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格律诗的三个基本要求(格律诗的三个基本要求?)

格律诗的三个基本要求(格律诗的三个基本要求?)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格律诗的三个基本要求?
  • 2、格律诗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之一,七律怎么样写才能规范?
  • 3、什么是唐诗的三仄尾?格律诗诗中不能出现三仄尾吗?
  • 4、格律诗的对仗有哪些基本要求?
  • 5、怎样写格律诗?需要注意什么?
  • 6、格律诗的四要素是什么?
  • 7、写格律诗有哪些基本要求?
  • 8、七言律诗中“平仄仄平仄仄平”符合格律要求吗?
  • 正文

    1、格律诗的三个基本要求?

    格律诗的三个基本要素:诗韵、平仄、对仗。

    前面讲了,格律诗是绝句和律诗的通称,格律诗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及五言和七言排律。那么,我们在写格律诗的时候,就一定要把握好以上三个基本要素。

    一、诗韵:就是诗的韵脚,格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月沐在第三讲中讲到写格律诗有八大禁忌,其中三忌换韵及八忌新旧韵乱用,就指诗韵。简单地讲,就是绝句第二、第四句最后一字押平声韵且韵脚在同一个韵部,律诗第二、第四、第六、第八句最后一字押平声韵且韵脚在同一个韵部。无论绝句还是律诗,第一句最后一字可押韵亦可不押韵,常见古人诗中,五言首句多不押韵。

    二、平仄(既粘与对):所谓平仄关系,月沐在前面也讲过了,就是除去最后一字韵脚字外,第二句要与第一句平仄相反,这就是对,第三句要与第二句平仄相同,这就是粘。同样,第四与第三句对,第五与第四句粘。依次类推。

    三、对仗:所谓对仗,主要是指律诗而言的,绝句无所谓对仗。

    2、格律诗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之一,七律怎么样写才能规范?

    七律诗怎么写才能规范?

    3、什么是唐诗的三仄尾?格律诗诗中不能出现三仄尾吗?

    问题:什么是唐诗的三仄尾?格律诗诗中不能出现三仄尾吗?

    前言

    唐朝格律诗中的三仄尾很常见,而且作为格律诗的变格之一,也有很多有名的佳作流传于世。

    一、什么是三仄尾?

    格律诗有四种基本句式:

    1.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平

    2.平起仄收式 :【平】平平仄仄

    3.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

    4.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

    其中 平起仄收式 :【平】平平仄仄,有两种变格,一种是平平仄平仄,一种就是三仄尾:平平仄仄仄。

    清咸、同年间诗人清代董文涣《声调四谱》中便说:

    唯上句三字拗仄为‘平平仄仄仄’句,乃正拗律而非借古句者。首二连平亦无夹平之病。

    二、格律诗中得三仄尾

    1、《题破山寺后禅院》

    这首诗被收录于《唐诗三百首中》 五言律诗目录下,是一首平起仄收的“偷春格”五言律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这首诗有两个三仄尾:

    清晨入古寺,平平仄仄仄。山光悦鸟性,平平仄仄仄。

    2、诗圣杜甫的《初月》

    光细弦岂上,影斜轮未安。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

    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第一句和第五句都是大拗,对句用第三字平声救拗,这里不细说。单说三仄尾:

    微升古塞外,平平仄仄仄庭前有白露, 平平仄仄仄

    3、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其中第七句三仄尾:惆怅无因见范蠡, 中仄平平仄仄仄。

    结束语

    在唐朝得格律诗中,三仄尾(平平仄仄仄)不被人为是古体诗,但是仄平仄仄仄是古体诗。

    康熙己未进士,赵执信曾经求教声调于王士祯,王士祯不肯告诉他,于是“执信乃发唐人诸集,排比钩稽,竟得其法 ”。赵执信在《声调谱》也讲到:

    平平仄仄仄,下句仄仄仄平平,律诗常用,若仄平仄仄仄则为落调矣。盖下有三仄,上必二平也。

    @老街味道

    4、格律诗的对仗有哪些基本要求?

    问题:格律诗的对仗有哪些基本要求?

