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武则天是哪里人(武则天是哪里人。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故乡是哪里?)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武则天是哪里人。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故乡是哪里?
武则天是哪里人: 一代女皇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 ,那么她是哪里人呢?
祖籍并州文水人,至于出生地则有好几种说法:山西并州文水;四川利州(广元);陕西长安(西安);江苏扬州。
1、认为武则天是山西并州文水出生的理由是,武则天曾经自称是并州文水人,这个说法看似很确切,其实不能说明问题。原因在,按照新旧唐书,武则天之父武士彟是并州文水人,因此武则天的籍贯为并州文水,古人常以自己的籍贯确定自己是什么地方人,何况武则天是对并州文水的父老这样说,更具亲切感,而与她在何地出生无涉。
2、认为武则天是陕西长安(西安)或江苏扬州出生所依据的材料是最早有关武则天的出生线索的《攀龙台碑》,碑为则天时吏部尚书、中书令李峤为武士彟撰写。碑文并未直接说出武则天何处所生,仅仅给出了武士彟再娶,以及他任京官和扬州、荆州等地官员的时间。《攀龙台碑》是这样开出武士彟的年表的:
武德元年(618年),封武士彟为上柱国金紫光禄大夫、散骑常侍兼检校井钺将军。
武德三年(620年),封工部尚书,继而武士彟丧妻。
约于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亲自主婚为其娶了隋朝 宗室杨达之女。
武德八年(625年),武士彟出任栓校扬州都督府长史。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 以太子身份统领朝政,封武士彟为豫州都督,统领豫、息、舒、道四州诸军事。
贞观元年(627年),封利州都督,统领利、隆、始、静、西、龙六州诸军事。
贞观五年(631年),封荆州大都督,统领荆、峡、丰、郎、岳、果、松七州诸军事。
贞观九年(635年),唐高祖驾崩,武士彟在悲痛中患病,呕血而亡,享年59岁。遗令:归葬文水。
2、如何评价女皇武则天?女皇武则天是怎样的人?
女皇武则天,是一个极具历史魅力,似传奇而非传奇的历史人物。她的功过是非一如她给自己立下的那块“无字碑”一样,任由历史去评说。
对武则天的评价武则天,本名武照,称帝后改为武曌。初唐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人,是唐朝开国功臣,洛阳丞武华之子武士彟的次女。她初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幼妾,后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亲登帝位,自称圣神皇帝,废唐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代女皇。
武则天,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能够排除万难,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改革,历史功绩,昭昭于世。宋庆龄曾对武则天做过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就笔者看来,这一评价是很恰当的。
武则天是怎样的人笼统地讲,武则天是个姿色娇艳、行事干练,善解人意,通晓官场政治和权术,具有雄才大略,定国安邦的奇女子,下面笔者就一一道来:
1、初入宫,受封“才人”
武则天自幼聪明,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荦不群。贞观十一年, 14岁的则天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入宫之后,则天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太宗欢心,遂赐号“媚娘”。
2、感业寺返宫,晋封为“昭仪”
贞观二十三年,太宗死去,则天与所有嫔妃,发送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太宗九子李治唐高宗即位后,将武则天重召入官,晋封为“昭仪”。永徽六年,极受高宗宠幸的武则天,在内宫的斗争中稳操胜券,并日促高宗立己为后。
3、机智精明,登上皇后宝座
武则天机智精明,登上皇后宝座后,其“通文史,多权谋”的长处,得到长足的发挥和发展,使高宗对她宠爱有加。她亦利用皇后的身份,积极参与朝政。从永徽六年到显庆四年的五年时间里,她设法清除政敌,巩固和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和权力,扫除了她参政道路上的障碍。
4、从幕后走向前台,一朝“二圣”
由于则天武后处理政务有章有法,甚为群臣敬服。高宗虽厌其独行独断,许多国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这样,就使武后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竟与高宗同临紫 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上元元年,高宗号天皇,皇后号天后,天下人谓之“二圣”。
5、为称帝做准备
从上元元年),则天以“天后”之尊开始执政,至天授元年正式称帝的16年中,武氏为当皇帝做了大量的长时间的准备,采取了多种有力有效的措施。
