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表达友谊长久的诗句(形容友谊长久的诗句?)

表达友谊长久的诗句(形容友谊长久的诗句?)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形容友谊长久的诗句?
  • 2、您能写一首诗,赞美"友谊长久"么?
  • 3、诗经中友谊诗句有哪些形容友情长久的诗句经典语录?
  • 4、表达友谊地久天长的诗句有哪些?
  • 5、形容“友谊天长地久”的古诗词有哪些?
  • 6、《诗经》中关于友谊的诗句有哪些?形容友情长久的诗句有哪些?
  • 7、形容友情与深情深厚的诗句与诗歌有哪些?
  • 8、表达友谊地久天长的诗句?
  • 正文

    1、形容友谊长久的诗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柳恽《江南曲》

      2、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文天祥《端午即事》

      3、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4、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5、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李邴《汉宫春·梅》

      6、前经洛阳陌,宛洛故人稀。——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2、您能写一首诗,赞美"友谊长久"么?

    恰有五言四句的小诗四首,与诸君分享。请大家评点。

    二O一九秋,作赠友诗。是年冬,再改定

    龙中二十年,朝夕常聚首。

    相亲同骨肉,乐事同杯酒!

    挥手别龙中,撤校来木阳。

    共事又十年,情义更深长。

    退休十年别,微信常问候。

    偶尔一相逢,畅谈谈不夠!

    遥思卅载后,友谊成永久。

    皤然笑两翁,往事曾记否?

    学而时与某君两番共事,相识相交于今垂四十年,两家小孩皆以兄弟姐妹相称。如今我们俱是七十老叟,居两地,相距百余里。依然互有来往,友谊愈厚。日前以书相赠,时病手力弱不能书,仍强书此诗于书之扉页。字虽不甚美,心意则甚诚也!诗中"卅载后"云云,实属理想,梦想,幻想,空想,妄想,乃互慰取乐之辞,上一句中的"成永久"三字,已略微透出此中消息了。

    3、诗经中友谊诗句有哪些形容友情长久的诗句经典语录?

    《诗经》中关于友谊的诗句有:

    1、《小雅·白驹》——先秦佚名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译文:马驹毛色白如雪,空旷深谷留身影。喂马一束青青草,那人品德似琼英。音讯不要太自珍,切莫疏远忘友情。

    2、《小雅·伐木》——先秦佚名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译文:咚咚作响伐木声,嘤嘤群鸟相和鸣。鸟儿出自深谷里,飞往高高大树顶。小鸟为何要鸣叫?只是为了求知音。仔细端详那小鸟,尚且求友欲相亲。何况我们这些人,岂能不知重友情。天上神灵请聆听,赐我和乐与宁静。

    3、《小雅·常棣》——先秦佚名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译文:鹡鸰困在原野,兄弟赶来救难。虽有良朋好友,安慰徒有长叹。兄弟墙内相争,同心抗御外侮。每有良朋好友,遇难谁来帮助。丧乱灾祸平息,生活安定宁静。此时同胞兄弟,不如朋友相亲。

    4、《国风·秦风·无衣》——先秦佚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译文: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5、《诗经·木瓜》——先秦佚名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译文: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4、表达友谊地久天长的诗句有哪些?

    1、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

    释义: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香气扑鼻。用红泥烧制成的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即将要下雪,能否留下与我共饮一杯?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释义: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3、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唐代庞蕴《杂诗》

    释义:十年后一起聚会,每个人都认为学习无所作为。

    4、且对东君痛饮,莫教华发空催。——宋代辛弃疾《西江月》

    释义:只能对你痛快畅饮,不要等到头发白了才感受到无奈。

    5、五行聚会生俄尔,一颗圆明出自然。——宋代张继先《金丹诗四十八首》

    释义:五年后的聚会还有你我,看着圆圆的一轮明月也悠闲自得。

    5、形容“友谊天长地久”的古诗词有哪些?

    《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释义:

    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释义: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赠汪伦》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释义:

    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送友人》唐代: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释义: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释义: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6、《诗经》中关于友谊的诗句有哪些?形容友情长久的诗句有哪些?

    与子同袍.我和你共此战袍.王于兴师,王者号令着大军,修我戈矛,整顿起我的戈矛,与子同仇!我共你雪耻情豪.与子同泽.我和你衫共汗泽.王于兴师,王者号令着大军,修我矛戟,整顿起我的矛戟,与子偕作.我与你共止同起.岂曰无衣,谁说你入阵无衣,与子同裳.我和你共此裳衿.王于兴师,王者号令着大军,修我甲兵,整顿起我的甲兵,与子偕行.我携你并肩前行

    7、形容友情与深情深厚的诗句与诗歌有哪些?

