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是什么意思(有人知道“朝三暮四”典故的由来是什么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有人知道“朝三暮四”典故的由来是什么吗?
想当老板,特别是大老板的人,一定要认真读完这个故事。赚大钱了记得给我发红包!
相传有个艺人与一只猴子相依为命,猴子天天在街头表演,博人一笑,观者随意赏些散碎银两,凭此度日。某日收工后,艺人见猴子甚是疲备,心生怜悯,次日早晨便买了些桃子犒劳猴子,为了使猴子吃饱了有力气表演,早上给猴子四只,晚上给三只。刚开始猴子十分欢喜,表演也甚是卖力!可时候一久,猴子不高兴了!它暗自琢磨:“老子早上啥都没做,居然有四只桃子,辛辛苦苦蹦哒了一天,到晚上都越来越来少了,反倒只有三只。”如是乎开始偷奸耍滑起来。这样又过了一阵子,耍猴人明白了猴子的心思,如是改变了给桃子的方式,改成---早上三只,晚上四只,所谓“朝三暮四”。猴子一看合了心意,又开始了卖力的表演。
这个故事本意借猴子的愚蠢,讽刺一些所谓的精明人,在通过一番斤斤计较后,虽然得到了一些利益数字的变化,但总体的既得利益是不变的。自己还沾沾自喜。后经过历史的变迁,朝三暮四渐渐变成了,形容一个人感情不专一的词语。
很多人会说:“猴子毕竟是畜牲,智力低,不会算账,哪个人会像它那么蠢?”其实不然!如果谁真的读懂其中道理,用在招工用人上,则无往不利,事半功倍!比如你现在要招一个工程师,市场价是八仟每月,为了招到人你出价壹万,因为招人时出价较高,每年涨500。这样3年后此人一定不高兴了,一定会消极怠工!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那这个人三年的总成本是多少呢?10000×12+10500×12+11000×12=378000。
我们不妨参考朝三暮时的故事,换一种方式。招人时就按市场价给八仠,然后每半年涨壹仠,这样三年下来总支出是多少呢?8000×6+9000×6+10000×6+11000×6+12000×6+13000×6=378000。结果和上面一样多。但是,你是认为每半年涨壹仟的人工作热情高呢,还是每一年涨500的人热情高?更有甚者,现在很多老板,挖人时往往高出市场价一倍,进来后却三年不涨工资!总支出却高达16000×12×3=576000。这样不要说第三年了,第二年人家就满腹牢骚,早就消极殆工了。这不就是朝三暮四没看懂吗!
人,有些时候不要自负太高,多数时候,你就是那只猴子!
2、朝三暮四是什么意思?
朝三暮四[zhāo sān mù sì] 释义:原比喻聪明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反复无常。有个玩猴子的人拿橡实喂猴子,他跟猴子说,早上给每个猴子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所有的猴子听了都急了;后来他又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所有的猴子就都高兴了(见于《庄子·齐物论》)。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莫(暮)四。’众狙皆怒。”例句:他总是朝三暮四,没主心骨。扩展资料源于庄周《庄子·齐物论》。这个故事本来的寓意是对管理与被管理者两种愚的巧妙讽刺,被嘲讽的后者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贻笑大方’;而看似得意的前者却仅为了解决眼前困境而惯使些‘自欺欺人权宜缓兵之下策’也自然终因非长久之计而实则遭怨。现在,被引申为目标不坚定或者感情上不专一。典故《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这里的“狙”指的是猴子,“狙公”为耍猴的人。《列御寇·黄帝篇》也对这则故事进行了详细地扩写,说宋国有一个养猕猴的人,因为养的猕猴太多而家财匮乏,于是养猕猴的人就打算限制猕猴的食物。他对猴子说,早上给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橡子,猴子大怒,直到他说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猴子才欢喜。这就是“朝三暮四”的故事,意思是实质不变,用改换眉目的方法使人上当。不过现在我们多比喻变卦,反复无常。“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竭尽心力去求“一”,却不知道其本来就是相同的,这就是“朝三”。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在总数上、本质上没有变,都是七个,但顺序不同,对猴子的影响也不一样。
3、朝三暮四的朝和暮是什么意思?
朝是早上。暮是晚上。
朝三暮四:(古)实质不变,用改换眉目的方法使人上当。
(今)比喻办事反复无常,经常变卦,变化多端,捉摸不定。
向左转|向右转
扩展资料
【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源于《庄子·齐物论》: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释义:宋国有一个养猴人养了一大群猴,他很喜欢这些猴子。他宁可节衣缩食,都想给猴子们多一些橡子吃。然而有一年碰上粮食欠收,没有足够的橡子给猴子们吃。于是,养猴人对猴子们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
4、朝三暮四一定是贬义吗?
5、朝三暮四是什么意思?
一、基本解释:玩弄手法欺骗人。
二、比喻:聪明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三、出处:战国 庄子《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译文:养猴人来到院子里,说:‘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粟子,晚上给你们四颗栗子。”猴子们非常愤怒。然后他说:‘那么变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猴子们听了都很高兴。养猴人名义和实际都没有亏损,但是猴子却转怒为喜,也就是因为这样。
扩展资料
与朝三暮四比喻意义相近的成语有
一、朝秦暮楚 [ zhāo qín mù chǔ ]
【解释】: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出自】: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译文】:依托生存于四国中间的位置的那些小国家,有时因政治方向倾向于秦国,有时又倾向于楚国。
二、反复无常 [ fǎn fù wú cháng ]
【解释】:无常:变化不定。形容常常变化,一会儿是这样,一会儿又是那样,变动不定。
【出自】:南朝·梁·费昶《行路难》诗:“当年翻复无常定。”
【译文】:当年一会儿是这样,一会儿又是那样,定不下来。
6、朝秦暮楚和朝三暮四有什么不同处?
感谢“悟空”邀请问答“朝秦暮楚和朝三暮四有什么不同处?”
道韵君和您聊聊:
出•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白话:是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磊,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
史书记载,发生在荆紫关早期较有影响的战争,应该是秦楚之间的“丹阳之战”。战国时,秦国和楚国交战频繁。当时荆紫关是秦国与楚国的交界地,其中一部分属于秦国,一部分属楚国丹阳县管辖。公元前312年,秦国和楚国之间爆发了“丹阳之战”,秦国凭借占据荆紫关险要地势的优势,一举击败楚国。秦国获胜后,荆紫关全部划入秦国版图。之后,秦楚两国重新修好,秦国又把此地归给了楚国。因此有个成语叫“朝秦暮楚”。
出•庄周《庄子·齐物论》。这个故事本来的寓意是对管理与被管理者两种愚的巧妙讽刺,被嘲讽的后者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贻笑大方’。
朝三暮四的释义:是聪明的人善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办事反复无常,经常变卦。 清供「黑太湖」
小结:它们是近义词前者为了利益左右摇摆,后者是商人常用手段善变游戏规则。
7、女人朝三暮四什么意思?
朝三暮四是一个成语,比喻做事情不专一, 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用在女人身上的话,就是早上喜欢这个,晚上又喜欢那个,可以说是水性杨花啊。(⊙o⊙)…我这样比喻可以吧……反正不是什么好话,如果有人用来说你的话,果断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