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岗打虎(从武松打虎可以看出武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从武松打虎可以看出武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可以看出武松是一个比较鲁莽的人,而且很要面子。
武松在景阳冈喝酒后,店家就告诉他山上有老虎。
武松却认为自己经常走景阳冈,从没遇到过老虎。他认为是店家想让他留在这里住店,多收一天的房费,才故意骗他。
这说明武松多疑。
店家本来是一片好心,武松却怀疑别人。
自然,小心谨慎没错,也不该轻信于人,但武松并没有调查就随便说店家诈骗,就属于有些过分了。
说明武松为人不是很正派,口无遮拦。
再说,武松走到半山腰,发现贴着官文,写了山上确实有老虎,这才知道是真的。
但是,因为要面子,加上喝了酒,武松还是强行上山。
这是极为凶险的,很容易把命都送了。
虽然武松是酒后行事,酒醉三分醒,说明此人比较鲁莽。
正常来说,人绝对打不过老虎,就算丢了面子也要保住一条命。
武松此人这么做,说明难以做什么大事。
再说,武松好酒贪杯。
他明明准备马上要走山路,仍然在景阳冈下酒店喝的烂醉。
当时店家也说了,它的酒很厉害,喝多了会有生病危险,没有药可以医治。
然而武松还是不管不顾的大吃大喝。
这说明,此人没有什么克制力。
总之,武松不是一个适合做领袖的人,做一个杀手就很勉强了。
2、鲁智深过景阳冈,还能不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这个问题要分两方面来回答。
首先,论力气,鲁智深能倒拔垂杨柳,与武松是有一拼的,所以从理论上讲,鲁智深是能够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
但是,从武松打虎的过程可以看出,打虎并非单纯凭力气,还需要胆量、智谋、和巧劲的配合。
胆量这方面鲁智深没问题,因为没胆量人到了那个时候别说打老虎,没等打,自己的腿就先软了。凭鲁智深的实力表现,既便突然遇到老虎,他也不会束手无策甘拜下风。
但是在智谋和巧劲上,必须承认,鲁智深是逊色于武松的。
武松醉打蒋门神,是先把自己装扮成一副醉汉的模样,歪歪斜斜晃晃悠悠,一出场就让蒋门神误以为对方是个醉汉来闹事,自然就产生了麻痹轻敌思想。待武松运用看家绝学“玉环步鸳鸯脚”几秒钟就把蒋门神打到在地,蒋门神才恍然大悟对手是有备而来不可小觑,但为时已晚了(这里说的是《水浒传》原著,不是电视剧)。
武松大闹飞云浦,明明是身带枷锁处于劣势,可他在对手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出手先发制人,让四个劫杀他的杀手,于眨眼之间死于刀下。
相形之下,鲁智深不具备这个素质。鲁智深擅长大刀阔斧地公开较量,凭的完全是实力,玩技巧斗计谋不是他的强项。他可以一禅仗打断碗口粗的大树,他可以在马上和五虎将呼延灼大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让呼延灼憋气又窝火,暗自在心里嘀咕:想不到二龙山的草寇竟有如此武功高强之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同样是打虎,鲁智深和武松是不同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鲁智深是否能躲得过老虎那看家的三板斧。
当时,武松看到老虎向他扑来时,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手中的哨棒打在树枝上断成两截,这个动作说明既便像武松这天神一般的人物,在猛虎面前也会失态的。可是武松很快便看出来,老虎不过是一扑、一掀、一剪这三套把戏,这三招表演完毕就气急败坏地瞎扑起来。因此武松也从当初的慌乱很快镇定下来,瞅准机会按住了老虎的头部,使出吃奶的力气拳脚相加,直到把老虎打死。
那么,鲁智深能否躲过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呢?
我以为,鲁智深是能躲过的。因为鲁智深毕竟也是习武之人,面对强敌,他虽然没有武松那般灵活多变,但在你死我活的危急情况下,也不至于傻傻的等着吃亏,他也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应变,以便战胜对手,置对方于死地。
总结:
综上所述可以说明,如果鲁智深路过景阳岗,像武松那样遇到老虎时,凭他的力气和武功,也能打败老虎,转危为安。
3、让鲁达、林冲、李逵也喝十八碗酒上冈打虎,谁会比武松打得精彩?
