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郑愁予的诗(如何评价郑愁予的诗?)

郑愁予的诗(如何评价郑愁予的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如何评价郑愁予的诗?
  • 2、郑愁予的诗《乡音》该如何理解?
  • 3、郑愁予的诗素以婉约见长,如何鉴赏他的诗歌《错误》?
  • 4、郑愁予的诗有哪些?
  • 5、谁知道郑愁予的所有诗?越多越好?
  • 正文

    1、如何评价郑愁予的诗?

    屈原楚辞湘夫人的开篇这样写道: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我想他的名字就是取自屈原的诗里面。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告诉我们:郑愁予颠倒一下顺序就是”余正愁“。不管有没有这个说法,反正这个名字我是记住了。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取文韬武略的意思,笔名才是愁余。

    他出生于济南,但是在台湾长大,16岁那年出版刊行了他人生的第一部诗集《草鞋与筏子》,从此开始他的创作生涯。他的诗歌很多都被谱成了曲子。他的诗歌还被两岸四地以及华语圈地区选入教科书,他自己承认这是他一生最荣耀的事情。

    郑先生写诗更多的是从古典诗歌之中吸取精华,运用汉语独特的韵律美,呈现出细带人能够理解的诗歌。他用典雅,有的时候并不避讳文言,反而更加增添诗歌的美感与情感。

    诗人自己也曾经表示,他的诗歌可以分成几块.

    一,彰显人性精神、充满悲悯的诗

    二,表现乡愁、浪子漂泊的诗歌

    三,抒发对河山的赞美的诗

    四,爱情诗

    五,写人生哲理的的诗

    大家最为熟悉郑愁予的作品就是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这首诗描写了等待归人回来的女子希望而又失望的过程,全篇用温庭筠的一首词就可以概括:“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这首诗我们不去探求时代背景,仅仅从文字上我们就可以感受它的美,对于普通读者,这就够了。实际上,这首诗是写给他母亲,他母亲盼望他父亲回来的一首作品,如果你知道了背景,是否更加感动了呢?

    郑愁予有一首客来小城,短小又不是美感与内涵:

    三月临幸这小城,

    春的事物堆缀着……

    悠悠的流水如带;

    在石桥下打着结子的,而且

    牢系着那旧城楼的倒影的,

    三月的绿色如流水……

    客来小城,巷闾寂静

    客来门下,铜环的轻叩如钟

    远天飘飞的云絮与一阶落花……

    欢迎关注。更多诗词欣赏都在这里

    2、郑愁予的诗《乡音》该如何理解?

    乡音

    郑愁予

    我凝望流星,想念他乃宇宙的吉普赛,

    在一个冰冷的围场,我们是同槽栓过马的。

    我在温暖的地球已有了名姓,

    而我失去了旧日的旅伴,我很孤独,

    我想告诉他,昔日小栈房坑上的铜火盆,

    我们并手烤过也对酒歌过的——

    它就是地球的太阳,一切的热源;

    而为甚么挨近时冷,远离时反暖,我也深深纳闷着。

    解读郑愁予老先生这首诗,其心思所想,它不仅仅只是表现在这几行文字上,而是它内里有着深刻的内涵,也富有层次。通过读诗,我了解到他的少年,青年时代都是在战乱流离、流浪、逃难中渡过,就不难理解他写下这首诗的深刻用意和创作背景。

    “愁”字,带了乡愁,那就会拣取人生留下最有意义的部分画面,在脑海久久不去,沉淀为厚重朴实的文字,写出来触动人心。

    “流星”、“围场”、“小栈房炕上铜火盆”,都是刻在他脑海里不能忘记的故乡情结,也是永远放不下的乡恋。因身处当时战乱年代,逃亡辗转,所以,留在脑海里的永远是那一幕寒冷中带着温暖思乡之情的时代片断。因而,让他写出“而为甚么挨近时冷,远离时反暖,我也深深纳闷着。”这首打动人心的诗句。

    3、郑愁予的诗素以婉约见长,如何鉴赏他的诗歌《错误》?

