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水调歌头中秋(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何被评为中秋词第一,余词尽废?)

水调歌头中秋(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何被评为中秋词第一,余词尽废?)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何被评为中秋词第一,余词尽废?
  • 2、《水调歌头》是苏轼在中秋节写给谁的?
  • 3、《水调歌头中秋》与《把酒问月》,为什么两位诗人都“把酒问月”?
  • 4、水调歌头中秋中的名句?
  • 5、水调歌头,徐州中秋,翻译?
  • 正文

    1、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何被评为中秋词第一,余词尽废?

    谢谢。

    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何被评为中秋第一词?

    我认为在以中秋佳节为题材的诗词中,苏轼的这首词,前无古人。首先来看他的上半片,是以景入情,循序渐进,把读者的目光引入到词画中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中秋的明月来的非常珍贵,月圆之时可以让人情趣盎然,心为之开朗起来。由此联想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

    情感引发出来了,那就是把酒问青天,如今到底是何年何月呢?一个假设性的自问。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表达了苏轼此刻的心情已到达高潮之处,写作手法上比喻,夸张,哲理据在,让人心情为之一振。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写到此处才是词的中心点,也是全词最精华之处。现实的,借喻的,理性的,祝愿的全都集会于此。对亲人的思念,事物上的无奈,时间和空间上无法把握,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苏轼不愧为千古奇才,【水调歌头】是写中秋思念的佳作,历来的诗词大家都甘拜下风。特别是他那一首【赤壁怀古】更是千古绝唱,让人流连忘返。

    苏轼的【水调歌头】韵律讲究,意境深远,用词华美,是宋词中的佼佼者。也令无数文人墨客望而兴叹,自愧不如。

    从唐诗到宋词写中秋佳节的作品,如海之浪花,淘尽英雄。但是能与苏轼【水调歌头】相媲美的少之又少,几乎没有可能。

    艺术成就上苏轼的【水调歌头】达到巅峰之作,这也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什么是中秋词作代表唯一原因。

    千古奇才,千古绝唱,千古苏轼。

    2、《水调歌头》是苏轼在中秋节写给谁的?

    苏轼的一首《水调歌头》作为借月而咏、因月怀人的名篇可谓备受读者推崇,堪称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胡仔《渔隐丛话后集》中更盛誉“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而其中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被文人墨客们奉为经典。但此句为何发“愿人长久”之思,到底与谁“共婵娟”?愚将作一番粗浅解析,愿与众同好之友共飨。首先再现原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词前小序里,我们除了能略知词人在什么背景下作出此词,千万别忽略了“兼怀子由”这四个字,此四字无比明确地交代出,是思念子由、为子由而作!子由,即苏轼的弟弟苏辙,北宋著名散文家,字子由,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同时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相比苏轼文的豪迈大气、姿态横生,苏辙文则更显汪洋淡泊、秀杰深醇之气。并肩为文坛令人瞩目的“双子星”,苏轼、苏辙到底有着怎样难以割舍的兄弟情谊呢?我们可以从他们儿时的经历谈起。

    苏轼生于1037年,苏辙生于1039年。兄弟俩仅差了不到三岁的年龄。两人可谓从小一起长大,一块玩耍,一同读书。因为有个天赋异禀、光焰万丈的哥哥,苏辙从小就是哥哥苏轼的小跟班。哥俩简直把“兄友弟恭”演绎到了极致:哥哥苏轼时时对弟弟苏辙关爱有加,每有好物好事,必与弟一起分享。若仅有唯一,他必定先礼让弟弟。比如有一次,少年苏轼得到了一方旧酒缸制作的砚台,因其玲珑精巧、形质奇特,苏轼满心欢喜爱不释手,但因为只有这唯一一个,尽管再喜欢,他还是把它送给了自己心爱的弟弟。

    兄弟俩从小入则同坐同卧,出则同学同游。就连此后的求学赶考,两人也是一同随行:嘉佑二年两人共同及第进士,并于同年共同步入仕途。苏轼个性不拘小节、旷达洒脱,苏辙则沉稳内敛、谨慎持重,两人性格也形成很好互补。他们的政治思想也大致相同:早年一起在变法斗争中共进退,晚年又同样被贬到南方的蛮荒之地。“乌台诗案”期间,苏轼罹祸,九死一生。手足情深的苏辙想尽一切办法营救,后来更不惜自请免去一身官职,以为兄赎罪。最后与苏轼同遭惩治,苏辙被被贬为监筠州盐酒税务,苏轼则被贬到湖北黄州任团练副使。 “乌台诗案”苏轼投身狱中,自认难逃死命的他在《绝命诗两首寄子由》中深情地写道:“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世未了因”。后来苏轼逝世后,肝肠寸断的苏辙,挥泪亲自撰写《墓志铭》恭誉苏轼:“扶我则兄,诲我则师!”苏轼苏辙兄弟情深真乃世所罕见!

