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辛弃疾(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哪首更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哪首更好?
我来回答。从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的小序“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可以知道,这与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样,也是词人在中秋之夜喝酒的时候写的。
相比苏词的天下传诵,这首词传播不广: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然而,我觉得这种词更好,更喜欢,家国情怀,男儿心志,都在其中。
辛弃疾其实生于金国,却自幼把自己当做宋人,少年侠士,于耿京义军之中戎马生涯,匹马夺取叛贼首级,然后万里飞渡,回归大宋。其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了却君王天下事”自期,然而却终于是壮志难酬,“可怜白发生”!
这首《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是送别月亮的,“长风浩浩送中秋”,作者想到的也不是儿女情长、一家悲欢,而是“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担心的还是朝廷沉湎于半壁江山,消磨了北伐之志。“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在这中秋之夜,词人依旧是忧愁不已。其实南宋除了没让他在前线带兵,对他还算不错,一直安排在相对富庶的地方做地方官,俸禄也丰厚,他完全可以优哉游哉于山水之间。
然而,辛弃疾的这首词显示,他即使在中秋喝团圆酒的时候,依旧是借酒浇愁愁更愁,心中想的都是万里江山。
相对于太平盛世的苏东坡,辛弃疾的词虽然没有苏东坡境界高,但也有一种深沉的力量,打动人心。
所以,我觉得辛弃疾这首更好。
2、水调歌头辛弃疾有哪些典故?
万事一杯酒,长叹复长歌。感叹岁月的无奈和对当时处境的一种感叹。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故称“杜陵”。 “二三子”出自《论语》中的话语,就是孔子对一些弟子的称呼。 “丹桂、素娥”都是对月亮的美好称呼。 “平生萤雪”包含着两个典故,一个是“囊萤”的故事,一个是“映雪”的典故。 “男儿无奈五车何”里面包含着“学富五车”这个典故。 “看取长安得意”出自孟郊的《登科》。
3、求辛弃疾《水调歌头》全文?
水调歌头
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辛弃疾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鹘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译文:日暮时漫天风尘扬起,清秋时节,胡人骑着马大肆南侵了。宋朝廷组建了十万军队,舰船无数迎敌。谁说渡江南下非常容易,想起往日战场上痛杀胡人,风雨飘摇中胡人战败,北魏太武帝愁闷。那时我正年少,希望能象苏秦一样得到重用,展报国之志。
现在已是老了,满头白发了,到扬州去。倦烦了四处漂游想去江心洲,种上千株橘树。二位历游东南名胜,饱读万卷诗书,想建功立业也不得重用。不如当个富裕的太平侯相,不要去做善战的李广吧。
1.汉家:此指代宋朝。古典诗词常用此例,用"汉家"指代本朝。组练:组甲和被练,代指军队。
2.投鞭:《晋书·苻坚战记》:"坚曰:'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此处喻渡江南下非常容易。飞渡:《晋书·杜预传》:"预又遣牙门管定、周旨、伍巢等率奇兵八百,泛舟夜渡,以袭乐乡。吴都督孙歆震怒,与伍延书曰:"北来诸军乃飞渡江也。"
3.佛狸:为北魏太武帝小字,他南侵刘宋王朝受挫,结果死于宦官之手。
4.季子:苏秦字。《战国策·赵策》:"李兑送苏秦明月之珠,和氏之璧,黑貂之裘,黄金百镒,苏秦得以为用,西入于秦。"
5.橘千头:据《襄阳耆旧传》载,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曾命人到武陵龙阳沙洲上建屋作宅种橘千株。临终时称家有"千头木奴",岁岁收入足够儿辈使用。
6."莫射"二句:劝友人宁当太平候相,也不可作善战的李广。此为牢骚语,讽朝廷不思北伐。射南山虎:指汉将李广。《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家居蓝田南山中,射猎。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
7.富民候:《汉书·食货志》载,"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候。"
3.长安:代指都城汴京。
此词约作于淳熙五年,是一首抚今追昔的和韵之作。词前半颇类英雄史诗的开端,在战争风云的背景下,词人昔日以天下为已任的少年锐气跃然纸上,然而其壮词到后半却全无着落,反添落寞之感,通过这种跳跃性极强的分片,表现了白首之叹愤懑之情。下片写壮志消磨,行文腾挪,用意含蓄,词情尤觉沉着,个中酸楚耐人寻味。
4、辛弃疾《水调歌头 》应该怎么理解和翻译?
《水调歌头》(元日投宿博山寺(1),见者惊叹其老。):头白齿牙缺,君勿笑衰。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臭腐神奇俱尽(2),贵贱贤愚等耳,造物(3)也儿童。老佛更堪笑,谈妙说虚空。 坐堆豗(4),行答飒(5),立龙钟。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蒙鸿(6)。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盘狭路(7)。拄杖倚墙东,老境竟何似?只与少年同。 注释:(1)博山寺,在江西永丰博山中。(2)臭腐句,借用《庄子》典故。《庄子--知北游》:“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变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3)造物,指造物主,创造万物的神奇力量。(4)堆豗(音hui),无精打采的样子。(5)答飒 ,懒散,不振作的样子。(6)蒙鸿,亦即“鸿蒙”。宇宙行成前的混沌状态。(7)狭路句,比喻人生道路艰难。
这是辛弃疾在投宿博山寺时,老朋友相见惊叹其衰老。在百感交集之际写下的一首抒怀词。一开头刻画出一个满头白发,缺牙豁齿的衰翁形像,接着说,你不要笑我老。我对衰老自有一番道理。臭腐,神奇是一样的,贵贱,贤愚也是相等的。老天造物如同儿戏,佛主更是可笑,只会说一些虚空的道理。这里,我们表面上看到的是词人的旷达,实际上是词人对罢官闲居的强烈愤懑。接着下片,作者用“坐”,“行”,“立”三个动词,更是突出了苍老的神态。进一步说无聊时三杯两盏地借酒消愁。点出了五十年来所经历的仕途坎坷,壮志难酬。最后他安慰朋友,更是安慰自己,意思是,虽然感叹自己人老了,只能扶仗倚墙而立,但我现在的心境,是不是和少年时一样。看到他欲哭还笑的自我安慰。我们是不是更替他感到悲哀。这样的词还有一首《卜算子-齿落》:“刚者不坚牢,柔底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 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5、辛弃疾的水调歌头中,兰,蕙,三种内涵?
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6、辛弃疾的水调歌头,盟鸥带湖吾甚爱,的解释和赏析?
带湖是我最爱的地方啊,放眼千丈宽阔的湖水,宛如打开翠绿色的镜匣一样,一片晶莹清澈。我闲居无事,拄杖纳屦,徜徉湖畔,竟一日而千回。鸥鸟啊,你既和我缔结盟好之后,就应常来常往,不要再相猜疑了。还有那白鹤在什么地方呢?请你也邀请它一起来吧。 鸥鸟们立于水边苍苔之上,时而拨动浮萍,时而排开绿藻。原来鸥鸟是在偷窥鱼儿,伺机而捕,不仅对我的美意不理不睬,反而嘲笑我的一片痴心。看来,鸥鸟亦并非我的知已,并不懂得我此时的情怀。昔日这里曾是破败的池沼荒芜的山丘,现在却是明月清风下我的别墅。人世间的悲欢变化该有多少啊?河东绿荫稀少,我还要继续栽种杨柳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