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顾宪成是哪个朝代的(顾宪成是什么朝代的人?)

顾宪成是哪个朝代的(顾宪成是什么朝代的人?)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顾宪成是什么朝代的人?
  • 2、顾宪成是哪个朝代的?
  • 3、顾宪成是哪个朝代?
  • 4、顾宪成是什么朝代的人?
  • 5、顾宪成是什么唐朝代的?
  • 6、明代思想家顾宪成也写过一副关于读书的对联是什么?
  • 7、明朝的东林党是怎么的一个存在?
  • 正文

    1、顾宪成是什么朝代的人?

    顾宪成,是明朝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万历四年在北京应天府的“乡试”中名列第一,是“南闱解元”。万历八年,顾宪成中了进士。这个时候的顾宪成已过而立,算不上太年轻,所以没能留在翰林院为庶吉士,而是直接做了户部主事。

    《明史》对于顾宪成入仕之前的简历记载十分简略,但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却对入仕之前顾宪成的事迹有更多的记叙,这是一位从小就认真、执着因而有点认死理的年轻人。但对于一位思想领袖恰恰是不可或缺的。而顾宪成进入仕途之后,处处表现出来的,正是他的这种认真、执着而又认死理的个性。而这种认真、执着而又认死理的个性,导致顾宪成毕生为他所认定的真理而奋斗,毕生向他所认定的不符合道德、有损于国家利益的人和事作斗争。

    被顾宪成锁定的第一个不符合道德、有损于国家利益的人,是当时的内阁首辅张居正。

    顾宪成为户部主事不久,正赶上全国人民为张居正的健康进行祈祷的事情。万历皇帝在宫中,文武百官到东岳庙,各地官员在辖区内,都要为张居正设立祭坛,联名进行祈祷。但有三个新科进士上书给内阁大学士申时行,对这个事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三个新科进士就是顾宪成和他的两个“同志”。十分凑巧的是,顾宪成是南直隶的解元,另外两位则分别是北直隶和福建的解元,平时就“风期相许”即以气节相激励,决心为国家树立正气,所以人们把三人称为“三解元”,把三人的聚会称为“三元会”。三个解元对内阁首辅张居正的权威进行批评,对张居正构不成任何损害,无非是“蚍蜉撼大树,可惜不自量”。但顾宪成不是这样看,他认为,如果所有的蚍蜉都行动起来,也许大树就被撼动了。当时所有的官员都以衙门为单位,为张居正祈祷,顾宪成坚决不在吏部祷文上签名。好心同事为其代签,顾宪成得知后,“驰往削去”。一两个人不签名,也根本改变不了全民祈祷的大局,张居正根本不知道哪些人签了名哪些人没有签名,但顾宪成认为他是在用自己的行为与不良现象作斗争。“三解元”中的另外一位,也在本衙门集体前往东岳庙进行祈祷时拒绝出席。

    2、顾宪成是哪个朝代的?

    顾宪成(1550年-1612年),字叔时,号泾阳,因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明代思想家,东林党领袖。江苏无锡人,在1580年(万历八年)中进士后历任京官,授户部主事。

    1587年(万历十五年),因为上疏申辩,词语中有触怒当权者的地方,被圣旨责备,贬谪为桂阳州判官,慢慢提为处州推官。

    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顾宪成任吏部文选司郎中,掌管官吏班秩迁升、改调等事务。

    1594年(万历二十二年),朝廷会同推荐选任内阁大学士,顾宪成提名的人,都是明神宗所厌恶的,从而更触怒了神宗,被削去官籍,革职回家。

    顾宪成回到家乡以后,同弟弟顾允成倡议维修东林书院,偕高攀龙等讲学其中,同时宣扬他的政治主张。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农历十月,顾宪成会同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时称东林八君子)等人,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了《东林会约》。

    顾宪成等人在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讽议朝政,逐渐聚合成一个政治集团“东林党”。

    由于许多东官员纷纷上疏推荐重新起用顾宪成。1608年(万历三十六年),朝廷封顾宪成为南京光禄寺少卿,但是顾宪成没有接受任命,继续留在家乡从事讲学议政。

    1612年(万历四十年),顾宪成于家中去世。著作有《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顾端文遗书》等。

    天启初年,明熹宗赠顾宪成太常卿。后来东林党争爆发,被魏忠贤阉党削去封号。崇祯初年,顾宪成获得平反,赠吏部右侍郎,谥号端文。

    3、顾宪成是哪个朝代?

