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反思,观潮课堂教学设计反思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中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能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能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大潮的壮观,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走月亮》,无不充盈着快乐、幸福、温馨、甜美之情。通过阅读,感受《现代诗二首》中晚秋的美和小花牛的可爱。充满童真、童趣的《繁星》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景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1 观潮

本课描写了钱塘大潮的壮美。重点是感受钱塘江大潮汹涌而来的壮观气势。

2

1.通过初读—研读—熟读的程序引导学生体会钱塘江大潮的景观之奇。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走月亮

本课描写了阿妈牵着“我”的小手在月光下散步的美好情景,重点是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

2

1.结合图片,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想象画面。

2.让学生在轻声读、自由读的同时边读边想象。

3 现代诗二首

本课描述了晚秋的美和小花牛的可爱,重点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感情。

1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赏析诗歌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4* 繁星

本课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重点是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1.通过启发、点拨的方法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各种修辞手法。

2. 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以“我们与环境”这个话题进行讨论。重点是指导学生在情境中讨论交流时的条理性、应对性和合作性。懂得环境对人类的重要作用,确立环境保护意识。

1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去观察发现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

2.小组合作法去讨论制订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本次习作的内容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个好地方。重点是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自己推荐的地方和推荐理由。

2

1.指导学生联系实际选择身边的美景。

2.结合课文提示对习作进行指导。

3.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表达习作。

4.互评法互相点评习作。

语文园地

本次语文园地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语言描写调动听觉、视觉等各种感官想象画面;根据四字词语想象画面;能用一定的词语描写事物;书写楷体字;积累古诗《鹿柴》。重点是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运用词语写句,同时引导学生积累古诗。

2

1.引导学生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感官,激发联想和想象。

2.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结合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和《蝴蝶的家》四篇课文组成。《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本文通过讲述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告诉我们: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蝙蝠和雷达》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呼风唤雨的世纪》讲了科技发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激发了我们热爱科学的兴趣。《蝴蝶的家》这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作者构思独特,以问题和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例如,《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边读边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这样有助于我们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我们能在阅读中,依据文章的顺序,提出相应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按问题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比如我们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第五粒豌豆为什么像“一个囚犯”?为什么它长得却很好?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把这些问题解答出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蝙蝠与雷达》一文教学中鼓励学生,思考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关系,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本单元安排了习作《小小“动物园”》,本次习作的重点是找相似,抓住人物与动物的外貌、性格和爱好等主要特点来写作。让孩子掌握如何抓住人物特点进行人物描写。抓住人物与动物最突出的特点,找相似,要突出人物的外貌、性格或爱好等特征。比喻一定要恰当,注意用词要生动形象。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本课描写了豆荚的经历。重点是说明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2

1.通过分角色度读的程序引导学生体会豆荚的愿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6 蝙蝠与雷达

本课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重点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

1.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本文讲了科技发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重点是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1

通过搜集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

8* 蝴蝶的家

本课这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作者构思独特,以问题和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重点是抓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

1.通过启发、点拨的方法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各种修辞手法。

2. 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对小动物的关爱。

习作:小小动物园

本次习作的内容介绍人物。重点是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学会抓住人物特点写一件事。

1

1.学会在观察,抓住特点介绍。

2.结合课文提示对习作进行指导。

3.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表达习作。

4.互评法互相点评习作。

语文园地

本次语文园地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语言描写调动听觉、学习阅读的方法,养成提问的习惯;对比形近字的用法,学习设问句;积累文言文。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阅读的方法,养成提问的习惯,引导学生会运用成语典故,同时引导学生积累文言文。

1

1.引导学生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阅读方法。

2.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理解诗意。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处处留心,连续观察”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进行连续观察,让学生进行细致、仔细地描写,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对事物的描写。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能引导学生根据细致观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通过阅读,感受古诗三首的自然美和语言美。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受植物的无穷魅力,增加热爱大自然的情趣。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学习并运用观察方法描写事物,表达自己的感受。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9 古诗三首

本课描述了深秋时候,黄昏江边的景色、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和雪梅的特点。重点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作者在古诗中表达的感情。

2

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赏析诗歌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10 爬山虎的脚

本课描写了爬山虎的特点,重点是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2

1. 通过朗读,感受爬山虎脚的美。

2. 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从位置、数量、形状、颜色上来具体描写的。运用比喻句显得更生

动、形象。

11 蟋蟀的住宅

本课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怎样建筑成的等知识,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的奇妙,注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

2

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它长年累月不断修整,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以“爱护眼睛,保护视力”这个话题进行讨论。重点是指导学生做到预防近视,并掌握保护眼睛的方法。

