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夜归鹿门山歌(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的全文?)

夜归鹿门山歌(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的全文?)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的全文?
  • 2、夜归鹿门山歌的作者?
  • 3、《夜归鹿门山歌》这首诗和《饮酒》这首诗有什么相似之处?
  • 4、孟浩然对《夜归鹿门山歌》有什么精神?
  • 5、孟浩然巜夜归鹿门歌》名句情境默写?
  • 正文

    1、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的全文?

      夜归鹿门山歌(1)

      山寺钟鸣昼已昏,

      渔梁渡头争渡喧。(2)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3)

      忽到庞公栖隐处。(4)

      岩扉松径长寂寥,(5)

      唯有幽人自来去。(6)

      作品注释

      (1)鹿门山: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南三十里。孟浩然曾长期在此隐居。

      (2)渔梁:沙洲名,在鹿门山的沔水中。

      喧:喧哗声。

      (3)开烟树:指鹿门山上的树被暮色笼罩,看不分明,在月光照耀下重新显现出来。

      (4)庞公:即庞德公,汉代末年的隐士。

      (5)岩扉松径:指岩壁当门,松林夹路。

      (6)幽人:隐者,这是指诗人自己。[1]

      作品赏析

      孟浩然的家在襄阳城南郊外,位于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叫“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很快就可以到达。汉代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出仕做官,携家人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在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考进士不中,游历吴、越一带几年后返乡,决心追步先贤庞德公的行迹,于是特意在鹿门山开辟一处住所。他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这首诗题名“夜归鹿门”,虽然有纪实之意,但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渔梁”是地名,诗人途经沔水口时可以望见渔梁渡头。首二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表现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读者的联想,表现了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和潇洒超脱的襟怀。三、四句就说世人回家,诗人自己却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他的隐逸志趣和恬然自得的心态。五、六句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的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很快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种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到了忘乎所以的境界。末二句便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诗人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惟山林与伴,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

      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颇像是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他的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前人说孟浩然的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近”(《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这首七古很能代表这些特点。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所以这首诗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也表现出了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1]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做官,又被称为“孟山人”。他生活在盛唐时期,早年有远大的抱负,在经历仕途困顿、痛苦失望之后,也能保持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的身份度过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考进士不中。他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让满座的人为之叹服。孟浩然一生的经历比较简单,他的诗歌创作的题材也不宽。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其中虽然有不少愤世嫉俗之词,但更多的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王孟”,他的作品虽然远不如王维诗歌的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后世编诗二卷。[2]

    2、夜归鹿门山歌的作者?

    江边场景,侧重写世俗,人们喧闹着争渡回家,但诗人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山中场景,侧重写诗人隐居,与尘世隔绝,孤独寂寞。从第一个场景到第二个场景,是诗人从尘世生活归到一人隐居,这中间突出了诗人的隐士形象,表现出他恬然洒脱的隐逸志趣。因此,这两个场景构成的诗境是和谐统一的。

    3、《夜归鹿门山歌》这首诗和《饮酒》这首诗有什么相似之处?

    《夜归鹿门山歌》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整首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先动后静,以动衬静,写出鹿门清幽的景色,表现诗人恬静的心境,同时在清闲脱俗的隐逸情趣中也隐寓着孤寂无奈的情绪。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组诗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这两首诗均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供参考。

    4、孟浩然对《夜归鹿门山歌》有什么精神?

    前天夜里脑子里冒出一句「鹿门月照开烟树」,想到这一首高中教纲强求我背下的诗,被梗得睡不着。夸它的古今评论够多了。只是无论如何,在我看来,这首诗不自然到了极点,文不从字不顺,意义崎岖,音调涩滞。不工整,不意味着一定行云流水和疏朗,或者只是单纯地丑。实在是丑陋的,不晓得为什么要写下这种东西。

    5、孟浩然巜夜归鹿门歌》名句情境默写?

    夜归鹿门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