一是,在王位的继承上,武则天排除己异,将太子或杀或废,最后立四子李旦为帝,是睿宗。李旦昏庸无能之辈,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处处受制于武则天。二是,修改《氏族志》为《姓氏录》,从传统上和舆论上打击和削弱一贯反对自己的士族官僚集团,扶植和依靠新兴的庶族地主阶级。这样使士族官僚不再有人仕做官的优越条件,也不能因出身豪贵而为所欲为。而对庶族出身的官员,也不再因门第贫贱而受耻受辱于人。修成的《姓氏录》再也看不到士族贵族的特权,原来连《氏族志》都不能列入的武氏,在《姓氏录》中,却定为姓氏的第一等。三是,变更官名,改东都洛阳为神都,为自己登位称帝,建立新秩序,迈出重要的一步。向举国表示自己大位一统至高无上的权力。武后的这些新政措施,很快遭到皇族李氏和许多士族官僚的反对。对于反对或造反者,武则天举兵讨伐,毫不手软,坚决镇压,在她的直接指挥下,这些叛乱很快平息。四是,公元69O年,武则天认为亲临帝位的条件成熟,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广造舆论:“武后为弥勒佛转生,当代唐为天子。”接着又一手导演了,以唐睿宗为首的六万臣民上表劝进,请改国号的壮举。至此,水到渠成,则天武后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的“万岁”声中,登临大宝,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6、称帝后,充分显示了政治谋略和手段
如果说,武则天在称帝前三十余年参政执政的政治生涯中,已显示出惊人的政治谋略和手段。那么,在称帝之后的十余年中,则更充分地显示了她在用人、处事、治国等各个方面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气魄。
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 武则天称帝后,更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为 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此外,她还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搜罗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比如,中唐名将郭子仪,就是“自武举异等出”。这样,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始终有一批“文似仁杰”,“武类休武”的能臣干将为其效命,有力地维护着武周的政权。重视农业生产 对于农业生产,武则天也非常重视。她说:“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她规定,能使“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地方官升任;“为政苛滥,户口流移”的“轻者贬官,甚至非时解替”。这样,在她执政的年代里,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较大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保护边关安宁 在抗击外来人侵,保护边境安宁,改善相邻各国的关系方面,武则天施政时期也做了很多努力。对吐蕃 贵族的入侵和骚扰,则天给予坚决的抵御和反击。之后,又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巩固西北边防,打通了一度中断的通向中亚地区的“丝绸之路”。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坚持边军屯田的政策。武氏的这种大范围的长期屯田,对边区开发、减轻人民转输之劳,以及巩固边防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总之,在武则天掌权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有功有过。她重用酷吏,奖励告密,污吏横行,使不少文臣武将蒙受不白之冤;她放手选宫,使官僚集团急剧增大,官僚机构膨胀;她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费大量财资和劳力。这都不同程度影响和延缓了社会的进步以及生产力的发展。
不过,这些错误和过失,毕竟是武则天政治生涯中的支流。一个“无字碑”,也许是武则天生前就料到了不知如何来评价自己,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那就让后人加以评说吧!
3、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说起历史上这位则天皇帝,在中国皇帝当中也是能排上名号的!虽不能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比拟,也是能排上个座次。
为什么呢?
一、政治睿智
武则天从当上皇后起,算是开始进入权利中心,身处高位之人如果不懂政治,是不能长久生存下去的。
割裂门阀
禁止各大家族内部通婚。防止家族势力进一步扩张,同时也有利于其他人才的突出。
敢于变革
上元元年(674年),开始改革,提出十二点改革主张,“一、劝农桑,薄赋徭;二、给复三辅地;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南北中尚禁浮巧;五、省功费力役;六、广言路;七、杜谗口;八、王公以降皆习《老子》;九、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十、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敢于改革者,是一种社会发展之必须,也是领导者敢于继承和发展国家的历史担当。只有具备历史责任心和民族忧患意识的政治强者才具备
二、杀伐果断
历代帝王都是杀伐果断之人,即使是自己的朋友、亲人都不能阻挡自己的当权之道。
武则天当皇女以后,很快将上官一家消灭殆尽,只剩下一个上官婉儿。
逼迫太子李弘和章怀太子李贤双双殒命。
封建王朝的帝王史就是一部斗争的历史,没有杀伐果断之心,不可能坐稳身处李氏王朝斗争漩涡中的江山。
三、敢于对叛乱说不
长寿元年(692年),出兵吐蕃军,收复龟兹、疏勒、于阗、碎叶等安西四镇,在龟兹重建安西都护府,扩大并巩固的领土。
显庆五年(660年)契丹开始叛乱,历经波折在武则天在位期间平息。武则天统治时期,平定北方叛乱,维护了国家统治。
四、敢于用人
689年,开创君主亲自策试贡士制度,“策问贡人于洛成殿”,开启皇帝过问殿试,亲自选拔人才的新篇章。
初唐四杰中的骆宾王反对武则天,但武则天依然赞扬这样的人才。
个人观点:评判历史人物确实应本着唯物主义的观点,不能参杂个人感情。
身处乱世的武则天,能争的一席之地,非凡人所能想象啊!
