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绿水逶迤上一句(惊起沙禽惊岸飞的上一句是什么?)

绿水逶迤上一句(惊起沙禽惊岸飞的上一句是什么?)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惊起沙禽惊岸飞的上一句是什么?
  • 2、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的意思?
  • 3、不觉船移的上一句?
  • 4、欧阳修的《采桑子》及译文?
  • 正文

    1、惊起沙禽惊岸飞的上一句是什么?

    惊起沙禽惊岸飞的上一句是:微动涟漪。

    这一句诗出自于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原文是“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2、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的意思?

    意思是在绿水环绕长满青草芦苇的长堤,隐隐约约传来丝丝芦笙,随风吹过处处可闻。

    3、不觉船移的上一句?

    不觉船移的上一句无风水面琉璃滑。

    出处: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注释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

    轻舟:轻便的小船。短棹:划船用的小桨。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省太和县东南,是颍水和其他河流汇合处。宋时属颍州。

    绿水:清澈的水。逶迤:形容道路或河道弯曲而长。

    隐隐:隐约。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琉璃:指玻璃,这里形容水面光滑。

    涟漪:水的波纹。

    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鉴赏

    这组《采桑子》从不同侧面描写了“水深莫测,广袤相齐”(《正德颍州志》卷一)的西湖美景,从中折射出欧阳修挂冠退隐后从容自适的闲雅心理。

    这首词是《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描写四季风景是欧阳修《采桑子》组词的重要内容。这首名列第一,写的是春色中的西湖,风景与心情,动感与静态,视觉与听觉,两两对应而结合,形成了一道流动中的风景。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以“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动景换,但心情的愉悦是一以贯之的。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创作背景

    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欧阳修移知颍州,并与梅尧臣相约,买田于颍,以便日后退居。公元1067年(宋英宗治平四年),欧阳修出知亳州,特意绕道颍州。数年后,终于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得以如愿归居颍州。几次游览后,创作了《采桑子》十首。

    4、欧阳修的《采桑子》及译文?

    采桑子 〔原文〕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 〔译文〕 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栏杆外边的垂柳依然翠绿,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顿觉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一阵东风吹来春雨,回到居室放下窗帘,细雨朦胧中,檐下那对燕子已双双归来,正呢喃软语,梳理羽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