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余光中的诗歌名篇(余光中先生的诗歌名篇《乡愁四韵》,诉说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余光中的诗歌名篇(余光中先生的诗歌名篇《乡愁四韵》,诉说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余光中先生的诗歌名篇《乡愁四韵》,诉说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2、著名诗人余光中代表作《乡愁》,这首诗该如何理解?
  • 3、除了《乡愁》,余光中还写了些什么?
  • 4、你最喜欢余光中的哪首诗?
  • 5、余光中寿享90岁今病逝,你最喜欢他的哪首诗?
  • 6、余光中写李白的那首诗是什么?
  • 7、乡愁四韵,借助哪些形象,抒发怎样的感情?
  • 正文

    1、余光中先生的诗歌名篇《乡愁四韵》,诉说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读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四韵》,仿佛听到了一个游子在海的那边对家乡和亲人的呼唤。

    沧桑的中国,一海之隔,割断了多少亲情不能相见,割断了多少游子不能回家。诗人用抒情的手法,表达对家乡的思念。用长江水、海棠、雪花、腊梅,来表达对祖国的眷恋之心。

    诗人曾经说:“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2、著名诗人余光中代表作《乡愁》,这首诗该如何理解?

    作者:金满楼

    五四新文化运动一来,作为对抗传统古诗的现代诗横空出世,一时涌现了很多的诗作和诗人。

    面对近代文学史上如此多的现代诗和现代诗人,我倒是想起来一个段子:

    1936年,艾青出狱后回家。某日,其父在赶集路上说:“你写的那也是诗吗?——听说你写诗还出了名。”

    这大概是传统一代人对所谓现代诗的理解。

    从流传的角度而言,这一百年来真的能够流传下去的恐怕不会超过十首,甚至五首都不到。

    但是,如果真要评选的话,那余光中先生的这首名诗《乡愁》是一定会上榜的,而且笃定排前三名(个人以为是第一名)

    先来重温下这首不朽的名作: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所谓好诗,首先一定要美,文字的美,格律的美,情境的美,意境的美,可以给人一个想象的美的空间。其次,一首好诗一定要有深厚的情感,它能打动人,让人印象深刻,让人记得住。

    这是最起码的两点,我们翻检绝大多数能够被流传下来的优秀的古诗词,无一不符合以上两点。现代诗和古代的格律诗相比,文字和格律方面要相差不少,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在这方面却把握极好,深得古诗的意蕴之美。

    而且,这首诗中的主题就是诗名“乡愁”,其中蕴含的情感令人唏嘘,极打动人。

    曾有人说,乡愁是一种病。尤其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来,更是如此。

    因为从很大意义上说,一个人不管走多远,故乡永远是美好记忆和安全感的归宿,不管他在外面有多成功,故乡始终是他的根、是他的原点,是挥之不去、难以割舍的不老情结。

    从文字上来说,余光中先生的这首《乡愁》其实非常浅显,但他以四个人生的切面说尽了人的一生,说尽了人一生中最值得珍惜、最值得怀念的人,我想,任何读到这首诗的人都会有所体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余先生因为各种原因而滞留孤岛、遥望大陆的故乡,这种情怀就更加具有历史的悲怆,伤感也就来得更加的强烈。

    尤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年龄渐大、人事消磨的时候读起这首诗,更是能打动心扉。

    呜呼!先生已去诗犹在,情怀依旧人已非,诗在人在,何须多言?

    3、除了《乡愁》,余光中还写了些什么?

    感谢邀请,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生前创作了不少作品,主要代表作有诗集《白玉苦瓜》,《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天国的夜市》、《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五陵少年》、《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天狼星》等,《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4、你最喜欢余光中的哪首诗?

    【幻】余光中

    | 坐莲池畔,怔怔看莲,也让莲看

    直到莲也妩媚

    人也妩媚,扪心也有香红千瓣

    | 甄甄,死后如果你化为莲

    则芙蕖千朵

    我怎能识破前生的红颜

    | 惟有求佛,赐我四翼,六足

    让我蘸水而飞

    问每一朵芬芳,它曾是谁

    | 想田田之间,有一枝特别可怜

    想她红晕曾加艳

    当我驻复足未定,欲飞还停

    | 则我将拭晶亮的水珠,为这朵

    如我们上次别时

    为甄甄颊上拭去的一颗

    | 苦海有岸,慈悲无边,释迦牟尼

    对于一只蜻蜓

    夏即永恒,莲池即另一天地

    | 一切爱情故事,只有一个故事

    一切爱情都是死结

    生,不能解决,死,不能解脱

    | 惟我们的死结啊,甄甄,结得最死

    千手观音也解不开

    这该怪结得太好,结得太坏?