    前言

    格律诗的对仗是基本规则之一。以八句的律诗来说,有的诗四联都对仗,有三联对联,标准是中间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有些特殊的格律诗,对仗会有特别的状况:只有一联对仗、完全不对仗,首联对仗而中间联不对仗的现象。

    而每一联的对仗中,也会有一些儿要求,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一、对联的基本要求

    1、平仄相对,与平仄不拘

    格律诗有四种句式,仄收两种作为上联,平收两种作为下联。形成两种对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框内平仄都可以,除此以外,上下联要平仄相对。

    另外,还有三仄尾、锦鲤翻波、救孤平、拗句救拗等对仗方式,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篇文章《相信吗?十分钟让您看懂格律诗怎么救拗》,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2、结构相对

    例如上联是2221,下联也是2221,可参看杜甫《秋兴八首》颔联: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颈联两句是2212: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杜甫很注意颔联与颈联的变化,结构特意避免雷同。

    3、词性相对与宽对的使用

    1)工对与宽对

    一般来说,对仗的词性要相对,类别要相对,例如杜甫的工对: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但是格律诗中并不一定要“工对”,好的作品往往是善于使用“宽对”。

    例如杜甫《秋兴八首》另一首颔联: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新主对昔时,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类别。

    2)中心语与修饰语

    另外对仗时,偏正词组的中心语相对重要,修饰语不必太工整。例如杜甫五律《寄贺兰铦》中的颔联:

    相随万里日,总作白头翁。

    万里--日,白头--翁。中心语都是名词:日、翁,万里和白头都是修饰语并不是太工整,但是整个词组是对仗的:万里日、白头翁。

    杜甫《曲江二首》的颔联是著名的“借对”: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二、 四联对仗的不同表现

    1、四联皆对(宗楚客体)与三联对仗

    金庸的先祖查慎行在《初白庵诗评》中说杜甫的《登高》是四联皆对的首创:

    七律八句皆属对,创自老杜。前四句写景,何等魄力。

    其实四联皆对的诗,南北朝时期就有了,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的”八句皆对“的《楚妃叹》:

    幽闺情脉脉,漏长宵寂寂。草萤飞夜户,丝虫绕秋壁。 薄笑夫为欣,微欢还成戚。金簪鬓下垂,玉箸衣前滴。

    萧纲的诗还称不上五律,南北朝·庾信这首”十句皆对“的《王昭君》除了一处失黏外,基本是五言排律了:

    拭啼辞戚里,回顾望昭阳。镜失菱花影,钗除却月梁。围腰无一尺,垂泪有千行。绿衫承马汗,红袖拂秋霜。别曲真多恨,哀弦须更张 。

    第七句”绿衫“与第六句”垂泪“失黏以外,就是一首五言排律,

    初唐有一位诗人开始写七言八句皆对的律诗,《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玉楼银榜枕严城,翠盖红旂列禁营。日映层岩图画色,风摇杂树管弦声。水边重阁含飞动,云里孤峰类削成。幸睹八龙游阆苑,无劳万里访蓬瀛。

    作者是初唐宰相宗楚客,这种诗体被后人称为宗楚客体。宗楚客能被后人所知,更重要的是他有一个孙女婿叫李白。

    除了四联皆对以外,还有前三联对仗,或者后三联对仗的律诗。例如杜甫的这首《恨别》前三联对仗: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这里就不举例了。下面说说格律诗比较特别的对仗。

    2、通篇不对仗

    通篇不对仗的五律,最著名的是李白和孟浩然的作品。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特别指出:

    有律诗彻首尾不对者(盛唐诸公有此体,如孟浩然诗:“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轴轳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晚,疑是石城标。”又“水国无边际”之篇,又太白“牛渚西江夜”之篇,皆文从字顺,音韵铿锵,八句皆无对偶)《沧浪诗话》

    3、只有一联对仗

    黄鹤楼上半首古体、下半首律体,只有一联对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种半古半律的律诗,基本可以算是古体诗了。但是也有一些符合格律的诗,的确只有一联对仗。

    4、第一联对仗的偷春体

    还有一种,例如唐李白《送友人》第一联对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第二联不对仗: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

    这种对仗的方式叫做偷春体,梅花之先春而开之意。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结束语

    对仗是格律诗的基本要素之一。注意灵活运用宽对。

    在“ 四联对仗的不同表现”中提到的2、3、4类型“律诗”都不是主流,建议还是以至少中间二联对仗为标准。

    其次,八句都对仗的五七律和四句都对仗的绝句,也都不是主流,容易让读者产生多于雕琢的感觉。驾驭不了的话,尽量避免。

    @老街味道

    5、怎样写格律诗?需要注意什么?

