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乐游原》古诗(《乐游原》这首古诗的诗意是什么?)

《乐游原》古诗(《乐游原》这首古诗的诗意是什么?)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乐游原》这首古诗的诗意是什么?
  • 2、李商隐的《登乐游原》押韵吗,不押韵的写作可以称为诗吗?
  • 3、李商隐《乐游原》诗借用黄昏意象,隐藏了怎样的一个情绪?
  • 4、《乐游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感情?
  • 5、《乐游原》全诗?
  • 正文

    1、《乐游原》这首古诗的诗意是什么?

    乐游原

    唐代:李商隐

    春梦乱不记,春原登已重。

    青门弄烟柳,紫阁舞云松。

    拂砚轻冰散,开尊绿酎浓。

    无悰托诗遣,吟罢更无悰。

    意思是:

    春天的梦因为脑子混乱记不得了,登上原野的时候发现春天已经很深了。

    在青门里揉捏柳枝,在紫阁中看松树耸入云中。

    轻轻擦拭砚台使上面的薄冰,再将新酿的醇酒倒入杯中。

    心里的无味只有寄托于诗中,可是吟诗之后内心又归于无味了。

    2、李商隐的《登乐游原》押韵吗,不押韵的写作可以称为诗吗?

    问题:李商隐的《登乐游原》押韵吗,不押韵的写作可以称为诗吗?

    前言

    李商隐的《登乐游原》今天读起来并不押韵: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古诗词用普通话朗读不押韵的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例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南北朝的民歌《敕勒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等。

    主要的原因还是语音的变化,这里也分两种情况:当时押韵的诗,今天读起来不押韵了;诗人在创作的时候就已经读起来不押韵了,但还是按照韵书来创作。

    一、当时押韵今天不押韵的《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原【上平十三元】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昏【上平十三元】

    古韵书《切韵》在隋朝制定,大约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之後,唐人孙愐改编切韵以后著《唐韵》,成为唐朝诗人作诗、甚至科举考试的押韵标准。《东斋记事》上说:

    “自孙愐集为《唐韵》,诸书遂废”

    这首诗中的原、昏,属于宋朝平水韵的【上平十三元】,十三元中的字,在唐韵里是三个韵部:【魂、痕、云】。唐韵里的这三个韵部很早就通押了,在唐朝就视为押韵。因此在宋朝的平水韵中干脆就合并成了一个韵部。

    十三元里面这些字的押韵不是从唐朝开始,其实在南北朝就已经开始了。

    江淹是南北朝的著名诗人,江郎下面这首诗韵脚也全部符合《平水韵》的十三元:

    韩公沦卖药。梅生隐市门。百年信荏苒。何为苦心魂。当学卫霍将。建功在河源。珪组贤君眄。青紫明主恩。终军才始达。贾谊位方尊。金张服貂冕。许史乘华轩。王侯贵片议。公卿重一言。太平多欢娱。飞盖东都门。顾念张仲蔚。蓬蒿满中园。

    庾信《咏怀》也符合十三元

    庾信这个名字可能有些人不熟悉,但您一定听到过杜甫的一句诗: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庾信的《咏怀》诗也完全符合十三元的韵部:

    畴昔国土遇,生平知己恩。直言珠可吐,宁知炭欲吞。一顾重尺璧,千金轻一言。悲伤刘孺子,凄怆史皇孙。无因同武骑,归守霸陵园。

    南北朝后期诗人的作品和唐宋诗韵基本相同。可见《切韵》的制定是参考了当时大多数诗人押韵惯例的。

    后来就有一个现象出现了,就是下面要说的问题。

    二、诗人作诗的时候,读起来已经不押韵

    在清朝1860年的殿试考生中,有一位考生高心夔是肃顺的幕僚,但是这位瞄着一甲状元的高心夔却在这次殿试中折戟沉沙。他的好友王闿运事后评价高心夔“平生双四等,该死十三元”。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位考生押错了韵脚。清人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说这次考试规定韵脚要用“十三元”,结果他错用了“十四寒”;也有人说他错押了十一真、有人说他错押了十二文.......