    谢谢您邀请我回答问题!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深厚友情的作品浩如烟海。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三首赠别绝句,诗中所表达的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感动了无数古今读者。下面我就赏析这三首传诵千古的佳作,希望您也能喜欢。

    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李白和王昌龄,是两位同时齐名的七言绝句大师。他曾以七绝组诗抒写重大的政治感情,如《上皇西巡南京歌》等。在这些诗中,他用写古诗的手段来写小诗,形成一种特殊的风貌。但是,总观其七绝诗,成就最高的却是一些赠别、怀古、游览之作。尤其是赠别绝句,更以其深挚强烈的感情和清新流利的风格为千古读者所赞赏。

    (一)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首诗是开元十六年(728年)诗人漫游到武昌时,于黄鹤楼上送友人孟浩然去扬州(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时所作。

    孟浩然(698——740年),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他终身不仕,但在诗坛享有盛名,因此李白对他非常敬仰,并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诗一开篇,即以“故人”相称,以示友情不同一般。“西辞黄鹤楼”,即辞别扬州之西的武昌城,自长江顺流东下。这一句交代了送别对象,送别地点,送别方向,表面只作叙述,其实包含了友人欲行未行,诗人与之依依揖别的动人情景。在这里,诗人只作简要交代,不展开细致的描写,乃是为下文的诗情迸发做了第一笔铺垫。

    “烟花三月”四字既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又极概括地描画出季节的本质特征。想象一下,阳春三月,垂柳如烟,繁花似锦,万物生机勃勃,那浓丽的景色何等迷人!然而,就在这美丽的春天,老朋友却要顺流东下,泛舟扬州。当此阳春烟景,出游繁华的扬州,固然可喜可羡,但对诗人来说,则留恋仍所不舍。这一句,诗人仍只作一般叙述,并不过多渲染;对别情仍无一字涉及,含而不露。这就为末两句生动描绘作了第二笔铺垫。

    有了上两句的叙述、铺垫,诗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郁勃的感情,而任其象清泉一样迸射出来,恣意漫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描述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景,而诗人自己又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呢?一叶孤舟鼓帆向东漂去,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平线下,天地间,仿佛只留下诗人孑然而立,望着万古不歇的长江在天边滚滚而流。诗中表现的是怎样的一种惜别和孤寂之感啊!这里,诗人完全摆脱了一般的写情方法,而将深挚的情思溶注进生动的面面中,使诗情画意达到了最完美的统一。

    (二)

    杨花落尽子规啼,闭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王昌龄也是李白的好友。天宝八年(749年),因“不护细行”(《新唐书・王昌龄传》),有碍封建礼法,触怒了朝廷,被贬到荒僻的龙标去做县尉。当时,李白已被从朝廷中排挤出来,心情苦闷忧愤,当王昌龄被贬龙标的消息传来,他深感同情与不平,于是写下了此诗。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杜鹃鸟),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渲染出当时的哀愁气氛。既然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使直叙其事,“闻道”语含惊惜,表现出诗人得到消息时的不平心情。“龙标”,地名,在今湖南黔阳县。这里借指贬为龙标尉的王昌龄。“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五溪: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之总称,均在湖南省)。这样,在动人愁情的暮春景色烘托下,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同情、担心而产生的愁情就显得更深更浓了。

    后两句抒情。友人贬往龙标,愈走愈远,相隔千山万水,而明月高照,千里可共。所以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把明月当作可以寄托愁情、传书送信的使者,让她带着自己的深情厚谊,追随着诗人的足迹,直到那荒远的贬所。这两句诗所展示的意境,在李白以前一些诗人的名作中已有表现,如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随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歌,川路长兮不可越。”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都与之相近。通过诗人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但越是这样想象,越表现了诗人的愁情无法排遣,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无处寄托。这样,悠扬跌宕,一唱三叹,“遥有此寄”的主题,至此抒发得饱满酣畅。“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之意,出以摇曳之笔,语意一新。结尾甚妙,可谓“所思深矣”。

    (三)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此诗是李白漫游到安徽泾县桃花潭后临別赠友之作。相传他在桃花潭一带游览时,当地村民汪伦曾特地酿酒招待他,与他结下了深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又唱歌为李白送行,诗人很感激他,为此写下了这首《赠汪伦》。

    因为是给乡村朋友的诗,所以贵在质朴自然。它既无深奥典故的运用,又无华丽辞藻的修饰,而一如出之口语,清新流畅,有民歌风韵又不似民歌。

    诗的前面两句写自己已经上船,将要别行,而汪伦却忽然踏歌来送,这两句既切合情理,又出人意外。因为“将欲行”而未行,所以可能听到“岸上踏歌声”;而先写听到的歌声,再写唱歌的人,这也符合“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客观实际。另一方面,诗人乘舟鼓帆,即将登程,并未想到有人来送他,因此闻歌声已觉突然,见汪伦更感惊异,意外的喜悦油然而生,撞击心房,奔流笔底。写意外之事,用意外之笔,收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后两句因情设景,缘景抒情,眼前景,心中情,熔铸一体,妙造自然。这里用比喻、对比、夸张手法,抓住桃花潭水“深”的持点,来比喻诗人与汪伦之间友情的深厚。“千尺”已示不同一般,而“不及”二字又从反面烘托,将这种深厚的友情推进一层,显得更加朴素和深刻。这正如沈德潜《唐诗别裁》所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不及”二字妙在将诗意转入更高的境界,只说友请不止千尺,究其实有多深,诗人不着一词,给读者留下有余不尽的想象。这样手法,亦正如郭熙《林泉高致》所云:“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