4、女皇武则天是哪里人?
女皇武则天 本名武照,称帝后改为武曌。祖籍初唐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四川省广元市人(在广元皇泽寺有1955年出土的后蜀主孟昶“广政碑”(公元959年),它是考证武则天出生于广元的重要依据。)。
5、女皇武则天是哪里人?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关于她是哪里人有两种说法,但结合《新唐书》和《旧唐书》等历史资料,应当推论武则天是山西文水人。
6、历史有武则天女皇这个人吗?
历史上真的有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武周时期女皇帝。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 ,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武则天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 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7、广元的女皇故里是指武则天吗?
山西文水是武则天的籍贯,她父亲她爷爷的老家。四川广元(传)为武则天的出生地。
籍贯这个,两唐书等正史都明确有记,武则天自己也承认她是并州人,并在生前有一系列回乡庆贺等活动,基本没争议。她的出生地,是有争议的,因为唐朝人重籍贯(这关系到出身家世门第等重要标签),并不怎么看重出生地,所以没有明确记载。
把武则天和广元扯在一起的最重要证据,是她父亲武士彟曾经任“利州都督”,唐时的利州就在今四川广元。然后,持此说的人要证明,武则天出生时一、她父亲正在做这个官;二、当时她母亲和她父亲都在利州任上,这样才能推断出她就出生在广元。
因为史书里的相关记载比较模糊,甚至连武则天的确切年龄都有争议,所以这个证明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影响力最大的一个证明成果是由郭沫若做出的,上世纪60年代初,郭沫若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认为武则天出生于广元,又将该观点写进他的历史剧《武则天》“后记”。
郭沫若列出的证据当中,比较靠谱的有两个:第一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七言律诗《利州江潭作》,题下自注“感孕金轮所”5个字,郭认为“金轮是指武则天”,则晚唐时广元人已经认为武则天出生于此地。
第二是当地出土的一块“广政碑”,碑文题为“大蜀利州都督府皇泽寺唐则天皇后武氏新庙记”,系后蜀孟昶广政二十二年(959)所刻。碑中有缺文,但郭补字后认为里面记载了武则天出生于此地的史实,这是五代的东西。
还有其它一些“证据”,什么民间传说、寺庙香火之类的,不看也算了……
郭的这个考证,一直也有争议,而且与当时的政治气候有些关系。所以武则天出生地这个事,要说有什么权威结论,个人不太认可,要说一定是假的,那也未必。可以等待日后有没有进一步发现吧。
8、武则天究竟是山西人还是四川人?
