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是哪个朝代的(射雕三部曲、岳飞、杨家将分别都是哪个朝代的,谁先谁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射雕三部曲、岳飞、杨家将分别都是哪个朝代的,谁先谁后?
杨家将是北宋初期,北汉杨继业投靠可宋朝,后来杨家将抗辽的故事,历史上,杨继业抗辽,因潘美救助不利,使杨继业被包围,最终被俘,辽人劝降杨继业,杨继业坚决不降,后绝食吐血而亡。
岳飞是北宋末年出生,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历史上有穎昌大捷,岳飞直杀到朱仙镇(开封附近)。吓得金兵见到岳家军,就胆战心惊。不料,朝廷主和派进谗言,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退兵。“三十年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后被“莫须有”罪名杀害。
金庸金大侠的射雕三部曲?是《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吧?
《射雕英雄传》应该是南宋宁宗时期吧,这时,金一心想消灭南宋,宋朝廷内部政见不一,主和派占多数。而又金担心日益壮大的蒙古。这时,应该是宋和蒙古联合消灭金的时候吧。在南宋此时还没有大的战争。
《神雕侠侣》正是金大侠的所谓“大侠”的诠释。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部小说说了郭靖为救国家危难,与众位义士抵抗蒙古军的故事。
历史上此时,金被蒙古和宋联合消灭。而蒙古由窝阔台的侄儿蒙哥继位大汗,公元1258年,蒙哥派弟弟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和台与自己一起分三路攻打宋朝。宋朝此时是宋理宗年间,蒙哥的大军攻打合川钓鱼城时,蒙哥受伤去世。忽必烈攻打鄂州(今湖北武昌),宋理宗命各地增援鄂州,不料,新任丞相贾似道在前线督战时,看形势紧张直接与蒙古军谈和了。忽必烈急着回去争夺汗位,就答应了条件,每年宋给他二十万银和絹就退兵了。
公元1271年,忽必烈平定内部矛盾,称帝改国号大元。史称元世祖。这时忽必烈想起了宋朝的条约没有执行,派大将刘整,阿术攻打襄阳,襄阳被围困了五年之久没有攻破。这应该是《神雕侠侣》里郭靖与众多的义士一起在襄阳抵抗蒙古军的时间。然而,王朝腐败,终不能抗拒元军铁蹄。
《倚天屠龙记》应该算是射雕三部曲吧?里面只有开始提到了郭襄女侠。后面跨越了近一百年,描述的是元末以明教为首各大帮派之间的争斗,最后被起义军朱元璋统领建立明朝的过程。
这些的前后顺序是:杨家将,岳飞传,《射雕英雄传里》,《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
2、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是怎样的?
历史上确实有杨家将,从北宋一直延续到南宋,渊源流长,现在耳熟能详的杨家将的故事与历史有很大出入,比如杨宗保、杨门女将、穆桂英都是虚构的,还有很多人物、事件都史实不符,下面按时间顺序列举《宋史》有记载杨家将的人物。
图为杨令公庙,纪念杨业所建。
最早的是杨信,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麟州刺史,有两个儿子杨重贵和杨重训,杨重贵就是杨业,归顺赵光义后北伐契丹,任副帅,壮烈殉国;杨重训继承了老爹位置麟州刺史,后来归顺北宋,做到保静军节度使。杨业的老婆广称佘太君,真名叫折太君,有儿子杨延玉,随杨业出征契丹殉国,儿子杨延昭也从军,曾任都巡检使、防御使。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曾任都指挥使,防御使,抗击过西夏和契丹。
山西代县鹿蹄涧村杨忠武祠。
杨信的另一支杨重训的后代杨宗闵,担任经略安抚使,儿子杨震随父从军,金军南下时战死,留有儿子杨存中,抗击金军,大败伪齐,历任南宋保成军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封同安郡王,死后赠和王。杨存中的两儿子,一个叫杨偰,绍兴15年进士,官至工部侍郎,另一个叫杨倓,官至昭庆军节度使,因收集了很多药方成书《杨氏家藏方》,流传至今。
图为杨再兴墓,当地人俗称杨爷墓,碑名由岳飞所刻。
杨重训的另一支曾孙杨邦乂,中进士后任溧阳知县,没多久金军南下坚持抗金,被俘后拒不投降被剐死,南宋朝廷赐忠襄,他儿子杨再兴起兵抗金,追随岳飞,在郾城战死,今天河南临颍县尚存杨再兴墓。
3、呼家将也是精忠报国的忠臣,为什么有人说呼家将没有杨家将出名?是哪个朝代的?