    综观这三首赠别诗,它们在艺术上有一个共同的突出特点。就是诗人没有单纯地把它们当作临别赠语,没有直露地写他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而是将友情与诗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运用诗的语言和手法来表情达意。这样,就使这些作品不但具有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而且具有审美价值和借鉴意义。具体看来,这三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主要有这样两点值得我们学习。

    新奇别致的构思。这三首诗都写赠别友人,但每首诗又各有具体的情境,因而能从实际出发,进行新奇别致的构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写送友人远行的,因而开篇两句便叙事,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友人所要去的地方,为下两句抒情作了层层铺垫。结末两句因事言情,却不正面点出,而是在不动声色的景物描写中流露出诗人的深情幽意。这样,情寓景中,以景显情,避实就虚,虚实相生,“含有不尽之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闻”友人远别后的寄赠,因而它不可能像前一首一样如实描写目前送别的情景,而更多地采用了一些“虚笔”,来描述诗人的想象。首句精选两种景物,点明季节特征,渲染环境气氛,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次句用“闻道”二字领起,叙事点题,暗示作诗原因。三、四两句赋物以情,化实为虚,曲折含蓄地抒写了诗人的感情。《赠汪伦》一诗构思也很别致,诗意多有转折。诗人将要别行,“忽闻”岸上歌声,此一转;闻声观望,见来者是汪伦,此二转;见汪伦专门来为自己送行,心中顿起感激之情,此三转;因为心中激动,便觉得汪伦与“我”的情谊像眼前桃花潭水一样深厚,此四转;进而又想到桃花潭水深不过千尺,汪伦之情何止于此!此五转。全诗就是这样层层转折,因事比兴,逐步开拓出一个深邃的意境。

    含蓄隽永的语言。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主。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说诗晬语》)读完李白的这三首七言绝句,真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受;反复涵咏,又有吃橄榄茶时那种美妙的回甘。这些美感的获得,取决于诗人含蓄隽永的语言。我们仅截取每首诗的结尾两句,就足以说明问题。《黄》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看起来纯然是一幅泼墨淋漓的水墨画,那碧蓝碧蓝的万里长空,那滔滔滚滚的长江波涛,那消失在水天相接处的一点孤帆,无不显示出江空的高远空旷和江水的磅礴气势。但诗人所要表现的,远远不止于此,从“孤帆远影”“唯见”等词中也透露出个中消息。“孤帆”虽然是离别的友人所乘,然而送走友人的作者又何尝不是孤立江干?“远影”虽然是阳光下友人船帆的投影,然而孤立江干的诗人心中又何尝不投下了一片离别的阴影?“唯见”是伫立而未去留下的深刻印象。江水将友人的舟船带向远方,但仍在不息地涌流,独将诗人孑然一身弃诸江干,这是一种多么烦人的孤寂和惆怅!在这里,诗人立足于诗情,着墨于画意,诗情寓于生动的画意,画意包含着丰富的诗情,让读者透过字面,读到了更加丰富的“潜台词”,隽永含蓄,余味无穷。另外,《闻》诗结尾两句将明月的人格化,《赠汪伦》末了两句对汪伦送别之情的形象化比喻,无不显示出作者含蓄隽永的语言特色。

    8、表达友谊地久天长的诗句?

    表达友谊地久天长的诗句有: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4、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6、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7、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8、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9、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10、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译文李白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人们行走的脚步声,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赏析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译文:雄伟的长安城有辅佐的三秦,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我之所以有依依惜别的情意,因为都是离家在外做官之人。只要四海之内有一知己朋友,纵使远在天涯也如就在近邻。不要因为我们就要离别两地,就像普通儿女一样泪湿衣襟。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因首联已对仗工稳,为了避免板滞,故次联以散调承之,文情跌宕。“与君离别意”承首联写惜别之感,欲吐还吞。翻译一下,那就是:“跟你离别的意绪啊!……”那意绪怎么样,没有说;立刻改口,来了个转折,用“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宽解。意思是: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三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从构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启发。但高度概括,自铸伟词,便成千古名句。尾联紧接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在歧路”,点出题面上的那个“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作者在临别时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象一般小儿女那样。南朝的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别赋》里写了各种各样的离别,都不免使人“黯然消魂”。古代的许多送别诗,也大都表现了“黯然消魂”的情感。王勃的这一首,却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