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市场这么“卷”,该怎么选专业?

就业市场这么“卷”,该怎么选专业?

01 大学生就业难将会是新常态

2023年大学毕业生达到历史峰值,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再创新高。

而就业市场处于枯水状态:今年4月份,我国16-24岁青年人失业率,高达20.4%,是近几年以来失业率的最高点。

其实,“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越来越被大众所觉察,因为现在大学生不是稀缺品,相比需求,供给非常充足。

所以,即使不愿意,我们也不得不接受现实——“大学生就业难”将会是新常态。

但还是有很多人说,90年代甚至00年代大学生就业市场好,可是你要琢磨一下,此“大学生”非彼大学生。

1980年到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数从28.1万增长到2020年的967.5万,研究生人数从1980年的3616人上升到2020年的110.7万,40年间分别增长33倍和300多倍。

就业市场这么“卷”,该怎么选专业?

这意味着1980年上大学的人,只有1%的人上大学,堪称“百里挑一”,读研究生的人更少,仅占0.11%。

而现在呢?适龄人口(18岁)里面,有58.7%的人走进大学校门,也就是年轻人里面一大半是大学生,研究生比例则达到了6.72%。

这是什么意思呢?换句话说,现在3个年轻人里就差不多有2个是大学生,而15个年轻人里就有1个是研究生。

因此,大学生“百里挑一”、“天之骄子”的光环一去不复返了,大学毕业后走上就业市场,势必面临着同龄人的激烈竞争。这是未来就业市场的常态,大家都需要有心理预期。

02 选专业原则1:城市>学校>专业

从统计上看这个建议,对绝大多数人适用,因为市场中的主流职业是商业型(比如销售、市场、HR、财务等等),在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机会最多,企业的培训最强,企业实际在商业中,承担了比大学更重要的教育作用。

很多家长和学生对此可能难以想象,大家一般不把企业的教育看作教育,但这是教育最大的秘密之一,不参透这一点无法真正理解教育。

就业市场这么“卷”,该怎么选专业?

03 选专业原则2:避免“热门”专业

不要“迷恋”热门专业。“热门”二字就意味着“卷”。

我认识一位学金融的学生,本科是专业前五,硕士到QS排名前50的海外高校留学,但回国一年多一直处在“实习待业”状态。大平台认为他没有工作经验、干活能力不如国内985和两财一贸的硕士生,小公司他也不愿意屈就。他迟迟未就业的原因之一正是过去的财经专业热,导致就业供需天平失衡。

在供给侧,金融业的高薪和体面的“光环”,不断刺激着每一个家长和学生的神经,为高校贡献了一批又一批的高分学子,为金融机构们输出一批又一批高学历员工,展开激烈厮杀。

在需求侧,2008年宽松的货币政策,缺乏监管的影子银行和牛市泡沫给金融业打上了聚光灯,吸引了大批人入场。但是2017年后,监管趋严逐渐去杠杆,再加上互联网的冲击,传统金融业的光环开始暗淡。但高考报志愿与工作之间有四年的时间差,而且民众与金融业内部人士也存在信息不对称,仍有大批高材生追涨杀跌进入金融业。

现实是,自2013年以来,金融业平均工资增速,已低于城镇单位平均工资增速。2013年,金融业平均工资是所有行业平均工资的1.94倍,而到了2019年,金融业平均工资仅是所有行业平均工资的1.45倍。

不仅是金融业,其他热门专业也存在类似的供需失衡问题。

就业市场这么“卷”,该怎么选专业?

04 选专业原则3:优先考虑“适应面广”的专业

从实用性、务实性的角度看,各专业的实用指数不同,这一点可能远远出乎家长和学生的想象。

家长和学生往往梦想着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都很认真,都会很接地气的,尽量不和市场脱节。但其实这是做梦,不存在的!恰恰相反,绝大多数专业和市场都严重脱节,所学一点都不实用。

很多家长和学生也知道,大学现在高不成低不就,于是安慰自己说大学就是要学“如何快速学习”,所以不实用也没关系。

但其实存在着一些专业,实用性强、接轨市场,性价比更高。

一方面有真才实学,另一方面一样也会练习快速学习的能力。比如计算机专业,大学里写代码虽然和企业里不会完全一样,但已经是非常接近的一种训练;比如设计类专业,大学里画大量图稿,和市场中画稿的工作氛围也是相对接近的,不会那么虚度光阴。

要注意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专业,找出一些靠谱的含金量高一些的专业。不能以追求快速学习为借口,就放送了追求实用性。两者并不矛盾。

就业市场这么“卷”,该怎么选专业?

05 选专业原则4:找趋势

填报专业,需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

1.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升级相关的专业,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数字营销、全媒体、机器人等。

还要去看学校网站专业介绍和课程设置,同一个专业名称,有的学校还在因循守旧,有的学校已经大力开始改革、紧跟前沿了。

2.国家今后会非常关注基础研究,比如数学、物理、生物、信息技术、芯片开发等等。

中美贸易战给基础教育和前沿科技创新敲响了警钟。今后国家对基础学科、芯片集成等相关方面一定会加大投入。

可考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材料物理、集成电路、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

3.跟全球化相关的专业,如国际政治、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跨文化管理、对外汉语等。

就业市场这么“卷”,该怎么选专业?

当然,在喜欢的前提下,一切的选专业技巧都是失效的。

如果你有自己非常感兴趣的职业领域,恭喜你,为兴趣学习和工作的人是有福的,那会让你小宇宙爆发。

如果选择了不满意的专业,也不要太沮丧,毕竟在大学比学习几门课更重要的目的,是从一个只会考试的学生变成一个社会人。从老师身上学习,同学们之间相互学习也非常重要。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20429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