    | 想你前身是采莲人,在吴宫采莲

    (竟未觉你走来

    来赴我约会,在科学馆前)

    | 惊这是八月,星在天上,人在人间

    只是甄甄,你来迟了

    七夕已过,中秋未至,夏正可怜

    很喜欢余光中的这首诗,这是一首多情而深情的情诗。第一眼看见,就被摄住,禅意与美感交织着相得益彰,又带些古风气,愈品愈有滋味。

    莲,在中国古典的意向里一直是清净洁白的化身,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周敦颐眼里里,莲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在刘禹锡眼里,莲花却似孤傲自赏,少了几分情调; 而在红楼梦中,只有林黛玉配作芙蓉仙子,那是自最懂女儿的宝玉眼中看去,最高的欣赏赞叹。

    而在诗人眼里,莲是痴的,让他痴,让他不能即又不能离。“怔怔看莲,也让莲看”,是化了辛弃疾的“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可这样还不够,还要想着前世来生,求佛,化作蜻蜓也好,去一瓣一瓣地寻前生铭刻在心里的莲香。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可诗人不做采莲人,他要做被莲香所采摄的那个幸福者,他的爱有多卑微,就有多深广,在这一池即一天地的永恒中,尽情燃烧自己的爱意。

    有人会疑惑,诗中的甄甄是谁?以意象论,那便是莲的小名,这个名字也多次出现在余光中其他诗中,如《永远,我等》中:

    只要池中还有,只要夏日还有

    一瓣红艳,又何必和你见面?

    莲是甄甄的小名,莲即甄甄

    一念甄甄,见莲即见人

    还有《下次的约会》中:

    覆你的耳朵于我的胸膛

    听我的心说,它倦了,倦了

    它已经逾龄,为甄甄啊甄甄

    它跳得太强烈,跳得太频

    爱情给它太重的负荷,爱情

    这个名字每次出现,都和莲联想在一起,所以这很可能是一个姑娘的名字,一个莲一样清美的姑娘——也许便是诗人的妻子范我存,也许不是,总之,诗人喜爱极了这个姑娘,不止一次的亲昵呼唤她:甄甄、甄甄,希望我们之间的结再多一点,多到千手观音也解不开,希望我们之间的线更牢一点,就是月老这个系铃人也无奈何。

    这一种热烈,像总不会过去的一季夏天,一莲千香,一眼万年。

    最感动诗歌的收尾部分:

    惊,星在天上,人在人间,好像一梦乍然惊醒,各物各归各位,不过是幻念罢了。可是抬头,现实中的甄甄就向诗人走开,并不虚假。

    这是怎样的心情,怎样的奖赏?是我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我?

    今夕何夕啊,是七夕已过,中秋未至,夏正可怜。

    文/@旧王谢

    5、余光中寿享90岁今病逝,你最喜欢他的哪首诗?

    余光中先生的诗,以《乡愁》《乡愁四韵》,以及《寻李白》中的三句诗“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最为出名。不过据我的审美,这三首诗,尤其前两首,皆非一流。《乡愁》《乡愁四韵》近乎歌词,后来的确被谱曲,传唱至今,不是说作为歌词不好,譬如对古诗词而言,能够传唱开来——无论用红牙板还是铁琵琶——恰是成为经典的资本,而是因为,刻薄一点说,这两首诗,有感情而无诗意。什么是诗意呢?我们不妨对比一下洛夫《边界望乡》——洛夫与余光中不仅同龄,还是朋友,1979年3月,洛夫访问香港,余光中陪他去边界落马洲,用望远镜远眺大陆,感慨万千,遂作《边界望乡》:

    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落马洲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手掌开始生汗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乱如风中的散发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病了病了病得象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只剩下唯一的一朵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咯血。而这时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飞越深圳又猛然折了回来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那冒烟的啼声一句句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冷,还是不冷?惊蛰之后是春分清明时节该不远了我居然也听懂了广东的乡音当雨水把莽莽大地译成青色的语言喏!你说,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乡愁》之于余光中,正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于海子,这是他们最著名的诗,却不是最好的诗,在他们的诗集之中,至多二流。余光中不是没有好诗,譬如那首《蜀人赠扇记》,蜀人,即流沙河先生;还有《春天,遂想起》,其中两句“那么多的表妹,走在柳堤(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我常引用以取笑一位朋友。