“呼杨高郑”是北宋的四大家族,也是北宋建国的功勋家族,但宋庭力图削弱这四大家族的实力,以保护自己的统治,这种削弱也是随着时间的推延一直伴随着整个北宋王朝。
郑家削弱是拿郑恩开刀,他原本和赵匡胤同属柴世宗的手下大将,二人关系不错,赵匡胤开国他也算功劳颇深,但赵匡胤称帝后郑恩看不清形势,见了皇帝依旧当兄弟,毫无君臣之礼,于是被赵匡胤借口处死,但郑家后人被给予善待,世袭王爵。
高家的代表就是在"澶渊之役"中建立殊勋的武烈王高琼起。其家族五代七人封王,七代三十余人拜将,其家族结果类似于杨家,在战争中逐步的消耗殆尽,北宋末年彻底没落。
杨家由于一些曲艺评书的流传,就相对于出名一些,杨家七郎八子战死疆场,男人死完了女将顶上,满门忠烈。也因战功赫赫,引庞太师心存不满,多加陷害,而杨家虽世代忠良,但并不低调,老太君圣旨用拐杖指过皇帝的头,宋庭也是用战争消耗杨家势力,太师庞文也多有谗言诬告,最终使杨家日落西山。
呼家的名气其实不小,代表人物为呼延赞,赵匡胤建国后,提拔呼延赞为东班都领、骁雄军使。《宋史》记载,北宋乾德二年,呼延赞随大将王全斌出征后蜀,呼延赞“身当前锋,中数创,以功补副指挥使”。宋太宗时,他被提拔为铁骑军指挥使,太平兴国四年,太宗御驾亲征北汉,呼延赞随征,并在争夺太原的战斗中,“先登乘城,及堞而坠者数四,面赐金帛奖之”,此战使其成为太宗最喜欢的将领,其官职也节节高升。
呼延赞的后人呼延必显、呼延守用、呼延庆等均为北宋名将,呼家军在战场上的功绩也不下于杨家将,只是在演义评书里没有杨家将那么忠烈而已。
4、杨家将是哪个朝代的?
北宋时期。第一代杨家将:杨业/宋太宗;第二代杨家将:杨延昭/宋真宗;第三代杨家将:杨文广/宋英宗。
杨家将是一部英雄传奇系列故事,以纪振伦(秦淮墨客)校阅的《杨家府演义》、熊大木的《杨家将传》(又名《北宋志传》、《杨家将演义》)等演义、话本、戏剧等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它对北宋前期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等人的事迹加以演义,讲述了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薛家将》、《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
5、杨家将时皇帝是谁?
宋太宗 、宋真宗和宋英宗
6、历史上杨家将是哪具朝代的人物?
杨家将与北宋和辽朝代的历史相关
杨业——杨延昭——杨文广、3代为抗辽名将 宋史记载 杨业有7子分别是杨延昭、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环、杨延贵、杨延彬、杨延玉、不过好像是当时的作者杜撰的 不过 杨业 杨延昭 杨文广是事实存在的
7、正史上的杨家将是怎么回事,有哪些历史人物是真正存在的?
