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古诗(重阳节有哪些诗词?)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重阳节有哪些诗词?
谢邀答。关于重阳节的诗词,古今有许多。代表性的有,唐代诗人王维所写《九月九曰忆山东兄弟》特别为人吟诵。另有王勃《蜀中九月九日登高》,李白的《九曰龙山饮》,社甫的《九曰五首》,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晏殊的词[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宋代词人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现代,毛泽东词[采桑子。重阳]。等等。
今于此,撷取唐诗人孟浩然代表作,五律《秋登万山寄张五》,与友共赏。曰: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该诗写秋天的北山,白云里隐居诗人,自然自得享受山光云舒的生活。因为在重阳节,有登高望远思念亲人的习俗,所以在这一天,要登高远望,诗人的心随高飞的大雁而远去。思亲念情的愁苦情绪,因薄暮而业起,兴致也由此而生发。这时,看见从野外回到山村的人,在河滩平沙头渡口处歇脚。那天边的树木象近野生长的荠草一样拂动,河边的舟船象天空弯形的月亮。晚暮迫近,诗人心想怎么把酒菜备齐,与村人一起把酒言欢,共醉在这思亲的重阳节呢?
孟浩然,襄州襄阳人,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他一生主要是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的,巴蜀越湘赣等地留下他的足迹,自然山水是他写作的主要题材。孟诗以五律见长,诗中有幽棲生活的描写,有洁身自好的心情诉说,也有出仕不遂的苦闷。其诗风恬淡孤清,在盛唐诗人中,别具一格。
以上所述,不当处请友斧正。
2、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有哪些?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____郑谷《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____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纳兰性德 ——《采桑子·九日》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____王勃《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____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____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____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____文森《九日》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____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____文森《九日》
下面古诗大接龙开始展示你们才华的时候到了↖(▔▽▔)↗
3、与重阳节有关的古诗有哪两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4、王维写的关于重阳节的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诗人王维十七岁时在长安所作,少年之作而能戒除浮泛的雕琢,直指真情实感,确实是深知作诗的窍门。山西位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为“忆山东兄弟”。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阳节。写节日的诗,最忌落入俗套,这首诗高明就高明在避开俗套,把握住真性情。首句就用了两个“异”字,似乎脱口而出.行吗?
5、重阳节,有哪些广为传唱的经典诗词?
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合诗一首(重阳颂)
南阳野人九九重阳菊竞研,傲视群芳花重现,一朝一夕吐真情,历尽风霜为前缘。
6、重阳节的习俗和诗句?
诗句:
1、唐代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九日齐安登高》: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译文:尘世烦扰平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插满头才归。
2、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译文: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3、元代张可久的《折桂令·九日》: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译文:西风萧萧人已衰老满头白发,玉蝶愁飞明日黄花。
4、唐代王勃的《蜀中九日/九日登高》: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译文:重阳节登高眺望家乡,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只感无限烦愁。
5、唐代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译文:九月九日眺望那故乡的山川,乡思归心飞越那隐约的风烟。习俗: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采中草药、遍插茱萸、摆敬老宴、吃重阳糕、制药酒养生、饮菊花酒等活动。1、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2、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3、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4、插茱萸和簪菊花: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重阳节的习俗
7、重阳节刚过完,古人写了很多关于重阳节的名诗佳词,那有没有专门写重阳节后的名作?
重阳节是我国重要的节日之一,古人非常重视重阳,在重阳节有很多习俗,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写重阳节的名诗佳词,比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牧的“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李清照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写重阳节的佳作如此之多,那么,有没有特意吟咏重阳节后的诗词呢?当然有!大晏下面这首《少年游》,便是最为著名的一首。
这首词创作的具体年份已经不详,但是词中所写的情景,却是过完重阳节后不久。晏殊通过吟咏木芙蓉花,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清新明朗又有情致的意境,塑造了木芙蓉抗拒严霜,坚贞高洁的品格形象,以花喻人,回味无穷。
以花赠友,自古便有此典故,比如《太平御览》中便记载了陆凯和范晔的故事。话说陆凯和范晔是一对好友,陆凯从江南折了一枝梅花,寄到长安给范晔,并且赋诗一首:“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故事当真是浪漫而又清雅,从此以后,古人便有咏花赠友的习惯。
木芙蓉便是芙蓉花,是一种秋天开放的美丽花朵,其花语是纯洁、贞操,虽然历代咏花的诗词佳作很多,但是专门吟咏木芙蓉的却很少,晏殊的这首可以说是最著名的一首,几乎无人能够超越。
少年游·重阳过后
宋·晏殊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
上片开头“重阳过后”点明了时间,“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则描绘了恶劣的气候环境。刚刚过了重阳节,天气渐渐变冷,凛冽的寒风吹起,庭院中秋风萧瑟,但是,即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木芙蓉花依然盛开着!这种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芙蓉花强大的生命力,它们不畏严寒,向阳而开,令人佩服!
“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这是描写木芙蓉的优雅妙姿,它们在清晨的阳光中,开得格外美艳,好像它们一起,刻意要争奇斗艳一般,充满了活力和生机,给秋天增加了一抹欢快温暖之气。
下片开头三句说:“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月亮升起,在银白月光的照射下,木芙蓉花不仅没有改变颜色,反而镀上了一层薄薄的清霜,因此更加美丽动人、红艳娇媚了,这一切,让词人仿佛有一种错觉,那便是回到了百花盛开的春天,一切都是那么生机无限!
所以词人发出一个感慨,“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不要把这玲珑剔透的花朵随便摘下来分开,还是把它留着,赠送给自己的意中人吧!词人要将这美好的事物,留赠给自己最喜欢的人,可见词人对这木芙蓉的喜爱和赞美。
晏殊这首词,非常有特色,他吟咏的主角是木芙蓉,但是在主角出场之前,却以萧瑟的秋风、纷纷的落叶进行铺垫,如此一来,美丽的芙蓉花一出,便立马卓尔不群,更显得不畏严霜、坚贞高洁,这虽然是在称赞花,实际上也是在赞美人,词人的意中人,无疑便如这木芙蓉一般,坚贞高洁,否则词人也不会特意将其留给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