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长恨歌》白居易(如何理解白居易的《长恨歌》一诗?)

《长恨歌》白居易(如何理解白居易的《长恨歌》一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如何理解白居易的《长恨歌》一诗?
  • 2、白居易的《长恨歌》到底想表达什么呢?
  • 3、白居易为什么写《长恨歌》?
  • 4、白居易写《长恨歌》揭前任皇帝的短,为什么唐朝皇帝没有严惩他?
  • 5、为什么李隆基才死几十年,白居易就敢在《长恨歌》里写“汉皇重色思倾国”并公开发表?
  • 6、大唐为什么没人举报白居易的《长恨歌》?
  • 7、白居易的《长恨歌》你最欣赏哪几句?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应该被谴责吗?
  • 8、鉴赏白居易的《长恨歌》,从内容,艺术角度等分析,哪几句感触深?
  • 正文

    1、如何理解白居易的《长恨歌》一诗?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2、白居易的《长恨歌》到底想表达什么呢?

    谢谢,

    因为是抒发自己委屈的情感,因为当时仕途不顺,如,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3、白居易为什么写《长恨歌》?

    以前的作家,大部分对封建社会的制度怀有情绪感,白居易那个时代创作相当艰苦,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都存在着寻私舞敝的现象,写歌、写诗、写小说、写书的都对当时的社会制度有一种厌倦,没有办法,只好写歌词找个出囗发泻一下。封建时代的文人都受压迫,他们的优良作品都是到第二个朝代或者第三个朝代才发表出来,在当时根本发表不出来,旧社会你发表文章只有朝廷通過才能排板印刷,印刷出来的书籍,朝廷众文臣看过没有异义才批准按期印刷出版,你看:《西游记》、《聊斋志`异》、水许传他们这些创作者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甚至食不裹腹,写下了这些优秀作品。

    4、白居易写《长恨歌》揭前任皇帝的短,为什么唐朝皇帝没有严惩他?

    谢谢邀请! 试答 “白居易写《长恨歌》揭前任皇帝的短,为什么唐朝皇帝没有严惩他?”。 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查找《长恨歌》到底是什么时间创作和发表的?”这样就有可能去说明问题了。唐朝皇帝为什没有严惩他,说明唐朝皇帝不知道此事!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精彩片断已不是一个人所作。如《四大名著》巳融入文人墨客的精典才华!唐诗宋词也颇有争议,如岳飞的《满江红》……。

    历史的东西,应以历史依据去考证。我想当朝的《长恨歌》是不是当朝发表的?还是在唐朝衰落时发表的?值得疑问。如果白居易的《长恨歌》是在他当时做官的历史时间发表的!我想白居易在当朝没有这个胆量吧?

    谢大家釜正!

    5、为什么李隆基才死几十年,白居易就敢在《长恨歌》里写“汉皇重色思倾国”并公开发表?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优美,形象鲜明,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有诗魔、诗王之称。

    白居易的《长恨歌》写于806年(元和元年),当时他34岁,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相当于县公安局长),而唐玄宗已去世40多年了。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隐晦曲折地讽刺了李隆基的荒淫无度,“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白居易很平实地描写了李隆基自尝苦果狼狈景象,“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但是白居易对李、杨之间真诚相思,追求美满爱情,可谓泼墨如雨,淋漓尽致,颇有同情之感,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的《长恨歌》能公开发表,我想有两个原因:

    其一,白居易抹去唐朝故事的背景,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言明我写的是汉武帝刘彻, 加上汉代李延年“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之歌词,使人信以为真。再如,唐朝是没有诗中的渔阳这个地名的,只有范阳,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就是时任范阳节度史。这种借古喻今手法,叫人抓不到“现行”,这是他的妙招。

    其二,唐朝极为开放,没有“文字狱”,帝王心胸还算大度,何况诗中并未提及李、杨两人的名字,描写的是一个至情至性的皇帝之爱情悲剧,没有半个字涉及什么宠信奸臣,打击异己之类的东西,如果当朝者硬要对号入座,也抓不到什么“小辫子” 。因为一个向往爱情的帝王总比一个葬送江山的帝王要好,李隆基的继承者也需要考虑父辈或祖辈的声望的。

    所以唐朝第16位皇帝唐宣宗李忱,还写有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网络图片)

    6、大唐为什么没人举报白居易的《长恨歌》?

    我记得上高中的时候,老师还特意讲过《长恨歌》。这首唐诗朗朗上口,辞藻华美。文章描写了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真挚凄美的爱情故事,同时直指玄宗皇帝贪图美色,荒淫昏聩的行为,给家国造成的严重伤害。大诗人白居易这篇千古传诵的美文,虽然直接打了李唐统治者的脸,但显然并没有被当权者禁止。这里面就不得不说大唐确实拥有海纳百川的气度。

    首先是那个时代的观念决定的。白居易这首诗非常有名,当时一成文,便被广泛流传,所以根本不用被举报。当时整个国家的氛围都没觉得白居易写这首诗有什么不妥之处。诗里有大唐人推崇的爱情故事,玄宗贪恋美色,致使国家动乱也是事实。没人会像满清那样,把一件孤立的事情复杂化,进而上纲上线,无故牵连很多人。就诗歌本身上,文采斐然,故事充分,寓意深刻,是绝对的上佳之作,这就足够了。

    然后是李唐王朝自信的态度决定的。李唐在建国前就是关陇贵族、世家门阀。在李唐王朝的血液中,自信就是与生俱来的。太宗皇帝如此,后人虽不如他,但也不至于因为文人几句批评就恼羞成怒,杀人全家。因为自信,没把你看在眼里,也就不会视你为政敌、仇敌,不为别的,就是懒得理你,你不资格。就好像一个成年人,不会因为孩童无理而去和孩童争论一样。和孩童争论,难不成你要自降身份,也变成孩童吗?