我认为武则天是四川广元人,为什么?原因如下。一,我们说谁是哪里人,说的是籍贯,所谓籍贯,就是出生于那里并在那里有很长时间的成长、活动,是为籍贯。很明显,籍贯和祖籍是不同的。比如王思聪,他的父亲王健林是正宗的四川广元人,籍贯是四川无疑,但是王思聪则出生于辽宁大连,你能说王思聪随父亲,籍贯是四川广元吗?显然不能。只能说,王思聪,大连人,祖籍广元。武则天和王思聪情况相似,道理一样。武则天的父亲无疑是山西文水人,但武则天出生于四川广元,且在广元成长了很长时间,所以说武则天是广元人,只能说祖籍山西。
9、武则天是个什么样性情的女子?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名曌(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人,荆州都督武士彟的次女,其母杨氏是武士彟的小妾。
武家在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是有名的大地主,唐高祖李渊在河东和太原任职时,经常在武家做客。李渊建唐后,邀武士彟入朝为官,被封为应国公。武则天十几岁时就楚楚动人,美貌异常。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十一月,唐太宗来到洛阳宫(紫微城)后,听说十四岁的武则天的仪容举止美丽,遂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宫中称其为“武媚娘”。后世讹传其名为武媚娘。说到“武则天是个什么样性情的女子”?我们从《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截取几段小故事,供读者朋友自己去琢磨、了解。
性格高调,阴狠毒辣:武则天在晚年时回忆自己为李世民驯马一事。说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马,名叫狮子骢,膘壮任性,没有人能驯服它。武则天当时侍奉在侧,对李世民说:“我能制服它,但需要有三件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棍,三是匕首。用铁鞭抽打它,不服,则用铁棍敲击它的脑袋,又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 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产下长女安定思公主,据《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在安定思公主出生后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望,怜爱并逗弄公主玩,王皇后走出去后,武则天趁没人将女孩掐死,又盖上被子掩饰。正好李治来到,武则天假装欢笑,打开被子一同看孩子,发现女儿已经死了,武则天啼哭。问身边的人是怎么回事,身边的人都说:“皇后刚刚来过这里。”李治勃然大怒,说道:“皇后杀了我的女儿”!武则天于是哭泣着数落王皇后的罪过。永徽六年(655年)六月,在后宫有谣言说王皇后与其母柳氏行厌胜之术,李治得知后大怒,将柳氏赶出皇宫,武则天则由昭仪晋封为一品宸妃,武则天不惜牺牲自己的亲骨肉为代价,后来 终于当上了皇后。
工于心计,利用时机: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驾崩,按照唐代的规矩,武则天依例与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她与新即位的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离宫前,有人问她:是否愿意遣散或留下,她说:“黄卷青灯,吃斋礼佛”。她知道,留在长安或宫内、很难见到新君唐高宗李治。与其这样还不如到寺院修行,或许更有机会见到高宗。所以选择皇家寺院感业寺出家。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在李世民周年忌日的这一天,高宗李治到感业寺进香,与武则天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因当时王皇后无子,备受萧淑妃排挤,失宠的王皇后看在眼里,为了以此打击她的劲敌萧淑妃。便主动向李治请求将武则天纳入宫中,李治早有此意,见皇后提议后当即应允。永徽二年(651年)五月,李治的孝服期已满,武则天便再度入宫。入宫前,武则天已怀孕,入宫后便生下儿子李弘。次年(652年)五月,武则天便被拜为二品昭仪。当时王皇后、萧淑妃经常与其争宠,互相诋毁,但李治都不听。武则天联合王皇后,迅速打败萧淑妃,获得李治的宠爱。
武则天相当皇后。由于受到宰相韩瑗和来济的反对,不能遂愿。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李治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很多大臣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武则天前进的道路也因此充满艰辛。李治企图借“废王立武”重振皇权,打击元老大臣势力。于是,武则天开始成为李治政治上的“战友”。永徽六年(655年),在是否立武昭仪为皇后的斗争中,褚遂良与长孙无忌强烈反对任何废黜王皇后的企图。高宗召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勣、尚书左仆射于志宁以及褚遂良进官商议废后立后之事。褚遂良陈述了一通理由,就是不让武则天立后。褚遂良将官笏放在台阶上,同时也把官帽摘下,叩头以致于流血,唐高宗大为恼火,让士兵把他强行拉了出去。而坐在皇帝后边的武则天大声说道“杀了獦獠!杀了獦獠”!