    谢邀!

    我常说,学习诗歌创作,最好方法是从学写格律诗开始。而学写格律诗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平仄韵律。

    而对于学习格律并不难,翻阅下我文章里面的诗词写作练习(一至五),这些概念性的东西就基本学会了。

    学写格律诗,难的不是格律,而是如何写得既达意,又合律。这个只能多练和多读了,而练又比读重要。

    以自学的形式学写格律诗,还是有一定困难的,特别是初学者,掌握的词汇量不多,很容易为了使句子合律而拼揍。我在上篇问答说过,网上的诗词,有一半的句子是不合格的。而最大的问题是,写作者并不知道不合格的原因。

    串句、对句练习,是学写格律诗所必须的基础训练。我学的时候是每周两次,幸运的是每次都有名师批改和讲解。但这过程也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如不是对诗词带有执着和热爱的,或者如我是被家父迫着学的,看到这里建议跳出文章,趁早收手。

    我之所以说这句话,是也曾经办个一期公益性的诗词创作辅导班,那时兴致勃勃地从图书馆借来场地,请来了颇具名气的老师作免费教学,但两周过后,能坚持下来的学员已不足一半。

    网络的情况则更甚,在头条我也一直想致力诗词基础的公益教学,但效果很不好,在文章里发出首篇《十分钟学会平仄》的文字时,尚拥有过万阅读,而在发第二篇文字时,阅读开始减小,其实人数多少对我并不重要,最不如意的是,能完成文里所布置作业的人数极小,尽管我对每个作业都会认真回复和批改。

    不参与练习,这类文章,你看一万次都没有用。而事实上,现在的网坛,真正带着执着和热爱想去学习诗词的人并不多,大多网友都是只将其当作一种娱乐或消遣,有个联友跟我说,他的出句只要附注了平仄的要求。参与的人数立即减小2/3。

    回归题目,怎样写格律诗?首先你要明确自己对诗词创作,是带有执着和热爱,并且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练习的。这可以在回复栏留句言,我看看有多少?也看看我能帮你们多少?如果只是想借此娱乐消遣的,则什么都不用学。

    我是筱静,致力诗词鉴赏和基础知识普及,谢谢你的关注。

    6、格律诗的四要素是什么?

    格律诗四大要素

    一、押韵

    我认为律诗的第一要素是押韵。

    律诗的第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即双数句最后一个字必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通常押平声韵。原则上只能用同一个韵部字做韵脚。不能用邻韵,避免邻韵通押。

    有一种宽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并命名为"(入群)飞雁格"。

    古风、格律诗,清朝以前的近体诗,都是平水韵。

    二、平仄

    写律诗要掌握汉语四声如何分成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阴平、阳平),仄就是现代汉语的上声,去声,加上古汉语的入声。

    律诗的诗句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形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的律动感。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在后一个音节,从韵律方面来讲,重音节比前面一个音节更重要。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律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

    五言律诗,只有四种基本句型:

    (1)仄仄平平仄,

    (2)平平仄仄平,

    (3)平平平仄仄,

    (4)仄仄仄平平。

    (1)白日依山尽,

    (2)黄河入海流。

    (3)欲穷千里目,

    (4)更上一层楼。

    七言律诗的句型也是四个,(在五言句型的前面根据交替原则加一个节奏单位就是:

    (1)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仄仄仄平平。

    (1)曾经沧海难为水,

    (2)除却巫山不是云。

    (3)取次花丛懒回顾,

    (4)半缘修道半缘君。

    律诗中单数句尾字用仄声字(首句入韵除外),双数句尾字用平声字。

    以上句式的可以有变化,句子中双数字的平仄必须严格根据句式要求,单数字可以灵活变化,但必须避免"孤平","三连尾"。

    三、粘对

    律诗是根据粘对的原则来组合上一节提到的四种平仄句型,组合成律诗篇式。

    所谓“粘”,简要说,就是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平粘平,仄粘仄,把两句粘联起来。但是,不能有用同样的句式。比如,上联对句是“

