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看电视作文9篇,半夜偷看书的作文

胖崽做过测评的餐厅,99.5%没有再去过,想想这么多年,唯一一直在吃的店只有麦当劳,所以,这个国庆,没法带你们走出去,就带你们走回去,看看过去的胖崽。

信不信都要声明:麦当劳没有给我1分钱,以后也还是会吐槽难吃的新品。

-1-

和麦当劳的第一次见面,其实特别不愉快,画面甚至可以称得上“惨烈”,那时,千禧年的钟声还未响起,街上还没有飘着被90后封为经典的旋律,我还在记不清年纪的年纪。

在中国大陆第一家麦当劳,吃了我人生中的第一顿麦当劳

已经没有太多细节的记忆,所以应该是某个晴朗的天气,几家人聚会,说要带孩子们去吃肯德基。那次“吃肯德基”对我的意义,就像你人生中的“第二次约会”,因为感受过美好,更期待,更热切。我当时都已经想了好几天,这次去吃一定要点……

结果,中途不知道出了什么岔子,没有去肯德基,而是走进了麦当劳。当看到菜单没有炸鸡、没有劲脆鸡腿堡,第一次直面“期待落空”的我,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麦当劳,在挤满人的东门麦当劳,小声哭了出来,要知道,我刚进幼儿园,从床上摔下来脑震荡,都没有哭,直到快放学晕过去,才被送去医院。

当然啦,难过从来不可能被理解,只是小时候的我们敢于宣泄。大人虽然不明白都是洋快餐,我甚至还没吃,怎么就气到哭出来,但还是承诺下次还我一顿肯德基。根据性格推测,当时的我肯定一边吃人生中第一顿麦当劳,一边心里想“我可再也不来这了”。

王境泽真香定律当时虽未被发现,但一直存在。为什么会吃第2、3、4……次麦当劳?小学时,我得了散光,经常要去医院看眼科,而那个医院附近,只有一家麦当劳。情绪过后,对每一个小孩子来说,“汉堡”跟“鸡块”,哪一家餐厅都很香。

整个小学,我跟麦当劳的关系,复杂到,想用“羁绊”形容,因为要吃麦当劳,得先去医院看眼科;而一看眼科,就会被骂(偷看电视、偷玩电脑…);但被骂完又可以吃麦当劳……

童年时最爱的汉堡:麦香鸡

有一件事在家族广为流传,小学生的我吃了2个麦香鸡汉堡,结果吃撑了,消化了整整一天。当时大家都觉得我可能再也不想吃麦当劳了,谁也不知道在床上哼哼唧唧的我,心里想的是“等我长大了,胃大一点,吃2个汉堡就不费劲了”

——“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到吃得下2个汉堡啊”

——“偷看电视、偷玩电脑怎么样才能不被发现啊”

——“这次没考好,家长签名怎么办啊”

……

我小时候的困惑与烦恼,每一个都可以掰开来细说,都有因有果,都坚信“长大就好了” ,然后“没长大几天,就忘了”。

-2-

在很不愉快的人生第一顿麦当劳,我点了“麦香鸡”与“麦乐鸡”,因为最像“肯德基食品”,然后,往后的十来年里,每一次去麦当劳,我都只点这两款。十年间,乘风破浪的姐姐,披荆斩棘的哥哥,陆续出道了,我也长成了高中少年,经常一起吃麦当劳的人,从家人开始变为朋友。

离我高中最近的麦当劳

高中是我第一次离家、住校,第一次拥有同吃同住的朋友。我读的高中,管理非常严,严格到被戏称为“紫色监狱”,只有运动会、家长会、(借走读生的卡忽悠门卫)这种特殊日子,才能“越狱”。当时,离高中最近的这家麦当劳,几乎是我们每一次逃离“高墙”的聚餐地,距离学校 800米,走路、坐车都不方便的尴尬距离。当时的我们看这家麦当劳,就像15、6岁看18岁,像高一看大学,像现在看年少,是“自由”的象征,那么近,又那么遥远。

在不同朋友的不同推荐下,我尝试了各种麦当劳已经很旧的“新产品”:板烧鸡腿堡、巨无霸、麦辣鸡腿堡…然后,整个高中阶段,我基本就吃板烧鸡腿堡。

高中时朋友拍到的彩虹

在这家麦当劳里,我说过,也听过最多的“未来”。高三时,我们总嚷嚷着,等高考结束了,把麦当劳全部食物点一遍吃光,这个“我们”,只有3个人。当然,在高考结束后,并没有付诸行动,因为高考前就做了这事。已经不记得是什么考试了,反正考得稀烂,跟朋友两个人翘了晚自习,叫了一大堆麦当劳外卖,幸运地躲过教导主任,在操场的角落里,也不怎么说话,两个人就一直在吃,最后说“走吧,回宿舍,吃健胃消食片”。

