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古诗《苔》(《苔》这首诗为什么会沉寂几百年呢?)

古诗《苔》(《苔》这首诗为什么会沉寂几百年呢?)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苔》这首诗为什么会沉寂几百年呢?
  • 2、一首沉寂了几百年的清代诗词《苔》,为何一夜之间打动了亿万中国人?
  • 3、《苔》袁枚古诗诗意?
  • 4、(苔)古诗?
  • 5、古诗《苔》意思?
  • 正文

    1、《苔》这首诗为什么会沉寂几百年呢?

    最近我看到这句话就纳闷,怎么就沉寂了300年呢?

    沉寂是相对于那些不读诗、不看报、不看电视的。

    早在百家讲坛刘心武讲《红楼梦》时,他就引用过这首诗了。那时他的意思是,自己虽然不是正统的红学专家,只是个业余爱好者,但他“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也学着来研究一下红学,是一个自谦之词。

    另外很多报纸、幼儿启蒙读物也都引用过。

    此诗作者袁枚的《随园诗话》是很有名的,《子不语》更是大大有名,他评论诗词有一套,写怪力乱神有一套,但他作的诗确实不怎样,就这句被引用得比较多而已,其它都藉藉无名,有的甚至是白话诗、口水诗。

    比如他写的一首《鸡》:

    “养鸡纵鸡食,

    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

    不可与鸡知”。

    这首诗的意思是,主人用鸡食喂鸡,目的就是为了吃它。这个计策虽妙,但不能让鸡知道.....好吧,还是挺幽默的。

    袁枚这个人还是挺有意思的,坊间传他好色,因为他收的女弟子很多,至于有没有上下其手,这就不得而知了,赵翼因此还曾损他男女通吃,大约隐隐有不平之意,哈哈。

    不过此老还是挺豁达的,活到82岁,挺好的。

    清代有意思的人非常之多,一时意犹未尽,又让我想到了钱谦益,没错,他的老婆就是大大有名的“柳如是”,他们两人相差三四十岁,据说有一次两人温存完,老钱对小柳说,“唉呀,我爱你乌黑头发白个肉”,柳如是挽了挽凌乱的作案现场——头发,说:“我爱你雪白头发乌个肉”。。。。。

    当时看了不禁大笑!

    钱老这人也很有意思。

    ——

    有清一代,个人觉得还是纳兰性德的词足可观,另外曹雪芹的诗也不错,他的诗在《红楼梦》里已有体现了。

    赵翼、龚自珍、郑板桥的也偶有神来之笔。

    2、一首沉寂了几百年的清代诗词《苔》,为何一夜之间打动了亿万中国人?

    苔花无语静自开,莫道春风为谁来。却也是梦里青春犹在,总是那自由追寻莫徘徊。无人赏阅堪等待,问明白,彩霞透尘埃。岁月无价发将白,卑微依依情满怀。

    本是布衣志不改,背影渐远云盈怀!江山不负卿卿意,冷酒穿肠默默哀。总是风流相思债,忽然东风报绿苔!!!

    看紫燕梁间翩翩来,又送那鸿雁锦书慰芳怀。红了樱桃酒未醒,绿了芭蕉自无奈……山泉饮醉花娇艳,清风明月属蓬莱。

    3、《苔》袁枚古诗诗意?

    原文: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出自:清代·袁枚《苔》 译文:春天和煦的阳光照不到的背阴处,生命照常在萌动,苔藓仍旧长出绿意来。苔花虽如米粒般微小,依然像那高贵的牡丹一样热烈绽放。 诗意:作者用平淡的话语,赞颂了极其平凡的生命——苔藓。苔藓的生命看似卑微,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它也有自己绽放的美丽,它渺小但不自卑。 牡丹花有国色天香之骄傲,但是它和苔藓一样,都是大自然里不可或缺的生命之一。

    4、(苔)古诗?

    1、译文: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苔藓茂盛的生长着。苔藓的花如米粒般细小,却争得和牡丹一样开放,同样欣欣向荣。青青:代指苔藓,用青青的颜色借指苔藓。

    2、原文:《苔》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青恰日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3、作者简介: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4、赏析:《苔》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诗歌。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诗人看到这一点并歌而颂之,很独到。

    5、古诗《苔》意思?

    一、译文 是如此一个不宜生命成长的地方,可是苔藓却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而这青春从何而来?嗯,并不从何处来,而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藓自己创造出来的!它就是凭着坚强的活力,突破环境的重重窒碍,焕发青春的光采。 苔不会开花的。既是谦虚,也是骄傲!对的,苔如此细小低微,自不能跟国色天香的牡丹相比,可是牡丹是受人玩赏而受悉心栽培的,而苔却是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争得和花一样开放的权利——这世道并非仅为少数天才和英雄而存在的!

    二、原文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三、作者出处 清代诗人袁枚《苔》 扩展资料 一、作品赏析 生命在于绽放。正如诗中所言,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就算是白天太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苔花也依旧楚楚盛开。花之为花,或者说苔花之为苔花的意义就在于盛开极致绽放,正如人生一样,我们的人生也需要绽放。 生命无轻微。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花虽然长得卑微的如米这么小,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它依然能够像牡丹花意义,极致的盛开。苔花如米小是苔花的自然生长状态,自然生命属性,然而,它如牡丹花般盛开是对自然生命的超越。 二、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