    最后,也是最最重要的,就是李唐王朝开明的政治气氛。李唐自建国初,君王便克己纳言,所以很少有人因言获罪。华夏王朝其实多数帝王都比较开明,文字狱几乎是满清特有的东西(其他朝代偶尔有一些),自康熙开始,到乾隆结束,持续了100多年。不但毁灭了很多思想著作,更愚弄了普通百姓,官员也都噤若寒蝉,整个国家倒退的厉害。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百星王者”,结果生生被满清最有作为的三个大酋长给玩成了“青铜一星”,真是无形装逼最致命啊!

    总体来讲,以大唐为杰出代表的华夏正统王朝,给了文人宽厚的环境,让大家能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国家也在这种环境中,走向了历史的巅峰。提到中国,不能不提汉唐,汉唐气象万千,四海臣服。世界各地的华人聚集区都被称为“唐人街”,我们被世界称为“汉人”。汉唐代表了我们自信的气度,战无不胜的信念,先祖的荣耀和国家必定复兴的决心!

    7、白居易的《长恨歌》你最欣赏哪几句?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应该被谴责吗?

    白居易的《长恨歌》——千年不绝的爱与恨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朝诗歌文化的三座高峰之一。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品就是千古绝唱《长恨歌》。纵观这一千古名篇,字字珠玑,句句闪烁灵光,若论哪几个词句最具经典,笔者最欣赏的是: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

    第一,赏析: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凄凄惨惨的月色令人更加悲伤欲绝,雨夜铃声听来更使人愁肠寸断!凄冷夜雨淋湿了那片痴情的心绪,铃声扯碎了那颗凄凉的寸断愁肠——这是一幅绝美凄凉的千古肝肠寸断相思图!如此意境,哪个读者不哭泣,哪个闻者不销魂?这种凄美意境震撼了多少心灵,让人情不自禁!

    第二,赏析: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这份儿爱情啊,是天上比翼双飞的鸟儿,是地上相牵相连的连理枝呀。天地也会有尽头的时候啊,可我们相思离别的苦恨怎么也不会有结束的时刻呀!这里是诗魔——白居易的经典魔幻爱情警句!历经千古,无法超越!无论是谁,难以取而代之!之所以《长恨歌》成为爱情千古一篇,不是绝唱,是千古绝唱!

    第三,唐玄宗与扬玉环的生死恋,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的特质:要历史来评判,要接受历史的公正,哪怕你是唐玄宗——李隆基,或是扬玉环!无论是否对历史负起了责任,但历史永远还你公道:

    首先,给盛唐带来开元盛世的唐明皇,开启了大唐中期由盛转衰的模式!它的基夲特征——腐败走向了政治高层!李隆基创造的大唐荣耀,被他个人亲手砍伐?他的帮手和灾星现身:扬玉环!还有她的兄弟扬国忠!李林甫只是一个媒介!白居易为当世尊者讳,无法直言相挞,但历史无法为其开脱!

    李隆基真的是为了寻觅真爱吗?倘若他不是手握至高无上的王权,假如他心中还有社稷黎民,再者说真的为江山着想,他就理智地去控制自己的贪欲——自觉抵制绝代佳人的诱惑!就不会让贪欲引导到败坏伦理朝纲的那个千年不耻的越轨行为,也不至于把好容易开拓的盛世家园,弄得奢靡不堪,前程自毁!好端端的开元盛世,被那个绝色女子兄妹搅混了!陷入了美人温柔乡的怪圈,不能自拔!但扬氏兄妹也决不是毁灭开元盛世的真正祸魁!真正的祸首是李隆基开启了那个祸国殃民的元恶——腐败!

    其次,爱情真的超越王权了吗?唐明皇的真爱,玩的是王权!玩的是帝王特权!试试换位思维,假如真爱,假如真的不是大唐的法人,是一介公民,这种爱似乎真的还能让人有点可圈可点,真的千年等一回!还真的让人追捧和热搜,伦理祸害了,那是你一家人的事,为真爱疯狂,千古称道,与国运无关,为民风添上一笔,也无碍国家大局,爱就爱她个轰轰烈烈,爱个天昏地暗!或者说,象顺治帝那样,辞职不干,对历史真正的负起责任,对国家利益无碍,专注致力真爱研究,国家交给如玄烨之类时代精英继任,那大唐荣耀或许将持续大放异彩!惜哉!悲哉!历史不会给任何假如的选择,李唐江山的悲哀最终还是无法回避,买单的是李唐的统治者,但他真的给历史带来了不止是哀惋痛惜,是大唐荣耀之殇!