梁山好爱喝酒的有许多,但酒量大的有李逵、武松、鲁达等。要说喝十八碗酒上冈打虎,谁会比武松打得精彩?
先比较一下鲁达、林冲、李逵的酒量。
第一:鲁达爱酒。在五台山出家时,抢了卖酒小哥的酒,整整喝了一坛酒。打坏了塑像,打伤了小和尚们。由此看出鲁达酒量惊人!
第二:李逵也是爱酒如命的主。酒量也大的没边,他与戴宗下山,宋江嘱咐他须戒酒,他表面答应。但下山后,见了美酒怎能按耐的住?
第三:林冲也爱酒。但酒量比李逵、鲁达差些,估计林冲喝过十八碗酒后已醉,可想而知打虎水平?
再对比一下三人的武力值:
鲁达梁山一步下将,倒拔垂杨柳,见证了他的力大!六十多斤的铁禅杖舞的呼呼带风,勇猛异常。喝十八碗酒上冈打虎,绝没问题。
林冲虽然名满天下,梁山五虎将之一,但他是马上将官。要分清一下,不是冲锋陷阵,而是步下打虎。林冲虽然打得了虎,但喝过十八碗酒后,打虎还真不好说?
李逵绰号黑旋风,力大如牛。善使一双车轮板斧,是梁山步下勇将,酒量又大,我想李逵喝过十八碗酒后,上冈打虎是比武松打虎精彩的!沂岭杀四虎,已见证了他杀虎的奇迹!
4、“武松打虎”是家喻户晓的水浒故事,如果从成功学角度应如何评价这件事?
“天下无处不老虎,武松能打几只虎?虎子虎孙无穷尽,世道嚣张尽老虎。”
我们知道,武松打虎之前,首先喝了十八碗酒,酒量惊人。
有好酒量,在现今社会就是具备了好的成功基础。陪同事,陪客人,陪领导你可先干为敬,你可尽献真诚,你可使满座尽欢,你可使不能办之事在觥筹交错中云淡风轻。你可用酒体现感情。既敬酒以显尊崇,又可代领导饮以示忠诚。所以说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魅力无穷;所以即使把酒装入塑料瓶,也要带入饭桌,带上餐厅;所以越贵的酒越受世人青眛,所以茅台类股才能风骚独领。
这也是我自撰成功学的第一条“会喝会玩,成功在前”。
怀疑一切的精神。武松知道这个世上本无真话,每个人都戴着面具说着假话。越大越虚的假话,越会让人相信,越会堂而皇之被传播,被宣传。说多了,说久了,人们自然会相信,哪怕有些连说的人自己都不相信,但架不住天天说,人人说,说多了鹿自然是马,白自然为黑;“某毛”自然是良药,“某健”当然能医百病。
而武二,就是死脑筋,就是洗不了脑,就是不相信。哪怕面对的是真话,他也怀疑并坚持不信。就像他后来看到官府的榜文一样,明知是真的有虎,但也假借着酒劲和面子,仍抱着怀疑有无的态度,勇敢走下去,并敢放心大胆地困了就睡。也正是这种死不相信的怀疑精神,才使他勇敢地走上了打虎之路,成功之路。
这就是我自撰成功学上的第二条“怀疑就会使你拥有成功的开始”。
以上二条,加上武松附合成功别的条件,像力量技术的储备啦,老虎的适时出现啊,猎户们的感恩戴德啊,县太爷的赏识啊……;这里就不多谈了。
总之武松打虎成功,并由此晋升为武都头,更因此成功而无比成功地流芳了千年,并将永远被无比吹捧地流芳下去。
5、《水浒传》里武松打虎的景阳冈应该在现今哪个省,打的又应该是什么虎?