杨家将是民间最火的戏曲,电视剧,评书了。也是被演绎改编相当离谱的一个故事或多个故事了。杨家将的故事说的是是北宋初年著名的军事家杨业家族,其保家卫国故事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于天下,故事主要描绘的是杨业、杨延昭等人保家卫国的事迹。
是正史上,确实有杨家将的一些事情,也确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可以说,正史上的杨家和演义中编出来的杨家,故事与人物均是一半一半吧。
1、真实存在的那些人那些事
杨业肯定是存在的,他最初是北汉将领,后来在宋太宗赵光义灭北汉后(公元979年),投降了宋朝。然后在宋朝为官,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在雁门关之战中大破辽军,威震契丹。雍熙三年(986年),随军北伐,为监军王侁威逼,毅然带兵出征,在陈家谷口力战而死。
杨业死后,他的几个儿子分别被授以官职,其中老大杨延昭官职最大担任崇仪副使,二子殿直杨延浦、三子杨延训同为供奉官,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同时担任殿直。
杨业还有一个老婆,史书上说叫折(音同佘)氏,还曾辅佐杨业作战。
杨延昭后来的官职比杨业大,基本一直在边关防守。最后是正常的病死,时年57岁。杨延昭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叫杨文广。
杨文广也算是个名将,不过官职没有父亲的大,是后来狄青手下大将。
杨业和杨延昭时期,大宋和辽朝多有战争。此二人也是多次和辽作战,而到了杨文广的时候,宋辽已经和平。所以,杨文广没有打太多的仗。
再然后,杨家的大部分人都成了文官。到了南宋,我们都知道,只剩下了岳家军,韩家军,根本就没有杨家将的什么事了!
2、没有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佘老太君前边说了,其实是姓折。有帮助丈夫打过仗,但是绝没有挂帅以及十二寡妇征西等此类的行动。
评书里说杨业什么几代人保宋,假的,杨业从公元979年降宋到死,只在宋朝呆了7年。并且还是宋太宗赵光义时期,赵匡胤开国建立宋朝时,杨业还在北汉呢。倒是杨业的爹,曾经在郭威的北周呆过,算是和赵匡胤是同事。
杨家将没有那么悲。除了杨业是战死的以外,其他的人都是好好的活到死的。
戏剧里的杨宗保和穆桂英是纯粹的虚构人物。因为杨文广是杨延昭之子。
杨延昭在戏剧里是老六,正史中他是老大,不过,在和辽朝作战的时候,他确实得到过一个外号六郎。主要是因为辽军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将星下凡,而当时的星图中,南斗六星是表示将星。
评书戏曲里的杨家惨剧,都是没有的,杨延昭的弟弟们,都是文官,在宋朝过的好好的。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就是宋朝重文轻武,所以,朝廷也不允许杨家有那么多的武官。另外,杨家将这个词,其实也是没有的,宋朝重文轻武,其实是绝不允许你搞什么家将的。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岳飞惨死的原因,他带的兵竟然称岳家军?你把皇帝放在哪?
所以,什么十二寡妇征西啦,杨门女将啦,都是没有的。不过,作为武将后人,杨家的女的,也会一些拳脚武术倒是非常有可能的。
孟良和焦赞,是戏曲里杨家麾下的两员大将,在史书上未记录。现在民间有他俩的墓,但我怀疑是后人根据历史演义捣鼓出来的。
杨排风那个烧火丫头。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假的。
还有什么杨四郎在辽国招亲,杨五郎当和尚等,统统是假的!