    结论,做为大唐荣耀的制造者,为了追求完美的真爱,让时代遭受了灾难,受到历史的谴责那是必然!李隆基与扬玉环的真爱,是建立在牺牲时代代价的爱情,他的所谓的真爱,被安史之乱无限演绎放大,酿造了大唐荣耀的莫大悲剧后果,谴责的历史回声余音不绝!

    当然,真爱是无价的,李隆基与扬玉环超越王权的爱情,是错位的无价之宝!只不过,这种牺牲江山为代价的真爱,不应发生在一代帝王身上,这是李隆基与扬玉环,无法承载也承受不起的!也是两人深度反思的马嵬坡之殇!其实,诗魔——白居易的《长恨歌》之恨,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历史之恨!大唐荣耀之惜之殇之恨!情天恨海!至止今日,此恨绵绵更无绝期!

    以上为笔者浅论,不足之处望指正。与大家共勉,谢谢关注!

    8、鉴赏白居易的《长恨歌》,从内容,艺术角度等分析,哪几句感触深?

    大家好,我是襟亚。老规矩:先回答问题,然后再慢慢解释。

    关于《长恨歌》感触深的句子,从内容上我选以下五句:

    1.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2.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3.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4.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5.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从艺术角度上我选下面五句:

    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3.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5.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在我们分别分析这两组选择之前,先从整体上来看一看《长恨歌》这部作品。

    《长恨歌》中的许多句子都是我们今天广为熟悉的,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唐代陈鸿有《长恨歌传》;元代白朴的《梧桐雨》,清代洪升的《长生殿》都是以李杨之间的爱情悲剧为线索的著名作品。

    今天,我们在京剧中欣赏的《贵妃醉酒》正是从《长生殿》改编而来的。

    《长恨歌》是白居易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作者写这部作品的时候大约35岁,文学技法娴熟,叙议结合,语言精炼,佳句迭出。《长恨歌》的主题到今天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说表现的是李杨之间坚贞的爱情;一说是对唐玄宗重色误国的讽喻;还有一说是前半部分批评唐玄宗重色误国,后半部分歌颂李杨爱情。

    至于到底哪一种才最权威,即便是在学术界至今没有明确观点。我们也只能暂时搁置存疑,接下来看我要说说我个人选这两组句子的原因。

    总体来说,从内容上选的句子主要是因为它们所表达的意思,让我颇有感触。而从艺术角度上选择的句子,则主要是因为它们在技巧和韵味上对我造成了良好的心里审美体验。

    (一):第一组的五句,从它叙述的内容上引发我个人的一些感想。

    1.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唐玄宗李隆基后半生的不作为是令人痛惜的,他不知道自己的放纵会有招致多么严重的恶果。看到这里我觉得着急,作为后来人,我们知道安史之乱对于中原文明的破坏有多么严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这个皇帝的懒惰误国而无辜的丢失了宝贵的生命。

    2.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军队对于玄宗的不满终于发泄在了杨贵妃的身上,逼急了,没有人还会怜香惜玉。李隆基在政治上的错误行为,终于复出了代价。君王又能怎么样,还不是水中的一叶舟船?

    3.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热爱艺术不是李隆基的错,错的是他因此懒政误国。多藏厚亡,甚爱大费,这两句虽然凄惨,也是从辩证角度对李隆基的揭露。

    4.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从白居易的笔下来看,杨玉环是非常爱李隆基的。哪怕在另外的一个世界里,听到他的消息还是那么紧张,不管怎么说,作为一个女人真挚的爱,还是令人动容的。

    5.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这一句充满了女性对于爱情忠贞的单纯认定和向往,或许我也是女子的原因,明知它的不可行而心有戚戚焉。

    (二):从对仗、韵律以及情感几个艺术表现方面选择的五句。

    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夸张和对比手法的使用非常的自然生动,作者写作技巧上的高明令人叹服。

    2.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这一句里含着雨霖铃词牌的出处,“伤心”对“肠断”精妙唯美。

    3.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到了中唐,七言诗对仗工整,韵律和谐,这一句典雅优美的气质已经非同凡响了。

    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此后,这一句成了忠贞爱情的代名词,说到《长恨歌》中感触深的句子,恐怕少又人会不选上这一句。

    5.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末了的这一句,是全文画龙点睛之笔。生而为人孰能无情?有情就会有遗憾不是么?(古汉语中的恨是遗憾的意思)

    《长恨歌》的“歌”是一种文体,它歌的是“长恨”,这个“长恨”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作者的情感主旨。李杨的故事被写的婉转动人,但是今天的读者又不能跳出历史独立只看它的爱情价值,所以《长恨歌》带给我们的感受必将是复杂的;而上面所说的对于“长恨”主题的多种理解的产生也是事出有因的。

    写这篇回答的时候出了个小插曲,刚打了几行字不小心按了发送键,接下来免不了手忙脚乱的补救。希望朋友们发文的时候可要小心了,不要出现我今天的这个错误!

    (京剧剧照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