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建于哪个朝代(故宫建于哪个朝代?)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故宫建于哪个朝代?
言史堂来回答
故宫前身是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落成于明永乐十九年。故宫的名称由来是1925成立的故宫博物院,旧称紫禁城。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2、故宫建于哪个朝代?
一般人们所说的故宫指北京故宫,始建于明朝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中间历时14年,到永乐十八年建成。
故宫又叫紫禁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3、故宫是哪个朝代建的?
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
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把自己的侄子赶下台,自己当了皇帝,年号“永乐”。
因为朱棣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所以他的势力在北京。
他当皇帝后就迁都北京,故宫就是那时候修建的,后来又经过明代后期和清代的不断完善,故宫成为了世界上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宫建筑群。
4、故宫建于哪个朝代?
北京故宫始建于明朝。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永乐四年),1420年(永乐十八年)基本竣工,历时14年,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1米,宽754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用10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故宫建成后到1912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二十五位有或曾有庙号谥号的皇帝(其中包括二十四位明清史公认的皇帝,以及一位身后尊为诚敬义皇帝,而后却被顺治罢黜的睿忠亲王)。是明清两朝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扩展资料:故宫的历史:故宫建成后,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正统五年(1440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天顺三年(1459年),营建西苑。经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代,整20年。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嘉靖四十年(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嘉靖时期,故宫三大殿名称改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
5、故宫建于哪个朝代?
故宫是明朝建造的。
北京故宫由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开始建设,到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历时14年,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
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
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
6、故宫建于哪个朝代?
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曾经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明朝14代皇帝,清朝10代皇帝,先后生活在这里。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共有殿宇9999.5间。故宫四周有高10余米的长方形宫墙,城四角均有精巧玲珑的角楼,所谓“九梁十八柱”,城外环绕着宽52米的护城河。故宫是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7、现存北京故宫是明朝建的还是清朝建的?
向敬之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为明清两朝的皇宫,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
明朝开国,建都于南京,皇宫也建于南京。太祖朱元璋曾考虑迁都,曾命太子朱标外巡择地,因东南发生地震,认为是上天示警,故而罢之。燕王朱棣靖难成功,于永乐四年,以北平为龙兴之地,力排众议于北平修建皇宫,永乐十八年建成,投入使用。
北京故宫以南京皇宫为蓝本修建,以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为前三殿。此后多次发生火灾重修,并扩建。嘉靖三十六年大火,重新,改前三殿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后三宫,复建工程直至天启七年(1627年方完工,修了整整三十年。
皇宫为皇帝的尊严所、权力场和安乐窝。为了满足他的穷奢极欲,无数百姓为之进行廉价劳动,而丢了性命,家破人亡。
1644年,甲申巨变,农民领袖李自成闯进了紫禁城,做了三十多天的主人,做了一天正式的皇帝,最后不敌明清联军的攻击,仓皇而逃。一把火,基本上焚毁了紫禁城的主体建筑,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
清军从龙入关,问鼎中原,继续以紫禁城为皇宫,重新修建。康熙二十二年,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将最能彰显皇权象征的三大殿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殿名和造型不断在改,陈设和规制不断在变,但皇宫原址不动,因为这是所谓的王者之气。值得注意的是,明朝皇宫的总建筑师,竟是用武力从安南抓来的宦官阮安。
《明史·范弘传》说:“永乐中,英国公张辅以交童之秀美者还,选为奄,弘及王瑾、阮安、阮浪等与焉。”《明史》给予阮安本传的文字不多:“阮安有巧思,奉成祖命营北京城池宫殿及百司府廨,目量意营,悉中规制,工部奉行而已。正统时,重建三殿,治杨村河,并有功。景泰中,治张秋河,道卒,囊无十金。”一个最大工程的总工,死于任上,却囊中羞涩。
8、故宫是如何修建的?哪朝哪个皇帝建的?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朱棣于西元1406年开始建设,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两代24位皇帝在此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地方。
北京本来是燕王朱棣的封地。靖难之役以后,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将北平改为北京,并设北京为明朝都城。同时开始迁发人民以充实北京,被强令迁入北京的有各地流民、江南富户和山西商人等百姓等。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下诏以南京皇宫(南京故宫)为蓝本,兴建北京皇宫。
朱棣先派出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去开采名贵的木材和石料,然后运送到北京。光是准备工作,就持续了11年。珍贵的楠木多生长在崇山峻岭里,百姓冒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为此丢了性命,后世留下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采木所付出的生命代价。开采修建宫殿的石料,同样很艰辛。现在保和殿后那块最大的丹陛石,开采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史书记载了运送它时的情景:数万名劳工在道路两旁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到了寒冬腊月气温足够低时,就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用了28天的时间,才送到了宫里。此外,还要在苏州烧制专供皇家建筑使用的方砖——金砖,山东临清也要向北京运送贡砖。
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京的事宜。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臣工,明成祖一一革职或严惩,从此无人再敢反对迁都。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皇宫建成。北京皇宫以南京皇宫为蓝本,规模也比南京故宫大一些。
9、故宫是建于那个朝代?
故宫建于明朝。
故宫在明朝永乐皇帝四年也就是1406年开始建造,是在南京故宫为建造蓝本的基础上建造的。
1406年永乐皇帝朱棣为了完成自己父亲朱元璋生前的愿望,准备把明朝的首都迁到北京去。
于是就命人根据南京故宫的样子,在北京也建造一座故宫,一直到了1420年北京故宫才建立完成,总共用了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