《水浒传》中“武松打虎”是一段十分精彩的故事,江湖好汉武松在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白额吊睛猛虎,施耐庵塑造的武松这一形象因为这个故事而家喻户晓。
但是,这段故事却引起了细心读者的质疑,说武松是河北清河县人,为何绕道去山东阳谷县去打虎。景阳冈就是一个小土坡,平原地区有老虎吗?因而,得出结论,施耐庵的地理是体育老师教的,景阳冈打虎不过是小说家言,随意挑个地方写了这么个故事。
真是这样的吗?
《水浒传》中地理知识非常精准施耐庵写《水浒传》十分的严谨,不会出现重大的地理位置错误。但是,为了设计故事,却有意错乱时空。之所以说是“有意”,是因为施耐庵要在其中隐藏故事。
比如,《水浒传》中的江州不是写的江西九江,而是江苏镇江。宋江在浔阳楼题写反诗,有一句“心在山东身在吴”,就点明了“江州”的地理位置。又以蔡九知府是蔡京的儿子这条信息,隐伏了曾经在镇江做过留守的蔡翛。因而,江州城中的浔阳楼、琵琶亭,以及对岸的无为军、揭阳镇等等都是“移花接木”,为隐藏的故事服务的。
宋江题反诗其实隐藏了宋徽宗复辟、靖难之役发起总攻这两件事,“敢笑黄巢不丈夫”的人果然是皇帝。
书中的蓟州,原本在历史上有一段时间归于北宋。而且,北宋也曾在燕云十六州设置“遥郡”,委任官员,高俅的儿子高尧康就曾经担任过遥郡职务。蓟州属于团练州,是北宋时期第五等“团练州”,团练为州的最高长官。同时,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时,金国按照宋金海上之盟的约定,把蓟州归还给了北宋。
施耐庵写这样一个州,恐怕也是为七十回书之后做伏笔吧。还有段景住是涿州人、皇甫端是幽州人,这些州都不是北宋的州郡,但是,却在《水浒传》中伏藏了“宋金海上之盟”的历史。
再举一个地名,看看施耐庵是不是不做考据就随意一写了。
这个地名就是“郓州”。郓州就是后来的东平府,活捉双枪将董平的地方。杨雄、石秀、时迁大闹翠屏山之后,三人一齐上梁山。书中写道:“不则一日,行到郓州地面”。
据《宋史·徽宗本纪》记载,宣和元年十一月:“升邢州为信德,……郓州为东平,赵州为庆源府”。
宋江到底是什么时候上的梁山,这条记载可以断定为宣和元年。梁山好汉打东平府,就应当是宣和元年之后的事情了。打完东平府,《水浒传》“上集完”。
施耐庵不会出现地理位置差错,那么,武松从沧州出发,为何要绕道山东阳谷去河北清河县呢?
清河县到底在哪里施耐庵说武松是山东清河县人,就这一个信息,就把清河县定位在了山东。而且,反复借武松之口,一再强调清河县是阳谷县邻郡的一个县。从《水浒传》的故事看,阳谷县属于东平府,此时,郓城确实改为东平府了。而东平府的邻郡,就应当是东昌府。
说到东昌府,武松打虎的寓意便开始浮现了。武松为何要去景阳冈打虎,也就可以一窥施耐庵的真实意图了。
《水浒传》中的清河县就是在山东境内,施耐庵绝非实写河北邢台境内的清河县。为什么呢?我们不妨先来讨论一番武松为何要去阳谷县景阳冈打虎。
阳谷县确实有一个小山坡,叫做“景阳冈”。可以说,施耐庵是刻意选择了这么一个地方让武松打死一只白额吊睛猛虎。否则,选择一个毫无争议的地方,岂不是更合乎文本逻辑吗?为何又要如此“露馅”呢?