3、关于潘杨的矛盾,以及杨家将是如何被推到历史神坛上的
戏曲评书里是潘仁美害死了杨业。并且在民间还演义出了潘杨世仇,潘杨不婚的闹剧。真的没必要。
在真实的历史中,潘仁美原型叫潘美,并且,他对杨业的死只负次要责任。当时是杨业降宋时间不长,正在打雍熙北伐,然后杨业不得信任,在监军王侁的逼迫下,孤军和辽苦战,最终所有军士战死,自己被俘,然后绝食而死。这之中,潘美的问题是没有及时援助杨业。但他绝不是不想援助,也绝不是想害杨业。真正的罪魁是王侁。
潘美在宋朝开国,以及宋朝结束五代十国而统一南方的过程中,军功在宋武将中排名前列。人品也是非常的好。还有保存柴荣后人的功劳。
也就是说,评书里说的杨家世代保卫大宋都是胡扯,杨业只在宋朝呆了7年而已,潘美才是宋朝开国并一直保卫大宋的人。
评书小说里,还有一个反面人物狄青,但真实的是,杨文广是狄青手下大将,狄青和杨家人严格的来说是没有什么太多的交集。
到了南宋的时候,因为受困于金国,宋人盼望有和金抗争的更多的名将出来。于是,在民间的戏曲,评书中,开始对杨家大书特书。
并且在后来的历史演化中,潘家人微,杨家人盛。渐渐的,对于杨业的死,杨家人开始怪罪潘家。于是,在故事的演化中,把潘仁美渐渐的演化成了坏人,杨业成了忠心的人。
并且经过评书,小说,戏曲和各种演义。把杨家的故事一点一点的细化,细化出了几十年四代人,惨烈无比的一个忠心卫宋的故事!
不过话说回来,杨业虽然在宋的时间短,但他对宋还是相当的忠心,并且后来也是为了宋朝而死。杨家的后人在宋朝也是在官则忠心护国。在家则老实本份。算是忠臣良将的典范也!
8、杨家将是哪个朝代的?
史书上记载,杨业的儿子除延玉外,还有延朗、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和延彬。
杨延朗后改名延昭,人们称他为“杨六郎”。他智勇善战,号令严明,也是北宋王朝的名将。杨延昭儿童时代受到父亲的熏陶,十分爱做军事游戏。杨业常对人说:“这个孩子最像我。”每次打仗总要带他上阵。战争中,杨延昭很快锻炼成为一名骁勇善战的大将。雍熙三年(公元 986年),杨业率军北伐应、朔,派杨延昭任先锋,与契丹军在朔州城下激战。延昭被乱箭射穿了手臂,但他毫不介意,更加讲命地与敌人厮杀。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 999年)冬天,契丹军又一次向宋朝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宋军节节失利。这时,杨延昭正守卫遂城(今河北徐水县西)。在契丹围攻之下,遂城城小无备,人人危惧。杨延昭泰然自若,率士兵登城固守,毫不慌乱。他让士兵在城墙上浇水成冰,使城墙变得又坚固又光滑。契丹军攻城不下,只好绕道去攻打别处。在杨业死后,杨延昭守卫北方20多年,屡败契丹军队,继承和发扬了杨家“忠心报国”的优良家风。
杨家将的第三代是杨文广,他是杨延昭的儿子,也是宋代一名边防名将。在宋仁宗时期,他先后在河北、陕西边境做过镇守将军。他镇守陕西时,主要是防务西夏国对中原地区的骚扰。
杨家将正是这样一代接一代地为保卫祖国恪尽职守。他们的事迹不断走入传说、故事、戏曲舞台和影视剧创作。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宋元之际,民间艺人把杨家将的故事编成戏曲,搬上舞台。到了明代,民间文学家又把他们的故事编成《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用小说评书的形式在社会民间广泛传播。这些传说和故事,把杨家将英勇战斗、牺牲的过程,叙述得十分详细和感人。他们还把宋代功臣潘美描绘成大奸臣做陪衬,使杨家将的英雄形象和崇高家风更加高大和完美。七郎八虎闯幽州、血战金沙滩、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十二寡妇征西、佘太君百岁挂帅、杨排风……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爱国者形象,在世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以至分不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演义和传说。
对于杨家将忠心报国世代相传的优良家风,对于一个家族前赴后继捍卫祖国既忠又勇的行为,人们传诵他们,缅怀他们,热爱他们,崇敬他们,以各种形式,为他们竖起一座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