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齐谐怎么读(方言里,“街、鞋”二字怎么读?你如何看待这种读法?)

齐谐怎么读(方言里,“街、鞋”二字怎么读?你如何看待这种读法?)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方言里,“街、鞋”二字怎么读?你如何看待这种读法?
  • 2、《庄子》的“齐谐”和《列子》中的“夷坚”是同一个东西吗?它们分别是什么,有啥依据?
  • 3、庄子《逍遥游》提到的《齐谐》是庄子虚构的吗?
  • 4、咋咋怎么读?
  • 5、齐谐者,志怪者也。是什么意思? 齐谐,指的是什么?是书还是人?
  • 6、伛偻怎么读?
  • 7、《新华字典》上“骰”发音tou,而且不是多音字。很多人把“骰”念成shai,是错了吗?
  • 正文

    1、方言里,“街、鞋”二字怎么读?你如何看待这种读法?

    问题:方言里,“街、鞋”二字怎么读?你如何看待这种读法?

    .....

    前言

    在古诗中,街和鞋都在《平水韵》的上平九佳韵部里,

    佳街鞋牌柴钗差[差使]崖涯[支麻韵同]偕阶皆谐骸排乖怀淮豺侪埋霾斋槐[灰韵同]娲蜗娃哇睚崽楷秸揩挨俳 一、平水韵中九佳韵部

    1、这个韵部中的字,今天有的字是韵母a的发音:

    佳崖涯睚娲蜗娃哇.......

    2、有的是ai的发音,例如:

    牌柴钗差骸排乖怀淮豺侪埋霾斋槐

    3、 有的是韵母ie的发音,例如:

    街鞋.......

    可以看出,既然在一个韵部,街jie鞋xie,在古语里与牌pai柴chai等字的发音应该是相近的。

    二、押韵九佳的唐诗

    平水韵的这个九佳韵部合并了唐韵中的”佳、皆“两个韵部,在唐韵里”佳、皆“这两个韵部是可以通押的,可见发音一定很相近。

    1、唐诗

    [唐] 刘禹锡的《卧病闻常山旋师,策勋宥过,王泽大洽,因寄》全诗一韵到底,押九佳韵:

    寂寂重寂寂,病夫卧秋斋。夜蛩思幽壁,槁叶鸣空阶。南国异气候,火旻尚昏霾。瘴烟跕飞羽,沴气伤百骸。昨闻凯歌旋,饮至酒如淮。无战陋丹水,垂仁轻槁街。清庙既策勋,圆丘俟燔柴。车书一以混,幽远靡不怀。逐客憔悴久,故乡云雨乖。禽鱼各有化,予欲问齐谐。

    十个韵脚可以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今天韵母是ai:斋 zhai、霾mai、淮huai、柴chai、乖guai、怀huai、骸hai

    一部分今天韵母是ie:阶jie、街jie、谐xie。

    三、宋词里第五部 九佳(半)十灰(半)通用

    平水韵里的九佳和十灰是邻韵,在填词时,九佳和十灰各取一半成为一个韵部:第五部。:

    【九佳(半)】佳街鞋牌柴钗差[差使]崖涯[支麻韵同]偕阶皆谐骸排乖怀淮豺侪埋霾斋槐[灰韵同]睚崽楷秸揩挨俳【十灰(半)】开哀埃台苔抬该才材财裁栽哉来莱灾猜孩徕骀胎唉垓挨皑呆腮

    可以看出,词韵把十灰中的ai韵母的字和九佳中ai、jie韵母的字合并成一个韵部。

    浣溪沙[宋] 刘辰翁

    高卧何须说打乖。小篱过雨翠长街。缃桃定有踏青鞋。晴日又思花处所,东风绝似柳情怀。人间安得酒如淮。

    这首词里的韵脚:乖怀淮今天是韵母是ai,街、鞋韵母是ie。

    那么在古代这两个字发音相近吗?

    四、康熙字典记录的唐宋韵中的街、佳、鞋

    1、街:在康熙字典记录《唐韻》是古膎切,宋朝的《集韻》、《韻會》居膎切,音佳。和”佳“发音一样。当然古代的字有好多读音,街:又《廣韻》古諧切,音皆。《集韻》均窺切,音規。

    2、佳:《唐韻》古膎切《集韻》《韻會》居膎切,音”街“。

    3、鞋:

    又《廣韻》《集韻》戸佳切,音膎(xié)。又《集韻》懸圭切,音攜(今韵xie),

    可见街与佳发音一样,鞋因为诗戸佳切,应该和佳、街的韵母一样。只不过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发音有了变化,佳的韵母变成了ia,街和鞋的韵母变成了ie。

    结束语

    从唐诗来看,街、鞋、佳都是一个韵部,这个韵部里还有ai这个韵母的字,从词韵来看,十灰韵和九佳韵中的今天发ie、ai的字合并成了一个韵部。

    可见街、鞋、孩、佳等字,当年的发音韵母是完全一样或相近的。

    因此,有的方言把鞋子发音作”孩hái子、海hǎi子“,街道发音为gai道或者jia道,都是从老祖宗哪里传下来的各种读音。

    不知道各位朋友您的家乡把佳、街、鞋读作什么?敬请留言让各地的朋友们一起学习交流一样。谢谢!

