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诗王勃(王勃的《滕王阁诗》在唐诗中处于什么水平?)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王勃的《滕王阁诗》在唐诗中处于什么水平?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要说明的是:滕王阁诗不属于唐诗,而是骈文,因此不好与唐诗相比较。
滕王阁诗确实写得好,就当其是诗,但要与唐诗、特别是与盛唐时期的诗相比,只能说是“稍逊风骚"。
阁王阁诗写于唐代初期,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一生中写过不少诗,收录了70多首,最著名的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的诗也有很高水准。
附;简介一下骈文与唐诗在文体上的区别。
骈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辞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采、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附: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王勃《滕王阁诗》,是一首诗还是两首诗,是七律吗?
王勃的这首诗,只能算律化了的七言古诗,个人认为不能算歌行诗,因歌行属古乐府而七古是律诗产生以后另派生的一种诗体,是不同源的。
歌行的风格是摇曳多姿,宛转流动。
七古的风格则庄重典雅,雄浑苍古。
二者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只是个人观点。
3、滕王阁诗,王勃,拼音?
téng wáng gé滕王阁
téng wáng gāo gé lín jiāng zhǔ , pèi yù míng luán bà gē wǔ 。
滕 王 高 阁 临 江 渚, 佩 玉 鸣 鸾 罢 歌 舞。
huà dòng cháo fēi nán pǔ yún , zhū lián mù juàn xī shān yǔ 。
画 栋 朝 飞 南 浦 云, 珠 帘 暮 卷 西 山 雨。
xián yún tán yǐng rì yōu yōu , wù huàn xīng yí jǐ dù qiū 。
闲 云 潭 影 日 悠 悠, 物 换 星 移几 度 秋。
gé zhōng dì zǐ jīn hé zài ? jiàn wài cháng jiāng kōng zì liú 。
阁 中 帝 子今 何 在? 槛 外 长 江 空 自流。
4、“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同样出彩吗?
谢谢邀请!??
王勃(649~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显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释义:
滕王阁在赣江的北岸巍然高矗,佩玉无声鸾铃寂寂停止了歌舞。
早晨画栋掠过南浦飞来的轻云,傍晚珠帘卷起西山阴沉的烟雨。
潭中白云的倒影每日悠然浮荡,时光推移景物变化已数个春秋。
修建这滕王阁的帝子今在何处?只有那栏杆外的长江空自东流。
诗的第一句“滕王高阁临江诸”直接点题,一个“临”字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之势。第二句由今及古,遥想当年兴建此阁的滕王,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诗人不禁产生了人生盛衰无常的怅惘。第三、四两句写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既写出了滕王阁居高临远之势,又写出了滕王阁如今冷落寂寞的情形。融情于景,寄慨遥深。
首句在空间上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第二句写时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两两对照。诗人运用触景生情的手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寥寥两句已把全诗主题包括无余。
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更加发挥。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冷落冷清,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笔触则由空间转入时间,“悠悠”二字点出了时日的漫长。很自然地抒发了事物变换、星座移动、年复一年的感慨。
“闲云”二字有意无意地与上文的“南浦云”衔接,“潭影”二字故意避开了“江”字,而把“江”深化为“潭”。云在天上,潭在地下,一俯一仰。
但接下来用“日悠悠”三字,就立即把空间转入时间,点出了时日的漫长经年累月,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了季节,星座转移了方位的感慨,也很自然地想起了建阁的人而今何在。连续发问,表达了紧凑的情绪。最后又从时间转入空间,指出物要换,星要移,帝子已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槛”字“江”字回应第一句的高阁临江,神完气足。
末尾两句,诗人在提出建阁的人如今何在的疑问后,以景作结,似答非答,更进一步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与李白的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历代吟咏滕王阁的律绝中,王勃的《滕王阁诗》可谓上乘之作。诗歌以凝练、含蓄的文字概括了序的内容,气度高远,境界宏大,与《滕王阁序》真可谓双璧同辉,相得益彰。
5、如何评奖王勃的《滕王阁序》在浩瀚唐代诗词里的意义及地位?
千古文章见悲情,王勃骈文多好评。
王勃唐初四杰之一,《滕王阁序》是他的代表作品。文章有情,有景,华丽无比,借用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的聚宴上,发文慷慨写心声。
文章并不只停留在对滕王阁的地理位置,还有滕王阁的当时的特点上描写,多次在文章中在写对一些当时的人和事的看法,有他自己的认知。“人杰地灵,物华天宝”,都在借景说人。“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更是直写自己的感叹。还有自己的心声更在青云之志之中。
王勃的《滕王阁序》有文有诗,文章虽然比较长,但因为有内容,又有诗意,更有哲理性的格言,为后来的诗文之人所称赞。许多诗句写的华美而有意境。写景有“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佳句,写情有“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这样的心态,写事又答谢宾客聚会的言语。
历代大文学家对王勃的《滕王阁序》评价极高,杜甫、苏东坡都曾写诗文赞过,连非常不喜欢骈文形式写文章的韩愈,也不得不认为《滕王阁序》写的好。
6、王勃,滕王阁诗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诗》全诗通过描写滕王阁昔日的繁华盛会及其四时风物更替,表达了对滕王阁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之情。 《滕王阁诗》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7、滕王阁的名句?
1、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出自:唐·王勃《滕王阁诗》。译文: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2、路人指点滕王阁,看送忠州白使君。出自:唐·白居易《钟陵饯送》。译文:路过的路人指着滕王阁说:“看,白使君是被送往忠州的。” 3、昔人登览处,遗阁大江隅。出自:唐·张乔《滕王阁》。译文:这位老朋友再次登上滕王阁,阁外长江流逝。4、滕王阁上柘枝鼓,徐孺亭西铁轴船。出自:唐·杜牧《中丞业深韬略志在功名再奉长句一篇兼有咨劝》。译文:滕王阁上还留着跳柘枝舞时击打的鼓,铁轴船依然停靠在徐孺亭西侧。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译文:正值雨过天晴,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