    大体而言,在同时代的台湾诗人当中,余光中并非一流,譬如洛夫、痖弦等,诗歌成就都在余光中之上,尽管名望远不如余光中。此外,我始终认为,余光中的散文要好过诗歌。他的诗歌,以抒情为主,深度与张力俱有欠缺,有时好堆砌辞藻和意象,不免造作,若寻参照,可比董桥的散文。相反,他以诗人的才情写散文,则可扬长避短,如其名篇《听听那冷雨》,咳珠唾玉一般的文辞,敲金戛玉一般的语感,读来恍如聆听一曲古典乐。再如这样的句子:“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若不说明出自散文《逍遥游》,完全可当作诗歌。要言之,余光中是二流的诗人、一流的散文家。

    另说一点,《乡愁》《乡愁四韵》的成名,有其时代性,如今两岸之间,还剩下多少乡愁呢,更多的则是交易与恐惧,以及缓缓降临的铁幕。当余光中这代人驾鹤西去,那一丝残存的乡愁亦将随风飘逝。这样的诗歌,终成绝响:

    十年看山,不是看香港的青山是这些青山的背后那片无穷无尽的后土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它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它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它做江湖——《十年看山》

    6、余光中写李白的那首诗是什么?

    中国诗人历来有写咏史诗的传统,面对历史上的名人或江山形胜而发思古幽情似乎是中国诗人的一个偏好。

    因此,在中国古代,有名的诗人几乎没有没写过咏史 诗的,也留下了大量佳句名篇。这一传统在现代诗中并没有断绝,不仅没有断绝,而且在一些优秀的诗人笔下得到了发扬光大。其中,余光中无疑是一个合格的代 表。他的这首《寻李白》就应该属于咏史诗的范畴。余光中将有关李白的历史记载和野史传说,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化成自己的诗句, 诗中有述有论有抒情有感慨,四者结合得浑然无迹。但这首诗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余光中是以李白的诗歌风格在写李白,如果我们忽略诗歌语言上的古今差异,仅就 其内在神韵看,这简直就是李太白作品的白话版。余光中写李白的诗一共有三首,除了这首《寻李白》,他还有《戏李白》、《念李 白》。题材虽一,但特色各异,从中可见余光中对李白其人其诗的仰慕。而余本人的作品亦因此而大有李太白之风。本诗以李白失踪开篇,以李白乘风归去终,因此,寻李白便成为全诗的主调。在淋漓尽致的倾诉中,让读者充分领略了作为诗人的李白的不凡的风度、独特的气质、飘逸的胸怀、洒落的心神,让人千载之下,如 获见之。李白的狂放、李白的豪情、李白的抱负、李白的奇异、李白的痛饮、李白的失意、李白的永恒的价值,都在这短短几十行诗中表现了出来。余光中的奇思妙 想还表现在,他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写,一方面是诗人李白的世界,一方面是千年之后余光中心中的世界,二者圆融幻化,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任想像自由驰骋, 任意挥洒,从而使作品具有了一种多层次的美。避免了平面化、简单化的弊病。余光中的作品中也有幽美缠绵的爱情诗,也有低迴婉转的 爱国诗章,但纵观他的诗歌创作,还是以豪放取胜,这首《寻李白》可为代表。开篇如天外飞仙,突兀而至,神奇而美妙。接着,以一种让人透不过气来的语言密 度,顺流而下,又曲折往复,构成诗的主体,结尾则飘然远引,余音绕梁,让人一唱三叹。特别是中间部分,既自由抒展,又回旋跌宕,其艺术表现手法已达炉火纯 青之境。余光中是一位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都很强的诗人,他的咏史诗大多在省察传统,但这种省察是带着深厚的现代意识的,这使他的 诗,咏史而不泥史,怀古而不复古,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的结合。他曾在《莲的联想·后记》中说:“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在这类诗中,整个民 族的记忆,等于在对镜自鉴。这样子的历史感,是现代诗人重认传统的途径之一。”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当作解读《寻李白》的一把钥匙。

    7、乡愁四韵,借助哪些形象,抒发怎样的感情?

    有: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 通过类似于象征(或比喻或联想)的手法来抒发自己对乡土(祖国)的热爱与思念之情。 《乡愁四韵》,台湾诗界泰斗、文化名流、知名学者——余光中先生的诗歌名篇。诗歌体裁属于现代诗。全诗内容丰富,感情深厚,直接地抒发了余光中先生对故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