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稻花香里说丰年全诗(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诗词描绘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稻花香里说丰年全诗(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诗词描绘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诗词描绘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 2、稻花香里说丰年的诗?
  •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那首诗全诗怎么背来着?
  • 4、“稻花香里说丰年”出自哪首诗?
  • 5、“稻花香里说丰年”下一句是什么?
  • 正文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诗词描绘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要解词,先要看清标题

    我们先认真研究标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点出了时间地点和本词的大至内容:词所写的时间是夜晚,结合词中的内容可知为夏夜。地点是黄沙道中,结合辛弃疾的传记,可知这个“黄沙”是指黄沙岭,黄沙岭在上饶县城西南方40公里处,当时辛弃疾在黄沙岭有读书堂。所以这首词写的是辛弃疾在一个夏天的夜晚,行走在黄沙岭山道上的所见所闻。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词,结合词人所描写的场境,这里“说”的主语或主角,只有两种可能:1)辛弃疾夜行时有同行的同伴,那么“说”的主语或主角就是辛弃疾和他的同伴。2)辛弃疾独行,那么“说”的主语或主角就只能是蛙了。

    我认为辛弃疾所写的“说”的主语或主角更应该是蛙。因此“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一个倒装句:蛙声一片,似在稻花香里向人们诉说着今年将是一个丰收之年了!而且这个主语解释成蛙更有情趣。

    全词解释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一句词,如果单纯从字面解释,是很容易被误导的:明月升起或移动惊飞了树枝上的鸟鹊,清风吹来,带来一片蝉声。但结合标题“夜行黄沙道中”这里问题就来了,因为这首词的作者是在山道上行走!有过乡村夜行经验的人对这两句词的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这里的“明月别枝”是因为人的行走而产生的视觉效果,而“惊鹊”和“鸣蝉”,也是人行的结果,因为在寂静的夜晚,人的脚步声是绝对会产生“惊鹊”和“鸣蝉”的效果的。

    词人不说人行而产生了“明月别枝”、“惊鹊”和“鸣蝉”。也就是要给读者一种特别的情趣感,同时产生一种寂静中的动感。

    “明月别枝”结合下片词,还可以理解为:词人在山道上行走的时间较长,开始还是月明星稀,渐渐天空起云了,云彩遮住了月亮了。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天上有七八个星星,还零零星星下些雨点,这种天气还真是我们江西省北部在夏天时常见的一种天气。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天要下雨了,行人自然更要急着赶路,以至于熟识的“茅店社林” “路转溪桥”才猛然发现了(社:土地庙)。

    这首词读者可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面。

    《清平乐·村居》也是写乡村情趣的: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稻花香里说丰年的诗?

    “稻花香里说丰年”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如下: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那首诗全诗怎么背来着?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稻花香里说丰年”出自哪首诗?

    意思是:。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出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扩展资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此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创作背景: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为其中之一。

    5、“稻花香里说丰年”下一句是什么?

    “稻花香里说丰年”下一句是:“听取蛙声一片”。作者:辛弃疾 【宋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赏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人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