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古诗(诗词赏析《玉楼春》,欧阳修?)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诗词赏析《玉楼春》,欧阳修?
玉楼春·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 欧阳修的这首《玉楼春》是离别词,写得既深婉又层深,既含蓄又充满激情,堪称言尽而意永的佳作。 用“洛阳正值芳菲节”开头,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离人所在的满城春色的地方。但作者并不满足于此,他又用“秾艳清香相间发”来进一步渲染“芳菲节”,使洛阳的春色变得更为具体可感。“秾艳”一句不仅使人想见花木繁盛、姹紫嫣红的景象,而且还使人仿佛感受到了阵阵春风吹送过来的阵阵花香。接下去两句“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既是写景,又已暗含眷恋送别者的感情。“游丝”是蜘蛛所吐的丝,春天飘荡在空中,随处可见。庾信的《春赋》就曾用“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来点染春景。游丝和垂柳原是无情之物,但在惜别者眼中,它们却仿佛变得有情了。这里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游丝苦苦地缠绕着人不让离去,又埋怨杨柳怎么没来由地争着把人送走,即景抒情,把笔锋转入抒写别离。 下片继续写旅途的春光和离愁,使人感到春色无边无际,愁思也无边无际,始终苦恼着离人。作者只写旅途一瞥,用富有特征的形象描绘产生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是全词传神之笔。上句描写旅途中的春山:只见山口处有红杏傍路而开,而红艳艳的杏花林遮住了一大片青山。下句写那位离人的活动:他绕山而行,群山连绵,路途遥远,他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中途停宿在有杏花开放的驿舍里。这儿人烟稀少,和繁华的洛阳形成鲜明的对照。他感到寂寞,他夜不成眠,望月思人,终于迸发出了 “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的叹息,使作品所要抒发的感情喷薄而出。词至此戛然而止。 玉楼春·欧阳修 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这首词开端的“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两句,是对眼前情事的直接叙写,同时在其遣辞造句的选择与结构之间,词中又显示出了一种独具的意境。“樽前”,原该是何等欢乐的场合,“春容”又该是何等美丽的人物,而在“樽前”所要述说的却是指向离别的“归期”,于是“樽前”的欢乐与“春容”的美丽,乃一变而为伤心的“惨咽”了。在这种转变与对比之中,隐然见出欧公对美好事物之爱赏与对人世无常之悲慨二种情绪以及两相对比之中所形成的一种张力。 在“归期说”之前,所用的乃是“拟把”两个字;而在“春容”、“惨咽”之前,所用的则是“欲语”两个字。此词表面虽似乎是重复,然而其间却实在含有两个不同的层次,“拟把”仍只是心中之想,而“欲语”则已是张口欲言之际。二句连言,反而更可见出对于指向离别的“归期”,有多少不忍念及和不忍道出的宛转的深情。 至于下面二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是对眼前情事的一种理念上的反省和思考,而如此也就把对于眼前一件情事的感受,推广到了对于整个人世的认知。所谓“人生自是有情痴”者,古人有云“太上忘情,其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所以况周颐在其《蕙风词话》中就曾说过“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别有动吾心者在”。这正是人生之自有情痴,原不关于风月,所以说“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此二句虽是理念上的思索和反省,但事实上却是透过了理念才更见出深情之难解。而此种情痴则又正与首二句所写的“樽前”“欲语”的使人悲惨呜咽之离情暗相呼应。所以下片开端乃曰“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再由理念中的情痴重新返回到上片的樽前话别的情事。“离歌”自当指樽前所演唱的离别的歌曲,所谓“翻新阕”者,殆如白居易《杨柳枝》所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与刘禹锡同题和白氏诗所云“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欧阳修《采桑子》组词前之《西湖念语》,亦云“因翻旧阕之词,写以新声之调”。盖如《阳关》旧曲,已不堪听,离歌新阕,亦“一曲能教肠寸结”也。前句“且莫”二字的劝阻之辞写得如此叮咛恳切,正足以反衬后句“肠寸结”的哀痛伤心。 末二句却突然扬起,写出了“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的遣玩的豪兴。欧阳修这一首《玉楼春》词,明明蕴含有很深重的离别的哀伤与春归的惆怅,然而他却偏偏在结尾写出了如此豪宕的句子。在这二句中,他不仅要把“洛城花”完全“看尽”,表现了一种遣玩的意兴,而且他所用的“直须”和 “始共”等口吻也极为豪宕有力。然而“洛城花”却毕竟有“尽”,“春风”也毕竟要“别”,因此在豪宕之中又实在隐含了沉重的悲慨。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及欧词此数句时,乃谓其“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 。
2、宋词中的玉楼春和七律有什么区别?
问题:宋词中的玉楼春和七律有什么区别?