我高中三年,特别平淡,没有感受过“班魂”,没有“校花校草”可以围观,没有过喝醉的夜晚,没有在国旗下讲过话,也没有写过一封检讨。这些与麦当劳连在一起的小小的“出格行径”,是属于我的不值一提的中二期。

丢在这一刻,这一地的,不只试卷

三个人,聚在麦当劳的四人桌里,无论天气,可乐一定是正常冰,在很短的青春期,想最遥远的事情。只是给互有好感的人送个麦当劳早餐,已经想好地久天长;只是一起在麦当劳吃过几顿午餐,老了要一起住哪都已规划上。

想着想着,3年过去了,试卷从空中飘落,伴随着教导主任看到满地“垃圾”,最后的怒吼“你们不配做**中学的学生”。当时大家都在哈哈大笑,现在回想,这是预言啊,这么多年,对于我的母校,依然没有“争光”,只有“沾光”。

-3-

高中心心念念要去千里之外,结果只比高中多走了十几公里,当时很气,后来很感激。

大学第一次夜不归宿,是在大学附近的麦当劳,名义是“通宵复习”,实际是吃了“鸡块、薯条、可乐”组成的宵夜,然后看了几页书,“趴着睡”,起来看几页书,吃完猪柳蛋麦满分,回宿舍接着睡。我读大学时,没有现在这么卷,但哪一届大学生,不是“史上最难大学生”呢?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为定好的方向努力,而自己连方向都没有,就忍不住着急想学点啥,又什么都学不进去。

大四时,我感觉自己活成了考试作文里的“800字”,明明“文体不限”,但为了拿到平均分,每一段都有既定的格式,稍微出格都是不稳妥的。所有的经验,都推荐我考个“体制内”。有一段时间,别人在忙,我至少不能让别人看到我在“晃”,就会逃到大学附近这家麦当劳里,那也是唯一一段,我想不起来究竟在麦当劳吃了啥的时期。

没有考过编制,但看过很多人为此的付出,毕业前夕,在同一家麦当劳里,我吃着薯条,听着同学絮叨考老师失败,准备先从临聘做起的故事,第一次认清,“努力就会有收获”这话,原来是一句祝福。

-4-

第一份工作,在高新园,实习生。大公司,总部,同事人都很好。但就如第一天上幼儿园,外在环境好不好,都是不想去。刚进公司,发现楼下有一家麦当劳时非常惊喜,吃了十几年麦当劳,第一次麦当劳离我的生存环境这么近,忍不住招呼着同事一起去吃,结果发现几乎所有同事都觉得麦当劳“不够健康”,味道也没什么好吃的。我大为震惊,居然有人不喜欢麦当劳!

但进了职场,我觉得好别人觉得不好的东西,又何止麦当劳。也是从实习工作起,一起吃麦当劳的人,从家人、朋友终于到只有自己,吃麦当劳的时间,从假期变成了工作日中午。

人生第一份工作,公司楼下的麦当劳

大学毕业后,我做了半年的公益相关工作,公益嘛,“要钱”就不合适了,所以那半年,我吃家里住家里偶尔用家里,有一天,我走进麦当劳,突然想到如果不靠家里,我连一顿麦当劳都买不起啊(当时还没有12.9元的打工人餐)。那一刻,我就决定辞职了,很迅速地换了工作,回到了周围光麦当劳就有2家的CBD,从公益行业跨到金融行业,行业性质从“给钱”到“拿钱”,从写“**人群关爱方案”到写“**市场分析报告”。

我的工作日常餐

我倒不觉得这是一种对现实的妥协,毕竟公益不是我的事业,是工作,既然是工作,那就有跟所有工作一样的问题。进入社会后,也不是没有因为钱而妥协,麦当劳推出12元(现在是12,9元)“打工人餐”后,我到麦当劳基本就点“双层吉士汉堡+菠萝派”的组合。我并没有很喜欢双吉,在麦当劳出这个套餐前,我甚至没有吃过双吉,很多时候,心里想吃板烧/麦辣鸡腿,但一看到套餐20元的价差,手还是会点“打工人餐”。

-6-

二十多年过去,深圳麦当劳从“大陆第一家”长成“深圳老字号”;

二十多年过去,从家附近的麦当劳,最远吃到一万公里外的麦当劳;

二十多年过去,在麦当劳坐的位置,从“长桌”到“四人桌”,再到“拼桌”…

2019年在哥本哈根吃的麦当劳,印象深刻,因为第二天严重肠胃炎

麦当劳变了,“麦当劳”变成“金拱门”、麦乐鸡从6块变成5块、汉堡缩水上热搜…

变就变吧,我比你变得还多

麦当劳也没变,见证过我人生每一个阶段的每一家麦当劳,都还在;我人生每个阶段吃最多的汉堡,都还卖

没有人故意忘记我;

有人来了不小心忘了走。

很多的“我”,随了细胞,按阶段,更新换代;

有一点的“我”,随了基因,没法被环境跟时间篡改。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1977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