    @老街味道

    2、《庄子》的“齐谐”和《列子》中的“夷坚”是同一个东西吗?它们分别是什么,有啥依据?

    《庄子》的“齐谐”和《列子》中的“夷坚”,应该都是人的名字。

    如果只从“人”这个角度来说,他们确实是同一种“东西”,至于是否指的同一个人,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齐谐和夷坚,是庄子和列子所著书中提到的人物,在提到这两个人的时候,讲的都是传说、神话,类似于现在的,“我听xx说……”,以此来增加自己所讲故事的真实度。

    而且,庄子、列子都属于先秦人物,遗留下来的典籍也是后人整理,增添删改不可避免,尤其是这种志怪类故事,讲的都是荒诞离奇、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两个人也许是庄子和列子杜撰出来的,也许是后来的整理者添加,也有可能是真有这两个人,但是,写到书中的时候,肯定也是要么作古,要么就是不知所踪。

    “借他人之口”,只是一种写作手法,蒲松龄还写狐仙鬼怪呢,难道人们还能真的去找聂小倩、宁采臣、燕赤霞……,或者去找讲故事的这个人?

    齐谐的出处

    齐谐者,志怪者也。

    齐谐是《庄子·内篇·逍遥游》中记载的,一个擅于讲神仙鬼怪传说的人物。

    有说,齐谐是本书,因为有志怪类典籍的说法,而这个志怪的叫法,却是来源于这篇《逍遥游》。

    志怪类典籍流行于魏晋南北朝,如东晋干宝《搜神记》、葛洪的《神仙传》、陶潜的《后搜神记》等,东汉东方朔《神异经》、西汉郭宪作的《洞冥记》……也都算作志怪典籍。

    但却并没有,例如《搜神记》者,志怪者也……这种说法,大多是“冰蚕志怪岂同条”“留诗非志怪”……这样的话。而且先秦就有志怪类典籍的话,并不会只有《齐谐》这一篇。

    所以,我认为齐谐人名,而非书名。

    庄子,战国中期宋国蒙人,姓庄,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代表作品《庄子》,《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都是其中的名篇。

    传说,庄子隐居南华山,所以,唐玄宗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其书《庄子》被奉为《南华真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这是《逍遥游》中的一段鲲鹏传说,讲的是一条可以变成大鸟的大鱼,而这个故事就是齐谐说的。

    齐谐说: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夷坚的出处

    夷坚闻而志之。

    在《列子•汤问》中,也有一段是描述鲲鹏的传说:

    终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翼若垂天之云,其体称焉。世岂知有此物哉?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

    意思是:在极北的冥海,是天池,有一种叫作鲲的大鱼,还有一种叫做鹏的大鸟,大家都见过吗?大禹就见过,伯益知道后,给它们起的名字,夷坚听说了,就记载下来。

    这段话中的“闻”,很清楚的告诉我们,夷坚就是个人。

    列子,周朝郑国圃田人,东周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传承人物。《列子》是后人整理为他整理的著作,被尊为“冲虚真人”。

    大禹是谁,大家都知道尧舜禹,“三皇五帝”一类的人物;伯益,传说是黄帝后裔。这两位都是名人,相信夷坚应该也是当时的名人,也许是讲故事的名人。

    借助名人,增加自己文章份量和可信度,现在人还在使用这种写作方法。

    总结

    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道:

    案史讫称山海经禹本纪,所有怪物,余不敢信,是其书本在汉以前,列子称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其言必有所受,特后人不免附益,又窜乱之,故往往悠谬太甚,且杂以秦汉之地名,分别观之可矣。

    这段话就是想告诉人们,书中记载那些描述鬼怪的传说,也许是后人胡乱添加上去,随便看看就可以了,不用刨根问底。

    一个传说,经过多人口耳传递,难免会有不同版本出现,即使内容迥异也不足为奇。传说能够流传下来,传播、记载这个传说的人数,也不仅仅是少数几人就能够做到的。

    齐谐与夷坚,这两个人,无论是作者杜撰,还是真实存在,对我们阅读理解先贤们的著作,都不构成阻碍,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也遗留下来大量的历史古籍,良莠不齐、删改缺失都属于正常现象,也阻挡不了我们发掘学习,所以,无需再去纠结,齐谐与夷坚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庄子《逍遥游》提到的《齐谐》是庄子虚构的吗?