    总之,高心夔的试贴诗押错了韵,最后仅仅位列四等,以至于”负干济之才,士不得志,年未五十郁郁以殁。"

    可见,十三元早就和生活读音不一样了。但是诗人们作诗却一直按照隋唐的音韵系统(平水韵)来押韵。

    在《红楼梦》小说中,也能见到用十三元押韵的诗。例如薛宝钗和林黛玉等人咏白海棠的诗,都是规定押十三元。

    薛宝钗《 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林黛玉《 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结束语

    在古人的诗话作品中可以看到,唐朝的发音到宋朝就有变化了,可是诗人们即使再元朝和清朝,也依然使用传统的古韵作诗。

    诗词押韵统一的标准化,对于我们今天学习古诗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上文说到的敕勒川(野yǎ、下xiǎ,押仄声韵)、念奴娇(入声韵)也都是符合韵书标准的,但这两首诗词估计在元朝就读起来不一定押韵了。

    @老街味道

    3、李商隐《乐游原》诗借用黄昏意象,隐藏了怎样的一个情绪?

    谢邀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乐游原》一诗,人们广为流传,耳熟能详。此诗借黄昏前的原野风光,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诠诗共四句: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尽黄昏。

    其整体意思是:傍晚我心情不太好,于是驾车登上古原。夕阳灿烂无限美好,只可惜,时近黄昏终究短暂。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近的名胜,登原后能眺望整个长安城。诗的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点出出游的时间,原因;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两句是诗的主旨所在:形式上描写景物:余晖映照,晚霞满天,山凝胭脂,气象万千。实则寄情于景,愈是渲染景色之美,与诗人的处境形成鲜明的落差,愈能反应出诗人郁闷之情。“只是”笔锋一转,再美的夕阳终究会结束,直抒胸臆,诗人的感慨油然而生。诗人将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身世迟暮之悲跃然纸上,一起容铸于黄昏西照之下的景物画面中。诗人此次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诗人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报负,但无法施展,很不得志。这首诗恰恰反应了他的伤感情怀绪。

    全诗共二十个字:篇幅短小,语言洗练,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构思精密,内容丰富,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诗人的匠心而折服。

    2019年9月16日

    4、《乐游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感情?

    李商隐和杜牧都写过《登乐游原》这首诗,但是两者各有各的特色,今天我们来看的是李商隐的这首诗。

    这首诗写作的背景是“牛党之争”时期,当时的李商隐对于朝廷内的党派之争非常的反感,但是自己一人之力又无可奈何,焦灼之际写下了这首感怀的诗《登乐游原》,因此这首诗其实表达的也是作者内心的一种无限的惆怅,在朝廷内部的官员都在为了自己的立意而置国家于不顾的时候,李商隐的内心是很凄凉和失落。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乐游原是长安城内地势最高之处,文人墨客经常来此登临赋诗,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而李商隐这篇是流传最广的一篇诗文。

    这首诗一开始便交代了诗人游览的目的地,以及当时的心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傍晚时,心情不好,驾车外出,来到古原,眺望远方。

    文人总是多愁善感,就像杜甫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其实,洞庭水,岳阳楼并不懂悲喜,只不过诗人在描写他们时注入了自己的情感,才会令人欢喜令人忧。

    这首诗也是如此,诗人是怀着抑郁的心情登上古原,所以他才会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

    晚霞满天,夕阳余晖映照着古原,山川仿佛染上了一层胭脂色,只是这样的美景,却即将消逝。

    诗歌上一句极夸夕阳的美好,可下一句笔锋一转,“只是”二字便将对如斯美景的赞叹之情转为深深的惋惜,令人读后感同身受。

    这不仅是对眼前黄昏之景的描述,更暗含了身世之感,家国之悲。

    当时李商隐深受“牛李党争”之害,抑郁不得志,而晚唐宗室倾颓,风雨飘摇,无论是唐王朝还是李商隐自身,都如夕阳日薄西山,所以他吟咏出这样的诗句。

    纵观李商隐这首诗,其实并没有描写乐游原的景物,写的反而是我们常见的夕阳,这样的夕阳我们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

    但也正是这样的平常之物,反而蕴含着深刻精深的哲理,引起了千古共鸣。

    《登乐游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也是作者抒发内心情感的名篇。了解诗词的背景,才能更好的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5、《乐游原》全诗?

    一、《乐游原》原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作者是唐朝李商隐。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三、《乐游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此诗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表达自己的感受。前两句点出登原游览的原因:由于黄昏日暮心情不适,便驱车登上古原;后两句极力赞叹晚景之美:在夕阳余晖照耀下,涂抹上一层金色的世界。后两句诗历来脍炙人口,其意蕴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