前言
《玉楼春》是一个词牌的名字,但是形式上确实很像七言律诗,不过这个词牌并不是七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一、玉楼春与七律
为了更好地说明,老街录入一首玉楼春,一首七律,用实际例子来对比一下,就非常明白了。
五代顾夐《玉楼春》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拂水双飞来去燕, 曲槛小屏山六扇。 春愁凝思结眉心, 绿绮懒调红锦荐。 话别多情声欲战, 玉箸痕留红粉面。 镇长独立到黄昏, 却怕良宵频梦见。
附词谱:
中仄中平平仄仄 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平仄仄平平句,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句,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唐·白居易《醉中酬殷协律》七言律诗 押灰韵
泗水亭边一分散,浙江楼上重游陪。挥鞭二十年前别,命驾三千里外来。
醉袖放狂相向舞,愁眉和笑一时开。留君夜住非无分,且尽青娥红烛台。
这两首第一句都是仄起仄收。白居易是一首七律,顾夐是一首词。我们先看看相同之处。
二、相同处
1、都是七言八句齐言诗
玉楼春和七律最大的相同点,都是七言八句的诗。从广义来说,词都是诗,玉楼春当然也是诗,而且是每句字数一样的诗。
2、都要遵守平仄要求
玉楼春不同于普通的古体诗,因为词是用来演唱的,所以要依声填词,后来乐谱失传,后人就依照词谱填词。
例如上面举例的时候,也列出了词谱。平声,类似今天的一声和二声;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上去,类似今天的三、四声。入声比较特别,普通话中没有入声,如“结、别”就是古入声。
三、区别
1、平韵与仄韵
七律一定押平声韵。
例如白居易这首诗,四个韵都是平声:陪、来、开、台。
玉楼春押仄韵。
例如顾夐词中的韵脚:燕、扇、荐、战、面、见。
2、换韵与不换韵
七律是不可换韵的,玉楼春有一体可以换韵。
牛峤的这一体很特殊,上阕韵脚的韵母是:ang。下阕韵脚的韵母是:u。
春入横塘摇浅浪,花落小园空惆怅 。此情谁信为狂夫, 恨翠愁红流枕上 。平仄平平平仄仄韵,平仄仄平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小玉窗前嗔燕语 , 红泪滴穿金线缕 雁归不见报郎归 锦字织成封过与 仄仄平平平仄仄【换韵】,平仄仄平平仄仄韵。仄平仄仄仄平平句,仄仄仄平平仄仄韵。
3、诗韵与词韵
唐宋词都用诗韵押韵。
但是词韵和古体诗押韵一样,是可以放宽到用邻韵的。
七律只有第一句可以借用邻韵,其他必须用同一个韵部,否则视为落韵。
四、七律的四体与玉楼春的四体
1、七律的四体
七律的四体,是按照第一句的句式来区分的。
如“泗水亭边一分散,”是仄起仄收体,另外还有仄起平收(鹿苑重兴梵宇宽,)、平起平收(鱼龙未变志常存)、平起仄收(东阳本是佳山水)。
2、玉楼春四体
以龙榆生词谱为例,玉楼春收集了四体,每一体都有些区别。
正体就是顾夐的“拂水双飞来去燕”,第三体是牛峤换韵的“春入横塘摇浅浪”。
顾夐的另一首是第三体,第五句不押韵: 【去】。其他的韵脚都是入声韵:
月照玉楼春漏促,飒飒风摇庭砌竹。梦惊鸳被觉来时,何处管弦声断续 。惆怅少年游冶【去】, 枕上两蛾攒细绿。晓莺帘外语花枝,背帐犹残红蜡烛 。
第四体是李煜的一体,起句不同,是平起仄收式:晚妆初了明肌雪。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声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未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啼清夜月。
晚妆初了明肌雪,中平中仄平平仄,起句与其他三体(中仄中平平仄仄)不同。
结束语
上面说过,词都是诗,有的就是格律诗,有的是古体诗,有的是齐言诗,有的是长短句。
玉楼春是一首押仄韵的古体诗,但是有平仄的严格要求。
@老街味道
3、你认为最令人绝望的古诗词是什么?
欧阳修的《玉楼春》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可怜我和你分别以后就不知道你去向何方,我看什么都没有兴趣,愁闷添心。你走了那么久也不给我写信,江水辽阔,游鱼都沉到水底,我去哪里寻找你呢?
清冷的深夜寒风吹着竹林瑟瑟作响,好像也是在诉说着悲悯的愁离别恨,我想睡去在梦里和你相见。谁料想我难以成眠,可是这时蜡烛又燃尽了,我想见你太难了。
本来想在梦里寻找温暖,可惜睡不着,灯又灭了也不肯陪她,太惨太绝望了,有点像卖火柴的小女孩那般绝望☹️
多情的人更容易伤感绝望。应该以“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样的心态来面对生活才不会那么绝望。其实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应该看淡爱情、名利,只有这样才不会陷入绝望之中。
4、《玉楼春》古诗原文及翻译?
玉楼春·欧阳修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 玉楼春·欧阳修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