    4、顾宪成是什么朝代的人?

      顾宪成于嘉庆廿九年(1550)在顾氏祖屋“端居堂”诞生。他字叔时,号泾阳,世称东林先生,也叫泾阳先生,无锡张泾桥人。万历四年(1576),举乡试第一;万历八年(1580)进士,授户部主事,后官至吏部文选郎中。万历二十二年(1594)在推选下任内阁首辅(即“首揆”,明代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的人选时,顾宪成因“忤帝意”而革职返归无锡故里。4年后,即万历二十六年(1598)八月,顾宪成在惠山第二泉处讲学,并倡修东林书院。万历三十二年(1604),在地方士绅和官吏的资助下,东林书院修复完工,顾宪成和同好在东林书院讲学,他主持书院达8年之久。顾宪成和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时,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会期各3天。在“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所以“朝士慕其风者,多遥向应和”,一时盛况空前,名声大震。各地学者、名士都闻风附归,纷纷慕名赴会,一部分在职的正直官吏如赵南星等也“遥相呼应”。顾宪成和赵南星、邹元栋号称“三君”。东林书院成为舆论中心,凡加入东林党政治活动的人,也称为东林党人。顾宪成成为东林党领袖之一。由于东林党人的议论直接指责朝正,因此遭到在朝权贵的嫉视。熹宗时,阉党专政,魏忠贤借“挺击、红丸、移宫”三案,打击东林党,并唆使其党羽造作《东林党点将录》,要把东林党人一网打尽。天启五年(1625),熹宗下诏,烧毁全国书院。次年,东林书院首遭其灾,立即拆毁,东林书院变成一片瓦砾。东林党人也遭到迫害,杨涟、左光斗等许多著名的东林人物都惨遭杀害。天启七年(1627),崇祯帝(思宗)即位,逮治魏忠贤,对大批阉党定为逆案,分别治罪,东林党人才免遭杀害。崇祯二年,皇帝下令为东林党人恢复名誉,并诏修东林书院。万历四十年(1612),顾宪成在张泾桥老家逝世,墓葬无锡查桥关泾村西南处,当地人称“天官坟”。崇祯初追封顾宪成为吏部右侍郎,谥号“端文”。

      顾宪成一生著述很多,有《小心斋札记》18卷,《毗陵人物志》9卷,《顾端文遗书》(内有《泾皋藏稿》22卷、《东林商语》等)。

    5、顾宪成是什么唐朝代的?

    顾宪成(1550年-1612年),江苏无锡人,字叔时,号泾阳,因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明代思想家,东林党领袖。

    6、明代思想家顾宪成也写过一副关于读书的对联是什么?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7、明朝的东林党是怎么的一个存在?

    东林党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政治集团。

    是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当时是以顾宪成等人靠讲学东林书院,讽议朝政、评论官吏等针砭时政的主张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同情支持的。那时候,秦党,齐党、楚党也是跟他们敌对,宦官为代表的阉党是他们的头。也正是这样的政见分歧,导致了明朝末年酿造了激励的党争局面。在阉党他们看来,凡是东林书院讲学,甚至有关系的人,不管是在朝还是在野,都称为东林党。

    关于东林党人,东林党人表现出来的士大夫的耿直、勇敢、刚毅,为了理想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是万古流芳的。但他们其中一部分人不乏缺乏治国才能,党同伐异。却是对于明朝的灭亡,负有不可忽视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