点。

    春尽杂兴 找荣沛

    春暖催情了无迹,杨花榆荚饶梁飞。

    野丛低落有胜景,红瘦绿肥拚高低。

    6、李清照的(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

    "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主人公毕竟还是知道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她肯定也喝多了.所以一 觉腥来,她想``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知否”让人读来颇觉清新。

    “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

    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功力独到。

    她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肥”替换了“多”,“瘦”替换了“少”,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

    无怪乎多为历代词论者赞誉,如《草堂诗余别录》中曰“结句尤为委曲工整,含蓄无穷意焉”。

    而更深一层,“红”又不单指花朵,还隐指了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隐指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隐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

    红瘦一词并不简单. 昨夜狂风爆雨.大家可以想想.绿叶得雨水的浇灌当然更加肥大 茂盛.而花朵经历风风雨雨后会怎么样呢?当时她还没出嫁.那红又是代表什么呢?所以逼真地写出了人物 寂寞 青春情思。

    不需直言,不假雕饰,却更令人心动,这是李清照的词作给读者的一个典型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