细读《水浒传》,“景阳”这两个字出现过不止一次。高俅、蔡京请求宋徽宗发兵攻打梁山这两段故事中,都提到了“景阳”。其中,高俅故事中就有:“次日五更,在待漏院中,专等景阳钟响”。
原来,此“景阳”即彼“景阳”。武松打虎是何等寓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但是,同是写的五更早朝,宋仁宗嘉佑三年那一次为何就没提“专等景阳钟响”呢?因为,梁山好汉将参加汴京保卫战。武松原本就是预定的“去边上一刀一枪搏个封妻荫子功名”的好汉,武二爷也是一个响当当的抗金大英雄。宋仁宗那时,景阳楼并没有受到外敌的威胁。
既然写的是北宋历史,施耐庵为何又要藏着掖着呢?其实,《水浒传》隐藏的是两个朝代的历史,而重在隐写明朝的“靖难之役”。
南京玄武区鸡鸣寺就有一座“景阳楼”,是南朝宋时期所建。而鸡鸣寺内,就住着一位形如病虎的大人物。武松打虎说的就是这件事。这其中的奥妙,我将写进本人的头条专栏中,此处只是略提一提罢。
而清河县所在的州,则是“靖难之役”过程中,作战双方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一战。施耐庵说,假如这一战是建文帝获胜,那就“海晏河清”了。
海晏河清,天下太平,是《水浒传》的终极主题。
武松打虎的后续故事所有读者都知道,武松打虎之后,就在阳谷县做了都头。巧的是,哥哥武大郎也从清河县搬到了阳谷县。为何这么巧呢?
书中交代,武大郎搬迁,是因为潘金莲在清河县不贞。果然如此,朱棣发起靖难之役难道不是如此吗?
潘金莲不会因为搬到了阳谷县而一改恶习,不久便与西门庆勾搭上了。潘金莲与西门庆能苟且,其中有一个王婆起了很坏的作用。王婆曾经对西门庆说:“那娘子戊寅生,属虎的,新年恰好九十三岁”。
几乎所有的读者都认为,王婆这句话是调侃西门庆的,其实,这句话在当时来讲,简直太吓人了,施耐庵是在暗写一段真实的历史。
戊寅年说的是朱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这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登基。当年,朱允炆是二十一岁,翻过年来,明朝才启用第二个年号“建文”,这个王朝迎来了“新年”。所以,王婆说,“新年恰好九十三岁”。
9+10+3,就等于22
从这些信息来看,武松打虎的故事除了隐写北宋亡国历史外,还隐写了明朝的“靖难之役”。杀潘金莲实则是“削藩”,而不是写潘元明、潘元绍兄弟。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从镇江出发,迅速攻打到南京城下,朱惠、李景隆在金川门望见朱棣伞盖,便开城投降。金川门就在南京的西北面,朱棣夺位成功,岂不是“西门”庆吗?
同时,三打祝家庄时,梁山四路人马中,正北面不知是谁攻打,栾廷玉又是从正西北失踪的。三打祝家庄的“春秋笔法”原来如此。
这就是武松景阳冈打虎的寓意所在,施耐庵写得十分清楚,这次打的是白额吊睛虎,而龙虎山上出现的则是白额锦毛虎。
锦毛虎是燕顺,清风山三个头领的名字组合成“燕王英武真天授”。施耐庵认为,朱洪武立燕王辈的做皇帝,就是陈抟说的:“上合天心,下合地理,中合人和”,也就是“顺天应人”了。
而雪花大蛇就是隐喻的出生于1377年冬月的建文帝——他就是属蛇的。
我这样解读绝非过份解读,《水浒传》其实还真的没被读懂过。
6、水泊梁山有哪些打死过老虎的好汉?
说起水泊梁山上打死猛虎的英雄好汉,当称是武松武二郎,想当年景阳冈饮酒十八碗,可谓是豪杰英雄。
血见鸳鸯楼;怒杀西门庆;勇斗快活林;独臂诛方腊……有诗赞其美名:天酿陈芳透瓶香,武松豪饮猛虎降!
第二唯打虎英雄当属黑旋风李逵莫属。黑旋风为给母亲报仇 沂岭怒杀四虎
第三位猎户解珍、解宝可谓名列打虎第三的称呼。
打虎将李忠,虽然是没打过虎,即然是人送绰号打虎将,这里多少咱也捎带几句。李忠史进的启蒙老师,坐梁山第86把交椅,后征方腊之时被乱箭射死。死后追封为节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