    应该不是,但没有必要加个书名号,因为齐谐很可能不是一本书,没准是一个人。汉代的司马彪、晋朝的葛洪也这么认为。所以庄子说的齐谐者,志怪者也,应该是齐谐这个人啊,就是个志怪的人。

    但是也有人认为是书名,例如南朝梁时的萧纲就这么认为。

    还有一种观点活稀泥,这个可能是书名,也可能是人名,都有可能。

    但是《列子汤问》上也引用过北冥有鱼这个故事,他说的是夷坚记录下来。

    这个夷坚非常神秘, 是一本书,还是一个人名,都搞不清。

    有古汉语专家认为齐谐和夷坚在古代发音一样,这说明是同一个人或者同一本书。

    但是我觉得既然发音一样,却写了不同的字,是一个人名的可能性很大。

    4、咋咋怎么读?

    咋咋   拼音: zǎ zǎ  注音: ㄗㄚˇ ㄗㄚˇ  条目: 咋咋   引证解释:  象声词。形容呼叫声、咬牙声等。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鬼大呼,声咋咋然。” 宋 方凤 《物异考·眚异》:“﹝ 邓喜 ﹞忽见一人头往食猪肉, 喜 引弓射之而中,咋咋作声。” 清 袁枚 《新齐谐·佟觭角》:“﹝ 傅九 ﹞瞪目不言,但切齿咋咋有声。 希望能帮到你!

    5、齐谐者,志怪者也。是什么意思? 齐谐,指的是什么?是书还是人?

    “齐谐者,志怪者也。”意思是说:《齐谐》,是写怪异事物的书。齐谐,指的是书。

    “齐谐”二字,第一次出现在古文典籍中,是《庄子》一书,原话是:“齐谐者,志怪者也”,它描述了我们都耳熟能详的鹏鸟的故事。首先,不管是根据原文意思判断,还是根据给出的注释,我们都可以确定“齐谐”指的绝对不是人,课本注释中将其解释为了一本书,那么它所指代的到底是不是书呢?

    齐谐是不是一本书,我们无从考之。因为我们现在没有史书的确切记载,只能推测。

    从字面意思来看,首先是“齐”字。齐代表当时的齐地或者齐国。齐鲁大地从春秋直到战国时期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集聚地,可称得上是天下读书人的圣地,他们在这里学习交流,和别人争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俨然是天下文明文化中心。所以大家会讨论自己各地的奇闻异事,从而流传开来。“谐”字,左边言字旁,右边一个皆部首。皆是指大家一起,那么谐可以解释为大家一起说。

    那么可以大胆推测,生活在齐地的人们,大家口口相传一些充满诙谐的奇闻异事。就这样也许有人就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从而成为一本书。也或者只是口口相传,没有形成完整的文章典籍。

    6、伛偻怎么读?

    ◎ 伛偻 【yǔ lǚ】1.特指脊梁弯曲,驼背。《旧唐书·吴兢传》:“ 兢 虽衰耗,犹希史职,而行步伛偻, 李林甫 以其年老不用。”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峰锐而小,立石如老人伛偻之状。”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东京某晚的事》:“忽然从横路里转出一个伛偻的老太婆来,她两手搬着一块大东西。”2.恭敬貌。 汉 贾谊 《新书·官人》:“柔色伛偻,唯谀之行,唯言之听,以睚眦之间事君者,厮役也。”《后汉书·张酺传》:“公其伛偻,勿露所敕。” 李贤 注:“伛偻,言恭敬从命也。” 唐 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鲁迅 《三闲集·路》:“文艺家的眼光要超时代,所以到否虽不可知,也须先行拥篲清道,或者伛偻奉迎。”3.俯身。 唐 施肩吾 《诮山中叟》诗:“天阴伛偻带嗽行,犹向巖前种松子。” 宋 欧阳修 《醉翁亭记》:“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不绝者, 滁 人游也。” 清 袁枚 《新齐谐·僵尸贪财受累》:“ 王 趁其伛偻时,尽力推之。”

    7、《新华字典》上“骰”发音tou,而且不是多音字。很多人把“骰”念成shai,是错了吗?

    再坚持几年,字典会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