    而这首《水调歌头》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夜作者在密州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合,便自求外放,辗转各地为官。此时苏辙则在济南为官。其间,为便于兄弟睦晤,苏轼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但直到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到任密州太守,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苏轼与苏辙已是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分析全词,我们一起从中体会一下苏轼对苏辙深切的思念之情: 词的上片词人对月感怀,把酒临天,既抒发了对“琼楼玉宇”理想之境的向往,也表达了“进亦忧,退亦忧”的彷徨与苦闷。词的下片起句即开始转笔怀人(子由):“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的是月亮的运行轨迹,让无眠之人看得如此真切!充分地道出了苏轼因极度思念以致夜不成寐的恨与痛。恨痛之极,他更悲愤地诘问月亮“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意思是:“月亮,你应该不会有什么怨恨,可偏偏为何在离人眼前如此圆满?”苏轼看似无理的语气,却是自己对胞弟痛彻心扉、苦苦思念的有力表达!但苏轼毕竟是苏轼,豁达的他即刻以一句充满哲思的思考宽慰自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慨叹加极思使苏轼终如虹霓赫现般,道出了自己那句光耀千古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他对不能与自己团圆的弟弟,所发出的极致而美好的期许!此语既表达了自己对胞弟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是对天下正经历离别之苦的人,所给予的一种美好祝愿。

    苏轼与苏辙既是兄弟,又是师生,同时又是诗词唱和的良友、仕途中同甘共苦的伙伴。他们这种精神上互励互慰的关系,很好地诠释了中国古代孝悌文化中的“悌”字。

    3、《水调歌头中秋》与《把酒问月》,为什么两位诗人都“把酒问月”?

    问好!谢邀。

    我对同样都把酒问月的,都脍炙人口的,苏,李的一词一诗,都佩服的五体投地。但相比之下我更欣赏苏轼的那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因为从念诵方面的感觉来讲,苏轼的更琅琅上口。而李白的”青天有日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就稍显呆板一些。

    但是两位伟大的诗人都是以问月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时空的困惑和对人生的无奈。

    正如李白的那句:”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于人相随”。

    不论古时还是今日,能与人相随到永远的只有日月星辰,连山川河流都不能与人步步紧跟的。

    而日月星辰中最能引起暇思的就是明月了。

    想想在古时候的没有任何污染的湛蓝天空中皎洁的明月下,那正在借酒消愁或借酒助兴的诗人的目光怎能不与天上的明月交集吗?

    但诗人手中的酒杯却不能与天上的明月碰撞,无奈之下只有靠声音来链接了,接着就脑洞大开。。

    于是向明月探寻古人的信息,向明月遐想自己的未来,向明月倾诉自己的迷茫。向明月抒发人生的感慨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虽然有对牛弹琴之嫌,但这正体现了诗人的浪漫情怀,或者说没有浪漫情怀者是成不了诗人的。

    而我认为此时的诗人一定感觉到了自己只不过是在星月轮转中的一粒尘埃,触摸不到过去,确定不了自己的将来,思念的亲朋好友不得见,逝去的时光不复转,又发现就连月亮自己也保证不了自己天天圆满如意,何况凡人乎?

    于是便有了苏轼的那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总而言之凡是举杯邀明月的诗人都是孤独寂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诗人们在抒发自己的情怀时其实也是在感慨月亮的孤独寂寞。

    但那一句:”高处不胜寒”好像也不单单是诗人对月亮的同情,也是在同情诗人自己。

    4、水调歌头中秋中的名句?

    你好,《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全文内容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5、水调歌头,徐州中秋,翻译?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

    背景]

    这要从这首词创作的前一年说起,苏轼兄弟情意甚笃,苏轼作《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时,与苏辙已有六年没见面了。时至中秋,苏轼望月思弟,生出无穷悲欢之感,故有此作。全词以明月为线索,处处咏月,同时也处处在抒发人的主观情感,生发人生感慨,是对人生宇宙哲理的深深思考。 词中贯穿着情感与理智的矛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最后以旷达情怀收尾,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境界壮美,融抒情、写景、说理于一炉,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这首词立意高远,构思新颖,以意境清新如画,情理具佳,颇耐人寻味。宋代胡仔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更是对此词的崇高评价。

    正所谓“兄唱弟随”,在苏轼写了《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也就是神宗熙宁十年,苏辙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徐州中秋》来回赠其兄。

    一年之后的中秋,苏辙来到徐州,与苏轼相聚。兄弟俩七年未见,自然十分欢喜,一起登楼赏月。苏辙特作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相和,缓缓吟唱: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虽有“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州”的重逢之乐,但苏辙想到中秋一过,两人就要再度分开,宦海沉浮,变幻莫测,再聚不知何时,心中满是眷眷不舍。“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他忧伤地想:我们现在是“剑外思归客”,但千万不要像怀才不遇的王粲那样,后半生流落天涯,登楼望故乡,归期终未卜啊!一时悲从中来,苏辙无语凝噎,忍不住转过头,青衫泪湿。

    苏轼见了,摇头微笑:“子由,‘明月不胜愁’,‘依旧照离忧’,词是好词,但何苦太悲!”为了开解苏辙,在分手之时,苏轼再和之以《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击掌唱道: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该词上阙借谢安事,作为“不及时引退”的鉴戒;下阙设想兄弟二人“退而相从之乐”,以安慰对方,尤其“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两句,温情脉脉,又让人忍俊不住。苏辙仿佛已经看到两兄弟相互扶持在路上走得东倒西歪了,不禁一扫离愁,绝尘而去。

    [注释]

    水调歌头是词牌

    "徐州中秋"是词的标题

    情感

    这首词表达了苏轼、苏辙兄弟分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劝苏轼早日退隐,实践“相约”早退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