1

1.通过游戏,看短片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小组合作法去讨论制订解决近视问题的办法。

习作:写观察日记

本次习作的内容写观察日记。重点是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1

1.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把握观察的方法。

2.结合课文提示对习作进行指导。

3.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表达习作。

4.互评法互相点评习作。

语文园地

本次语文园地的主要内容是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相同事物的不同说法;词语运用会使句子意思更加准确;积累表示气象的谚语。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词语写句,同时引导学生积累气象谚语。

1

1.引导学生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

2.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意思。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神话故事”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四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古代神话故事中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能引导学生根据想象描写人物,感受神话故事中人物的神奇。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精卫的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性格,普罗米修斯的勇敢与献身精神,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都跃然在纸上,展现在我们面前。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神话的神奇。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感受神话的神奇。学习并运用想象来写故事,同时抒发自己的感受。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12 盘古开天地

本课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

1.通过排比句式的学习,了解了排比句的特点,拓展想象说话。

2.让学生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既使整个教学活动能有机地围绕中心句来展开,又使学生初步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

13 精卫填海

本课描写了精卫日日夜夜填海的事。重点是使学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卫的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

2

1.解释重点词语,从而让学生理解意思。

2.让学生在轻声读、自由读的同时边读边想象。

14 普罗米修斯

本课记叙了普罗米修斯夺取火种的故事。重点是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为人类献身的精神。

2

1.引导学生品读、体会不同神的性格特点。

2.引导学生丰富想象,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5✳女娲补天

本课写的是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重点是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1

1.运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边读课文边想,初步培养学生的良好读书习惯。

习作:我和

过一天

本次习作的内容写一写自己和神话中的人物一天中的活动。重点是讲解习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构思。

1

1.指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运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编出的。

2.结合课文提示对习作进行指导。

3.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表达习作。

4.互评法互相点评习作。

语文园地

本次语文园地的主要内容是塑造人物形象;给词语归类;能用一定的词语来形容人物;读句子,感受想象的神奇;积累古诗《嫦娥》。重点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运用词语,描写人物,同时引导学生积累古诗。

1

1.引导学生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感官,激发联想和想象。

2.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结合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快乐读书吧

本次快乐读书吧的内容是读神话故事书。重点是讲解感受阅读的乐趣,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1

1.通过提问、小组合作交流、通过重点词语把过程记录了下来、全班交流。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倾听能力。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幸福和希望”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风筝》《麻雀》两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能使学生明白爱能战胜一切思想感情。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能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感受生活的快乐。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无不体现了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之情。拼死救子的老麻雀,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热情地歌颂了“亲子”“母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感情变化。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了解对不同的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16 风筝

本课描写了“我”童年时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重点是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2

1.通过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得。

2.运用小练笔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7 麻雀

本课描写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重点是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2

1.让学生在读通、熟读的基础上感知文本的内容。

2.扣紧语言文字指导阅读,对学生理解运用语言都是必要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

习作:生活万花筒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重点是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1

1.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

2.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

3.互评法互相点评习作。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年美好的回忆”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三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快乐,以及懂的一些做人的道理。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能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描写,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的《牛和鹅》,感受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通过小朋友之间的故事,感受故事的含义。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童年的乐趣,懂得一些道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乐趣。通过学习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深刻的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18 牛和鹅

本课描写了“我”由怕鹅到不怕鹅的思想转变过程,重点是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

2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悟在“我”被鹅追赶的经历中“我”

对鹅、鹅对“我”的态度。

2.运用讲故事拓展知识内容。

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本课讲述了在一次班级演出时上台扮演老虎的故事。重点是。在讲述怎样演老虎时,故事中的老师与演“哥哥”的小朋友有不同意见。

2

通过朗读和联系生活经历体验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的和突破教学重点

20 陀螺

本课描述了主要叙述了自己的一只其貌不扬的陀螺战胜大陀螺的事情,并从中悟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重点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体会到了成长中的快乐,从而表达了对陀螺的喜爱之情。

2

1.通过品读重点语句,既释放了情感,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找到体会情感的突破。

2.学生自由朗读,讨论,合作学习理解句子。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以“安慰”这个话题进行讨论。重点是指导学生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安慰。

1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安慰。

2.小组合作法去讨论安慰的方法。

习作:记一次游戏

本次习作的内容写一次游戏。重点是指导学生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的过程以及自己的感受。

1

1.指导学生联系实际选择生活中的游戏。

2.结合课文提示对习作进行指导。

3.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表达习作。

4.互评法互相点评习作。

语文园地

本次语文园地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读书方法;认识几种蔬菜名称,知道碰钉子等词语的意思,学习描写动作;积累八个字的成语。

1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8199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