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以咏志(歌以咏志的歌是什么意思?)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歌以咏志的歌是什么意思?
“歌以咏志”出自曹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河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我很高兴,就用这首歌来表达我内心的志向。也就是说“歌”就是指前面六句。
2、歌以咏志的以字是什么意思?
以,读 yǐ ㄧˇ,
《说文解字》:“以,用也。从反巳。贾侍中说:巳,意巳实也。象形。” 。“吾意巳坚实则或自行之。或用人行之。是以春秋传曰。能左右之曰以”。
译文
《说文解字》:“因为,使用的。从反日。贾侍中说:日,意日情况。大象的形状。”。“我想日坚实就有人自己去的。有人用人的。因此《春秋传》说。能左右他说来”。
“意巳实”为其范式。本义:“用”。
衍义:凭借。如:以少胜多、以毒攻毒,
字形源流
以象形兼会意字。以(㠯)与“巳”同源。甲骨文是“巳”的倒文,即头朝下的胎儿。表示已经成形,要降生了。金文另加人旁,以强调其为胎儿。
篆文承接甲骨文和金文并稍加繁化。隶变后楷化分别写作“㠯”与“以”。如今规范化,以“以”为正体,“㠯”只作偏旁,作偏旁时有的写作“厶”。
3、“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什么意思?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乐府歌结束用语,不影响全诗内容与感情。意为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用在正文结尾,作为结束语。 例如,在《观沧海》和《龟虽寿》中,前者描写了面对大海的英雄情怀,而后者描写了曹操镇定乌环北部后的彷徨和自满情绪。“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与正文也是不无相关的。
4、上联:南山遥歌以咏志,下联怎么对?
上联南山遥歌以咏志。
下联:东边谱曲为调宏。
5、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的意思?
庆幸得很,好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不过,你应该该知道的是: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八个字常见于乐府四言诗形式性的结尾,原作并不包含这八个字,是应配乐的需要所加上去的(乐府诗是用来唱的),与诗意并无必然关联。
6、歌以咏志的以是什么意思?
7、诗挽花卉墨洗浓云,词抒情怀歌以咏志。请来续写好吗?
谢邀!
出句:诗挽花卉墨洗浓云,词抒情怀歌以咏志
对句:琴诉锦心书临妙贴,酒消惆怅棋弈格局
(注释:出句包含了诗词歌赋,花卉丹青,一片生机勃勃,诗意盎然的景象,托物言志。因此,对句就采用琴棋书酒、心态格局,描绘了纵然是闲时琴瑟鼓鸣,泼墨书画,把酒欢歌,也应大象无形,布局好人生。这样,上、下联贯穿起来便涵盖了生活中的:琴、棋、书、画、花、酒、诗、书、歌,也算是赏心乐事吧!)
8、《观沧海》中最后一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什么意思?
作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征,五月至无终,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写了这一有名诗。全诗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作品意境开阔,气势雄浑。最后一句用来形容作者喜悦高兴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9、歌以咏志怎样解释?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