    (2)仄仄平平仄仄平”(除却巫山不是云。)句型,则下联出句是“(3).仄仄平平平仄仄”(取次花丛懒回顾,)句型;

    上联对句是“(4)·平平仄仄仄平平” 句型,(每逢佳节倍思亲。)则下联出句是“(1)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型(遥知兄弟登高处,)

    也就是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跟前句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

    所谓“对”,是指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

    出句是

    (1).平平仄仄平平仄,(曾经沧海难为水,)

    对句就是

    (2)·仄仄平平仄仄平 ;(除却巫山不是云。)

    出句是

    (3).仄仄平平平仄仄,(取次花丛懒回顾,)

    对句就是(4)平平仄仄仄平平 。(半缘修道半缘君。)

    也就是说,在对句中,平仄完全是对立的。只有这样,才合乎粘对规律。

    不合乎粘的规则的,叫“失粘”;不合乎对的规则的,叫“失对”。

    依据粘对要求,把不同句式轮流作为律诗的开篇首句,就可以得到律诗四个篇式,两个首句不入韵篇式,两个首句入韵篇式。

    四、对仗

    律诗的第二联(颌联)和第三联(颈联)都必须对仗。

    第一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

    第二是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

    第三,对句相同位置的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七律--步韵和楚韵春秋》

    文/东张西望客

    2020.04.27

    杯中可觅旧时春,赖有丹心不染尘。

    揽胜携壶山顶路,观风得句景中人。

    英雄未老江湖远,岁月还长剑佩新。

    千里征程豪迈气,啸歌无恙报年身。

    第四,对句相同位置的词意要相反,或相关、相同、相似。

    第五,对句相同位置词语的词类最好相同。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

    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7、写格律诗有哪些基本要求?

    1、押韵 押韵,是指每首诗的2468句,或者12468句的末尾一个字要用同一韵部的字。写格律诗通常用平水韵。首句入韵式,即第一句末尾字押韵;首句不入韵式,即第一句的末尾字不押韵。

    2、把握三个字:替,对,粘 替,每句诗中的246位置的字,平仄交替。对,是指上下两分句中的246位置上的字,平仄相对。粘, 上下两联之间的246位置上的字平仄相同。

    3、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律诗共八句,四联,通常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有的也称起句、承句、转句、合句。其中的颔联、颈联,也就是34句,56句。这两联要求对仗。

    8、七言律诗中“平仄仄平仄仄平”符合格律要求吗?

    谢友邀。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律句,其实有一极简单方法,不是有句口诀叫: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吗?那我们就抛开一三五,先看句子二四六。

    律句最基本规则就是遵循平仄两两交替而行,俗称“马蹄韵”规则,也叫律句的“替”。

    律句有四种基本形式,无论哪种,都必须有“替”,所以二四六只有两种情况:

    五言:平一一仄、仄一一平;

    七言:平一一仄一一平、仄一一平一一仄。

    题主所问句子为:

    平仄仄平仄仄平

    二四六为:仄一一平一一仄

    基于这个判断,应该属律句范畴。有网友会问,不对吧,怎么看起来这么别扭?

    我们仔细看看,这个句子就是遵“一三句不论,二四六分明”口诀衍生而来,这个句子的标准形式为:

    仄仄平平仄仄平

    只在一当仄用了平、三当平时用了仄,其它没变化。

    不过我们还应该知道,一三五不论那是有条件的,就是不能使律句出现“三平尾”、“孤平”、“三仄尾”这三种情况。这三种情况对律句的损害依次为:三平尾最大,一首诗中如有一处出现,即有可能被踢出律诗范畴;孤平次之,一首诗中即使有一两处,只要别的方面尚好,虽存诟病,但仍可被原谅。三仄尾最小,一首诗中如只一处,可以被人忽视。

    要化解题主那孤平句的损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第三当平时用了仄,再在第五当仄时,补个平,成为:

    平仄仄平平仄平

    这个句子跟标准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都属基本律句,没有优劣之分。

    愿以上回答能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