为谋帝位,“虎”毒食子: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联手撵走了其亲舅舅长孙无忌、逼走了褚遂良等元老大臣。唐高宗患偏头痛,有一段时间眼睛也看不清。就把朝中大事交给了武则天。武则天很有头脑,治国理政也有一套。她在李治患病修养期间,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比如:去除冗员,撤裁庸吏,顺便换上自己的亲信和能干的新人,故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期间做了“劝农桑,薄赋徭;广言路,杜谗口”的推动工作;做到了官员能上能下,从此,武则天的威望在国内外日渐提高,连外国使臣都称唐高宗、武则天为“二圣”。
武则天给李治生了四子二女,前面说过,为谋取皇后位,将长女安定思公主掐死了。剩下的五个孩子分别是李弘、李贤、李显(又名李哲)、李旦、太平公主。李治立李弘为太子,李弘秉性宽厚,很有才能,深得李治和朝臣信赖。为了国家,多次违背母亲意愿处理朝政。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被武则天赐药酒毒死。李治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天资聪慧,颇有人缘。调露二年(公元680年)被武则天贬为庶人,迁往巴州(今新疆),不久被害死。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底,体弱多病的唐高宗李治经不起接二连三的打击,溘然长逝。三子李显只做了两个月的傀儡皇帝,就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迁居湖北房县。四子李旦继位,武则天则直接将他软禁后宫,不准参与处理政事,后被降为相王。武则天由此正式粉墨登场,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精明强干,善于理政: 应该说武则天很有能力,政治清明,治国一套。她打击保守门阀世族,政治较清明: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终结关、陇集团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统治,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进一步发展了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并下令九品以上官吏及平头百姓自举。武则天通过科举、自举和别人推荐,选拔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成为武周政权的中流砥柱。同时开创武举、殿试、试官等多种制度,让大批出身寒门的子弟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
武则天执政期间,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户口数从永徽三年(652年)的380万户,发展到武则天退位时神龙元年(705年) 的615万户。《资治通鉴》这样评价她:“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武则天执政期间,提倡“劝农桑,薄赋役”;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推动文化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这个时期涌现出的。雕塑、绘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虚心纳贤,不罪谤人:武则天执政初期,用人良莠不齐,只要有人推荐,她大多都能任用。用了不少能人干吏,比如韦思谦、狄仁杰、李昭德、娄师德、陆元方等;也用了不少奸臣酷吏,比如武承嗣、来俊臣、韦巨源、武三思等;真正做到了“内不避亲,外不避仇”。比如对写《讨武曌檄》的政敌骆宾王就羡慕不已,叹息不为其用。史称:“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得自举其才”。当时有一个叫沈全交的讽刺选贤官“糨子糊心存抚使;谷糠眯眼圣神皇”。监察御史要捕其入狱,武则天知道了,说他们不选贤才,难怪被骂,并赦免了沈全交。狄仁杰举曾荐契丹降将李楷固、骆务整为将军。他们在契丹时,经常在大唐边境骚扰、骁勇异常,为唐军所忌恨。武则天二话没说,立马任用,这二人后来为大唐立下了不少战功。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后来的宰相姚崇、宋璟等都是武则天时期拔擢的。武则天坚持用人“务取真才实贤”。这一点为后世立为榜样。
功过是非,任由评说:武则天时期,国泰民安,政治清明,是连接“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武则天和历史其他皇帝一样,充实后宫。有面首三千,这个见野史、稗史,不足为信。但正史说她比较宠幸的就有薛怀义(冯小宝,僧人)、沈南蓼、张易之,张昌宗等。在其执政后期,选择太子之事成了她最为头疼的大事。先是武承嗣、次是武三思,最后是李显。狄仁杰在这个问题上对她说:“如果陛下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那么百年以后可以供奉在太庙里;如果立侄儿为太子,没有听说过把姑姑立在太庙里的道理”。武则天恍然大悟,立马召回庐陵王李显,立为太子。为避免自己死后,侄子与儿女之间相互残杀,特的在明堂把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和武氏侄子们召集起来,祭告天地,立铁卷为示,拥立太子李显,互不伤害。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联合禁军统领李多祚,佯称二张谋反,发动政变。他们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宫中,杀死张易之,张昌宗。随即包围武则天寝所集仙殿,要挟武则天退位。武则天被迫禅让帝位与太子李显,随后徙居上阳宫(洛阳禁苑东)。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临终前,立下遗诏,去掉帝号,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与唐高宗李治合葬在乾陵,立无字碑,是非功过由后人评说。
故事就讲到这里,至于你问“武则天是个什么样性情的女子”?我无权评判,还是交由读者自己去辨别吧!
10、中国第一代女皇武则天是那里的人?
她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