    郑愁予是我最喜欢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深情唯美,幌若梦境,意境绝美,融古铸今,让人回味。我最喜欢的还是他创作于战乱时期的Cc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他诗中达达马蹄声惊醒了一个深闺怨妇盼夫归来的融融春梦,激起妇人内心泛起层层涟漪,久久不能平静,既使“过客匆匆”的失望也带给她盼归的希望。

    这首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叙事,虽简约却不简单,一如麻雀虽小,五脏具全。

    《错误》的艺术特色在于

    一,化古为今,诗中有江南,写莲花,吹东风,飘柳絮,踏青石,敲窗扉,达达马蹄声,全由古诗中幻化而来,融入诗境,构成一幅易安居士式的唯美画面。

    二,把叙事置于画面之中

    诗中力避单刀直入,开门见山的抒情,而是由达达的马蹄声把入由远而近引入画面,进入叙事层面,静夜,蹄声,心跳,青梦皆入诗而来,于是,故事在画面中展开了。

    三,唯美的悬念和细密的心里照应

    那莲花的开落象征着春意里妇人的容颜,开落代表心里的失落与渴望。那若隐若现的“跫音不响”分明是少妇倾声的耳朵和呯呯跳动的心扉。

    一个游子,用达达的马蹄声叩开一个思春少妇盼夫归来的春梦,尽管是一个美丽的错误,也勾起了妇人对未来无限的希望。

    此诗篇幅非小,却能以小见大,平中出奇,唯美清新,让人如沐春风,顿生暖意。

    4、郑愁予的诗有哪些?

    郑愁予《错误》-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第一节的两句诗写“我”骑马在江南赶路,自然而然的想起那位还在这里苦等的“佳人”。“莲花的开落”是个变化着的意象,它在诗中有两层意思:一是暗示“我”与她分别的时间之长,一是说她的容颜在等待中憔悴。第二节五行诗全写“我”对她的想象:时节虽是阳春,但由于“我”仍未归来,所以她丝毫也未感觉到柳絮飘飞的春意。她的心寂寞犹如小城的傍晚,惆怅犹如紧掩的窗扉。这几行诗不禁让我们想起宋代柳永的《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由此也可见出郑诗的古典韵味。第三节写“我”从想象中回到现实,我从她的身边路过,她也许能隐约听到这“达达的马蹄声”但“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美丽的错误”是全诗最让人激赏的字眼,与她越来越近确实是美丽的,但不能相见无疑是一个错误,诗人把两个相互矛盾的词组合在一起,真可谓妙笔生花。全诗情意缠绵,格调凄婉,含蓄蕴籍,韵味悠长。这首诗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愁予风”之所以能长盛不衰,与这首诗有很大的关系。附注:郑愁予,本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亲辗转大江南北。抗战胜利后到北京,曾就读于崇德中学。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8年大学毕业后,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多年。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研究,获艺术硕士学位。现旅居美国,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郑愁予其人其诗都给人一种神秘感。他本人是一个运动健将,但诗中表现的却是一个多情书生;他有着极深的文学修养,但他却毕业于法商学院;他身为现代派的主要干将,但他的诗却处处流淌着古典韵味;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但豪放起来酷似李白。郑愁予比较有名的诗作,比如《错误》、《水手刀》等,大多都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的。因此他被称为“浪子诗人”。对此,郑愁予不以为然,他说:“因为我从小是在抗战中长大,所以我接触到中国的苦难,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这些写进诗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实影响我童年的和青年时代的,更多的是传统的仁侠精神。”仁侠也好,浪子也罢,总而言之,“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种人。”也许正是仁侠精神和浪子情怀的结合,才使郑愁予的诗有如此动人的艺术魅力。

    5、谁知道郑愁予的所有诗?越多越好?

    郑愁予诗歌如下

    《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水巷》

    四围的青山太高了,显得晴空

    如一描蓝的窗……

    我们常常拉上云的窗帷

    那是阴了,而且飘著雨的流苏

    我原是爱听罄声与铎声的

    今却为你戚戚于小院的阴晴

    算了吧

    管他一世的缘份是否相值于千年慧根

    谁让你我相逢

    且相逢于这小小的水巷,如两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